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奎安

鎖定
李奎安(1879—1947),出生於巴縣人和鄉(今華巖鎮),名光文,又名昌垣,別號葵庵居士,“重慶五老四學士”之一,,巴縣議事會議長,重慶大學創始人之一。早在1925年就倡議籌辦重慶大學。 [1-2] 
中文名
李奎安
出生日期
1897年
逝世日期
1947年
人物生平
清光緒五年(1879)生於巴縣人和鄉(今華巖鎮)。曾任重慶府中學堂教師、縣察學員。
民國十一年(1922)任巴縣議事會副議長,為巴縣文教、工商界的知名人士。
民國十四年(1925)冬,在議事會上率先提出創立重慶大學的議案。
民國十八年(1929)與潘文華、甘典夔、汪雲松、李公度、温少鶴等13人被推為籌備委員會常務委員,並與楊芳齡、温少鶴等負責經辦校舍、校具等事宜。
民國十五年(1926),“求新”製革廠進行增資改組,設董事會,李奎安任董事長兼副廠長。
民國十六年(1927),重慶人民反帝運動高漲,為抵制外資,李奎安曾應重慶政、商界頭面人物唐式遵、汪雲松、奚致和等之邀,組成“新財團”,收買全部外股,變美豐銀行中美合資為全部華資。
民國二十年(1931)前後,重慶生絲業受國際市場波動的影響,面臨衰落危機,威脅整個四川生絲業,重慶絲業界向國民政府提出“救濟四川絲業意見書”,同時推薦李奎安、温少鶴為代表赴南京請願。不久,經同業公議,訂出整頓川絲的《川絲業聯合共管實施方案》,於民國二十二年(1933)3月將川省各地的11家鐵機絲廠組成一個“托拉斯”式的聯合組織——大華生絲公司,李奎安被推為公司的常務董事。一年後,四川省政府撥給經費和建設廳籌辦的桑園,將四川生絲貿易公司與大華生絲公司合組為四川絲業公司,擴大經營範圍,兼營制種場、絲綢廠、絹紡廠等;過去因負債抵押給地方政府的大華生絲公司所屬11家工廠也撥交四川絲業公司統一管理,從而壟斷了四川省的蠶絲。合組後的首屆董事會中,李奎安、温少鶴等為重慶絲商代表,李奎安仍任常務董事,一直到抗日戰爭時期。
李奎安一生以經商辦學為要務,因此他的周圍多是些飽學之士,最值得一提的是他與趙熙的交往。1936年(民國二十五年),趙熙七十大壽,李奎安邀請趙熙及其門生、朋友一行十餘人同遊華巖寺,記有大令李伯愷、進士蕭湘、廳長向楚、茂才朱藴章、文光漢、居士陶闔、李奎安之叔長壽縣長李荃甫等。大都年過花甲,白髮染鬢,故舊至交,相攜以遊,忘情於巴山靈境,嘆息於物是人非,感慨良多,賦詩以紀。李奎安此次賦詩《丙子中冬奉約香宋老人遊華巖作》雲:
丈室天花近作鄰,由來禪老是鄉親。歷朝戒錄關文獻,晚飯伊蒲略主賓。
妙句欲參黃檗果,香山齊會白頭人。明朝請過茅亭宿,細雨山原看小春。(按:此詩碑刻今存華巖寺壁,據刻本書風判斷乃趙熙手書,尤為珍貴。)
民國二十六年(1937),重慶自來水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李奎安與劉航琛、何北衡、趙資生等被推為董事,並曾一度代表重慶工商界赴日本考察。此外,他還擔任過華懋公司董事、大夏建築公司董事長等職務。同年,參與《巴縣誌》編纂工作,任總務副主任。
李奎安晚年好佛學,曾主持重慶愛道佛學社。他熱心地方公益事業,曾任重慶救濟院院長,對創辦重慶幼稚工廠頗多襄助。
李奎安雅好詩書,與名士趙熙、高僧能海法師往還,常有詩詞唱和,但未發現詩集傳世。
民國三十六年(1947),李奎安因病去世,終年68歲。重慶市參議會為李奎安樹立紀念碑於中央公園(人民公園丹鳳亭處)。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