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一平

(國務院原參事、中國佛教協會原常務理事)

鎖定
李一平(1904年-1991年),雲南省大姚縣人。在隨後的求學、追求真理的漫長革命歲月中,李一平曾在江西廬山創辦了“交廬精舍”學堂,實踐“教育救國”的志願。1938年,他回到家鄉大姚縣,創辦了大姚中學。該校是交通閉塞、文化落後的滇西第一所高質量的完全中學,在當時的楚雄地區乃至全省教育界都有較大影響。抗戰八年,李一平為維護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爭取抗戰勝利而奔走。1949年夏,李一平受雲南省政府主席龍雲委託,帶着龍雲的親筆信到北京,與董必武、朱德、周恩來等中央領導人共商了雲南起義具體部署,為雲南滇軍起義和雲南和平解放作出了重要貢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李一平被中央人民政府任命擔任雲南省政府委員,並以教育界特邀代表身份,出席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一屆二次全體會議。隨後,受周恩來總理聘任,李一平擔任國務院參事(政務院參事)並連續任職41年,直到1991年12月1日在北京去世,終年87歲。 [1] 
中文名
李一平
國    籍
中國
籍    貫
雲南省大姚縣
出生日期
1904年
逝世日期
1991年
性    別

李一平人物生平

李一平早年經歷

李一平,國務院參事、中國佛教協會常務理事、無黨派愛國民主人士,1904年1月出生於大姚縣倉街鎮李旗屯村(現鄧屯村)。自幼起,其爺爺和父親便經常給他講述勤耕苦讀的故事,交給他明理寬容、樂善好施的道理。 [2] 
1919年9月,15歲的李一平考取了雲南省省立第一中學。就讀期間,他即與雲南早期中共領導人之一的趙祚傳一道,聯合同鄉愛國青年學子成立了以“培養民德、改良社會、挽救國家”為宗旨的大姚旅省學生勵志會,開展愛國民主活動。 [2] 
1922年,李一平輾轉上海、南京、江蘇等地求學,後考入南京東南大學。這期間,蘇聯十月革命的勝利,給了他以追求光明、追求民主的深刻影響,他就此寫下了一篇紀念十月革命的文章,被《新青年》雜誌轉載。 [2] 
1925年,在東南大學上學的李一平,投身反對帝國主義列強瓜分中國的愛國運動洪流,參與並領導了南京“五卅運動”。那時的他,一心想着革命,不曉得什麼叫“怕死”。工人起來罷工,他就和同學一道與設法進行破壞與恫嚇的工廠買辦鬥爭;愛國學子們受到帝國主義及其走狗的鎮壓,他就上街叫喊揭發真相。 [2] 
1926年,李一平參與了廣東革命政府關於出師北伐的策劃工作。1927年初,李一平被任命為國民革命軍總政治部社會科科長、十一軍政治宣傳隊隊長。他藉助陳銘樞的關係,奔走於國民黨上層人士之間,積極呼籲結束軍閥割據的混亂局面。然而,隨着國民黨軍閥混戰日益深入,政局動盪日益加劇,李一平痛感自己無回天之力,便毅然脱下軍裝,“告病”退役,遠離了國民黨軍政界。 [2] 

李一平潛心辦學

1930年,“因病”退役的李一平脱離了國民黨黨政關係,懷着“教育救國”的遠大抱負,他克服無校舍、無資金、無教師等諸多困難,毅然到廬山辦學。學校實行自治自立管理,堅持值日負責制,注重修身教育與學用結合,一時辦得紅紅火火,後因求學人數陡增,又接連開辦了兩所分校。李一平全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學方法、教學體制受到陶行知黃炎培等著名教育家的肯定與高度評價。 [2] 
“九·一八”事變後,日寇的侵略行徑激起了全國人民的憤慨,轟轟烈烈的抗日救亡運動對李一平的思想觸動很大,他逐步認識到僅靠“知識”和“教育”救國是不夠的,只有喚起民眾團結抗日,維護中華民族的尊嚴,才是挽救中國的唯一出路。他因此在“交廬精舍”一邊組織學生讀書學習,掌握科學文化知識,一邊積極宣傳抗日主張,引導學生走抗日救國的道路。大批學子從“交廬精舍”啓航,奔赴延安抗日前線,用鮮血與生命抗擊日寇。後來,學校被蔣介石以“聚眾講學,圖謀不軌”的罪名強令解散,李一平無比憤慨地回到了家鄉大姚。 [2] 

李一平投身抗戰

1938年,在時任大姚縣縣長的再三邀請下,李一平出任了大姚縣政治部長。上任後,他整肅弊政、改編保甲、訓練壯丁、廉潔從政、宣傳抗日,並四處奔走,宣傳、動員、組織民工參加修築滇緬鐵路和西祥公路,為支援抗戰和儘快改變西南邊陲的閉塞落後狀況,促進邊疆與內地經濟、文化交流付出了巨大心血。 [2] 
1942年,日寇由緬甸入滇,滇西淪陷。李一平應國民政府雲南省主席龍雲先生之邀,赴昆明共商局勢及抗日謀略。此後即以雲南省第二屆省參議會副議長的身份,多次赴重慶與中共南方局書記董必武同志聯繫,由此開始接受中國共產黨抗日救國的主張,並積極投身於抗日民主愛國運動。 [2] 
八年抗戰,他從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浴血奮戰,以弱勝強打敗日本帝國主義的偉大壯舉中,深切認識到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這一真理。他不顧個人安危,積極協助中國共產黨做國民黨上層人士的工作。他曾幫助著名滇軍將領張衝先生衝破國民黨反動派的重圍,輾轉北平,奔赴延安參加革命工作。在省參議會任職期間,面對雲南錯綜複雜的政治環境,李一平不顧個人安危,利用與國民黨上層人士的私交,以超人的智慧應對了來自重慶國民政府的種種壓力,竭力為民主黨派等籌措經費,資助愛國民主活動,為維護抗日統一戰線,爭取抗戰勝利而四處奔走。 [2] 
抗戰結束後,李一平又先後參與了“驅龍事件”、協助龍雲策反滇軍、發動雲南起義、解救被捕地下黨員和民主人士等愛國活動,並最終促使盧漢起義反蔣,和平解放雲南。 [2] 

李一平為國為民

1950年,李一平被中央人民政府任命為雲南省政府委員,並以教育界特邀代表身份出席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一屆二次全體會議。會後,受周總理之託,再次赴港從事統戰工作。後因朝鮮戰爭爆發,局勢發生變化,即返回北京。同年冬被任命為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參事。1954年被任命為國務院參事。1953年,他參與發起成立了中國佛教協會,並當選為歷屆常務理事。 [3] 
幾十年來,李一平與中國共產黨風雨同舟,肝膽相照,榮辱與共,是中國共產黨的摯友和諍友。他擁護中國共產黨,擁護社會主義。他曾擔任參事學習組的召集人,積極組織參事學習、宣傳、貫徹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李一平擁護黨的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的基本路線。古稀之年,他不顧年高體弱,堅持外出搞調查研究,對黨和政府的大政方針以及人民羣眾關心的問題,提出了有益的意見和建議。他擁護“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方針,殷切盼望台灣早日迴歸祖國,併為此作了不少工作。他曾向中央有關部門提出關於修葺享譽海內外的文化名人陵園的意見,並親自奔走落實,為保護國家文物作出了貢獻。 [3] 
1991年12月1日,李一平在北京去世,終年87歲。 [1] 

李一平人物評價

李一平同志一生熱愛祖國,熱愛人民,追求真理,始終不渝。他從自己的親身經歷中認識到只有中國共產黨才是人民利益的忠實代表,只有社會主義才是實現中華民族繁榮富強的唯一正確道路,因而幾十年來,他始終把自己的命運與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事業緊密聯繫在一起,從不動搖。他一生研究儒學、佛學,講求做人之道,並把儒學與佛學中的精華與愛祖國愛人民的思想融為一體,併為之奮鬥終生。他一生淡泊名利,謙虛謹慎,嚴於律已,廉潔奉公,從不計較個人得失;他一貫嚴格要求子女,愛黨愛國,不謀私利,為祖國的繁榮昌盛奉獻力量;他寬厚待人,熱心從事公益事業,助人為樂數十年如一日,是一位深受同志們愛戴和敬重的長者。他在生前曾多次談到,身後喪事從簡,不開追悼會,不舉行遺體告別儀式。他沒有留下什麼遺產,卻樹立了一身正氣,兩袖清風的崇高道德風範。他的一生,充分體現了一位愛國知識分子的高風亮節。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