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朱文君

(《當代教育家》雜誌執行主編)

鎖定
現任《當代教育家》雜誌執行主編,當代教育家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曾任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小學語文教師》雜誌副主編、 [1]  安徽省合肥市廬陽區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語文學科教研員兼科學學科教研員、全國中華吟誦協會理事,國家級課題“新經典誦讀”實驗研究核心成員。
2006年以來,開創小學“小古文課程”,獨創“文白對讀,文白對寫”的教學策略,用情趣召喚小學文言課的歸來,為實現中國文化的傳承、語文素養的提升,做出有益的嘗試。2010年編著《小學生小古文一百課》一書,深受教師和學生歡迎。2012年《人民教育》長篇報道了朱文君的“小古文課程”實驗,在全國引起很大反響。
作為一名編輯記者,朱文君參與了《為什麼是撫松》《濰坊九問》等長篇教育改革紀實報道的採訪與寫作,為全國著名語文特級教師王崧舟薛法根管建剛賈志敏周益民等做過專輯,為國內小語名師寫過大量專題報道。
中文名
朱文君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職    業
教師

朱文君教育成就

她做過語文教師,有過一段很“輝煌”的教學大賽經歷;她也做過語文教研員,因為發起語文教師“我讀教材”研修活動,還在教育部校本研修大會上“顯山露水”了一番。
朱文君
朱文君(3張)
2006年初,人近中年的她突然改行,從《小學語文教師》雜誌的“小編輯”做起,她説她要找到一條真正的教師成長之路。
從此,她開啓了一條跨界成長之路:做語文雜誌,她是完完全全的專業編輯;做語文研究,她是徹頭徹尾的一線教師。
2006年至今,她一直堅持一線教學,每週至少去兩所學校上四節課,從未間斷。於是,她以一個編輯的身份,活躍在語文課堂上,甚至活躍在全國各大語文觀摩活動的舞台上。
她的課堂,輕鬆愉悦、風趣幽默。她教古文,卻充滿了現代元素。她説,我們不是要把孩子推回古代,而是要把古文帶到今天;她強調積累,但更重視思辨,她認為,不加思考的死記硬背不是真正的積累。需要謹記的哲理,一定要孩子們經過內心的掂量,才不會僅僅停留在口頭上。
她坦言,做“小古文課程”讓她終於體會到一個教育工作者的職業幸福,也終於清晰地知道,一名教師是否能足夠專業、足夠專心、足夠自主、足夠自信,關鍵在於他是否擁有自己的課程。
如今,跟隨她做“小古文課程”的學校和教師狠多;如今,在“小古文課程”之路上,她不再是一個人在行走。
而這一切,都是她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跨界行走”所帶來的。跨界,讓她擁有了超越專業之外的開闊視野;跨界,讓她得以在反覆耙犁的耕地之間,找到了一片未開墾的處女地。 [2] 

朱文君《當代教育家》雜誌

當代教育家》雜誌,是由著名教育記者,著名教育策劃人,北京亦莊實驗小學校長李振村先生創辦,是中國第一本高端教育人物雜誌,是一本推動中國教育家成長的綜合性雜誌。
2012年1月1日,《當代教育家》雜誌終於在國家層面獲批: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正式批准創辦《當代教育家》雜誌,全國統一刊號:CN37-1488/G4,國際刊號:ISSN2095-35。李振村出任總編輯,雜誌社在上海、北京、山東設有編採中心。
2014年1月,朱文君正式出任《當代教育家》執行主編,兼當代教育家研究院常務副院長。
《當代教育家》是中國第一本以“教育家”名字命名的全綵印高端教育人物雜誌。她從誕生的那一刻起,就攜帶着這樣的夢想:推動更多一線老師和校長,從課堂上、從校園中、從教育田野裏,走向教育家的殿堂!
因此,她註定將具有與傳統教育期刊完全不同的基因——
她不僅僅努力辦刊,還將努力“辦學”:打造幫助校長和老師成長的“研修學堂”;彙集國內一流專家和名師,研發面向未來的與國際接軌的課程,在全國範圍內進行推廣。 [2] 
她不僅僅致力於發現好的文章,還將致力於發現教育大地上那些隱於山川叢林的不被人知的非凡人物,提供舞台,提供機會,讓草根教師和校長能夠展示自己的智慧和創造。
2012年3月24號,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當代教育家》雜誌創刊座談會正式舉行,教育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的有關領導出席座談會並表達了熱烈祝賀和大力支持之情;中國教育學會會長顧明遠、全國人大常委朱永新、北京十一學校校長李希貴等著名教育家也在大會上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
2012年3月6日至9日,當代教育家與北京新學校研究院合作,推動了全美最佳教師雷夫埃斯奎斯首度中國大陸行,雷夫在北京、上海、深圳的演講引發國內教育界熱烈反響; [3] 
2012年5月8日,《當代教育家》與新教育研究院合作,策劃和舉辦了日本著名教育家、日本教育學會會長、東京大學教授佐藤學上海演講會;
由李振村出任校長的北京十一學校亦莊分校校長,將作為《當代教育家》雜誌社的第一所“全課程”改革實驗校,開始系列“全課程”實驗的破冰之旅。 [4] 
《當代教育家》雜誌已經在路上,她渴望支持,呼喚同行。 [2] 

朱文君小古文課程實驗

朱文君老師根據小學生的學習特點,從自己教學的幾百篇短小淺近的文言文中精選出一百篇,配以註釋、文白對讀、互動課堂等助讀內容,並附上課例及講解,幫助學生和教師用好這套書。
《小學生小古文一百課》一面世,就受到了各地師生的歡迎。成為各大購書網上的熱銷書。很多學校和教師自發地使用這本書,開始了“小古文課程”實驗。全國已有上千所學校加入實驗,數萬小學生成為“小古文課程”的受益者。
“小古文課程”實驗證明,讀小古文切實幫助小學生提高語文素養,具體表現為:
1.讀小古文後,學生的漢語語彙快速增容,尤其是典範的書面語匯開始被大量遷移到作文中。並出現了極富創造性的構詞。
2.讀小古文後,學生的語言風貌明顯改觀。簡潔明快的短句短語出現,開始下意識地注意對仗工整和聲律和諧。
3.讀小古文後,學生能在兒童時期獲得的對文言的親近感和閲讀策略,能有效避免進入中學文言學習的畏難情緒。 [5] 
最令人驚歎的是,很多小學生開始嘗試仿寫小古文。讀了韓愈的《馬説》,上海七寶外國語小學五年級學生陳博凡寫了一篇《狗説》:世或先有人,然後有豢養之狗。搖尾賣萌之際,乞首顧盼之餘,惹人憐愛。狗之愛者,因其忠心。雖身不巨、體不闊、齒不鋒、爪不利、與獅虎比之居其末,安求其能禦敵也?狗之親者,推其心、置其腹、交其神也。然養之不愛、待之不親,怒之即打,躁之即棄,曰“其不親也。”嗚呼,其真不親乎,其不善親也! [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