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朱合華

鎖定
朱合華,男,無黨派人士,1962年10月30日出生,安徽巢湖人,隧道與地下空間工程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註冊土木(岩土)工程師,同濟大學特聘教授,同濟大學土木信息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土木工程學科隧道及地下建築方向負責人。 [1-4]  [6] 
朱合華1979年至1986年就讀於重慶大學,取得學士學位和碩士學位;1989年畢業於同濟大學地下建築與工程系結構工程專業,當年入職同濟大學任講師;1992年任同濟大學副教授 ;1993年在日本大阪土質試驗所、京都大學作博士後研究;1996年任同濟大學教授;1997年兼任地下建築與工程系副系主任;2000年兼任地下建築與工程系主任;2004年兼任土木工程學院副院長;2006年兼任土木工程學院院長;2011年在美國Virginia Tech大學做訪問教授;2012年任同濟大學特聘教授;2016年在德國魏瑪包豪斯大學做訪問教授;2021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1]  [3]  [5] 
朱合華長期從事數字地下空間工程研究與實踐。 [3] 
中文名
朱合華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出生日期
1962年10月30日 [3] 
畢業院校
同濟大學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
中國工程院院士(2021) [3] 
德國洪堡研究獎(2015) [2]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2018,2016) [5] 
出生地
安徽省巢湖市

朱合華人物經歷

朱合華教育經歷

1979年至1983年,朱合華本科就讀於重慶大學採礦工程系化學礦開採專業。 [1] 
1983年至1986年,碩士就讀於重慶大學採礦工程系採礦工程專業。 [1] 
1986年至1989年,博士就讀於同濟大學地下建築與工程系結構工程專業(地下結構方向)。 [1] 

朱合華工作經歷

1989年10至1992年1月,朱合華任同濟大學地下建築與工程系講師。 [1] 
1992年1月至1993年6月,任同濟大學地下建築與工程系副教授(破格)。 [1] 
1993年7月至1995年8月,在日本大阪土質試驗所、京都大學作博士後研究。 [1] 
1995年8月至1997年7月,任同濟大學副教授、教授(1996年1月破格)。 [1] 
1997年8月至2000年2月,任同濟大學教授,兼地下建築與工程系副系主任。 [1] 
2000年3月至2006年3月,任同濟大學教授,兼土木工程學院副院長(2004年4月)、地下建築與工程系主任。 [1] 
2006年4月至2010年9月,任同濟大學教授,兼土木工程學院院長;2011年8月至2012年7月,在美國Virginia Tech大學做訪問教授。 [1] 
2010年9月至2012年7月,任同濟大學教授。 [1] 
2012年7月,任同濟大學特聘教授。 [1] 
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在德國魏瑪包豪斯大學做訪問教授。 [1] 
2021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3] 
朱合華院士風采

朱合華主要成就

朱合華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朱合華創建了基礎設施全壽命數據採集-處理-表達-分析-服務的數字化範式,研發出基礎設施智慧服務系統(iS3);合作創建了巖體三維GZZ強度準則,被國際岩石力學學會所推薦;建立了盾構隧道設計分析模型和服役性能的TSI評價方法,被國家和行業標準所採納。 [3] 
  • 學術論著&技術標準
據2022年7月中國工程院網站顯示,朱合華出版專著8本(含科學漫畫1本),發表SCI/EI學術期刊論文380餘篇;主參編技術標準5部。 [3] 
主要學術論文(部分)
  1. Zhu HH, Chen PP, Zhuang XY, et al. Assessment and and structural improvement on the performance of soil chamber system of EPB shield assisted with DEM modeling[J]. 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 2020, 96, 103092.
  2. Chen Q, Zhu HH, Ju JW, et al. Stochastic micromechanical predictions for the probabilistic behavior of saturated concrete repaired by the electrochemical deposition method[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amage Mechanics, 2020, 29(3): 435-453.
  3. Wang X, Wu W, Zhu HH, et al. The last entrance plane method for contact indeterminacy between convex polyhedral blocks[J]. Computers and Geotechnics, 2020, 117, 103283.
  4. Wu W, Wang X, Zhu HH, et al. Improvements in DDA program for rockslides with local in-circle contact method and modified open-close iteration[J]. Engineering Geology, 2020, 265, 105433.
  5. Li XJ, Chen ZY, Chen JQ, Zhu HH. Automatic characterization of rock mass discontinuities using 3D point clouds[J]. Engineering Geology, 2019, 259, 105131.
  6. Zhou L, Zhu HH, Yan ZG, et al. Experimental testing on ductile-iron joint panels for high-stiffness segmental joints of deep-buried drainage shield tunnels[J]. 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 2019, 87: 145-159.
  7. Zhou S, Vu-Bac N, Arash B, Zhu HH, et al. Interface Characterization Between Polyethylene/Silica in Engineered Cementitious Composites by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J]. Molecules, 2019, 24(8): 1497.
  8. Chen XQ, Li XJ, Zhu HH*. Condition evaluation of urban metro shield tunnels in Shanghai through multiple indicators multiple causes model combined with multiple regression method[J]. 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 2019, 85: 170-181.
  9. Chen XQ, Dong Q, Zhu HH, et al. Contributions of condition measurements on the latent pavement condition by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J]. Transportmetrica A-Transport Science, 2019, 15(1): 2-17.
  10. Zhang Q, Huang BQ, Zhu HH, et al. Quantitative assessments of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rock mass rating (RMR) and geological strength index (GSI)[J]. 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 2019, 83: 73-81.
  11. Chen XQ, Zhu HH, Li XJ, et al. Probabilistic performance prediction of shield tunnels in operation through data mining[J]. Sustainable Cities and Society, 2019, 44: 819-829.
  12. Zhang Q, Zhu HH. Collaborative 3D geological modeling analysis based on multi-source data standard[J]. Engineering Geology, 2018, 246: 233-244.
  13. Chen Q, Zhu HH*, Ju J W, et al. Stochastic micromechanical predictions for the effective properties of concrete considering the interfacial transition zone effect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amage Mechanics, 2018, 27(8): 1252-1271.
  14. Chen Q, Zhu HH, Ju JW, et al. A stochastic micromechanical model for fiber-reinforced concrete using maximum entropy principle[J]. Acta Mechanica, 2018, 229(7): 2719-2735.
  15. Cai Y, Sun P, Zhu HH, et al. A mixed cover meshless method for elasticity and fracture problems[J].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Fracture Mechanics, 2018, 95: 73-103.
  16. Zhu HH, Zhang GC, Cai YC. Locking-free triangular plate element using polynomial incompatible approximation for analysis of cracked thick–thin plat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racture, 2018, 211(1-2): 1-12.
  17. Wu W, Zhu HH*, Lin JS, et al. Tunnel stability assessment by 3D DDA-key block analysis[J]. 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 2018, 71: 210-214.
  18. Zhu HH, Zhang Q, Huang BQ, et al. A constitutive model based on the modified generalized three-dimensional Hoek–Brown strength criter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 Mining Sciences, 2017, 98:78-87.
  19. Cai YC, Zhu HH*. A locking‐free nine‐DOF triangular plate element with incompatible approxima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Numerical Methods in Engineering, 2017, 109(7).
  20. Zhu HH, Wu W, Zhuang XY, et al. Method for Estimating Normal Contact Parameters in Collision Modeling Using Discontinuous Deformation Analysi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mechanics, 2016, 17(5):E4016011.
  21. Zhuang XY, Wang Q, Zhu HH*. Multiscale modelling of hydro-mechanical couplings in quasi-brittle material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racture, 2016:1-27.
  22. Zhu HH, Zhou S, Yan ZG, Ju JW, and Chen Q. A two-dimensional micromechanical damage-healing model on microcrack-induced damage for microcapsule-enabled self-healing cementitious composites under compressive loading[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amage Mechanics, 2016:25(5), 727-749.
  23. Zhu HH, Wu W, Chen JQ, Ma GW, Liu XG, and Zhuang XY. Integration of three dimensional discontinuous deformation analysis (DDA) with binocular photogrammetry for stability analysis of tunnels in blocky rockmass[J].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 2016:51, 30-40.
  24. Zhu HH, Wang Q, Zhuang XY. A nonlinear semi-concurrent multiscale method for dynamic fractur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mpact Engineering, 2015, 87:65-82.
  25. Chen JQ, Zhu HH, Li XJ. Automatic extraction of discontinuity orientation from rock mass surface 3D point cloud[J]. Computers & Geosciences, 2016, 95:18-31.
  26. Zhu HH, Zhou S, Yan ZG, et al. A 3D analytical model for the probabil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self-healing model for concrete using spherical microcapsule[J]. Computers & Concrete, 2015, 15(1):37-54.
  27. Zhu HH, Zhou S, Yan ZG, et al. A two-dimensional micromechanical damage-healing model on microcrack-induced damage for microcapsule-enabled self-healing cementitious composites under tensile loading[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amage Mechanics, 2015, 24(1):95-115.
  28. Zhu HH, Chen Q, Ju JW, et al. Maximum entropy-based stochastic micromechanical model for a two-phase composite considering the inter-particle interaction effect[J]. Acta Mechanica, 2015, 226(9):3069-3084.
  29. Chen Q, Zhu HH*, Ju JW, et al. A stochastic micromechanical model for multiphase composites containing spherical inhomogeneities[J]. Acta Mechanica, 2015, 226(6):1861-1880.
  30. Zhuang XY, Wang Q, Zhu HH*. A 3D computational homogenization model for porous material and parameters identification[J]. Computational Materials Science, 2015, 96:536-548.
  31. Yan ZG, Shen Y, Zhu HH*, et al.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reinforced concrete and hybrid fibre reinforced concrete shield tunnel segments subjected to elevated temperature[J]. Fire Safety Journal, 2015, 71(3):86-99.
  32. Zhu HH, Zuo YL, Li XJ, et al. Estimation of the fracture diameter distributions using the maximum entropy principl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 Mining Sciences, 2014, 72(72):127-137.
  33. Zhu HH, Chen Q, Yan ZG, et al. Micromechanical models for saturated concrete repaired by the electrochemical deposition method[J]. Materials & Structures, 2014, 47(6):1067-1082.
  34. Zhu HH, Ye B, Cai YC, et al. An elasto-viscoplastic model for soft rock around tunnels considering overconsolidation and structure effects[J]. Computers & Geotechnics, 2013, 50(50):6-16.
  35. Yan ZG, Zhu HH*, Ju JW. Behavior of reinforced concrete and steel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 shield TBM tunnel linings exposed to high temperatures[J]. Construction & Building Materials, 2013, 38(2):610-618.
  36. Zhuang XY, Zhu HH*, Augarde C. An improved meshless Shepard and least squares method possessing the delta property and requiring no singular weight function[J]. Computational Mechanics, 2014, 53(2):343-357.
  37. Li XJ, Li PN, Zhu HH*. Coal seam surface modeling and updating with multi-source data integration using Bayesian Geostatistics[J]. Engineering Geology, 2013, 164(4):208-221.
  38. Zhu HH, Zhuang XY, Cai YC. High rock slope stability analysis using the enriched meshless Shepard and least squares method[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Methods, 2011, 8(2): 209-228.
  39. Xu QW, Zhu HH*, Ding WQ, et al. Laboratory model tests and field investigations of EPB shield machine tunnelling in soft ground in Shanghai[J]. 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 2011, 26(1):1-14.
  40. Zhu HH, Cai YC, Paik JK, et al. Locking-free thick-thin rod/beam element based on a von Kármán type nonlinear theory in rotated reference frames for large deformation analyses of space-frame structures[J]. Computer Modeling in Engineering & Sciences, 2010, 57(2):175-204.
  41. Zhu HH, Liu WJ, Cai YC, et al. A meshless local natural neighbor interpolation method for two-dimension incompressible large deformation analysis[J]. Engineering Analysis with Boundary Elements, 2007, 31(10): 856-862.
  42. Zhang LY, Zhu HH. Three-Dimensional Hoek-Brown Strength Criterion for Rocks[J].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 Geo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2007, 133(9):1128-1135.
  43. 周龍, 閆治國, 朱合華等. 深埋排水盾構隧道鋼纖維混凝土高剛性接頭受力特性試驗研究[J]. 建築結構學報, 2020, 41(4): 177-183+190.
  44. 朱合華, 丁文其, 喬亞飛等. 簡析我國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的問題與挑戰[J]. 地學前緣, 2019, 26(3): 22-31.
  45. 朱合華, 周龍, 朱建文. 管片襯砌梁–彈簧廣義模型及接頭轉動非線性模擬[J]. 岩土工程學報, 2019, 41(9): 1581-1590.
  46. 朱合華, 李曉軍, 林曉東. 基礎設施智慧服務系統(iS3)及其應用[J]. 土木工程學報, 2018, 51(1): 6-17.
  47. 朱合華,武威,李曉軍,陳建琴,黃賢斌. 基於 iS3 平台的巖體隧道信息精細化採集、分析與服務[J]. 岩石力學與工程學報, 2017, 36(10):2350-2365.
  48. 朱合華,周龍,沈奕,閆治國.火災高温下盾構襯砌結構試驗與力學模型綜述[J]. 中國公路學報,2017,30(8):15-26.
  49. 朱合華,李曉軍,陳雪琴,陳艾榮,凌建明. 基礎設施建養一體數字化技術(2)—工程應用[J]. 土木工程學報,2015,48(6):114-121.
  50. 朱合華,李曉軍,陳雪琴. 基礎設施建養一體數字化技術(1)—理論與方法[J]. 土木工程學報,2015,48(4):99-110+123.
  51. 朱合華,張琦,章連洋. Hoek-Brown強度準則研究進展與應用綜述[J]. 岩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13, 32(10): 1945-1963.
  52. 朱合華, 李曉軍.數字地下空間與工程[J]. 岩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07,26(11): 2277-2288.
  53. 朱合華, 陶履彬. 盾構隧道襯砌結構受力分析的梁-彈簧系統模型[J]. 岩土力學, 1998(2):26-32. [1] 
學術著作
  1. 朱合華等著. 地鐵結構演化與感控之科學漫畫[M], 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16.
  2. 朱合華等編著. 城市地下空間建設新技術[M], 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14.7(獲第十五屆上海圖書獎)
  3. 朱合華,閆治國著. 城市地下空間防火與安全[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14.12
  4. 鄭穎人,朱合華,方正昌,劉懷恆編著. 地下工程圍巖穩定分析與設計理論[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2.12
  5. 朱合華等編著. 城市地下空間新技術應用工程示範精選[M], 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11.8
  6. 李志厚,朱合華,丁文其. 公路連拱隧道設計與施工關鍵技術[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10
  7. 楊林德,朱合華,丁文其,黃宏偉等. 岩土工程問題安全性的預報與控制[M]. 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3(中國科學院科學出版基金資助)
  8. 張鳳祥,朱合華,傅德明編著. 盾構隧道[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10 [9] 
  • 科研項目
據2022年7月同濟大學網站顯示,朱合華主持33項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研發同濟曙光軟件(GeoFBA) [1] 
主持的部分科研項目
時間
項目名稱
項目來源
2002年
隧道圍巖可視化數字地層信息系統與施工監控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2003年
盾構地層適應性設計理論、方法和模擬試驗枱
國家863計劃項目
2005年
世博園區數字地下空間基礎平台與應用研究
國家科技攻關項目
2006年
岩石高邊坡裂紋擴展過程的無網格方法模擬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2007年
大深度大斷面地下穿越工程與微擾動施工研究
國家863計劃項目
2007年
城市地下空間防災減災技術研究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
2007年
城市地下空間建設工程化技術開發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
2007年
軟弱破碎隧道圍巖漸進性破壞分析與鬆動荷載預測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2007年
深部巖體工程特性的理論與實驗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2011年
城市軌道交通地下結構性能演化與感控基礎理論
國家973計劃項目
2012年
隧道圍巖穩定性三維精細化模擬方法與應用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2015年
火災高温下飽和軟黏土熱-水-汽-力多場耦合特性及對隧道結構安全的影響元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2019年
城市地下基礎設施運行綜合監控關鍵技術與示範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
2019年
多波動式巖體-結構複合體內信息高精度採集系統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參考資料: [1] 
  • 科研獲獎&發明專利
據2022年7月中國工程院網站顯示,朱合華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省部級和一級學會的科技成果特等獎2項、一等獎10項;授權發明專利50餘件。 [3] 
部分科研獲獎
時間
項目名稱
獎勵種類
2016年
城市高密集區大規模地下空間建造關鍵技術及其集成示範
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2008年
軟土盾構隧道設計理論與施工控制技術及應用
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2021年
隧道圍巖三維連續-非連續破壞機理與精確分析理論
中國岩石力學與工程學會自然科學特等獎
2021年
公路隧道病害快速精準感知與處治技術及裝備
中國公路學會科學技術特等獎
2017年
城市地下基礎設施全壽命安全狀態快速採集與設備研發
上海市技術發明獎一等獎
2017年
岩石混凝土類材料力學行為與動態損傷破壞機理研究
中國岩石力學與工程學會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2014年
城市供水大型輸水工程關鍵技術與示範應用
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2013年
城市高密集區大規模地下空間建造關鍵技術及其集成示範
教育部高校科技成果一等獎
2011年
特大型越江交通基礎設施建養一體數字化關鍵技術
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2010年
盾構穿越成套控制技術及其應用
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2009年
雙洞八車道公路隧道建設關鍵技術研究
廣東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2006年
軟土盾構隧道設計理論與施工控制技術及應用
教育部高校科技成果一等獎
2006年
大斷面管幕-箱涵頂進應用技術研究
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2003年
上海崇明越江通道工程風險分析研究
上海市決策諮詢研究成果獎一等獎
參考資料: [7]  [10-11]  [13-14] 

朱合華人才培養

  • 學生培養
據2022年7月同濟大學官網顯示,朱合華領銜的土木信息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導師團隊,已培養博士10位,碩士27位。 [8] 
  • 教育理念
求學:學習是一輩子的事情,無論世界如何變化,學習總能讓自己與時俱進。專業的選擇重要也不重要,關鍵在於自己是否能夠努力學好,掌握自己的學習之路。 [11] 
治學:治學之道始於方向。“三結合”是選擇研究方向的基石,即基礎與應用研究的結合、傳統與現代的結合、近期與遠期研究的結合。要注重學科交叉,但一定要以本學科為主;既要關注眼前的問題,也要找準未來的着眼點。 [11] 

朱合華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表彰
授予單位
2011年
上海市教學名師
上海市教育委員
2012年
卞學鐄(THHP)獎
國際計算力學頂級會議(ICCES) [3] 
2012年
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
科學技術部
2015年
德國洪堡研究獎
德國亞歷山大·馮·洪堡基金會 [3] 
2021年
中國工程院院士
中國工程院 [3] 

朱合華社會任職

時間
擔任職務
2010年
日本大阪地域地層環境研究所顧問
2011年至2020年
英國劍橋大學智慧基礎設施與施工中心(CSIC)顧問
2017年
國際岩土聯合會(FedIGS)岩土數據標準專業委員會(JTC2)主席
——
中國岩石力學與工程學會、中國土木工程學會隧道及地下工程分會副理事長
——
《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土木工程學科《土木信息工程》分卷的主編
參考資料: [1] 

朱合華人物評價

朱合華是城市基礎設施規劃、設計、施工和維護信息集成方法的國際開拓者之一。(國際同行評) [3] 
朱合華是地下空間研究“數字化”的引領者。(上海科技報評) [12] 
朱合華是中國在數字地下空間與工程(DUSE)研究領域的領軍人物之一和數字地下空間與工程研究方向的國際著名學者。(合肥工業大學評) [15]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