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朱允熙

鎖定
朱允熙(1391年7月13日 [2]  —1407年2月3日 [1]  ),明朝宗室,明太祖朱元璋之孫,懿文太子朱標第五子,母為繼妃呂氏(呂后)。永樂四年十二月辛亥,甌寧王邸第火,被燒死。 [3]  [5] 
全    名
朱允「火熙」
別    名
甌寧哀簡王
徐愍王
諡    號
哀簡(永樂帝諡)、愍(隆武帝改諡) [4] 
封    號
徐王(建文帝封)、敷惠王(永樂帝降封)、甌寧王(永樂帝改封)、徐王(隆武帝追復)
所處時代
明朝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應天府(位於今江蘇省南京市)
出生日期
1391年7月13日
逝世日期
1406年2月3日

朱允熙人物生平

朱允熙於洪武二十四年六月十二日生於應天府(今南京)。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三十三個孫子,太子朱標的第五子、與繼室呂氏所生的第三子。 [2] 
關於他的名字,明史·諸王傳、明書弇山堂別集罪惟錄皆作允[火熙],今從明史·諸王世表和明太宗實錄。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被建文帝封為徐王建文四年(1402年)朱棣入京後被降為敷惠王,和母親一起居住在父親的陵園(明東陵)。
永樂二年(1405年),被改封甌寧王,“不遣之國”世奉太子祀。
永樂四年(1406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府邸發生火災,朱允熙被活活燒死,年僅十六歲。諡曰哀簡。他是惠宗兄弟當中唯一一個在永樂朝獲得諡號的。安宗繼位後,復爵,“於原諡減一字”,是為徐哀王。

朱允熙史料記載

《明史》卷一百十八列傳第六。 [3] 
參考資料
  • 1.    《大明太宗文皇帝實錄•卷六十二》:永樂四年十二月二十六日。甌寧王薨。王諱允熙,懿文太子季子也。建文中封徐王,上即位封敷惠王。永樂二年改封甌寧王以奉懿文之祀。王聰慧端謹,上素愛之,未遣之國。忽夜邸第不戒於火,王驚仆地久而始蘇,上命醫亟視之竟成疾而薨,時年十六。上深悼之,賜祭諡哀簡雲。
  • 2.    《大明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二百九》:洪武二十四年…六月…丁卯,皇第三十三孫允熙生,皇太子第五子也。
  • 3.    卷一百十八 列傳第六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2-05-10]
  • 4.    《思文大紀·卷六》:敕諭閣部院寺科道各衙門:『朕以太祖親孫繼統,無一時不以太祖聖心為心。批答文書之後,偶取輔臣德璟所進新纂玉牒觀之,朕心有大不安者兩事:一為建文君(今追尊惠宗讓皇帝)之親弟吳王允熥、衡王允爁、徐王允,乃懿文太子(今追尊復稱孝康皇帝)之嫡子。燕兵進京後,皆為成祖降廢。此萬世綱常必不可顛倒者,斷宜追復,仍加諡號。若成祖所給之降號曰「廣澤」、曰「懷恩」、曰「敷惠」、曰「甌寧」,俱不當用,以仰慰太祖之靈也。至於惠宗,君臨四載,恭儉仁孝,實是繼體賢君。嫡子文奎,已立為皇太子,宜加諡號,以明典禮。至於惠宗少子某,出鳳陽者五十餘年;若遵祖制,應有親王之封。今乃生遭齒辱,以至殞身,至今仍稱建庶,斷當速速改正,追加封諡,以存千古至公,非挽回天意人心之一端乎?一為太祖皇子諸王,分封二十四國,內有齊王榑、谷王穗,俱在永樂年間各以罪廢,降為庶人,除國削爵,身不善終。雖二王有以自取,然其情各有不同。谷王橞始奉惠宗委託守城,乃激烈一時,開門迎敵,後復謀為非分。是橞之罪不在蜀王訐其不軌,實在獻金川門户之一事,致惠宗之出奔,陷成祖於不義;仰體太祖情法之平,仍與降廢,稱曰庶人,誠不為過。惟朕追念太祖創業艱難,谷庶人橞當從靖江□□為法,替其身而為戒、繼其祀以存親。齊王榑雖雲不法,激言致禍,時勢實然。先廢後殺,罪不至此,何其慘也!宜復齊王之封,仍加「恭」字為諡,祀之宜繼,斷斷必然。允熥追復吳王、允熞追復魯王、允追復徐王、建庶人文□追封潤王,四王概加追謚曰「哀」、曰「悼」、曰「愍」、曰「懷」,並惠宗皇太子追謚為「和簡」,都著行在一面榜示行朝,令天下曉然遵守。朕俟十五日拜告於我太祖聖位前,庶全三百年未明之大義,垂千萬世倫理之芳模。仍宣付史館,改正實錄。特諭』。
  • 5.    《明史·五行二》:永樂四年十二月辛亥,甌寧王邸第火,王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