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木莓

(薔薇科懸鈎子屬植物)

鎖定
木莓(學名:Rubus swinhoei Hance)是薔薇科、懸鈎子屬落葉或半常綠灌木。莖細而圓,暗紫褐色。單葉,葉形變化較大,自寬卵形至長圓披針形,頂端漸尖,基部截形至淺心形;葉柄被灰白色絨毛,有時具鈎狀小皮刺;托葉卵狀披針形,稍有柔毛。花常5-6朵,成總狀花序;總花梗、花梗和花萼均被1-3毫米長的紫褐色腺毛和稀疏針刺;花梗細,被絨毛狀柔毛;苞片與托葉相似;花萼被灰色絨毛;萼片卵形或三角狀卵形;花瓣白色,寬卵形或近圓形,有細短柔毛。果實球形,由多數小核果組成,成熟時由綠紫紅色轉變為黑紫色,味酸澀;核具明顯皺紋。 [1] 
分佈於中國陝西、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浙江、福建、台灣、廣東、廣西、貴州、四川。生山坡疏林或灌叢中,或生溪谷及雜木林下,海拔300-1500米。 [1] 
果味酸,可鮮食、制醋和做果醬。 [7]  根皮可提取栲膠。 [1]  全草入藥;味苦、澀、性平;涼血止血,活血調經,收斂解毒。主治牙痛、瘡漏、疔腫瘡瘍,月經不調。 [8] 
中文名
木莓
拉丁學名
Rubus swinhoei Hance [2] 
別    名
高腳老虎扭
斯氏懸鈎子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薔薇目
薔薇科
懸鈎子屬
木莓
命名者及年代
Hance,1866

木莓植物學史

該種的葉形、葉下面的毛被以及花萼外面所具的腺毛長短均有變異。過去一些學者曾把花萼上具有紅褐色或褐色短腺毛(長達一毫米)者定為Rubus hupehensis Oliver或作為該種的一個變種Rubus swinhoei Hance var. hupehensis (Oliver) Metc.,經過對中國華東、華中,華南和西南地區多數標本的分析研究,發現花萼上腺毛長短及疏密度,隨生態條件的不同而有變異,一般在花期腺毛較短,在果期則較長,因此暫不分種下等級。 [1] 

木莓形態特徵

落葉或半常綠灌木,高1-4米;莖細而圓,暗紫褐色,幼時具灰白色短絨毛,老時脱落,疏生微彎小皮刺。單葉,葉形變化較大,自寬卵形至長圓披針形,長5-11釐米,寬2.5-5釐米,頂端漸尖,基部截形至淺心形,上面僅沿中脈有柔毛,下面密被灰色絨毛或近無毛,往往不育枝和老枝上的葉片下面密被灰色平貼絨毛,不脱落,而結果枝(或花枝)上的葉片下面僅沿葉脈有少許絨毛或完全無毛,主脈上疏生鈎狀小皮刺,邊緣有不整齊粗鋭鋸齒,稀缺刻狀,葉脈9-12對;葉柄長5-10(15)毫米,被灰白色絨毛,有時具鈎狀小皮刺;托葉卵狀披針形,稍有柔毛,長5-8毫米,寬約3毫米,全緣或頂端有齒,膜質,早落。 [1] 
花常5-6朵,成總狀花序;總花梗、花梗和花萼均被1-3毫米長的紫褐色腺毛和稀疏針刺;花直徑1-1.5釐米;花梗細,長1-3釐米,被絨毛狀柔毛;苞片與托葉相似,有時具深裂鋸齒;花萼被灰色絨毛;萼片卵形或三角狀卵形,長5-8毫米,頂端急尖,全緣,在果期反折;花瓣白色,寬卵形或近圓形,有細短柔毛;雄蕊多數,花絲基部膨大,無毛;雌蕊多數,比雄蕊長很多,子房無毛。果實球形,直徑1-1.5釐米,由多數小核果組成,無毛,成熟時由綠紫紅色轉變為黑紫色,味酸澀;核具明顯皺紋。花期5-6月,果期7-8月。 [1]  [3] 

木莓產地生境

分佈於中國陝西、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浙江、福建、台灣、廣東、廣西、貴州、四川。生山坡疏林或灌叢中,或生溪谷及雜木林下,海拔300-1500米。 [1] 

木莓繁殖方法

木莓扦插繁殖

插穗採集:3月上旬從木莓上剪取11釐米的枝條作為插穗,枝條保留3片葉子,再把葉片剪掉2/3的面積,最後將插穗下端剪成斜口狀。 [5] 
扦插苗牀的準備:扦插苗牀的基質是由重量比為10:3:3:4泥炭、菇渣、桑枝粉和蛭石組成,將各組分基質混合均勻後,裝入育苗杯中,基質的厚度為10釐米,再將育苗杯置於大棚內。 [5] 
插穗處理:插穗用濃度為0.2%百菌清藥液浸泡消毒50分鐘,取出插穗用清水沖洗,然後放入濃度為800毫克/升的ABT生根藥液中浸泡10分鐘,得處理好的插穗。 [5] 
扦插:將處理好的插穗扦插到育苗杯中,插穗插入基質的深度為3釐米,扦插後用水淋透基質。 [5] 
扦插管理:扦插後在大棚上方罩塑料薄膜,控制基質的含水量在50%,棚內空氣相對濕度達到65%,棚內透光度在22%。 [5] 
煉苗移栽:插穗扦插32天后生根率達到92%,再過6天將塑料薄膜掀開,進行全光照煉苗,並且正常澆水保持基質的濕度,煉苗12天,即得到木莓種苗。 [5] 

木莓組織培養

  1. 材料類別:側芽。 [6] 
  2. 培養條件:培養基:①MS+Ascorbic Acid 50毫克/升+GA 1.5毫克/升+Glutamine 100毫克/升+Vitamin 5毫克/升+BAP 0.1毫克/升+FeNaEDTA 50毫克/升;②MS+FeNaEDTA 50毫克/升+BAP 1毫克/升+IBA 0.1毫克/升;③1/3MS +FeNaEDTA 50毫克/升+IBA0.1毫克/升。以上培養基均含3%蔗糖、0.6%瓊脂,pH5.5-5.7,培養温度25℃,光照16小時/天,光照度為2000勒克斯。 [6] 
  3. 材料的製備與接種:將在温室生長良好的植株,用刀選取側芽,保鮮帶回實驗室,自來水沖洗15分鐘。沖洗淨的植株,在超淨工作台上,無水乙醇中浸泡2-3秒,0.1%的氯化汞消毒8分鐘,用無菌水沖洗5次,在解剖鏡下,無菌培養皿中,剝取側芽的頂端,接種到①號培養基中。 [6] 
  4. 芽的誘導與繁殖:接種到①號培養基中的外植體,約一週後開始膨大,4-5周後開始形成小苗。將小苗轉移到②號培養基中進行擴繁2-3周後將擴繁的苗轉入③號培養基中生根。 [6] 
  5. 生根與移栽:在③號培養基中,5天后開始生根,10天后,根長約1.5釐米。將帶根的小苗由培養盒中取出,洗淨培養基後,種入蛭石中,移入帶有加温設施的温室牀面上,自動噴霧裝置保濕。一週後,開始生根,然後移入普通温室生長。 [6] 

木莓主要價值

食用價值:果味酸,可鮮食、制醋和做果醬。 [7] 
經濟價值:根皮可提取栲膠。 [1] 
藥用價值:全草入藥。味苦、澀、性平。歸肝、胃經。涼血止血,活血調經,收斂解毒。主治牙痛、瘡漏、疔腫瘡瘍,月經不調。 [8] 

木莓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2020)》——無危(LC)。 [9]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