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朗姓

鎖定
源於地名,出自古代朗州,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據史籍《續通志·氏族略》中記載:“朗,出朗州。亦或郎姓所改。”
中文名
朗姓
讀    音
lǎng(ㄌㄤˇ)
姓氏淵源
朗州,原住民中有以地名為姓氏者
寫    法
朗、脼、朖
得姓始祖
獨孤·朗。
遷徙分佈
今廣西、雲南、北京等

朗姓基本介紹

朗姓 朗姓
朗[朗、脼、朖,讀音作lǎng(ㄌㄤˇ)]

朗姓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
朗州,故址在今湖南省的常德市,春秋、戰國時期先屬於楚國,後屬越國,再後仍歸楚國,原住民中即有以地名為姓氏者,稱朗氏,世代相傳至今。其姓源繁複,不可一論。
第二個淵源
源於鮮卑族,出自五胡十六國時期古匈奴分支鮮卑族獨孤部,屬於以部落名稱為氏。獨孤氏原本姓劉,是東漢開國皇帝光武帝劉秀的曾孫後裔。劉秀之子劉輔被封為沛王,其裔孫劉進伯則官至度遼將軍。劉進伯在率部攻打匈奴時失利被俘,由於他是漢朝貴胄,因此匈奴人未殺他,但也不敢放他,便將其單獨囚禁於獨山之下(今遼寧海城),久之,他便自稱為“獨山孤人”,簡稱獨孤人。當時匈奴人也以“獨孤人”稱呼他。後來,他因被困於匈奴而不得歸,遂居匈奴,娶妻生子,其後裔逐漸被匈奴同化,最後竟然變成了匈奴貴族。
史籍《新唐書·十一·宰相世系》中記載,“獨孤氏出自劉氏。後漢世祖(光武帝劉秀)生沛獻王輔,輔生釐王定,定生節王丐,丐生廣,洛陽令。生穆,穆生度遼將軍進伯,擊匈奴,兵敗被執,囚之孤山下。生尸利,單于以為谷蠡王,號獨孤部。尸利生烏利。二子:去卑、猛。猛生副論。副論生路孤,路孤生眷,眷生羅辰,從後魏孝文帝徙洛陽,為河南人,初以其部為氏。”在劉進伯的後代中,有著名的尸利,史稱谷蠡王,他以祖先劉進伯的自稱為號,稱獨孤部。其子孫後代皆以其部落名稱為姓氏,稱獨孤氏。獨孤部族人傳至第六世孫羅辰時,跟隨北魏孝文帝元宏(拓跋弘)遷居於洛陽,遂籍為河南人,在北魏孝文帝的漢化改革過程中,又改獨孤氏恢復為劉氏,成為北魏政權八大貴族姓氏之一。不過,仍有部分獨孤部族人堅持獨孤氏不變,世代相傳至今。
唐宣宗李忱大中十二年(公元858年),有獨孤朗曾為福建觀察使,後出任朝廷左司郎中,再以御史中丞晉為户部侍郎。到唐肅宗時期,苛政嚴厲,公卿誕辰但唯唯署名而已。不久,獨孤朗在中唐黨爭中獲罪廷上,被判殛刑。但因有功前朝,不得刀刑,遂與陳希烈張垍、郭納等七人被賜於大理寺獄賜自盡。時有白居易《論左降獨孤朗等狀》之篇史。
在獨孤·朗的後裔子孫種,有人為避免禍及家族遂改姓氏,其中就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朗氏,世代相傳至今,史稱朗氏正宗。
第三個淵源
源於蒙古族,出自蒙古族瑪朗阿氏、烏朗哈特氏部族,屬於以氏族名稱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記載:
⑴.蒙古族瑪朗阿氏,世居科爾沁草原,後滿族亦有引為姓氏者,滿語為MalanggaHala。後有改漢姓為朗氏、馬氏、阿氏等者。
⑵.蒙古族烏朗哈特氏,亦稱烏爾哈太氏、烏里雅特氏,為蒙古陳巴爾虎姓氏,源出成吉思汗六世祖乞顏·奇斡温·海都的孫子乞顏·奇斡温·斡羅納兒氏族的後裔,世居巴顏鄂隆(今內蒙古錫林郭勒西烏珠穆沁旗)、巴爾古(今俄羅斯貝加爾湖東部)等地區。後滿族亦有引為姓氏者,滿語為UlanghatHala。後所冠漢姓多為朗氏、高氏、陳氏、鄔氏等,其部族有入穆斯林教者,改稱哈氏,皆世代相傳至今。
第四個淵源
源於其他少數民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今傣族、景頗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朗氏族人分佈,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以宗教信仰為目流改為漢姓朗氏,世代相傳至今。

朗姓得姓始祖

獨孤·朗。

朗姓遷徙分佈

今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北京市、福建省泉州市、河南省滎陽市、湖南省常德市等地區,均有朗氏族人分佈。

朗姓郡望堂號

郡望
滎陽郡、朗 州
堂號
滎陽堂:以望立堂,亦稱成皋堂。
朗州堂:以望立堂,亦稱常德堂。

朗姓朗姓名人

朗培坤 1941 年8月生,廣西柳州人,大專文化,民建會員,國家建材局武漢建築材料工業設計研究院高級工程師,武漢市第十屆人大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