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有口難言

(漢語成語)

鎖定
有口難言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yǒu kǒu nán yán,意思是言:。雖然有嘴,但話難以説出口。指有話不便説出或不敢説出。
中文名
有口難言
拼    音
yǒu kǒu nán yán
出    處
宋·蘇軾《醉睡者》
類    別
漢語成語
釋    義
指有話不便説或不敢説

目錄

有口難言釋義

言:説。雖然有嘴,但話難以説出口。指有話不便説或不敢説。 [2] 

有口難言出處

·蘇軾《醉睡者》詩:“有道難行不如醉,有口難言不如睡。”

有口難言例句

元 關漢卿《竇娥冤》第三折: 如今輪到你山陽縣,這都是官吏每無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難言。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五本·第四折》:那廝本意囂虛,將足下虧圖,有口難言,氣夯破胸脯
元 無名氏 《爭報恩》第四折:“你結義在患難之先,受苦楚有口難言。” [3] 

有口難言詞語辨析

【用法】 兼語式;作謂語、賓語、定語;指有難言之隱
【結構】 緊縮式成語
【年代】 古代成語
【同義詞】 有口難分、有苦難言、難言之隱
【歇後語】 糯米糕粘嗓子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