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曾經滄海

(漢語成語)

鎖定
曾經滄海(拼音:céng jīng cāng hǎi)是一個成語,最早出自於戰國·孟子及其弟子《孟子·盡心上》。 [1] 
曾經滄海(滄海:大海)比喻見過大世面,經驗豐富,對平常事物不放在眼中。動賓式結構,含褒義;在句中一般作謂語、定語。 [1]  [5] 
中文名
曾經滄海
拼    音
céng jīng cāng hǎi
近義詞
見多識廣、飽經滄桑、飽經風霜
反義詞
初出茅廬、乳臭未乾、孤陋寡聞
出    處
《孟子·盡心上》
注音字母
ㄘㄥˊ ㄐㄧㄥ ㄘㄤ ㄏㄞˇ
語法結構
動賓式
語法屬性
作謂語、定語

曾經滄海成語出處

戰國·孟子及其弟子《孟子·盡心上》:“故觀於海者難為水,遊於聖人之門者難為言。” [1]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成語“曾經滄海”。 [1] 

曾經滄海成語典故

戰國時期,由於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各地區間經濟、文化聯繫得日益密切,割據混戰的局面已成為社會經濟進一步發展的嚴重障礙。在尖鋭激烈的社會變革和錯綜複雜的社會矛盾下,各個學派的代表人物都提出了自己的思想主張。他們著書立説,聚徒講學,成為那個時期學術界、政治界的活躍人物。各派各家之間展開激烈爭論,各自宣傳自己的主張。 [2] 
孟子從30歲到44歲這段時間,主要的活動是收徒講學,宣揚家學説。44歲時,孟子便帶領學生開始周遊列國,宣揚他的“仁政”“王道”學説。他先後到了齊、宋、滕、魏、魯等國。孟子所處的時代,是各國諸侯互相兼併的戰國時代,各國統治者只講爭霸爭利,並不相信孟子的“性善論”和“仁政”學説。孟子在實踐中不斷碰壁之後,“退而與萬章之徒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2] 
在《孟子·盡心上》上中,孟子主要説了兩個方面,一是聖人之道至高至大,鼓勵有志於道的人要志存高遠,要向聖人學習,這裏説的聖人就是指孔子。一是學習一定要有恆心,在學業上要取得一定的成就,要有不達目的絕不罷休的精神。 [3] 
孟子説:“孔子登上了東山,就覺得魯國小了;登上了泰山,就覺得天下小了。所以,看過大海的人,別的水就難以吸引他了;對於曾經在聖人的門下學習過的人,其他的言論就難以吸引他了。觀看水有方法,一定要看它的波瀾。太陽月亮的光輝,小小的縫隙都一定照到。流水這個東西,一定要把窪地注滿再往前流;有志於道的君子,沒有達到一定的成就,也就不能算通達。” [3]  [4] 

曾經滄海成語寓意

登上泰山居高遠眺,所見很廣,會產生天下萬物渺小的感覺;看過大海的波瀾壯闊,其他的水就難以吸引人了。站得高看得遠,這是一種規律性的因果結局。因此,要想使自己樹立遠大的志向,擁有寬廣的胸懷,必須從書本上吸取更多的知識,從社會上領略更多的智慧,爭取卓越人才的指導和幫助。只有學習的知識越多,眼界越廣,心胸越寬闊,才不會去計較瑣碎小事,而致力於關注重大問題。 [3]  [4] 

曾經滄海成語用法

成文用法
“曾經滄海”比喻見過大世面,經驗豐富,對平常事物不放在眼中。動賓式結構,含褒義;在句中一般作謂語、定語。 [1]  [5] 
運用示例
唐·元稹《離思五首》之四:“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1] 
清·嚴金清登洛陽城望中嶽嵩山》:“暫卸徵鞍薄暮填,洛陽城郭萬家煙。曾經滄海方知險,看得名山亦有緣。” [7] 
清·吳之振《讀宋荔裳觀察安雅堂集題贈二首》其一:“香爇南豐宿火灰,虞山拂水想徘徊。曾經滄海波瀾闊,早識匡廬面目來。” [6]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三一回:“一時便覺那香的氣味,有些鑽鼻刺腦。請教,一個曾經滄海的十三妹,這些個玩意兒,可有個不在行的?”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