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曾大屋

鎖定
曾大屋,原名“山廈圍”或“山下圍”,是香港最大型的單姓客家圍村 [1]  ,位於沙田博康邨旁邊,鄰近獅子山隧道,是區內保存得最好的圍村之一。
曾大屋是開村始祖曾貫萬為曾氏族人所建的圍村,始建於1847年,前後耗時20年建成,是目前香港最具代表性的客家傳統圍村之一。 [3] 
圍村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曾收容逃難人士,所以被尊稱為“曾大屋”。
中文名
曾大屋
別    名
曾氏大屋
行政區類別
香港
所屬地區
港澳台地區
地理位置
香港沙田博康邨旁邊
面    積
6500 m²
修建時間
1848年
村落類型
客家圍村 [1] 
原    名
山廈圍

曾大屋簡介

曾大屋坐落在新界沙田,規模之大在香港確實罕見,它的佈局類似荃灣的三棟屋,具有濃郁的客家元素,遊客欣賞其建築風格之餘,可感受香港早期的鄉村生活。
曾大屋原稱山下圍,是沙田保存得最完整的粵東風格客家圍村,2009年被評為香港一級歷史建築。屋主曾貫萬從長樂縣(今梅州五華縣)移居香港,同時也是這個曾姓客家村的開村祖。
從1848年開始,曾大屋足足蓋了廿年,大屋採用了大量的花崗石、青磚、厚重的巨椽實木,遠看像一座東方式古堡。圍牆由兩層高的房屋排列而成,屋頂的女兒牆有一排槍孔。這種安排在廣東四邑的碉樓亦隨處可見,可見昔日有需要抵禦毛匪山賊。
曾大屋呈長立方形,並列共有三進,屋與屋之間有通道及天井相連,謂之“三堂四橫”格局。正面三個大門分別稱為“安富”門、“尊榮”門、“一貫世居”門。正門上方嵌石匾“一貫世居”,由曾貫萬的侄兒曾蘇題寫。
入屋從前廳(下堂)過了天井來到正廳(中堂),這是族人會客和議事之處。廳內掛有曾貫萬及其母親朱氏的遺像,亦有曾蘇於同治九年(1870)中舉的“文魁”木匾,還有曾貫萬71歲壽辰(1878)獲贈的凸字木刻壽屏,頌詞由翰林院戴洪慈撰,書法家黃家端書。穿過另一天井來到後廳(上堂),便是舉行拜神、祭祖典禮的地方。
一如粵東的客家民居,曾大屋的門前設有禾坪和風水池。不同之處是四周曾有護城河圍繞,以吊橋連接正門,現在已經不存在了。但大屋的格局及外貌歷經150年的風侵雨蝕未變,圍牆四角屋頂都有三層高的鑊耳形更樓。 [2] 
香港有好幾座不同名稱的圍城,在九龍的林村剛好有座保存最完整、規模也最大的曾大屋。顧名思義,這座城寨式的村落,居住着同是曾姓的族人。這座圍城並不是一座展覽式的紀念館,仍有住名居住其中。曾大屋呈長方形,共三進。
山廈圍全景 山廈圍全景
屋與屋之間有信道及天井相連;圍牆上有排列整齊之槍孔及瞭望孔,圍的四角有更樓和炮樓,用以防禦外敵入侵。北面的圍牆有三個入口,門頂作圓拱形,正中的是正門,直接通往祠堂。祠堂位於最後一進排屋的中央,是舉行祭典及儀式的地方。
在大屋前面有一個庭院,從前村民便是在這裏簸谷及風乾農作物。曾大屋是香港最具代表性的客家傳統式圍村建築,它位於新界沙田東部獅子山隧道公路旁,原名山下圍。因全村居民都姓曾而得名曾大屋。始建於1848年,開村始祖曾貫萬與其弟1830年到香港謀生。初期兄弟倆在筲箕灣開打石坊,20年後在沙田東部隔田村購買山地及田畝,興建城堡式山下圍大屋,佔地有6500平方米。建築方式以屋連屋,圍成長方形的村寨,這是傳統圍村建造方法。大屋四角建有茶桶耳型雕堡,圍牆抵禦外敵入侵之用。
曾大屋

曾大屋發展歷史

曾大屋沙田

香港客家人在200至300年前開始在沙田聚居。曾大屋約於130年前由一位石匠所建,這位曾姓石匠在西灣河經營石礦場,並在筲箕灣開設三利石廠,發了大財,決定以畢生積蓄興建一條氏族圍村供子孫安居。曾大屋圍村採用了這位主人翁於東北五華老家的建築風格,因此外觀與新界其他圍村迥然不同。曾大屋是五進式建築,北面圍牆有三個入口,正中是正門,直接通往祠堂。前庭有兩口水井,曾幾何時是圍村的食水來源。大屋瓦頂的飛檐別具特色,雕塑有鎮宅僻邪的作用。這條圍村通稱曾大屋,又名山下圍。

曾大屋圍城

香港有好幾座不同名稱的圍城,在九龍的林村剛好有座保存最完整、規模也最大的曾大屋。顧名思義,這座城寨式的村落,居住着同是曾姓的族人。這座圍城並不是一座展覽式的紀念館,仍有住名居住其中。
目前圍城內雖有人住,但户數不多,顯得冷冷清清,他們也不排斥觀光客的參觀。

曾大屋家族祠堂

曾大屋內最特別的是家族祠堂,上頭寫着“曾氏家族議事廳”。傳統的木樑土牆的屋中,牆上掛滿了歷代先人的遺照,從圖像上來看,這個曾姓家還是個望族,戴有官帽、官帶的人不少。
圍城中也有一口水井,顯示圍城建築的特色,高大的圍牆及瞭望台為的是禦敵,城中的水井則是為了避免用水匱乏,遇敵圍攻時用能自給自足。

曾大屋起源

曾大屋是曾氏家族的住宅,由曾貫萬(又名曾三利)於1848年建造,歷時二十年,至1867年才建成。曾氏建宅的起源有二:
一、曾氏在西灣河經營石礦場,並在筲箕灣開設三利石廠,後來致富,便在沙田興建圍村供族人居住。
二、曾貫萬是五品官,相傳有一班海盜劫漁船得鹹魚16甕,登門求售,曾以每甕800錢買下,後來他發覺鹹魚下面全是金銀,而海盜又一去不回,遂用之興建建宅。

曾大屋結構

曾大屋呈長方形,總面積達6000多平方米,採用了曾氏的五華老家的建築風格——堡壘式的格局,圍牆採用了花崗石、青磚和精選的木材,而四角均築有鑊耳型的三層高碉堡,碉堡上有槍孔和瞭望台,用以對付盜賊的侵襲。本來曾大屋外面有一條護城河圍繞整座堡壘,以吊橋銜接,但現已遭填塞,吊橋亦拆去。
村內的建築主要分上、中、下三廳,廳與廳之間有天井分隔,這三個廳又稱為三楝上下進與左右兩橫屋相連,形成棋盤狀,圍屋內有住房百多間。圍村入口有三個大門,中門最大,門頂圓拱形,四周以麻石砌成,門頂石匾鐫刻著“一貫世居”,門上有酸枝木和鐵枝製成的門閂,並有一道鐵門。正廳門前有“大夫第”木匾和“祥徵萬福”石匾。庭院內還有兩口井。
曾大屋的建築充滿官家氣派,將防禦和抗敵的因素集於一身,與新界的其他圍村迥然不同。

曾大屋地理位置

曾大屋 曾大屋
曾大屋位於博康恏南端,毗鄰獅子山隧道公路,是典型的圍村之一,是曾氏家族的根據地,始建於一八四八年,歷時二十年才完成。該建築物以花崗石青磚及實心木材造成,是沙田保存得最完整的圍村。
沙田是近15年來飛速發展起來的住宅區。原來的沙田不過是吐露港沿岸有幾間小房子的小村子而已,戰後由於大規模的圍海造田,不久就形成了高層公寓林立的住宅小區。在新界,你可找到鄉郊幽地、傳統村落、配合四周環境的新市鎮步行徑和文化景點等極具特色的地方。沙田是新界的重要區域,以古色古香的廟宇圍村、大自然遠足徑和沙田馬場聞名。
沙田原稱“瀝源”。瀝源即“清水之源”,因城門河而得名。明朝年間(公元1368至1644年),不少農民在此處傍水而居。全盛時期,有超過50條村落,其中以“沙田村”最廣為人知。
1898年新界被租借予英國,當時有一位英國官員到瀝源巡視,當他詢問該處的名稱時,一位村民回答:“這裏叫沙田。”自此以後,“沙田”一名便用作泛指整個瀝源區。
1970年,香港政府於新界大興土木,建設衞星城市,以應付不斷膨脹的人口。沙田是政府早期發展的新市鎮,其所處位置,為填海土地。
乘九廣鐵路過了九龍塘站,列車進入獅子山隧道,出了隧道,右手的山頂上有一大塊石頭,這塊石頭被稱做望夫石。據説這塊望夫石很像揹着孩子等待出海未歸的丈夫的女性形象,最初還看不出像人的形狀,隨着列車向右轉變,卻越來越看它像人的模樣,很有意思。
在左右大山中間的平地,能看到很多的公寓大樓,均有30~40層的高度。這公寓羣密集的地區就是沙田。沙田站與特別大的購物中心新城市廣場相連,其中日本的八百伴百貨店也在內。因為這裏只有此一家購物中心,所以周圍小區的人們均來此購物,每當週末都是顧客盈門。

曾大屋相關事件

更樓加了三叉戟避煞
圍屋,以房屋排列成圍牆,遠看如同堡壘。其最大特色是中軸線不設通道,而興建一組廳堂,兩側連接居住房屋,稱為“橫屋”。沙田曾大屋的格局屬“三堂四橫”,圍屋四角設有高聳的鑊耳形更樓,過去只有地位崇高的人才會採用這種設計,以示氣派。
曾大屋的開基祖是曾貫萬,他來港初期從事打石工作,其後發達,但他如何致富卻沒人能給出一個答案。
無論如何,他於1847年購入今日山下圍的土地興建曾大屋,歷時20年才建成。1876年廣東發生旱災,他捐款賑災,獲清廷封贈“奉直大夫”(從五品),故其大屋又稱“大夫第”,今天在中堂(正廳)門上可見掛有“大夫第”的木匾。
曾氏家族議事廳 曾氏家族議事廳
中堂門上還有一副“祥徵萬福”石額,由大鵬協副將張玉堂於1865年所書。其時張玉堂駐守九龍城寨,是清政府在九龍的最高代表。曾貫萬邀得這名“武功將軍”題字,可知他的地位不同凡響。
曾大屋雖然保留至今,但因日久失修,屋內加建情況嚴重,以致到處顯得破破落落。很多曾姓村民已經搬離,把房間租給外姓人。有關單位本有計劃把它列為法定古蹟,但因業權分散,不少業主又移居外國,所以未能達成協議。若再拖延下去,難保建築物會進一步受損。

曾大屋交通提示

交通:乘坐馬鞍山鐵路抵達沙田圍站,再步行約15分鐘便可抵達。另外,亦可乘九廣東鐵抵達大圍站,依照往車公廟的指示牌到達車公廟路後,繼續向北走,並留意往“乙明村”的指示牌,走至與沙角街的交界處時轉右,沿小路直上,便可到達曾大屋。步行時間約25分鐘;亦可於沙田新城市廣場乘搭81K號線巴士,在博康村下車,然後步行約5分鐘便到達。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