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書學

鎖定
書學是指中國古代專習書法的學校。晉武帝時,荀勖領秘書監,於監中立書博士,設弟子員,教習書法,以鍾繇、胡昭為標準。隋開皇初,於國子寺設書學,有書博士二人,助教二人,書學生四十人。唐貞觀二年(628)於國子監設書學,有博士二人,助教一人,典學二人,書學生三十人。其課程為:《石經三體》,學習期三年;《説文》,學習期二年;《字林》,學習期一年。併兼習其他字書。學習總限不得超過九年。 [1] 
中文名
書學
年    代
唐宋
功    能
培養書法
作    品
《字説》、《爾雅》

目錄

  1. 1 一般定義
  2. 2 出處
  3. 3 古代解釋
  4. 有教無類
  5. 循循善誘
  6. 舉一反三
  7. 青出於藍
  8. 温故知新
  9. 師法
  10. 家法
  11. 三舍法
  12. 學究
  13. 奏定學堂章程
  14. 欽定學堂章程
  15. 四科
  16. 束脩
  17. 學校
  18. 明堂
  19. 書館
  20. 學堂
  21. 官學
  22. 國學
  23. 五學
  24. 辟雍
  25. 頖宮
  26. 鄉學
  27. 義學
  1. 私塾
  2. 私學
  3. 太學
  4. 庠序
  5. 上庠、下庠
  6. 成均
  7. 稷下學堂
  8. 崇文館
  9. 四姓小侯學
  10. 鴻都門學
  11. 國子學監
  12. 廣文館
  13. 四學館
  14. 弘文館
  15. 書學介紹
  16. 畫學
  17. 律學
  18. 算學
  19. 武學
  20. 蒙館
  21. 回回國子學
  22. 蒙古國子學
  23. 女真國子學
  24. 陰陽學
  25. 社學
  26. 四門學
  27. 書院
  28. 石鼓書院
  29. 嵩陽書院
  1. 應天府書院
  2. 白鹿洞書院
  3. 嶽麓書院
  4. 茅山書院
  5. 東林書院
  6. 漳南書院
  7. 學海堂
  8. 詁經精舍
  9. 南菁書院
  10. 旗學
  11. 八旗官學
  12. 景山官學
  13. 覺羅學
  14. 俄羅斯學館
  15. 萬木草堂
  16. 聖芳濟學院
  17. 格致書院
  18. 時務學堂
  19. 京師大學堂
  20. 存古學堂
  21. 通藝學堂
  22. 天津中西學堂
  23. 南洋公學
  24. 愛國學社
  25. 蒙養院
  26. 通儒院
  27. 湖北武備學堂
  28. 天津武備學堂
  29. 天津水師學堂
  1. 福建船政學堂
  2. 方言學堂
  3. 上海廣方言館
  4. 京師同文館
  5. 以吏為師
  6. 學官
  7. 祭酒
  8. 教習
  9. 提學
  10. 山長
  11. 司業
  12. 教授
  13. 助教
  14. 五經博士
  15. 經師
  16. 生徒
  17. 博士弟子
  18. 受業弟子
  19. 著錄弟子
  20. 監生
  21. 歷事監生
  22. 諸生
  23. 六藝
  24. 四書集註
  25. 千字文
  26. 百家姓
  27. 三字經
  28. 幼學瓊林
  29. 朱子家訓

書學一般定義

書學是指唐宋培養書法人才的學校。

書學出處

《新唐書·選舉志》∶“凡書學∶《石經三體》限三歲,《説文》二歲,《字林》一歲。”《宋史·選舉志》∶“書學生習篆、隸、草三體,明《説文》、《字説》、《爾雅》、《大雅》、《方言》,兼通《論語》、《孟子》義。”

書學古代解釋

書學有教無類

孔子的教育主張。《論語·衞靈公》:“子曰:‘有教無類。’”東漢馬融注:“言人所在見教,無有種類。”意思是人們有分貴賤賢愚,也不分地區種類,都可作為教育對象。周代,學在官府,只有貴族子弟才有受教育的機會。孔子主張有教無類,興辦私學,他説:“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把受教育的對象擴大及於庶民,因而他的學生很多,其間不少是平民。這個主張對傳播文化有積極意義。

書學循循善誘

語出《論語·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循循然,有次序地;誘,勸導。意思是按照人們的思維規律,用耐心的疏導方法,進行教育。後來稱道教育有方為循循善誘。

書學舉一反三

孔子所提倡的教育方法。《論語·述而》:“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意思是物有四隅,舉其一隅,而不能推知其他三隅的人,即不必教導。隅,即方面、角落;反,即類推,後以“舉一反三”來比喻由此及彼的推理方法。

書學青出於藍

語出《荀子·勸學》:“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藍,指藍草,可作染料。後世常以“青出於藍,勝於藍”來比喻學生勝過老師。
教學相長 語出《禮記·學記》:“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認為教與學可以相互促進。後人常用“教學相長”來表述師生之間相互學習,共同提高的辯證關係。

書學温故知新

語見《論語·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意為温習舊業,以獲新知。孔子提出的這一學習方法,符合人類的認識規律。

書學師法

師長傳授之法,特指漢代的經學傳授。漢初博士教 授經書,俱憑口授,由於口耳相傳,難免錯誤,必遵大師所講的經説為準繩,遂成師法。如某一經的大師,被立為博士以後,他的經説便為“師法”。《漢書·胡毋 生傳》:“惟嬴公守學,不失師法。”胡毋生是漢景帝時的博士,嬴公是他的生徒,這句話的意思是説嬴公能傳其師胡毋生《公羊春秋傳》經説的真諦。

書學家法

漢代傳經師法相承,各自名家。弟子們按照一家的師法講經,稱為“守家法”。《後漢書·儒林傳序》曰:“於是立五經博士,各以家法教授。”西漢重“師法”, 東漢重“家法”。師法重傳授,明本源;家法重立法,爭派別。故“先有師法,而後能成一家之言,師法者,溯其源,家法者,衍其流”(皮錫瑞《經學歷史》)。

書學三舍法

宋代太學考核生徒成績的一種辦法。宋神宗熙寧四年(1071年),將太學分為三舍,區分學生的程度和資格為三等,初入太學者為外舍生,外舍升內舍,內舍升上舍。元豐二年(1079年),又頒學令,規定外舍生為二千人,內捨生三百人,上舍生一百人。外舍生每年公試一次,成績列入一、二等的學生,升入內舍。內捨生每兩年舍試一次,按照貢舉考試方法,試卷須密封謄錄。凡考試成績達到優、平二等者,再參考平時的cao行和學業成績,如果合乎要求,即可升入上舍。上舍生學習兩年,舉行上舍考試,由朝廷委派大員主考,太學教官不得參與,一切手續與科舉省試相同。評定成績分為上中下三等,上等取旨授官,中等免禮部試,下 等可免解。

書學學究

唐代取士,明經科中有“學究一經”的科目。宋代簡稱“學究”,為禮部貢舉十科之一。學究本意是對讀書人的一種通稱,後來則常用以稱迂腐淺陋的文人。是古代家塾教弟子之法;或認為齊稷下學堂之學則,因此收入《管子》書中。《弟子職》述弟子受業、應客、坐作、灑掃、饌饋儀節。

書學奏定學堂章程

清政府頒佈的關於學制系統的文件。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由張百熙、張之洞、榮慶等奏擬。這年為癸卯年,所以又稱《癸卯學制》。除規定學制系統外,還訂立了學校管理法、教授法及學校設置辦法等,施行至辛亥革命為止。它包括《學務綱要》、《大學堂章程》(附《通儒院章程》)、《優級師範學堂章程》、 《初級師範學堂章程》、《實業教育講習所章程》等,以及《各學堂管理通則》、《任用教員章程》、《各學堂獎勵章程》等。《癸卯學制》規定教育年限:小學為九年,中學五年,高等學堂及大學堂六至七年,入學年齡為六歲。

書學欽定學堂章程

清末第一個規定學制系統的文件。管學大臣張百熙擬 定,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頒佈。包括《京師大學堂章程》、《考選入學章程》、《高等學堂章程》、《中學堂章程》、《小學堂章程》、《蒙學堂章程》。因公佈之年是壬寅年,所以又稱《壬寅學制》。規定教育年限為二十年,入學年齡為五歲,分三個階段。初等教育十年:蒙學堂四年,尋常小學三年,高等小學三 年;中等教育四年;高等教育六年:高等學堂或大學預科三年,大學堂三年。《壬寅學制》雖然曾經清政府正式頒佈,而並未施行。到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 又頒佈了《奏定學堂章程》。

書學四科

孔子評論人物的分類。《論語·先進》:“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文學:子游、子夏。”隋時,崔頤著《八代四科志》,即以四科為人物分類。因之後世有四科之稱。

書學束脩

古代學生與教師初見面時,必先奉贈禮物,表示敬意,名曰“束脩”。早在孔子的時候已經實行。唐代學校中仍採用束脩之禮並同國家明確規定,不過禮物的輕重,隨學校的性質而有差別。教師在接受此項禮物時,還須奉行相當的禮節。束脩的致送,表示學生對教師的尊敬。

書學學校

西周時,中央學校稱“學”,即國學;地方學校的最高級為“校”設於鄉,稱“鄉校”。至漢代,郡設立的學校稱“學”,縣、道、邑或侯國設立的學校稱“校”,凡學與校畢業的學生,都有升入中央太學的資格。至近現代,凡讀書授教之所均稱之為學校。

書學明堂

古代帝王宣明政教的地方。凡朝會、祭祀、慶賞、選士、養老、教學等大典,都在此舉行。其後,宮室漸備,另在近郊東南建明堂,以存古制。關於古代明 堂,歷代説法不一。漢代的高誘、蔡邕,晉代的紀瞻皆認為明堂、清廟、太廟、太室太學、辟雍為一事。清代的惠棟也認為明堂為大教之宮。

書學書館

漢代啓蒙學校。據 王國維《觀堂 集》 林̶ 6;漢魏 博蔾ao肌罰骸昂?時教 初學之 所名曰書 館。其師名曰書 師;其 書用《倉 頡》、《凡 將》、《急 就》、《元 尚》諸 篇;其 旨在使 學童識字、習字。”

書學學堂

西漢的郡縣學校。武帝時,蜀郡守文翁,為提倡教化,派遣郡縣小吏張叔等十餘人,留學京師,受業博士,或學律令。數年後,學成歸蜀,先在成都建學宮,教授下縣子弟,稱文翁學堂。文翁出行巡視各縣,帶領學宮高材生同行,以推進各縣興辦學堂、從此蜀郡教化大盛。武帝正式承認郡縣的學宮(堂)制度,並大為推 廣。清末通稱學校為學堂。

書學官學

中國曆代各級官府所辦的學校。西周的國學、鄉學,漢代的太學、州郡學,唐宋以後的太學、國子學(監)、府州縣學,元代以後的社學,都屬官學。

書學國學

西周設於王城及諸侯國都的大學。源於三代,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國學根據學生入學的年齡和程度的高下,分為大學與小學兩級,教育內容為禮、樂、射、御、書、數,合稱六藝。小學以書、數為主;大學以禮、樂、射、御為主。大學又有“辟雍”、“東序”、“成均”、“上庠”、“瞽宗”五院。為天子所設者曰“辟雍”、為諸侯所設者曰“頖宮”,後世國學為京師官學的通稱。

書學五學

西周設在王城的大學,分辟雍、上庠、東序、瞽宗、與成均五學。中間為“辟雍”,環之以水,水南曰“成均”,水西曰“瞽宗”。五學之中,辟雍為尊,是天子舉行饗射及承師問道之所。

書學辟雍

西周為天子所設置的大學。《禮記·王制》載:“天子命之教,然後為學,小學在公宮南之左,大學在郊,天子曰辟雍,諸侯曰頖宮。”以其四面周水,圜如 璧”,因名為辟雍。一説在五學之中,一説在“明堂”之中。東漢以後,歷代皆廟辟雍,除北宋末年為太學之預備學外,均僅為祭祀之所。

書學頖宮

西周為諸侯所設的大學。《禮記·王制》雲:“大學在郊,天子曰辟雍,諸侯曰頖宮。”因其半面環水,又稱“泮宮”。

書學鄉學

古代的地方學校。源於西周。《禮記·學記》:“古之教者,家有塾,黨有庠,術有序。”鄭玄注:“術當為遂,聲之誤也。”周制,離都城百里以內的地區曰“鄉”,百里以外曰“遂”。故塾、庠、序均為周代鄉學之稱。後世也稱地方所辦的學校為鄉學。

書學

西周設置於地方的初級學校。《禮記·學記》載:“古之教者,家有塾。”鄭玄注:“古云仕焉而已者,歸教於閭里,朝夕坐於門,門側之堂謂之塾。”孔穎達疏:“周禮百里之內二十五家為閭,共同一巷,巷首有門,門邊有塾。民在家之時,朝夕出入,恆就教於塾。”

書學義學

也稱為“義塾”。中國舊時的一種免費私塾。經費主要來源於祠堂、廟宇地租,或由私人捐款資助。

書學私塾

舊時私學的一種。有塾師自設的學館,有地主、商人設立的家塾,也有以祠堂、廟宇的地租收入或私人捐款興辦的義塾。每個私塾一般只有一個塾師,採用個別教授,教材及學習年限沒有一定。私塾在清代比較盛行。

書學私學

歷代私人辦的學校。西周學在官府,春秋時期私學勃然興起,孔子是辦私學的始祖。至戰國時期,私學代替了官學,各學派置學館興學論戰,尤以儒墨兩派的學館規模為大。秦以後,私學與官學並行,成為中國封建社會學校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

書學太學

古代官辦的大學。西周已有太學之名。所謂“帝主太學,承師問道”(《大載記·保傅》)。漢武帝時,董仲舒建議説:“養士之大者,莫大乎太學,太學者 賢之士所關也,教化之本原也,臣願陛下興太學,置明師以養天下之士。”(《漢書·董仲舒傳》)元朔五年(前124年)設五經博士,弟子五十人,為西漢建太學之始。東漢太學大為發展。順帝時有二百四房,一千八百五十室。質帝時,太學生達三萬人。魏晉到明清,或設太學,或設國子學(監),或兩者同時設立,名稱 不一,制度亦有變化,但均為傳授儒家經典的最高學府。

書學庠序

中國古代的地方學校。《禮記·學記》:“黨 有庠,術有序。”鄭玄注:“術當為遂,聲之誤也。”孔穎在疏:“黨,謂周禮五百家也;庠,學名也,於黨中以學,教閭中所升者也。”周制,都城以外百里之內的地區稱“鄉”,百里以外的地區稱“遂”。後人通釋庠、序為鄉學(地方學校)。也以庠序來概稱學校或教學事業。又商代稱學校為序,周稱為庠。

書學上庠、下庠

西周設置的大學和小學。傳説庠起源於虞舜時代,《禮記·王制》:“有虞氏養國老於上庠,養庶老於下庠。”鄭玄説:上庠為大學,在王城西郊;下庠為小學,在城內王宮之東。唐代杜佑説:有虞氏大學為上庠,小學為下庠;殷制大學為右學,小學為左學。
瞽宗 殷代樂人的宗廟和學校。周代為大學的一種,五學之一。因位於辟雍之西,故也稱“西雍”。

書學成均

西周的大學。位於“辟雍”之南,因五帝名大學為成均而得名。大司樂在此教樂德、樂語、樂舞,《周禮·春官》:“大司樂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國之學政。”

書學稷下學堂

戰國時期齊國的高等學府。因設於都城臨淄稷下而得名。齊桓公陳午(前347年—前357年)所立,至齊湣王(前300年—前284年)時,發展最為 昌盛。儒、法、墨、道、陰陽等各學派都彙集於此,興學論戰,評論時政和傳授生徒,當時的一些大師如荀子、孟子等都來到這裏講學。學宮中有堂有室,有寢有庖,弟子至“數千百人”,規模相當宏大,成為戰國時期百家爭鳴的重要園地。
宗學
中國古代皇族子弟學校。西漢平帝時置宗師,教育宗室子孫。北魏武帝時設皇宗學。唐高宗為宗室及功臣子孫設立小學。至宋代,宗學分為小學與大學兩級,學生初期只限於“南宮北宅”的皇室子孫,後來宗室的疏遠者也可入學。明代規定宗學以《四書》、《五經》、《史鑑》、《性理》和《皇明祖訓》、《孝順事實》及《為善陰騭》等書作教材。清代也設宗學,雍正二(1724年)訂立宗學制度,凡王、貝勒,貝子,公、將軍及閒散宗室子弟,在十八歲以下者都可入宗學讀書。學習滿漢文字,經史文藝,並重騎射。

書學崇文館

魏明帝曾置崇文館學士。唐貞觀十三年(639年)設置崇賢館,歸東宮直轄。至上元二年(675年)因避太子李賢名,改為崇文館,置學士掌經籍圖書,教授生徒;置校書郎掌校理典籍。學生二十名,均選自皇族貴戚及高級京官子弟。

書學四姓小侯學

東漢貴族學校的一種。創設於明帝永平九(66年),明帝崇尚儒學,特變外戚樊氏、郭氏、陰氏,馬氏四姓子弟設立學校,專習五經,聘請有名望的經師教授。因當時外戚四姓不是列侯,稱小侯,故名四姓小侯學。又據《後漢書·儒林傳》:“顯宗(明帝)復為功臣子孫、四姓末族,別立學舍,搜選高能以授其業,自期門羽林之士,悉通《孝經》章句,匈奴亦遣子入學。”則這類學校中,除漢室達官貴戚外,亦間有匈奴貴族入學。

書學鴻都門學

東漢的辭賦書畫學校。創設於靈帝光和元年(178年),校址在京師洛陽的鴻都門,遂以為名。專習辭賦書畫。學生由州、郡三公舉送,多達千人。業滿可得高官厚祿,或出為刺吏、太守,或入為尚書、侍中,甚至也有封侯賜爵的。

書學國子學監

中國封建社會的最高學府。晉武帝咸寧二年(276年)始設。據《周禮》“國之貴族子弟國子受教於師”之意而名。咸寧四年,置國子祭酒、博士各一人, 助教十五人,以教生徒。從此國子學與太學並立。南北朝時,或設國子學、或設太學,或兩者同設。北齊改名為國子寺,隋改為國子監。 唐宋承襲隋制元代設國子學、蒙古國子學、回回國子學,也分別稱國子監之別。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於南京雞鳴山下設國子監,成祖永樂元年(1304 年)又設北京國子監,明代遂有京師國子監與南京國子監之別。明清時期,國子監還兼有教育管理機構的職能。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設學部,國子監廢止。 歷代國子學(監)的教育對象,主要是封建統治者的子弟,學生稱國子生或監生。監生業滿多數參加科舉入仕;亦有部分以積分法或歷事法直接授予官職。

書學廣文館

唐宋國子監下屬補習性質的學校。唐天寶九年(750年)始設,置博士及助教,掌教國子監習進士課業的生徒,不久即廢。憲宗元和初,西京廣文館定生員六十人,東都廣文館為十人,宋代亦設廣文館,凡試國子監者,須先補中廣文館生,乃得以牒求試。邑官子弟、四方遊士多投狀入館,幾達千餘人,然平日聽講者僅 一二十人。哲宗元祐七年(1043年),生徒擴充到二千四百人,紹聖元年(1094年)廢罷。

書學四學館

南朝宋設立的儒、史、玄、文單科大學。宋文帝元嘉十五年(438年)在京師(今江蘇南京)開設四學館:由雷次宗主持“儒學館”;何承天主持“史學館”;何尚之主持“玄學館”;謝元主持“文學館”。四館各就專業招收生徒,從事研究,開了中國古代設置專科學校的先例。

書學弘文館

唐武德四年(621年),門下省始置“修文館”,九年改名弘文館。館藏書籍二十餘萬卷,置學士掌校正圖籍、教授生徒,並參與議政;校書郎掌校理典 籍,刊正謬誤。設館主一人,總理館務。學生數十名,均選自皇族貴戚及公卿百官子弟。明代也設弘文館,不久即廢。宣德二年(1427年)復建弘文閣,後併入文淵閣。

書學書學介紹

唐宋培養書法人才的學校。唐代書學習《石經》三體,限三年;《説文》二年;《字林》一 年。生徒習字,日紙一幅,間習時務策。宋代書學,隸翰林院書藝局管轄,主習篆、隸、草三體,並習《説文》、《字體》、《爾雅》、《大雅》、《方言》等書,兼通《論語》、《孟子》之義。

書學畫學

宋代培養繪畫人才的學校。宋徽宗崇寧三年(1104年)創設,後歸 翰林院圖畫局。學生分士流與雜流,依三舍法補試。專習佛道、人物、山水、鳥獸、花竹、屋木六科,並修《説文》、《爾雅》、《方言》、《釋名》等書。讀《説文》,則令書篆字,解音訓;其他三書皆用問答法。考畫以不仿前人,所畫人、物之情態、形色俱若自然,及筆韻醫學 中國古代培養醫療人才的學校。南朝宋文帝元嘉二十年(443年)始設醫學,不久即廢。北魏置太醫博士以教弟子,後亦廢。唐代醫學設於太醫署,分為四門:一 曰張學;二曰針學;三曰按摩;四曰咒禁。醫學又分五科:即體享療科、瘡腫科、少小科、耳目口齒科、角法科。《本草》和《甲乙脈經》為必修科目。針學專習經脈、孔穴之道,辨別浮沉澀滑之候,以針灸手術治療疾病。按摩學則以按摩術,導引宣泄體內各種疾病。咒禁學專習以咒禁迷信作為驅除邪惡鬼魅之術。宋代醫學初 隸於太常寺,至神宗時,置提舉判局,設教授一人,由翰林醫官或在外良醫擔任。有學生三百人,分為三科:方脈科、針科、瘍科。方脈科習大小經,以《素問》、《難經》、《脈經》為大經;以《巢氏病源》、《龍樹論》、《千金翼方》為小經。針瘍二科,則去《脈經》,而增三部針灸經。學生畢業考試及格後,高等的派為 尚藥局醫師以下醫職,其作按等第補為本學博士、正、錄,或委為外州醫學教授。元、明地方也設醫學。

書學律學

中國古代的法律學校。晉始設律學博士。後秦姚興設律學於長安,召各郡、縣散吏入學,成績優良者選任郡縣獄吏。唐代律學隸屬於國子監,學生名額為五十人,專習律令,兼習格式法例。宋神宗熙寧三年(1070年)開始用斷案考試法官。六年設立律學,仍隸屬於國子監,以朝集院為校舍,賜錢萬五千緡以養生徒,置教授四人專任教課。學一分命官、舉人兩類,各居一齋。舉人入學,須先聽讀而後方得試補。習斷案者試案一道,習律令者試大義五道,每月一公試、三私試。凡 朝廷新頒法令,即由刑部限日轉給,以備學生實習。

書學算學

中國古代培養天文、數學人才的學校。設於京師。 唐隸屬於國子監,宋算學建於崇寧三年(1104年),後併入太史局。所習有《孫子算經》、《五曹算經》、《九章算術》、《海島算經》、《周髀算經》等算學書籍。清代稱算學館,康熙九年(1670年)取滿洲官學生六人,漢軍官學生四人,令欽天監分科教肄,至二十五年(1713年),設算學館於暢春園。乾隆四 年(1739年)改隸國子監,稱國子監算學。滿、蒙、漢軍八旗及漢人學生共六十名。其滿洲、蒙古、漢軍算學生均從八旗官學中考取。漢人算學生則由國子監會同算學館,從舉人、貢生、生員、童生中考選。

書學武學

中國古代培養軍事人才的學校。北宋慶曆三年 (1043年)始設。不久即廢。至宋神宗熙寧五年(1072年)重建武學於武成王廟,選文武知兵者為教授。元豐年間置博士、教諭。生徒以百人為額,未參班 使臣、門蔭子弟及庶民子弟,可經保薦投考。入學後,給常膳,習諸家兵法及弓矢騎射等術。願試陣隊者,量給兵肄習。滿三年考試一次,及格者給以官職,不及格者留學一年再試。崇寧間曾一度設立各州武學。明代置京衞武學和各衞武校,年輕武官及應繼承武官祿位的子弟,得入學受教。崇禎時,各州府縣亦設武學生員,所 習除軍事科目外,與儒學無別。

書學蒙館

也叫蒙學,中國封建時代對兒童進行啓蒙教育的學校。主要教授學童識字、寫字和封建道德的常識。一般用《蒙求》、《千字文》、《三字經》、《百家姓》等教材。無固定年限,採用個別教課,注重背誦和練習。

書學回回國子學

元代培養回回文(維吾爾文)譯員的專門學校。創立於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學生名額定為五十人。入學資格限於公卿大夫及富民子弟,供廩膳,以教授回回文字為主,學滿後派遣各衙,充任譯史。

書學蒙古國子學

元代在京師設立的高等學校。創立於元世祖至元八年(1271年)。學生限於在朝的蒙古人、漢人百官、法薛台(護衞軍)官員的子弟和經過選拔的庶民子弟。學額初無定員,至仁宗延祐二年(1351年),規定為一百五十人,其中蒙古學生七十人,色目學生二十人,漢學生六十人。學生分正額與陪堂兩種,前者為官員子弟,月給廩膳;後者為庶民子弟,略給紙札筆墨。學官有博士、助教、教授、學正、學錄、典書、典給等。主要學習蒙古文《通鑑節要》,兼習算學。學成考 試,精通者量授官職。

書學女真國子學

金朝專為女真人子弟設立的學校。始創於金世宗大定十三年(1173年)。有策論生百人,小學生百人,選“猛安”、“謀克”內良家子弟優秀者入學。用譯成女真文的儒家經書為教材,考試與太學略同。

書學陰陽學

元明兩代地方設立的天文學校。始創於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直接隸屬司天台,初僅設於諸路(元代地方地政區域),後推及各府、州。學科為天文學與術數,習《佔算》、《三命》、《五星》、《周易》、《六壬》、《數學》等書。藝術精通者,可錄呈省府,到京驗試,如有異能,許入司天台錄用。明代的地 方陰陽學官,府曰正術,州曰典術,縣曰訓術。

書學社學

元、明、清三代的地方小學。元制五十家為一社,每社 設學校一所,擇通曉經書者為教師,農閒時令子弟入學,讀《孝經》、《小學》、《大學》、《論語》、《孟子》。明代地方仍普遍設立“社學”,民間十五歲以下 的幼童可入學就讀,學習冠、婚、喪、祭之禮及經史歷算,併兼讀“御製大誥”和“本朝律令”。清代各直省的州、府、縣都設立“社學”,每鄉一所,社師擇“文 義通曉,行誼謹厚”者充補。

書學四門學

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八年(494年)遷都洛陽,創設四門小學。因初設 於京師四門,故名四門學,後與太學同在一處。立四門博士四十人,助教十二人。唐代的四門學為大學,隸屬於國子監,有生員一千三百人。教授儒家經典,性質與國子學、太學同,惟允許低品階官員及庶人子弟就學。宋承唐制,於慶曆三年(1043年)設四門學,招收八品以下官員和士庶子弟入學,一年一試,三試不中者出學。不久被廢。

書學書院

中國古代官方藏書、校書蔌私人讀書治學之所。書院之名始於唐朝。唐玄宗開元六年 (718年),以乾元院為麗正修書院(亦稱麗正書院),十三年又改麗正修書院為集賢殿書院。這種官方設立的書院不同於聚徒講學的教育組織,其主要任務是校刊、收藏“古今之經籍”,幫助皇帝瞭解經典史籍,並薦舉賢才和提某些建議,供皇帝參考和選用。有時間可考的較早的私人書院,是唐貞觀九年(635年)在遂 寧縣所辦的張九宗書院。貞元中期,李渤隱居讀書於廬山白鹿洞,至南唐時,即其遺址建立學館,以授生徒,稱“廬山國學”。唐末至五代,戰亂連年,學校廢毀, 學者多擇名山勝地,建立書院,作為研究學術和聚徒教授的場所,開創了私立大學之風。宋初著名書院有白鹿洞、石鼓、應天府、嶽麓等四大書院。南宋書院大興,幾遍全國。原多民辦,後經朝廷敕額、賜田、獎書、委官,遂成半民半官性質的地方教育中心。掌教者稱山長、山主或洞主。元、明、清三代書院仍盛,為準備科舉 的場所。

書學石鼓書院

建於湖南衡州石鼓山,故名。初,唐朝刺史齊映,建合江亭于山的左側。憲宗元和年間, 州人李寬築屋山巔,讀書其中。宋太宗至道三(997年),州人李士真請求郡守在這裏建立書院,招收生徒講學。朝廷賜“石鼓書院”敕額。《文獻通考·學校》 列為“宋興之初天下四書院”之一。仁宗時一度荒廢,到南宋孝宗時,因舊址復院擴建,規模益增,迄寧末不廢。朱熹曾為之作記。

書學嵩陽書院

建於河南登封太室山下。原址為嵩陽寺,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間興建。五代時後周改為太乙書院。宋太宗至道三年(997年)賜名太室書院,頒書賜額。仁宗景祐二年(1035年)更名為嵩陽書院。南宋王應麟輯《玉海》,列為“宋朝四書院”之一。宋末已廢。清康熙年間重建。院門前有唐天寶三年“聖德感應頌 碑”,高約九米,寬二米,書法遒雅,雕刻亦精。

書學應天府書院

建於南京應天府(今河商丘縣)。原為五代名 儒戚同文的舊居。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應天府民曹誠在戚氏舊居建築學舍一百五十間,聚書一千五百餘卷,並以自己修建的學舍捐給政府。詔賜額為應天府書院,並以戚同文的嫡孫戚舜賓為主教,曹誠為助教。成為宋初四大書院之一。商丘舊名睢陽,故也稱睢陽書院。景祐二年(1035年)改為應天府官學。

書學白鹿洞書院

建於江西廬山五老峯東南,原是唐代李渤於貞元中(785—805年)隱居讀書的地方。 渤養白鹿自娛,人稱白鹿先生。寶曆中(825—827年)任江州刺史,在此建築台榭,名之為白鹿洞。南唐時,白鹿洞置田建立學館,命國子監李善道為洞主, 教授生徒,稱廬山國學。
宋太宗時改名為白鹿洞書院,常有生徒數千百人。詔賜國子監刊“九經”供生徒肄習,為當時四大書院之一。南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 年),朱熹為南康軍太守,加以重修,訂立教規,並曾講學其中。由於朱熹的努力,白鹿洞書院成了南宋書院的模範,並影響了後世書院的發展。

書學嶽麓書院

在湖南潭州嶽麓山抱黃洞(今湖南善化西)下。宋太祖開寶九年(976年),潭州郡守朱洞創建。築講堂五間,齋舍五十二間,接待四方學者。真宗鹹平二年(999年),郡守李允則重修宇舍,擴大規模,有生徒六十餘人,並請國子監頒賜經書。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山長周式又加擴充。八年,真宗召見周式,命為國子學主簿,使歸教授,並賜嶽麓書院額,為當時四大書院之一。南宋孝宗時,朱熹為潭州守,仿白鹿洞書院,設立學規,內容更為充實,四方學者聞風而來聽講。

書學茅山書院

宋仁宗時處士侯遺所建,院址在江寧府三茅山後側,故稱茅山書院。侯氏在此教授生徒十餘年。仁宗天聖二年(1024年),經江寧知府王隨奏請,朝廷賜給田畝,充書院經費。南宋鹹淳七年(1271年),遷至金壇縣顧龍山之麓。

書學東林書院

院址在江蘇無錫縣。原是北宋楊時講學的場所,元代廢為僧舍。明萬曆三十二年(1604年),革職吏部郎中顧憲成,偕弟允成於楊時講學舊址重建書院,榜其門額曰“東林書院”,與同好高攀龍共主其事。書院除以朱熹制定的《白鹿洞規》為院規外,又訂出《東林會約》,主旨是要求師生繼承楊時的精神,上承周敦頤、程顥、程頤,下接朱熹等理學大師,反對王學的陋習。初純事講學,與時政無關。嗣後顧憲成等在講學之餘,“諷議朝政,裁量人物”,抨擊閹黨。一時“士大 夫抱道忤時者,率退處林野,聞風響附”,一部分在職官吏也“遙相應合”(《明史·顧憲成傳》),被稱為東林黨。天啓五年(1625年),黨禍大作,書院天 啓六年四月被毀。崇禎年間,又稍復修。清代許獻等著《東林書院志》二十二卷,述東林史事甚詳。

書學漳南書院

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于成龍為直隸巡撫,在河北肥鄉區興建義學。後郝文燦就原址擴建,改稱漳南書院。二十五年(1696年)顏元主持院事, 設文事,武備、經史、藝能等書齋。旋因漳水泛溢,淹沒院舍,未及半年顏元即離去。後經修復,屢請顏元主其事,皆辭而不往。

書學學海堂

清代書院之一。院址在廣州城北越秀山。道光六年(1862年),阮元任 兩廣總督時創辦,並曾在此講學。院內不設山長(即院長),而設學長八人,分別授課。學生則從《十三經注疏》及《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文選》、《杜詩》、《昌黎集》、《朱子大全》諸書中任選擇一門,作日記,交長評閲指點。刻有《揅經室集》、《學海堂集》及《學海堂經解》(即《皇 清經解》)。

書學詁經精舍

清代書院之一,在杭州西湖孤山。嘉慶初年,阮元督學浙江,創建“詁經精舍”,並聚諸生合輯《經籍纂詁》一百六卷。該書院重經典而輕科舉,院元、王昶、孫星衍、俞樾等先後居此講學。有及十年,人才輩出,自成一家。曾選刊學生文輯為《詁經精舍集》。

書學南菁書院

清代書院之一,在江蘇江陰縣。興緒十年(1884年),江蘇學政黃體芳所建。學生學習經史詞章,兼習天文、算學等。刊有《皇清經解續編》一千四百三十卷及《南菁叢書》、《南菁札記》等書籍文獻。廢科舉後改為南菁學校。

書學旗學

清代八旗子弟學校的總稱。包括八旗官學、八旗教場學、八旗蒙古官學、盛京(瀋陽)官學、鹹安官學、八旗義學等。

書學八旗官學

清代旗學的一種。始設於順治元年(1644年),分八旗為四處,每處各設官學一所,派滿、蒙、漢教習,教授親貴以外的八旗子弟。課程與宗學相同。隸屬於國子監,每十日須赴國子監考試一次。春秋二季尤重騎射,每五日演習一次,其訓練方法,較國子監普通學生為嚴。康熙三十年(1691年)設立盛京(瀋陽)八旗官學,左右兩翼各二所,選取各旗俊秀幼童入學,教讀滿、漢書籍,兼習騎射。

書學景山官學

清代旗學的一種。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令於宮內北上門兩旁官房設官學,是為景山官學。選內府三旗佐領、管領以下幼童三百六十名就學。有清書三房,各設教習三人;漢書三房,各設教習四人。學生肄業三年,考列一等為筆帖式,二等為庫使、庫守。

書學覺羅學

清代宗學的一種。清初只設宗學,專供皇族孫孫及宗室子弟入學。後來生齒日眾,宗學不能容納愛新覺羅氏族子弟,遂於雍正七年(1729年),令八旗衙 門各設覺羅學,以供八至十歲的覺羅子弟聰秀者入學就讀。每學由王公一人總其事,副管二人,由覺羅中選老成練達,品行端方者充任。課程為滿書、漢書(經史)及騎射三科。春秋考核,學滿三年,由欽派大臣會同宗人府考試,分別獎懲。學成,同旗人同應歲、科試及鄉、會試,並考用中書、筆帖式。滿書、騎射各設教習一 人;漢書教習每十名學生設一人。盛京(瀋陽)合宗室與覺羅為一學,名曰“盛京宗室覺羅學”,凡居盛京宗室覺羅子弟,擇其聰秀者入學讀書;以將軍及奉天府尹總其事,設總副管;滿書、漢書、騎射教習與京師覺羅學同。

書學俄羅斯學館

清代為俄國留學生設立的學校。俄 國自十七世紀末年以來,每隔十年,輪班派遣學生數人來中國留學,學成回國。雍正六年(1728年),俄羅斯遣其陪臣子弟魯喀、佛多德、宜畹、喀喇西木、米 海拉等到京,懇求肄業。清廷即在國子監下設立“俄羅斯學館”,選派漢,滿教師,教授俄國留學生習漢、滿語文及經史典籍。乾隆六年(1741年),又在理藩 院下置俄羅斯學堂,聘請在京俄人教授漢、滿貴族子弟習俄文。國子監又於滿、漢助教內簡選二人,專掌其事。

書學萬木草堂

康有為講學之所。光緒十七年(1891年)創設於廣州長興裏。康有為以其所著《新學偽經考》、《長興學記》為講學內容,宣傳括古改制。學生陳千秋、梁啓超、麥華、麥孟華、徐勤等成為戊戌變法運動的重要人物。1894年被迫解散。1896年後又有講學活動。

書學聖芳濟學院

由法國天主教帕修歐神父(Rev.Father.Bassuiau)於1874年(清同治十三年)創辦的聖芳濟學院(St.Francis Xavier's College)。1987年北虹被列為虹口區重點中學;1991年,被選為上海市首輪“課程教材改革”試驗學校;1998年被確定為上海市第二輪課程改革科研基地學校;2003年改名為“北虹高級中學”。

書學格致書院

院址在上海。光緒元年(1875年),徐壽與英人傅蘭雅等以中西紳商捐資創建,以王韜任監院。請中西名人講演格致學理,並聘請西方學者講習化學、礦學等。由南北洋大臣各關道分期命試有關格致的課題,分別等級給獎。是近代科學研究院之雛形。

書學時務學堂

清末維新創辦的學校。由譚嗣同等發起,得到湖南巡撫陳寶箴按察使黃遵憲、學政江標的贊助,於1897年在長沙開辦。梁啓超任總教習。教育內容包括經、史、諸子和資本主義國家的政治法律與自然科學。學生按日作札記,由教習批改。在教育中宣傳變法思想。成立數月,就被迫停辦。

書學京師大學堂

中國近代最早的大學,北京大學的前身。創立於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為戊戌變法“新政”措施之一。以“廣育人才,講求時務”為宗旨,初設道學、政學、農學、工學、商學等十科。但是 實際上僅辦《詩》、《書》、《易》、《禮》四堂及《春秋》兩堂,性質仍同地舊式書院。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時停辦。1902年覆校,設預備科(政科、藝 科)及速成科(仕學館、師範館)。1903年增設進士館、譯館及醫學實業館。辛亥革命前夕發展為經、法、文、格、致、農、工、商七科。辛亥革命以後 (1912年5月)改為北京大學。

書學存古學堂

清末為“保存國粹”而設立的學校。光緒三十一年(1905 年),湖廣總督張之洞首先改武昌經心書院為存古學堂。1908年江蘇省仿照設立。1911年清政府頒佈《存古堂章程》,在學制方面另成系統。宗旨是為了培 養師範學堂和中學堂的經學、國文、中國歷史教員及經科、文科大學的預備生。設經學、史學、詞章三門課程。分中等科(修業五年)和高級科(修業三年)。

書學通藝學堂

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張元濟在嚴復的幫助下,創辦於北京。初名西學堂,同年冬改名通藝學堂。課程有英文、數學,學生四、五十名。1898年戊戌變法失敗,被迫停辦。

書學天津中西學堂

亦稱北洋西學堂,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盛宣懷創辦。分頭等學堂和二等學堂二級,學時各為四年。二等學堂為預懷創辦。頭等學堂普通科設英文、數學、製圖、物理、化學、天文、地學、萬國公法、理財等課,專門科設工程學、電學、礦務學、機器學、律例學等課。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時被毀。1903 年覆校後,改為北洋大學,設有土木工程、採礦、冶金等門,為我國最早的工科大學。

書學南洋公學

上海交通大學前身,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盛宣懷創辦於上海。辦學經費取自電報、招商兩局。分四院:師範院,即師範學堂;外院,即附屬小學堂;中院,即兩等學堂(中學堂);上院,即頭等學堂(大學堂)。師範院訓練一年以上,選充各院教習。外院、中院、上院均為四年,三級相銜接,逐年遞升。1903年改名上海商務學堂,不久改名商務部高等實業學堂。1906年又改為郵傳部上海高等實業學堂 ,設有鐵路、電機等科。辛亥革命以後,改為交通部上海工業專門學校,1921年與唐山工業專門學校、北京郵電學校、交通傳習所合併,改名交通大學。

書學愛國學社

中國教育會創辦的從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活動的學校。地址在上海泥城橋福源裏。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夏,上海南洋公學校方壓制學生言論自由,激起學潮,二百多名學生憤而退學,中國教育會為學生設立愛國學社。蔡元培為經理,章炳麟等任義務教員。實行學生自治。課程有:國文、英文、史地、理化、體育 等。並進行軍事訓練。學社編印《學生世界》等雜誌,以“國民公會”名義,常在張園集會,宣傳資產階級民主革命,並利用《蘇報》作為宣傳陣地。1903年7 月,“蘇報案”發,章炳麟、鄒容等被捕,愛國學社被迫解散。

書學蒙養院

清末教育體制中最初級的學校。其宗旨在於輔助家庭教育。附設在育嬰堂和敬節堂內。入學年齡為三至七歲,每日授課不超過四小時。以女子師範畢業為教師。

書學通儒院

清末最高學府。須經分科大學堂畢業或具同等學歷方能升入。無單獨機構,附在京師大學堂內,其宗旨與大學堂相同。

書學湖北武備學堂

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張之洞創建於湖北。教師聘自德國軍官,學生皆選自“文武舉貢生員及文監生、文武侯補候選員弁,以及官紳世家子弟”。課科 分學科與術科兩種:學科謂之講堂功課,有軍械學、算學、測繪、地圖學、各國戰史、營壘、橋道製造之法及營陣攻守轉運之要;術科謂之操場功課,有槍隊、炮隊、馬隊、營壘、工程隊、行軍炮台、行軍鐵路、行軍電線、行軍旱雷、試演測量、演習體操等。學生除學習主科外,如逢暇日,則令誦讀四書,披覽史籍兵略,以 “固中學之根底,端畢生之趨向”。

書學天津武備學堂

光緒十二年(1886年)李鴻章創辦於天津。為效法德國陸軍學校,教師也由德國軍官充當。學生選自各處的營弁,間有文員願習武事者,亦可錄取。課程分學科、術科兩種:學科研究西洋行軍法;術科則赴營實習。學習一年以後,發回各營,量才敍用。第一批畢業,再挑選第二批,絡繹不斷。清末民初的許多北洋軍閥都出身於此校。

書學天津水師學堂

光緒七年(1881年)李鴻章創辦於天津。分駕駛、管輪兩科,均用英文教授,五年畢業。前四年在堂學習,有英文、數學、力學、化學、格致、天文、地輿測量及讀經、國文等課程。最後一年上船實習海軍技藝,有海道、駕駛、帆纜、槍炮、列陣等課程。畢業後授以水師官職。後清政府又在廣州、威海衞和南京等地 設立水師學堂。

書學福建船政學堂

清末設立的最早的海軍學校。同治五年(1866年),福建總督左宗棠創辦 於福建馬尾。初名“求是堂藝局”,分為兩部:一稱前堂;一稱後堂。前堂以學習造船技術為目的,採用法文教授,又名法國學堂;後堂以練習駕駛技術為目的,採用英文教授,又科有英國語言文字及算法、畫法;訓練科則為誦讀《聖諭廣訓》、《孝經》,兼及策論。學生畢業以後,授以水師官職或派充監工、船主。1913 年前堂改為福建州海軍制造學校,後堂改為海軍學校。

書學方言學堂

清末洋務學堂之一。光緒二十年(1894 年),湖廣總督張之洞創辦於湖北武昌。專業為方言、算學、格致、商務四種,每科分齋講授。創辦之初,只許方言一齋的學生住堂肄業,其餘三齋均依書院舊制,寄宿堂外,不必逐日聽講,只按月來堂考課。以後算學一科,改歸兩湖書院,格致、商務停辦,實際只有言一齋,故又稱“方言學堂”。

書學上海廣方言館

清末在上海設立的外國語文學校。同治二年(1863年),江蘇巡撫李鴻章以上海交涉事件較多為理由,奏請清政府批准,在上海設立廣方言館,亦稱上海同文館。招收近郡十四歲以下的俊秀兒童入館,學習外文為主課。只利用禮拜休業日講中文,自習自然科學。三年業滿,分派洋務職事。1905年改為兵工中學堂。同治三年廣州仿上海例,也設廣方言館,又稱“廣州同文館”。

書學京師同文館

晚清培養譯員的學校。咸豐 十年(1860年),“俄羅斯館”中已附設其他外國語文專業。同治元年(1862年),在北京設京師同文館,屬總理事務衙門。以外國人為教習,專門培養外文譯員。初期僅招收十三四歲以下的八旗官學學生,後兼收年歲較長的八旗子弟及漢族學生。課程開始時只設英文,後來增設法文、德文、俄文、日文。同治六年又 添設算學館,教授天文、算學。其附設的印刷所,曾譯印過一批數理化、文史等方面書籍。該館受總税務司英國人赫德的控制和影響較多。美國傳授士丁韙良於 1863年到館任教,1869年由赫德提名為總教習,總管校務近三十年。1902年併入京師大學堂。

書學以吏為師

秦代的教育制度。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年),採納丞相李斯的建議,在焚書的同時,禁止私學,規定“若欲有學法令,以吏為師”,實行“以法為教,以吏為師”的教育制度。吏師除以博士官充任外,多由各級官吏充任。早在西周時期,古代典章文物,俱掌於官府;禮、樂、射、舞器,都藏於宗廟。民間無書無器,學術專為官有,教育非官莫屬,非官莫能。當時也是學在官府,官師合一。至春秋戰國時期,學術繁榮,官學衰落,私學興起,教育衝破了“以吏為師”的局 限。至秦朝,為了統制輿論,鉗制思想,又在全國確立了“以吏為師”的吏師制度。

書學學官

中國古代主管學務的官員和官學教師的統稱。如漢代設置的五經博士,博士祭酒;西晉開始設置的國子祭酒、博士、助教;宋以後的提學、學政和教授、學正、教諭等都屬學官。

書學祭酒

中國古代主持國子監或太學的學官。古代祭祀或宴會時,由年高望重者一人舉神,所以祭酒原為一種榮譽之稱,所引申為學宮的主持人。戰國時,荀子在齊國臨淄稷下學宮“三為祭酒”,被尊為卿。漢武帝於太學設五經博士,首長稱僕射。東漢光武帝時,立五經十四博士,由太常(掌選博士之官)選出其中有威望者一個為“祭酒”,作為總管教務的首長,祭酒因此成為學官名。西晉改稱國子祭酒,主管國子學或太學。隋以後稱國子監祭酒,為國子監的主管者。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廢國子監,設學部,改國子祭酒為學部尚書。

書學教習

學官名。明代選殿試進士入翰林院學習,稱庶吉士,命學士一人(後改為禮、吏兩部侍郎二人)任教,稱為教習。清代仍沿明制,翰林院設庶常館,由滿、漢大臣各一人任教習。選侍講、侍讀以下官任小教習。清末興辦學堂,其教師也沿稱為教習。

書學提學

學官名。詳“職官”門。

書學山長

古代書院的主持人。五代時蔣維東隱居衡嶽講學,受業者稱蔣為山長(見《荊湘近事》)。至宋相沿為習,書院益多,掌教時稱為山長,或稱山主、洞主。元代書院,亦置山長,講學之外,並總領院務。清乾隆時改為院長,清末仍名山長。

書學司業

學官名。學政之稱,源於《周禮·春官》:“大司樂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國之學政。”清代設“提督學政”,簡稱學政,也稱“督學使者”。由朝廷派往各 省,按期至所屬府、廳主持考試童生或生員。學政須由侍郎、京堂、翰林、科道以及部屬等官中的進士出身者選充,三年一任。不問本人官階大小,任期內得與督撫進行。1906年改提督學使,辛亥革命後廢除。

書學教授

原為傳授學業之意。《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孔子既沒,子夏居西河教授,為魏文侯師。”《後漢書·儒林傳序》:“於是立五經博士,各以家法教授。”後世漸以教授為學官之名,職事近於漢唐所置博士。至宋代,宗學、律學、醫學、武學以及各路(地方行政區域)、州、縣學均設置教授,用經義教導諸生,並掌管學校課試等事,位居提督學事官之下,是為以教授名官的 開始。元代諸路州府儒學,都設置教授。明清府學也設置教授。

書學助教

學官名。西晉咸寧二年(267年)立 國子學,始置助教,職掌協助國子祭酒和國子博士傳授儒家經學。以後除個別朝代外,國學中都設置經學助教,稱國子助教、太學助教、四門助教、廣文館助教等。州(郡)縣學亦有設助教一職者。北魏增置醫學助教,隋增算學助教,唐增律學助教,以協助博士傳授專門技術知識。宋代廢止。明清僅設國子監助教。

書學五經博士

學官名。博士源於戰國。秦及漢初,博士的職務主要是掌管圖書,通古今以備顧問。漢武帝設五經博士,教授弟子,從此博士成為專門傳授儒家經學的學官。漢初,《易》、《書》、《詩》、《禮》、《春秋》每經只有一家,每經置一博士,各以家法教授,故稱五經博士。到西漢末年,研究五經的學者逐漸增至十四家, 所以也稱五經十四博士。

書學經師

漢代以經學教授生徒的學官。詳“經學”門。

書學生徒

學生、門徒的通稱。唐制,取士之科由學館進者曰生徒,由州、縣者曰鄉貢,皇帝自詔選者曰制舉。

書學博士弟子

漢代太學, 由博士授業,遂稱太學生徒為“博士弟子”。後亦以稱太學生或諸生。其選補辦法,西漢時,由太常(掌選博士之官)直接選送,或由郡國選送。所選博士弟子,不專以貴族子弟為限。傳授內容以五經為主,至一定年限,經過考核,一般可在郡國任文學職務,成績優異者可授中央及地方行政官。

書學受業弟子

直接承受師長教育的學生。

書學著錄弟子

間接受業的學生。即只要在老師門下登記姓名,就可成為他的弟子。著錄弟子並不親自面受師訓,往往通過高業弟子轉相授受。如董仲舒講學時,即使“弟子 傳以久次相受業,或莫見其面”。東漢馬融“門徒四百餘人,升堂進者五十餘生,乃使高業弟子,以次相傳,鮮有入其室者”。鄭玄在其門下,甚至三年未能見面。

書學監生

國子監的學生。宋代除國子監及其下屬各學生員稱監生外,司天監也有監生。明代監生分為四類:舉監、貢監、廕監、例監。舉監是指參加京師會試落選舉 人,復由翰林院擇優送入國子監學習者。貢監是以人才貢獻入監之意。洪武初規定,凡天下府州縣各學,每年貢舉一名到國子監學習。後來名額略有變更,但因貢舉學生的標準徒具虛中,致使僅以食廩膳年久者為先,往往是一些年長而無學識的人入監學習,所以監生成績差劣。至孝宗時期,又於各府州縣常貢之外,每三、五年 再行選貢一名,通過考試把學行兼優、年輕有為者選貢入國子監學習。廕監是指三品官以上子弟或勳戚子弟入監讀書的學生。例監是指因監生缺額或因國家有事,財用不足,平民納粟於民府後,特許其子弟入監學習者,故又稱民生。至清代,國子監的學生分稱監生和貢生。監生有四類:恩監、廕監、優監、例監;貢生有六類: 歲貢、恩貢、拔貢、優貢、副貢、例貢。乾隆以前對監生加以嚴格考試,後來僅存虛名,一般未入府、州、縣學而欲應鄉試,或未得科舉而欲入仕做官者,都必須先行納捐取得監生出身,但不一定就在監讀書。

書學歷事監生

明代國子監監生的實習制度。始於洪武五年(1373 年)。據《明會典》載:令監生分撥於在京各衙門,歷練事務三個月,考核引奏:勤謹的送吏部附選,仍令歷事,遇有缺官,挨次取用;平常的再令歷練;才力不及的,送還國子監讀書;奸懶的發充下吏。除分撥在京諸司辦事外,在地方衙門方面,有時也派監一分行州、縣,清理糧田,或分行國內督修水利。洪武初年,因各衙 門吏不敷用,而又可使監生有實習的機會,故推行歷事監生制。後來監生日多,歷事又復冗濫,出路各極為困難。至英宗正統三年(1483年),歷事制遂廢。

書學諸生

明清時期地方各級學校在學學生的統稱。經省各級考試錄取入府、州、縣學者稱生員。生員有增生、附生、廩生、例生等名目,統稱諸生。

書學六藝

一、即六經:《禮》、《樂》、《書》、《詩》、《易》、《春秋》。二、中國古代的六項教育內容。即五禮:吉、兇、軍、賓、嘉;六樂:雲門、大咸、大韶、大夏、大濩、大武;五射:白矢、參連、剡注、襄尺、井儀;六書: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註、假借;五御(馭):鳴和鸞、逐水曲、過君表、舞交衢、 逐禽左;九數:方田、粟米、衷分、少廣、商均、均輸、盈不足、方程、勾股。

書學四書集註

全稱為《四書章名集註》,南宋朱熹編注。包括《大學章名》一卷,《孟子集註》七卷,《中庸章名》一卷,《論語集註》十卷。“四書”從此定名。朱熹用理學的觀點註釋四書,明清統治者提倡理學,故定四書為學生的必讀課本。

書學千字文

中國封建社會啓蒙教育的課本。南朝梁周興嗣撰。取王羲之遺 書中不同的字一千個,編為四言韻語,敍述社會、歷史、倫理、教育等方面的知識。隋朝開始流行。歷代多有續編和改編本,如宋代有胡寅的《敍千古文》、侍其瑋的《續千文》;元代有許衡的《稽古千文》;明代有周履靖的《廣易千文》;清代有何桂珍的《訓蒙千文》、龔聰的《續千字文》。唐代還有高僧義淨的《梵語千字 文》。

書學百家姓

中國舊時流行的啓蒙教育課本。作者不詳。傳為宋初吳越民間所著。蒐集姓氏,編為四言韻語;為尊宋代“國姓”,故以“趙”居首。因誦讀方便,所以廣為流行,成為舊時最普通識字課本。

書學三字經

中國舊時流行的啓蒙教育課本。著者相傳為南宋的王應麟(一説是區適子)。明清學者陸續補充。1928年章炳麟重加修訂,併為之作序,稱其“先舉方名 事類,次及經史諸……觀其分別部居,不相雜廁,以較梁人所輯《千字文》,雖字有重複,辭無藻採,其啓人知識過之”(《重訂三字經題辭》)。

書學幼學瓊林

中國舊時的啓蒙教育課本。清代程允升著。原名《幼學須知》。嘉慶年間,經鄒聖脈增補,改名為《幼學瓊林》,簡稱《幼學》,共四卷。博採自然、社會、歷史、倫理等方面的知識典故,編為駢語,以便誦記。

書學朱子家訓

亦名《朱子治家格言》。清初末用純(號柏廬)著。內容戲人勤儉治家,安分守己。也用作私塾課本。
參考資料
  • 1.    顧明遠.教育大辭典: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