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曲突徙薪

鎖定
曲突徙薪(拼音:qū tū xǐ xīn)是一則來源於寓言故事的成語,成語有關典故最早出自於東漢·班固《漢書·霍光傳》。 [1] 
“曲突徙薪”的原義是把煙囱改建成彎的,把灶旁的柴草搬走;比喻事先採取措施,才能防止災禍;在句子中可充當作謂語、定語。 [1] 
中文名
曲突徙薪
拼    音
qū tū xǐ xīn
近義詞
防患未然
反義詞
臨渴掘井江心補漏
注音字母
ㄑㄩˇ ㄊㄨ ㄒㄧˇ ㄒㄧㄣ
成語出處
《漢書·霍光傳》
語法結構
聯合式
語法屬性
作謂語、定語

曲突徙薪成語出處

客有過主人者,見其灶直突,傍有積薪。客謂主人:“更為曲突,遠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應。俄而,家果失火,鄰里共救之,幸而得息。於是殺牛置酒,謝其鄰人,灼爛者在於上行,餘各以功次坐,而不錄言曲突者。人謂主人曰:“鄉使聽客之言,不費牛酒,終亡火患。今論功而請賓,曲突徙薪亡恩澤,焦頭爛額為上客耶?”主人乃寤而請之。(東漢·班固《漢書·霍光傳》)。 [3] 
後人據此典故概括出成語“曲突徙薪”。 [1] 

曲突徙薪成語典故

從前有户人家,灶上的煙囱筆直地衝着屋檐,灶口堆着許多柴草。燒火煮飯時,濃煙夾着火星,直往屋檐上冒,椽子已經被燻得又黑又焦。灶膛裏的炭火掉在柴草上,就得趕快撲打弄滅。有人看到這種情形,對那家主人説:“這樣太危險了,弄不好要發生火災的。應當把煙囱改成彎的,不要衝着屋檐,這樣火星就不會飛到椽子上去了。要把灶口的柴草搬開,燒火時就是有炭火掉下來,也不要緊了。” [2] 
那家主人説:“我家的爐灶砌了好多年了,煙囱一直是這樣,從來沒有什麼事,用不着改。燒火的時候灶口總有人,就是有炭火掉下來,馬上就撲滅了。再説,改煙囱多費事,柴草不在灶口多不方便。” [2] 
主人不聽那人的勸告,依然照舊。沒過多少天,那家人家果然失火了,左鄰右舍趕快來救火,生怕火勢蔓延開。幸虧發現得早,大家救得及時,終於把火撲滅了。 [2] 
那家人家置辦了酒席,感謝鄰居們奮力相救。傷勢最重的人坐在首席,其他人也按功勞大小依次就座,就是沒請建議他把煙囱改彎、把柴草從灶口搬開的人。有人提醒主人:“當初要是聽了他的意見,及時採取措施,就不會發生火災了。要是不發生火災,大夥兒不會受傷,你家也不會受損失,更不要破費錢財置辦酒席。要説功勞,數他的功勞最大,你為什麼把他忘了?” [2] 
主人聽了這番話,覺得很有道理,連忙恭恭敬敬地把他請來,向他表示感謝,讓他坐在首席。 [2] 

曲突徙薪成語寓意

習慣是引領人前行的恆力,但並非所有的習慣都能將人引向幸福的生活。有些習慣是具有危險性的,一味地按照習慣去考慮問題,不僅不能讓人避免麻煩,有時還會給人帶來危害,就像那個房屋失火的主人。此外,未雨綢繆、防患於未然也很重要。在生活中絕對不要忘記感謝那些曾經給你忠告或給你幫助的人,他們才是最值得你尊重的朋友。 [2] 

曲突徙薪成語運用

成文用法
“曲突徙薪”在句子中可充當謂語、定語;用於事先預防。 [1] 
運用示例
唐·杜牧《李給事》詩之一:“曲突徙薪人不會,海邊今作釣魚翁。” [6] 
宋·王安石《吳正肅公挽辭》之二:“曲突非無驗,方穿有不行。” [5] 
明·屠隆《彩毫記·第九齣》:“念隱憂漆室效葵傾,鑑先幾曲突徙薪情。” [1] 
清·黃遵憲《福州大水行同張樵野丈龔藹人丈作》:“曲突徙薪廣恩澤,願亟靖海安天驕。” [1] 
思想家·梁啓超《讀書後》:“曲突徙薪,不達而歸。” [4] 
參考資料
  • 1.    曲突徙薪  .漢典[引用日期2014-12-14]
  • 2.    肖瑤,廖春敏編著. 中華成語典故[M]. 北京:西苑出版社, 2010.09:63-64
  • 3.    楊中介,楊寧主編;李哲繪. 諸子百家之寓言故事[M]. 桂林:灕江出版社, 2016.11:96
  • 4.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欄目組編著. 我的趣味漢字世界 4[M]. 南寧:接力出版社, 2015.06:124
  • 5.    王安石撰. 臨川先生文集 第5冊[M]. 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2016.09:688
  • 6.    何寶民主編. 中國詩詞曲賦辭典[M]. 鄭州:大象出版社, 1997.03:1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