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臨渴掘井

鎖定
臨渴掘井(拼音:lín kě jué jǐng)是一則來源於歷史故事的成語,該成語最早出自於《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 [1] 
“臨渴掘井”的原義是到口渴時才去挖井,比喻事先沒有準備,臨時才想辦法;在句中一般充當謂語、定語;含貶義。 [1] 
中文名
臨渴掘井
拼    音
lín kě jué jǐng
近義詞
措手不及臨陣磨槍臨時抱佛腳江心補漏
反義詞
有備無患常備不懈未雨綢繆積穀防饑
注音字母
ㄌㄧㄣˊ ㄎㄜˇ ㄐㄩㄝˊ ㄐㄧㄥˇ
成語出處
《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
語法結構
連動式
語法屬性
作謂語、定語

臨渴掘井成語出處

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 [1] 
後世根據以上文獻整理出成語“臨渴掘井”。 [1] 

臨渴掘井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魯昭公因年輕幼稚,聽信讒言,激怒了季氏、叔孫氏、孟氏三大家族,三大家族聯合起來率兵攻打昭公,昭公因此而出逃到齊國。 [2] 
齊景公熱情地招待了他,並問他:“你還這麼年輕,為什麼會落到這樣的地步呢?” [2] 
魯昭公嘆了一口氣説:“以前也有很多人擁護我,我卻沒有善待他們;也有很多人向我勸諫,我卻從來都不聽。以至於到如今,朝野上下都沒有人肯輔佐我了,我身邊全是隻會阿諛奉承的小人。” [2] 
齊景公聽了他的話,覺得很有警示作用,就問齊國大夫晏子:“要是我幫魯昭公回國,他會不會成為一個賢明的君王呢?” [2] 
晏子搖了搖頭説:“我覺得不會。只有愚蠢的人才總是後悔,認為只要再來一次,他就會變聰明。一個人被水淹了才去打聽鏜水的路線,迷失方向後才想起來問路怎麼走,這就好像敵軍攻到城外才急忙鑄造兵器一樣,臨渴掘井,再快也來不及了。魯昭公已經失了人心,魯國又大亂,就算他想挽回又能怎麼樣呢?” [2] 

臨渴掘井成語寓意

晏子的話説出了事先準備的重要性,後來人們就常用這個成語來表示事到臨頭才着手準備。臨到口渴才去掘井尋水,即使費盡全力,也難以在短時間內解決口渴的問題。同樣的道理,臨到需要的當頭才去做準備工作,在環境變化了才去匆忙應對,即使全力以赴,也會因抓不住時機而讓自己陷入被動。 [2]  [3] 

臨渴掘井成語用法

  • 成文用法
“臨渴掘井”句中一般充當謂語、定語;含貶義;指事到臨頭才想辦法。 [1] 
  • 運用示例
戰國·晏嬰《晏子春秋·內篇·雜上》:“溺而後問隊,迷而後問路,譬之猶臨難而鑄兵,臨噎而遽掘井,雖速亦無及已。” [1]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三五回》:“一著空虛百著空。臨渴掘井,悔之何及!” [1]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這樞密院官都是怕事的,只曉得臨渴掘井,那會得未焚徙薪?” [2] 
清·朱用純治家格言》:“宜未雨綢繆,毋臨渴而掘井。” [1] 

臨渴掘井成語辨析

臨渴掘井-臨陣磨槍
“臨渴掘井”的近義詞是“臨陣磨槍”。“臨陣磨槍”臨到上陣打仗時才去磨槍,比喻事到臨頭才倉促做準備。“臨渴掘井”,側重於表示臨時才急着去想辦法。 [4] 
參考資料
  • 1.    臨渴掘井  .漢典[引用日期2017-12-28]
  • 2.    遲紅葉編寫;戴友生等繪. 寫給孩子的中華成語故事 故事裏的中國 道理篇 全新彩繪版[M]. 長春: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 2018.02.31-32
  • 3.    趙芳芳編著. 三十六敗及商戰警示錄[M]. 合肥:黃山書社, 2014.03.251
  • 4.    萬方,黃依杭總主編;心客,周賢軍,黃依杭主編. 中小學生多功能練習 成語詞典 C 小學部7-9級適用[M]. 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 2003.04.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