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暨南大學國際關係學院

鎖定
暨南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成立於2011年,與暨南大學華僑華人研究院“一套人馬、兩塊牌子”,學院前身為成立於1927年的暨南大學南洋文化教育事業部。
截至2019年12月,學院擁有2個本科專業,擁有國際關係博士點一個,國際關係、國際政治、中外政治制度政治學理論、外交學,以及國際公共關係、國際政治經濟學碩士點七個。
中文名
暨南大學國際關係學院
外文名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JNU
簡    稱
暨大國關院(華僑院)
創辦時間
2011年
辦學性質
二級學院
學校類別
政治類
主管部門
暨南大學
現任領導
院長:張振江
現任領導
黨委書記:謝煊
本科專業
2個
碩士點
7個
博士點
1個
博士後
1個
校    歌
《暨南大學校歌》
地    址
廣州市黃埔大道西601號
院校代碼
10559

暨南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歷史沿革

1927年,暨南大學設立南洋文化教育事業部
1958年,暨南大學在廣州重建;
1960年,暨南大學成立東南亞研究所
1981年,成立華僑研究所;
2011年,暨南大學整合相關研究力量成立國際關係學院/華僑華人研究院;
2014年,成立21世紀絲綢之路研究院
2015年,“華僑華人與國際問題研究”成為廣東省高水平大學建設的重點扶持學科組團;
2018年,學院獲批教育部政治學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 [1] 

暨南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學術研究

暨南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建設成果

暨大 暨大
截止到2017年4月,本系已獲得各類校級、省級和國家級質量工程50多項,其中國家級大學生創新計劃12項、廣東省大學生創新計劃4項、校級本科生創新工程17項;省級大學生“挑戰杯”項目2項、校級本科生“挑戰杯”項目13項;校級教學改革項目9項、本科教材資助項目2項。另外,本系還獲得校級教學成果與管理獎多項。 [2] 

暨南大學國際關係學院科研平台

科研機構
  • 華僑華人研究院(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 21世紀絲綢之路研究院東南亞研究所
  • 《東南亞研究》雜誌社
研究中心
  • 美國研究中心
  • 非洲研究中心
  • 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
  • 中國海洋發展研究中心—南海戰略研究基地
  • 跨國移民研究中心
  • 和平與衝突研究中心
  • 海外華人人才研究中心
  • 僑務戰略研究中心
  • 海外華人政治經濟研究中心
  • 海外華人文化與社會研究中心
  • 僑務幹部培訓中心
  • 華僑華人口述史研究中心
  • 中馬研究中心
  • 歐華研究中心
  • 菲律賓研究中心
  • 拉美研究中心
  • 華僑華人文獻信息中心(學院與學校圖書館共建) [3] 

暨南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學術交流

暨大 暨大
學院以華僑華人研究與東南亞研究為特色,積極拓展對外學術交流,每年邀請全球著名專家學者到訪學院,如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主席王賡武澳大利亞國立大學、世界著名東南亞歷史學家安東尼·瑞德(Anthony Reid),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王靈智等。同時,學院每年還派出師生二十餘人次出國進行學術交流,並鼓勵學生參加大型國際學生組織舉辦的各項交流活動,以此夯實國際視野下的學術研究。 [4] 
與學院建立長期合作關係的學校及研究機構

暨南大學國際關係學院辦學條件

暨南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師資力量

截至2019年12月,學院有教職工71人,其中專職教師46人。專職教師中,其中教授17人,副教授22人,講師7人。 [6] 

暨南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院系專業

截至2019年12月,暨南大學國際關係學院(華僑華人研究院)開設有2個本科專業。 [1] 
本科專業
國際政治
國際事務與國際關係

暨南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學科建設

暨南大學政治學博士後流動站所在的國際關係學院/華僑華人研究院依託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國家級協同創新培育中心以及廣東省政治學優勢重點學科。 [7] 
暨大 暨大
國際關係碩士點於1986年獲得授權,國際政治碩士點於1993年獲得授權,中外政治制度於2003年獲得授權,政治學理論、外交學、國際公共關係、國際政治經濟學均為2011年獲得授權,其中,國際公共關係和國際政治經濟學為2010年獲得政治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後自主設置的專業。
暨南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有國際關係博士點一個學院有七個碩士點學科方向:1. 國際關係(International Relations);2.國際政治(International Politics);3.外交學(Diplomacy);4.中外政治制度(Chinese and Foreign Political Institution);5.政治學理論(Political Theory);6.國際政治經濟學(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7. 國際公共關係(International Public Relations) [8]  [9] 
  • 廣東省重點學科:國際關係學

暨南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揭牌儀式

全國政協常委、國務院僑辦原副主任、暨南大學華僑華人研究院院長(基地主任)劉澤彭,國務院僑辦政策法規司司長王曉萍、廣東省僑辦副主任林琳、暨南大學校長鬍軍、副校長林如鵬宋獻中等領導,以及中山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等兄弟院校代表參加了揭牌儀式。

暨南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學校作用

胡軍校長在講話中指出,“作為國務院僑辦理論研究基地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爭當全國華僑華人研究排頭兵是暨南大學與生俱來、責無旁貸的使命。”學校決定成立國際關係學院,與華僑華人研究院實行“一套人馬、兩塊牌子”,最近成立華僑華人研究領導小組,都是為了進一步整合國際關係和華僑華人以及經濟、管理、法學、新聞傳播學等相關學科領域的研究力量,加大協同創新力度,進一步加強華僑華人研究,為不斷提高國家及廣東的華僑華人研究水平貢獻力量。他還向國務院僑辦、廣東省僑辦以及兄弟院校對暨大華僑華人研究和國際關係學科建設的支持、指導和幫助表示感謝。
林琳副主任代表廣東省僑辦對國際關係學院/華僑華人研究院成立表示祝賀的同時,提出今後將與暨南大學進一步加強合作,為廣東僑務工作以及建設幸福廣東的目標服務。

暨南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學院領導

姓名
職務
院長
謝煊
黨委書記
院副院長
副院長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副主任(兼)
21世紀絲綢之路研究院副院長
代帆
副院長、黨委副書記、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副主任
(以上內容來自“暨南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官方網站 [10]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