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普智

(小説《誅仙》人物)

鎖定
普智,是蕭鼎所著玄幻武俠小説《誅仙》中的人物,也是開啓整篇故事和圍繞草廟村慘案的重要人物。他慈眉善目,是天音寺四大神僧之一,在草廟村被神秘黑衣人追殺,臨死為了達成佛道雙修以求長生的夢想,收張小凡為徒,傳其佛道心法並助其拜入天下第一門派——青雲門。因長期攜帶凶物噬血珠而受到反噬,犯下了彌天大錯。其過錯十年後被男主角張小凡原諒。
中文名
普智
職    業
和尚
主要成就
淨化噬血珠
主要成就
尋求佛道雙修以求長生
信    仰
佛教
徒    弟
張小凡

普智人物介紹

誅仙》小説人物。
天音寺四大神僧排行第三,為當時天音寺最聰慧之人。
漫畫普智  老和尚一枚 漫畫普智 老和尚一枚
當年為參破長生之謎,上青雲山與道玄真人商討一起修行之事,拒絕後下山被蒼松道人襲擊,雖重創蒼松,自己也已支撐不住。遂將“大梵般若”傳與徒弟張小凡。因為被噬血珠迷惑心智,以屠草廟村為辦法送張小凡上青雲,以求佛道雙修。最終後悔不已,但死後終被張小凡原諒。

普智人物能力

普智人物法寶

翡翠念珠
天音寺神僧普智的法寶。佛門至寶,共十七粒,以其清淨之氣能夠抵擋噬血珠邪氣,可催動佛家真言“六字大明咒”,後毀於普智與蒼松青雲山腳一戰。
嗜血珠
普智多年前在西方大沼澤中無意找到的魔教四大奇寶之一,八百年前黑心老人所煉法寶,與天琊為宿世死敵,外觀暗紅,邪氣極重。有嗜食生靈精血的奇異特性,若有生靈活物接近於它,一時三刻便被吸蝕精血而亡,只剩一具皮囊,實在是恐怖之極的邪物。八百年前不知殺死了多少正道人士。普智為使其不再禍害世間生靈,便用佛門真法將這邪珠封起,並用天音寺重寶“翡翠念珠”加以鎮壓。在油盡燈枯之際將其交於張小凡,囑咐他找個無人的山澗丟掉。

普智人物法術

大梵般若
天音寺諸般玄功妙法之源,千年天音寺祖師在北方須彌山後發現一面純潔無暇的無字玉璧,從中有所領悟,並依此創立的佛門修習經典。要求入寂滅境界,閉塞全身意想行識,以己身為一世界,獨見自性,以深心真元,固本培元。有着鎮懾邪靈、滌清心境的妙用。與青雲門的太極玄清道本是兩種截然不同的修習方式,但修練到高深之處卻有輔相成之奇效。普智在油盡燈枯前曾將此法傳授與張小凡
六字大明咒
唵、嘛、呢、叭、咪、吽。佛家中最著名的經典真言咒文之一。此真言通天地造化,誦之可脱塵埃,滌心鏡,至大歡喜極樂境界。在草廟村的鬥法中,普智曾用此法擊敗偽裝成黑衣人的蒼松。

普智原文摘錄

一位慈祥而具有野心的老僧,他善良,天資聰穎,但是用錯了地方
被蒼松道人重創,以致無迴天之術,但服用了鬼醫的三日必死丸,可以勉強再活三天,這三日內,因受嗜血珠的侵蝕,性情大變,而想到了一個罪孽滔天的主意——殺掉草廟村的二百四十四口人,最後的幾個時辰勉強爬回了天音寺,被法相看到,並送回天音寺,他告訴了普泓自己滔天罪行,並讓普泓用後山的寒冰牀,保存自己的遺體,為了以後讓張小凡隨意處置,説完便去世。
遺體最後化作一些金色的粉末,有靈性的飄走,便昇天了
普智,天音四大神僧之一,喜歡遊歷,夢想跟青雲門合作,把青雲的太極玄清道和天音的大梵般若結合起來,看是否能開闢修真新道路,研究長生之道。後因,青雲門多次拒絕,讓其失落萬分,在遭到青雲門又一次的拒絕後,普智來到了青雲腳下的一個草廟村,偶遇林驚羽張小凡,從此,改變了兩個小孩子的命運。因為,青雲門的蒼松道長覬覦普智無意中得到的當年魔道黑心老人的法寶噬血珠,便蒙面利用林驚羽偷襲普智,普智在重傷下擊退蒼松,救下林驚羽以及當時在場的張小凡,普智深知自己將死,便服下了“三日必死丸”,服用這種藥不管服用者是傷是死都能保證三日內無傷不死,三日後便必死無疑。
但他畢生的願望還沒達到,服下三日必死丸後,便想出了交這兩小娃娃中的一人大梵般若,並讓其再投身青雲,這樣,就可以實現他的願望。他後來選擇了張小凡,並把噬血珠給了他,讓他日後找個懸崖扔了。
後來,普智覺得也許青雲門不會將資質平平的張小凡收入門下,便想出了一個荒唐的辦法,殺了他們的父母,讓他們無所依靠,青雲門肯定會收留這兩個孤兒。因為普智常年帶着噬血珠在身邊,所以噬血珠的魔性已經滲入其心。以前普智修行高所以能剋制心魔,如今重傷,便控制不了,居然血洗了草廟村。
普智血洗了草廟村後,恢復了神志,自知犯下大錯,連夜回到了天音寺,在臨終前向其師兄普泓大師哭訴了自己的罪行,以及交代自己對不住張小凡,日後,若張小凡有什麼困難天音寺一定要鼎力相助,並且,交代不要將自己的遺體火化,而是用一個法寶冰凍以來,待日後小凡知道真相後,帶小凡來見他,將自己的遺體交由其隨意處置。
後來,小凡墜入魔道,在對付誅仙劍的時候受傷,被普泓救下,帶小凡見了普智遺體,但小凡經過幾天的掙扎終於選擇原諒普智大師,並希望普泓大師將普智大師遺體按照常規好好安葬。而此時,普智大師的遺體彷彿有靈一般,頓時像安心了一樣,化為了灰燼隨風飄散。一代神僧終於圓滿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