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時間醫學

鎖定
時間醫學(chronomedicne)是研究時間與人體生理和病理變化關係的一門學科,是現代醫學時間生物學相結合的產物。 近十多年,時間醫學在中國得到了迅速發展,每年都有大量的論文發表。
中文名
時間醫學
外文名
chronomedicne
學科分支
時間生理學、時間病理學、時間治療學、時間藥理學、時間護理學

時間醫學發展歷程

時間醫學的概念是現代醫學根據時間的規律提出來的,但是早在2500年以前的《黃帝內經》和漢代張仲景的《傷寒論》中就有了對人體生理和病理的晝夜節律,七日節律,四季節律以及年節律的論述。《子午流注針經》為中國最早的較完整的時間針灸學專著。
古希臘哲學家Aristotle在其著作中描述了動物活動的週期性。Hippocrates年在其著作中也有關於醫療和季節關係的描述。跨時區旅行的Jet-Lag問題、“三班倒”問題等引起對生物節律研究的興趣。有些科學家就從某些生物活動是按時間的變化而進行的事實,得出了“生物體的活動具有時間上的週期性的節律”這個推論。
在中醫學中,醫家非常善於把握因時制宜的治療原則,現代人把這種治療手段稱為時間醫學。時間醫學是研究人體生物節律在醫療上的具體應用,醫聖張仲景在他的醫學著作中就對這方面的情況有所記述。

時間醫學理論基礎

時間醫學的理論基礎是時間生物學(chronobiology),這是研究生物與時間有關的生理機制的科學。在自然界中,從最簡單的單細胞生物到人類的生命活動均呈現時間節律性,具有周期和振幅等特徵。
其實時間醫學對於中國人來講是個新名詞,但不應該成為新內容,因為中國古代醫學鉅著《黃帝內經》和《傷寒論》中早已有時間醫學的理論。古人所謂“天人相應”等理論其實就是現代時間醫學的理論基礎。
時間醫學與現代醫學也有許多吻合點,如有學者研究發現某些與疼痛有關的基因,與疾病發生有關的基因,在某一時辰總是有較多的表達,他們發現了這一規律並把它運用於臨牀。上世紀80年代以來,研究人員發現哺乳動物身上具有同樣結構的生物鐘基因有9種,一般性的干擾不至於引起人體生物鐘的改變。
時間醫學一方面研究時間與人體生理變化的關係,另一方面研究時間與人體病理變化的關係。時間生理如人在一年四季中的情緒和體力變化,晝夜之間激素水平的變化,人體的免疫功能隨季節、晝夜所發生的變化,婦女月經週期隨月亮虧圓的變化等。我們會發現,有些疾病總是集中在一年中的某季或某月,集中在一月中的某旬或某日,集中在一日中的晝、夜或某時發生;有些藥物對疾病的治療作用總是在某個時間段效果好一些;有些疾病的患者總是在某個季節或某個時辰死亡率高。這就是時間病理學的研究範疇,時間病理學的基礎是時間生理學。

時間醫學廣泛應用

時間醫學的理論已被廣泛應用於預防醫學和臨牀醫學,對於去除疾病的病因和誘因,防止疾病的發生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研究結果表明:每年三月出生的嬰兒神經管缺損發生率明顯高,消化性潰瘍容易在秋冬季發病已成為常識。關於時間醫學研究最活躍的是晝夜節律的生理與病理變化,比如清晨6-8時,是冠心病、癌症、肺心病等嚴重疾病患者死亡的高峯期,是心臟病發作的第二個高峯期。夜間則是腦血栓發病的高峯期。某些藥物在一日之內的不同時間服用效果明顯不同,如糖皮質激素一般要求晨9時服用。
瞭解時間醫學的目的在於順應自然規律,在生理節律處於低峯期時避免致病因素的侵擾,同時主動地維繫不宜破壞的自然節律,維護自身健康。有一些因素可以加速生物鐘的老化,不利於健康,如各種器官及功能減退;睡眠紊亂等引起的生物節律紊亂;生活習慣改變等引起同步因子作用的減弱等。
人與自然界是一個統一的整體,人們只有順應它的變化並及時調節自己,按照“天、地、日、月、星辰”的變化規律,才可以使自己生活節律中的同步因子不斷維持動態平衡,健康永駐,延年益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