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時間就是金錢

鎖定
時間就是金錢 (shí jiān jiù shì jīn qián),被譽為“知名度最高,對國人最有影響的口號”。1984年,鄧小平第一次南巡,對這句標語表示了肯定。有人説,中國走向市場經濟正是從這句口號開始的,深圳則為改革開放創造了一種模式。
中文名
時間就是金錢
外文名
英文: time is money
拼    音
shí jiān jiù shì jīn qián
提    出
1982年
出    處
《資本論》

目錄

時間就是金錢詳細論述

時間就是金錢 時間就是金錢
説到時間就是金錢,恐怕絕大多數中國人都以為這話出自深圳,再説具體一點,出自一個叫袁庚的人之口。我們不能不承認當年就這一句話,不知改變了多少人的思維習慣,一下子提高了對時間的認識。可如果要追根究底,這句話早已在資本主義世界傳開,就連大半個世紀前魯迅寫文章時都用上了。譬如1934年,他在其著名的《門外文談》第八節“怎麼交代”的最後就提到了,並由此説出了一句流傳久遠並仍將流傳下去的話:“美國人説,時間就是金錢;但我想:時間就是性命。無端空耗別人的時間,其實是無異於謀財害命的。”

時間就是金錢出處

馬克斯·韋伯在《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第二章“資本主義精神”中首先“考察”的是幾乎在18世紀生活了一個世紀的美國早期的政治家、科學家、作家本傑明·富蘭克林,還引了他兩篇文章中的數段話,並認為儘管他的這些話受到某些人“尖刻諷刺”,但“毫無疑問,這些話所表現的正是典型的資本主義精神”,儘管這並不表明“資本主義精神已全部包含在這些話裏了”。
那麼,本傑明·富蘭克林又説了些什麼呢?我們且來看他的幾個“切記”。
富蘭克林在寫於1748年的《給一個年輕商人的忠告》中説:
切記,時間就是金錢。假如一個人憑自己的勞動一天能掙十先令,那麼,如果他這天外出或閒坐半天,即使這期間只花了六便士,也不能認為這就是他全部的耗費;他其實花掉了,或應説是白扔了另外五個先令。
切記,信用就是金錢。如果有人把錢借給我,到期之後又不取回,那麼,他就是把利息給了我,或者説是把我在這段時間裏可用這筆錢獲得的利息給了我。假如一個人信用好,借貸得多並善於利用這些錢,那麼他就會由此得來相當數目的錢。
切記,金錢具有孳生繁衍性。金錢可生金錢。孳生的金錢又可再生,如此生生不已。五先令經週轉變成六先令,再週轉變成七先令三便士,如此週轉下去變到一百英鎊。金錢越多,每次週轉再生的錢也就越多,這樣,收益也就增長得越來越快。誰若把一口下崽的母豬殺了,實際上就是毀了它一千代。誰若是糟蹋了一個五先令的硬幣,實際上就是毀了所有它本可生出的錢,很可能是幾十英鎊。
切記下面的格言:善付錢者是別人錢袋的主人。誰若被公認是一貫準時付錢的人,他便可以在任何時候、任何場合聚集起他的朋友們所用不着的所有的錢。這一點時常大有裨益。除了勤奮和節儉,在與他人的往來中守時並奉行公正原則對年輕人立身處世最為有益;因此,借人的錢到該還的時候一小時也不要多留,否則一次失信,你的朋友的錢袋則會永遠向你關閉。
影響信用的事,哪怕十分瑣屑也得注意。如果債權人清早五點或晚上八點聽到你的錘聲,這會使他半年之內感到安心;反之,假如他看見你在該幹活的時候玩枱球,或在酒館裏,他第二天就會派人前來討還債務,而且急於一次全部收清。
行為謹慎還能表明你一直把欠人的東西記在心上;這樣會使你在眾人心目中成為一個認真可靠的人,這就又增加了你的信用。
要當心,不要把你擁有的一切都視為己有,生活中要量入為出。很多有借貸信用的人都犯了這個錯誤。要想避免這個錯誤,就要在一段時間裏將你的支出與收入作詳細記載。如果你在開始時花些工夫作細緻的紀錄,便會有這樣的好處:你會發現不起眼的小筆支出是怎樣積成了一筆筆大數目,你因此也就能知道已經省下多少錢,以及將來可以省多少錢,而又不會感到大的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