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昭君怨

(詞牌名稱)

鎖定
昭君怨,詞牌名,又名“洛妃怨”“宴西園”等。以万俟詠詞《昭君怨·春到南樓雪盡》為正體,雙調四十字,前後段各四句兩仄韻兩平韻。另有雙調三十九字,前後段各四句兩仄韻兩平韻;雙調四十字,前段四句兩仄韻兩平韻,後段五句三仄韻兩平韻的變體。代表作有楊萬里昭君怨·詠荷上雨》等。
別    名
洛妃怨、宴西園 等
詞牌名
昭君怨
字    數
四十、三十九
始興年代
宋代
流行年代
宋代
代表作品
《昭君怨·詠荷上雨》 等

昭君怨詞牌沿革

王昭君,漢南郡秭歸人,名嬙。漢元帝宮人。竟寧元年(前33年),屬國南匈奴呼韓邪單于入京朝貢並自請為婿 [1]  ,元帝遂將宮女王嬙賜之。此曲為北宋民間新聲,用為詞調。此調以六字句為主,前後段各有一個五字句與三字句,而且四換韻,故聲情頗富變化而不凝澀。朱敦儒詞詠洛妃,名“洛妃怨”。侯寘詞名“宴西園”。
万俟詠詞體為宋人通用之體,抒寫清曠之情,南宋朱敦儒用以悼亡,其詞雲:“朧月黃昏亭榭。池上鞦韆初架。燕子説春寒。杏花殘。淚斷愁腸難斷。往事總成幽怨。幽怨幾時休。淚還流。”此又表達深沉婉約之情。 [2] 

昭君怨格律説明

正體,雙調,四十字。前後段各四句,兩仄韻,兩平韻。以万俟詠《昭君怨·春到南樓雪盡》為代表。此詞四換韻。 按坊本後段第一句或作“莫把闌干倚”,疑“頻”字乃後人增入。然觀蘇軾詞之“欲去又還不去”,及秦觀、朱希真、侯寘等詞,俱作六字句,故當以六字句換頭者為正格。 前段第一句,秦觀詞“隔葉乳鴉聲轉”,“乳”字仄聲。第二句,劉克莊詞“只許姚黃獨步”,“只”字、“獨”字俱仄聲。第三句,秦詞“楊柳小腰肢”,“楊”字平聲。後段第一句,蘇軾詞“欲去又還不去”,“又”字、“不”字俱仄聲;韓駒詞“留戀芳叢深處”,“留”字平聲。第三句,秦詞“極目送行雲”,“極”字仄聲。譜內可平可仄據此。其餘參校蔡詞同調。
變體一,雙調,三十九字。前後段各四句,兩仄韻,兩平韻。以蔡伸《昭君怨·一曲雲和松響》為代表。此詞後段第一句五字,宋詞僅見此作,無別首可校。
變體二,雙調,四十字。前段四句,兩仄韻,兩平韻;後段五句,三仄韻,兩平韻。以周紫芝《昭君怨·滿院融融花氣》為代表。此詞後段起句作三字兩句,多押一韻,有朱希真詞“襟上淚,難再會”可校。 [3-4] 

昭君怨格律對照

正體
格律對照詞:《昭君怨·春到南樓雪盡》
中仄中平中,中仄中平中。中仄仄平,仄平
春到南樓雪,驚動燈期花。小雨一番,倚欄
中仄中平中,中仄中平中。中仄仄平?仄平
莫把欄干頻,一望幾重煙。何處是京?暮雲
變體一
格律對照詞:《昭君怨·一曲雲和松響》
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平
一曲雲和松,多少離愁心。寂寞掩屏,淚沾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
最是銷魂,夜夜綺窗風。風雨伴愁,夜如
變體二
格律對照詞:《昭君怨·滿院融融花氣》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平
滿院融融花,紅映繡簾垂。往事憶年,只春
平仄,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平
風又,花漸滿,人似行雲不。無計奈離,黯消 [3-4] 
(説明:詞牌格律與對照例詞交錯排列。格律使用宋體字排印,例詞使用斜體字排印。詞牌符號含義如下:平,表示填平聲字;仄,表示填仄聲字;中,表示可平可仄。句末加粗為韻腳。)

昭君怨代表作品

宋·楊萬里《昭君怨·詠荷上雨》
宋·万俟詠《昭君怨·春到南樓雪盡》
宋·辛棄疾《昭君怨·豫章寄張定叟
宋·劉克莊《昭君怨·牡丹
參考資料
  • 1.    《漢書·匈奴傳》“單于自言婿漢氏以自親”
  • 2.    謝桃坊著.唐宋詞譜粹編:四川人民出版社,2010.1:13-14
  • 3.    昭君怨詞譜  .搜韻[引用日期2018-02-05]
  • 4.    昭君怨  .詩·詞·曲[引用日期2018-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