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春潮

(海明威著長篇小説)

鎖定
《春潮》是美國小説家海明威著作,主要寫了在密執安州的北國山城發生了一系列奇事,構成了海明威早期中篇小説《春潮》妙趣橫生的核心情節。
作品名稱
春潮
外文名
The Torrents of Spring
作    者
【美國】歐內斯特·米勒爾·海明威
創作年代
1925年
文學體裁
小説
字    數
488千

春潮內容簡介

美國青年作家斯克利普斯·奧尼爾的妻子女兒相繼出走,他本人雪夜離家去找工作,在小飯館中邂逅中年女招待、愛好文學的英國人黛安娜,兩人一拍即合,閃電結婚,而他也因此在城中水泵廠當上了記件工。不料小飯館裏接替黛安娜的女招待曼迪一肚子文壇掌故,且能説會道,迷倒了斯克利普斯。與斯克利普斯同廠的工人瑜珈・約翰遜在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曾在巴黎有過一段“豔遇”,結果中了“仙人跳”,從此不想找女人。然而,一個一絲不掛的印第安女人闖進了小飯館,被人攆走,在街頭茫然徘徊的瑜珈竟跟隨着她,把衣服一件件脱掉,和她並肩走入夜色中……冬春之交,密執安州的北國山城發生了一系列奇事,構成了海明威早期中篇小説《春潮》妙趣橫生的核心情節。

春潮創作背景

春潮 春潮
《春潮》是美國作家海明威六天一揮而就的作品,因為它是海明威嘲笑好朋友安德森(Anderson)的小説《黑色的笑聲》的戲仿之作,因此該作品常不為人掛齒,成為被評論遺忘的角落。當時評論界有人認為初出茅廬的海明威是受了安德森的影響,傲氣的海明威不服氣,就寫了這部戲仿之作,目的是表示自己的創作與安德森毫不相干。正因為有這樣的背景,這本1926年出版的作品直到 20世紀八九十年代才被美國的海明威研究者開始認真對待,歷經了六十年才獲得公認。固然嘲弄一個曾幫助過他的朋友確實不應該,但海明威在戲仿的同時,確也認真地嘗試敍述技巧,顯示了他出色的才華,絕頂的智慧。撇開創作動機不談,就這部小説本身而言,其實是很靈巧、很有意味的,他同時代的作家多斯·帕索斯認為小説寫得很風趣,菲茨傑拉德稱讚它妙趣橫生。美國的海明威研究者唐納德·瓊金斯説得好,“海明威在他這出鬧劇中運用機智四面出擊,減輕了詆譭的罪名”。 [1] 

春潮作品鑑賞

該部小説是海明威戲仿之作,兼有浪漫主義和自然主義的風格,屬於另類作品,從敍事學角度看大有研究的價值。法國敍事學家熱奈特提出的敍事情境包括敍事人稱、敍事聚焦和敍事方式,本文着重分析作為敍事情境之一的敍事方式來展示海明威卓爾不羣的敍事藝術。在敍事方式上海明威喜歡用展示和講述,展示一般用對話方式表現出來,而講述一般是描寫,人物一般不講話。但在《春潮》中海明威除了用到展示和講述,還用到了重複,意識流和元敍事的敍事方式,這樣就進一步展示了海明威高超的敍事藝術。 [2] 

春潮作者簡介

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1899~1961)美國小説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1899年7月21日生於芝加哥市郊橡膠園小鎮。1941年偕夫人瑪莎訪問中國,支持我國抗日戰爭。後又以戰地記者身份重赴歐洲,並多次參加戰鬥。戰後客居古巴,潛心寫作。1952年,《老人與海》問世,翌年獲普利策獎。1954年獲諾貝爾文學獎。卡斯特羅掌權後,他離開古巴返美定居。因身上多處舊傷,百病纏身,精神憂鬱,1961年7月2日用獵槍自殺。海明威去世後發表的遺作,主要有:《島在灣流中》(1970)和《伊甸園》(1986)。他那獨特的風格和塑造的硬漢子形象對現代歐美文學產生深遠的影響。 [3] 
參考資料
  • 1.    楊芳 海明威《春潮》中的敍事方式 湖南 長沙中南大學外國語學院,2010
  • 2.    張薇 《春潮》的敍事藝術 ———一部不該淡忘的海明威的作品 上海:上海大學 文學院,2005
  • 3.    海明威  .易文網[引用日期2014-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