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春丕

鎖定
春丕是喜馬拉雅山南麓的一片峽谷,位於日喀則市南部的亞東縣境內,毗鄰不丹、錫金。平均海拔3267米。境內山清水秀,氣候温和。谷中有春丕河灌溉其間,水源充沛,土壤肥沃,富產谷果,兼宜牧畜,被譽為“西藏小江南”。
中文名
春丕
外文名
Chumbi Valley
藏文名
ཆུ་འབི

春丕簡介

春丕河谷地區為西藏地區溝通印度的交通要道,是由印度前往拉薩、日喀則等城市最便捷的道路。其東尚有未收復的9萬平方公里的藏南地區。發源於江孜地區的亞東河(又名康布麻曲春丕河),由春丕東南經不丹,最終匯入恆河

春丕發展歷史

春丕地圖
春丕地圖(2張)
春丕河谷地區原屬於熱日宗,在1788年尼錫戰爭爆發時錫金國王越境逃亡到西藏,在此避難,作為宗主的達賴喇嘛將春培賜給他使用,這也就是後來的亞東。1860年英錫戰爭爆發,英國在1861年03月28日迫使錫金國王簽訂新條約,限制了其在春丕河谷地區居住不得超過3個月,並允許英印政府修築一條經過錫金到春丕谷的公路並提供保護和幫助等。
1886年,西藏地方當局經春丕在錫金隆吐山修築堡壘,阻止英國馬科蕾使團,從而爆發了第一次英國侵藏戰爭
1903年7月,英帝國主義派出以榮赫鵬為正帥、懷特為副帥的一支千人大軍,由麥克唐納少將指揮,開始了對西藏地區進行大規模的武裝侵略,並於當年12月14日進佔春丕,進而佔領拉薩。此後,英國通過《拉薩條約》長期佔領春丕地區。
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印度政府簽訂協議,驅逐了半個世紀以來外國在西藏的一切勢力,駐紮在亞東的印度衞隊也被迫撤離,春丕終於徹底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春丕現狀

春丕河 春丕河
國家鐵道部公佈的《中長期鐵路網規劃》調整方案,已經準備好把鐵路從拉薩延伸至靠近尼泊爾邊境的樟木,最終將進入尼泊爾,到達加德滿都。根據這份計劃,拉薩通往樟木的鐵路線將從日喀則修建一條支線,直達位於春丕河谷口的亞東。亞東通過乃堆拉山口與錫金相連,位於印度、中國和不丹的交界處,具有戰略意義。

春丕相關影視

紅河谷
紅河谷 (1張)
《紅河谷》
紅河谷 紅河谷
《紅河谷》是著名導演馮小寧1996年執導的電影。影片講述了一個藏族男人(邵兵飾)跟漢族女子雪兒(應真飾),兩個人一起流落到了一個藏族部落,開始了他們新的生活。在這裏,他們認識了美麗的頭人女兒丹珠(寧靜飾)。後來,英國探險隊在雪山遇險,瓊斯(尼克飾)和羅克曼(波爾飾)也被藏民救下,留在西藏修養。在這段時間的相處中,他們跨越了民族和膚色,培養除了深厚的感情。不久,傷養好後,英國人也離開了。當瓊斯再踏上西藏的土地,則是以英國遠征軍隨軍記者的身份。而羅克曼則是帶領軍隊來入侵西藏的。頭人拒絕了羅克曼的勸降。率領藏民奮起抵抗,成千上萬的藏民為保衞自己的家園倒在了英軍猛烈的炮火下,整個山谷中遍佈藏民的屍體,血流成河。羅克曼抓住了丹珠,剝去衣服押上小山崗,逼迫藏民們投降。丹珠宛若仙女般唱起了歌,藏民們合着唱起來,面對死亡毫無懼色。丹珠面帶微笑將一顆炮彈擲向火藥堆,一聲爆響,烈火吞沒了整個小山。英軍衝上山上的古堡,羅克曼看見活着的只有格桑一人,懷裏緊緊抱着死去的雪兒達娃。他從懷裏掏出羅克曼送給他的打火機,打出火苗,輕輕地拋向羅克曼。此時,羅克曼才發現遍地是火油,頃刻間,古堡在火海和爆炸中倒塌。皚皚的雪山頂上,傳來一個古老的聲音:“雪山女神有三個兒子,老大叫黃河,老二叫長江,老三叫雅魯藏布江……”

春丕特有植物

春丕馬先蒿
春丕馬先蒿 (1張)
學 名:Pedicularis chumbica Prain
科:玄蔘科
春丕馬先蒿 春丕馬先蒿
為我國西藏南部產,生於亞東春丕谷中。其形態特徵為低矮草本,叢生,無毛。根莖有節;根叢生,長4-5釐米,紡錘形,亦有須狀。莖高4-6釐米,多數,細弱。葉基出者成密叢,有長柄,柄長達1.5釐米,莖生葉僅1對或竟無,上面變為苞片,柄均長達0.5釐米,葉片長1釐米,寬0.35釐米,羽狀全裂,裂片8-10對,長2-3毫米,寬1毫米,卵形,並生,有鋸齒。花少數,有花梗,梗長4-6毫米,集生或下部者稍稍疏遠;萼長6毫米,竟3毫米,圓筒狀鐘形,無毛,前方開裂至1/3,齒5枚,後方1 枚線形全緣,其餘者披針形,端膨大有齒;花冠約為萼長3倍,長約14-18毫米,下唇前方3裂,寬14毫米,裂片圓形,側裂稍大於中裂,盔亞膨大,彎曲向前,直立部分長寬均2.5毫米,稍較管為寬,合有雄蕊部分作嫌狀弓曲,長4毫米,前方成為細而下彎的喙,後者長6.5毫米,端鋭頭而全緣;雄蕊前方1對幾着生於管的中部,後方1對着生於子房近端處的管壁上,花絲均無毛;子房披針形;柱頭伸出。蒴果伸直,披針形,鋭頭,約為萼長的兩倍;種子少數,卵形,種皮暗色,有細網紋。
春丕谷羊茅
春丕谷羊茅(1張)
學 名:Festuca chumbiensis E. Alexeev
科:禾本科
屬:羊茅屬
 春丕谷羊茅  春丕谷羊茅
產西藏亞東。生於海拔3300—5000米的高山帶頂部、多石沙地、山坡。模式標本採自西藏亞東(春丕谷)。其形態特徵為多年生,密叢,鞘內分櫱。稈平滑或粗糙,高20—50釐米。新生枝葉鞘自基部到2/5—1/2處閉合,其餘分離,平滑;葉片綠色,全部對摺;葉橫切面卵圓形,具維管束7,直徑0.6---0.75毫米,具稀疏或濃密的毛,厚壁組織束5—7,泡狀細胞不明顯。圓錐花序緊密,長5—7釐米,花序主軸和分枝粗糙;小穗卵形,紫羅蘭色或綠色,長5—5.5毫米;外稃寬披針形,頂端粗糙,長3—3.5毫米,芒長0.8—1.8毫米;內稃具脊,脊1/3以上具毛,毛長15—20微米,頂端2裂;花葯長1.1—1.3毫米;子房頂端平滑。花期6—7月。
春丕虎耳草
春丕虎耳草(1張)
學 名:Saxifraga chumbiensis Engl. et Irmsch.
科:虎耳草科
屬:虎耳草屬
春丕虎耳草 春丕虎耳草
主要分佈在西藏亞東地區,其形態特徵為多年生草本,叢生,高6.5-10.4釐米。莖疏生褐色腺柔毛。基生葉具長柄.葉片橢圓形至長圓形,長5-12毫米,寬2.5-4.5毫米,先端急尖,基部近楔形,腹面和邊緣具柔毛,背面無毛,葉柄長6-20毫米,腹面和邊緣疏生褐色柔毛(有的具腺頭);莖生葉具柄,葉片橢圓形、長圓形至披針形,長5-10毫米,寬2.5-3.5毫米,先端急尖,基部近楔形,腹面和邊緣具褐色柔毛,背面無毛,葉柄自下而上漸變短,長0.2-0.8毫米。花單生於莖頂;花梗長5-15毫米,疏生褐色腺毛;萼片在花期直立至開展,橢圓形,長4-4.5毫米,寬2-2.9毫米,先端急尖,兩面無毛,邊緣疏生褐色柔毛,5脈於先端匯合;花瓣黃色,倒卵形,長6-7.5毫米,寬4-4.2毫米,先端微凹,基部具長1-1.3毫米之爪,5脈,無痂體;雄蕊長4.5毫米,花絲鑽形;子房闊卵球形,長約2.8毫米,花柱2,長約1.9毫米,叉開。花期7-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