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易劍東

鎖定
易劍東,男,江西豐城人,1992、1995、2002年先後獲得江西大學(現南昌大學歷史學學士、成都體育學院體育史碩士、北京體育大學體育人文社會學博士學位。從事體育人文社會學專業技術教學、科研與相關社會工作,2001年9月27日被聘任為副教授職稱,2002年9月被聘為體育人文社會學碩士生導師,2005年11月2日破格晉升教授。中國體育科學學會體育新聞傳播分會常委兼副秘書長、中國傳播學會體育傳播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北京體育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民族傳統體育協會理事、北京奧組委志願服務宣講團成員。温州大學教授。 [1] 
中文名
易劍東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69年10月
畢業院校
南昌大學
畢業院校
北京體育大學
成都體育學院
出生地
江西豐城
代表作品
《體育文化學概論》《體育文化》《中國體育經濟史》
性    別

易劍東人物履歷

2007年7月被聘為北京體育大學體育人文社會學專業體育新聞學方向博士生導師;
2003年11月任北京體育大學新聞教研室主任;
2005年2月26日任北京體育大學體育傳媒系副主任(主持工作);
2006年4月28日任北京體育大學體育傳媒系主任;
2006年12月任北京體育大學奧林匹克文獻信息中心副主任;兼任體育學院院長;
2009年至2016年6月任江西財經大學副校長。
現任温州大學教授。

易劍東任免信息

2016年6月,免去易劍東的江西財經大學副校長職務。 [2] 

易劍東研究領域

主要研究領域為體育賽事媒體服務、體育組織媒體公關,曾獲北京市第六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霍英東教育基金第九屆高等院校青年教師基金項目,2006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 [3] 

易劍東人物成就

教學方面
自2000年北京體育大學申辦體育新聞專業初始就承擔了撰寫申辦報告的工作,此後還參與了北京體育大學2000級新聞班、99級新聞實驗班以來的每一屆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學計劃與培養計劃的制定與修訂工作。為北京體育大學體育新聞專業(方向)的發展做了一些基礎性和開拓性工作。2004、2005年先後被評為北京體育大學優秀教師、優秀共產黨員。 [4] 
開設博士、碩士、本科生、函授生課程共16門,其中體育文化研究、大型賽事媒體戰略等課程為國內首批開設的課程。在北京體育大學期間主要承擔本科生體育新聞評論、體育與傳媒、體育文化學等課程,碩士生體育信息主管研究綜述課程。 [4] 
科研方面
易劍東
易劍東(18張)
參加科研課題10餘項,其中為項目負責人的3項(國家級1項、省部級2項),個人可支配科研經費20餘萬元。1993-2005年以第一作者身份在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在國際國內學術會議報告論文20餘篇。核心期刊第二作者發表論文6篇。公開出版著作和教材10餘本,其中個人獨立完成8部,出版的著作主要有《體育文化學》(獨著)、《五環一劍——我的奧林匹克觀》(獨著)、《中國體育媒體服務系統的構建》(主編)、《體育媒體關係營銷》(主譯)。為第一作者的2部,參與撰寫的3部。2004年獲得教育部霍英東教育基金會第九屆青年教師基金(1.38萬美元)。近三年科研定量化考核的平均分為1581.37分,其中兩次進入北京體育大學全校科研積分排名前10位,2005年為北京體育大學全校科研積分排名第一名。 [4]  2009年,他申報的《中國體育產業政策研究》獲批“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招標項目,此項目不僅實現了江西財經大學在該領域零的突破,也實現了江西省在該項目零的突破,從而為江西的社會科學發展做出了自特殊的貢獻。 [5] 
社會工作方面
利用自身特長廣泛參與雅典奧運會新聞報道工作,擔任中央電視台雅典奧運會前方報道顧問、在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國際頻道、新聞頻道、體育頻道共參與節目100餘期,為環球時報、新京報、人民日報市場報的“奧運經濟週刊”撰寫專欄文章20篇,接受境內外媒體(中央電視台、NBC、法國隊報、美國巴爾的摩太陽報、澳大利亞人報等)採訪百餘次,被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競報等媒體稱為“奧林匹克專家”、“人文體育學者”、“人文奧運學者”、“著名體育社會學家”等。 [6] 

易劍東社會活動

2020年4月2日,國際知名期刊《外交學人》刊發了易劍東等100名中國學者聯名《致美國社會各界的公開信》,從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角度,呼籲全球團結合作,並回應了歐美輿論中甩鍋中國的論調。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