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明慶寺

鎖定
唐天授三年、宋祥符五年皇帝賜匾額的古剎——明慶寺,坐落於浙江省樂清市石帆鎮大界村
中文名
明慶寺
年    代
692~今
類    型
寺院
唐天授三年
創建,初名雲光院
宋祥符五年
賜額“明慶”,立子院日教院
宋大觀中
重建,後廢
明洪武二十四
僧併入壽昌禪寺,後廢
嘉靖四十五年
道人鄭明之重建
清嘉慶間
修葺
民國十年
僧果正重建,僧四眾,屬淨土宗
1951年
僧散,寺宇為地人居住。
1980年後
有道士進寺管理
1991年
僧海空住持

明慶寺石帆鎮古剎

明慶寺,在石帆鎮大界村,坐北朝南,王十朋曾在此開闢書館。古寺村落人文薈萃,文化積澱深厚,古物古蹟甚多。
明慶寺舊貌:山門(1984年) 明慶寺舊貌:山門(1984年)
舊名明慶院,唐天授三年(692)創建,初名雲光院,宋祥符五年(1012)賜額“明慶”,為我市古老寺院之一。唐宋兩代,山門興盛,另有子院日教院。宋大觀中(1107-1110)重建,後廢。明洪武二十四年 (1391),僧併入壽昌禪寺,後廢。嘉靖四十五年(1566)道人鄭明之重建。清嘉慶間修葺。民國十年(1921)僧果正重建,僧四眾,屬淨土宗。 1951年土地改革後,僧散,寺宇為地人居住。1980年後,有道士進寺管理。前殿改神殿,寺宇五間。
明慶寺舊貌:廂樓(1984年) 明慶寺舊貌:廂樓(1984年)
明慶寺舊貌:正殿(1984年) 明慶寺舊貌:正殿(1984年)
明慶寺舊貌:前殿(1984年) 明慶寺舊貌:前殿(1984年)
樂清石帆鎮大界村明慶寺
樂清石帆鎮大界村明慶寺(12張)
1991年,僧海空住持。1992年建大雄寶殿。1995年落成,為五間雙檐八爪,高約16米,中坐釋迦文佛一尊。1996年上半年建西軒二樓七間,下半年建東軒二樓九間。前二幢是老殿,坐道教三清。2002年建鐘樓一座,大殿東軒外建藥師殿三間,雙檐飛角。2006年拆除前進老殿,改建天王殿三間為山門。老寺左右木結構軒樓未拆。全寺佔地約4000多平方米。僧十三眾。現住持釋海空,俗家大荊人。該院僅出過宋代高僧嚴闍梨(賈姓,王十朋舅公),拜知性和尚為師,在寺坐化,成為道場(見人物傳)。繼之有寶印師(王十朋叔父)和宗覺師,與王十朋有詩文來往(見人物傳)。明代出過大千和尚,經典精通,稱為禪師。明慶寺位於大墳山麓,東偏南一里多是大橋頭村,南距界塘村約一里,西去左原嶺頭二里多,寺後高山是“雙角尖”。後山竹木青茂,四圍山場農田。
王十朋在明慶寺開書會期間,《明慶懺院》詩序雲:“明慶懺院上方地爽而幽,蓋精籃之勝也。 予因會友託跡於其間,一日探囊中,得石刻詩一本,乃王瞻叔國博先生題台人秀野堂也。摹寫景物頗類於此,因置之壁間,意有感觸,遂借其韻。”
詩云:“下帷精舍遠塵繁,境淨心清事不關。案上忘機有黃卷,眼中得趣是青山。林泉欲共高僧老,事業未容吾輩閒。準擬他年掛冠後,飄然杖履白雲間。”但等到他掛冠的時候,生命卻已接近終點。
鄉中詩人宮秋白在戊子年明慶寺觀音誕齋宴之際作七絕詩《明慶寺食齋風雨大作》,詩文:“悽風怒水逐佳齋,明寺青山共客來。山欲有心覽故雨,水痴無意斷塵埃。”

明慶寺相關人物

明慶寺王十朋

王十朋(1112-1171),字龜齡,號梅溪,南宋著名的政治家詩人,偉大的愛國主義者。出生於樂清四都左原(今浙江省樂清市)梅溪村紹興二十七年(1157年)他以“攬權”中興為對,中進士第一,被擢為狀元,先授承事郎,兼建王府小學教授。王十朋以名節聞名於世,剛直不阿,批評朝政,直言不諱。王十朋曾在明慶寺開闢書院。

明慶寺嚴闍梨

明慶寺宋代高僧嚴闍梨(賈姓,王十朋舅公,又稱嚴炅黎),宇伯威,王十朋舅公,善詩文,入寺為僧,人稱嚴首座,拜知性和尚為師,在寺坐化,成為道場(見人物傳)。
嚴闍梨與王十朋的相關傳説:
十朋生時有異兆。祖父王格在十朋出生當年正月曾夢見嚴闍梨來,手集眾花,結成一大球送給他,忽然不見。嚴闍梨就在這個月圓寂,十朋母親萬氏恰於這個月有娠。十朋小時眉濃重,目深神藏、不僅相貌與舅公嚴闍梨相似,穎悟強記亦類小時闍梨,於是便有王十朋是舅公嚴闍梨轉世的説法。王十朋小時在賈岙鹿巖若就學時,表叔賈元達就曾説;“此子眉目類吾伯嚴闍梨,他日能文未可知也。”十朋自己也説過類似的話,他在《種蔬》詩中説:“前身嚴闍梨,蔬氣端不除。”自注雲:“或雲予前生嚴闍梨,因以戲雲。”他在《記人説前生事》文中記雲:“予少時,有鄉僧每見予必謂曰:‘此郎嚴伯威後身也。’予不曉所謂。既而,訪之叔父寶印大師,叔父曰:‘嚴闍梨,字伯威,汝祖母靈之兄、吾之舅氏,且法門之師也。博學攻詩文,戒行修飾,有聲江浙間,為士俗所推重。汝父母恆以無子為憂方,學問淵博,傳天台宗教義,長於詩,與僧法潛、思聰及文學家蘇東坡等有詩文往來。十朋對這位聲高名重的舅公深懷敬仰。五十歲時因寶印叔父之囑,他寫了《嚴闍梨塔銘》,記述了這位舅公的生平事蹟。
《天台山志》記雲:
王十朋(龜齡)自記人説生前事:予少時,有鄉僧每見予,必謂曰:“此郎嚴伯威後身也。”予不曉所謂。既而訪諸叔父寶印大師,叔父曰:“嚴闍黎,名處嚴,字伯威,汝祖母賈之兄、吾之舅氏,且法門之師也。博學善詩文,戒行修飭,聲譽江浙間,為士俗所推重。汝父母既以無子為憂,禱求甚力。至政和壬辰(宋徽宗年號,公元1112年)之正月,吾師(處嚴首座)卒。汝祖一夕夢吾師至家,手集眾花,結成一大毬字,奉汝祖而遺之曰:‘孝祖君家求此久矣,是以吾來。’忽不見。是月汝母有娠,至十月而汝生。吾師眉濃黑而垂,目深而神藏;兒時能誦千言,喜作詩。人以汝眉目及趣好類之,且符所夢。”
予初從學鹿巖,人有指吾眉垂目藏而靳(jìn,戲而相愧曰靳)之者。表丈賈元達曰:“此子眉目類吾伯嚴闍黎,他日能文,未可知也。”然嚴闍黎智慧名德卓卓如許,縱未脱輪迴,當復生人世為大善知識。胡為於滅度之後,鍾成迂愚魯鈍之性,現此窮薄困苦之相耶?
予嘗寫字作文貽寶印(法師)叔父,叔父曰:“人言汝,吾師也。文僅似之,字乃爾不同耶?”嚴闍黎尤工筆札,予最不善書故也。紹興庚午(南宋高宗年號,公元1150年,王十朋38歲)七月二十日,因作文寫字,兩俱不佳,愧而曰:“嚴闍黎汝前生食蔬何多智,今生食肉何許愚也?”用記之。
又《台郡志》記載:
王十朋自雲,嘗夢遊至一處,見峯巒秀異,林木陰邃,有僧往來其間。旁有石橋,予立橋畔,見一碑,讀之。僧曰:“公前身所書也。”叩其何人?曰:“嚴首座也。”紹興中,十朋道經石橋寺,寺僧先夢迎嚴和尚,詰旦而十朋至。十朋覽其山水,一如夢中所見。因題詩曰:
石橋未到已先知,入眼端如入夢時;
僧喚我為嚴首座,前身曾寫此橋碑。

明慶寺寶印師

明慶寺宋代高僧寶印師(王十朋叔父)與王十朋有詩文來往(見人物傳)。

明慶寺宗覺師

明慶寺宋代高僧宗覺師與王十朋有詩文來往(見人物傳)。

明慶寺大千和尚

明慶寺明代高僧大千和尚,經典精通,稱為禪師。
沈克成《温州歷史年表》明朝(1368-1644)有記:
慧照,字大千,永嘉人,元天曆元年(1328)出世於樂清明慶寺,有語錄若干卷,生平見宋濂《翰苑續集》卷六《阿育王山廣利禪寺大千禪師照公石墳碑文》、雍正《浙江通志》。
僧慧照逝於明太祖洪武六年(1373)。
佛祖綱目(二十一)記雲
(戊辰)慧照禪師出世樂清明慶
慧照。字大幹。永嘉麻氏子。童年。便欲入道。聞人誦習契經。合爪諦聽。年十五。剃染受具。誓究大不思議事。首謁晦機熙。不契。一日閲真淨語。至頭陀石擲筆峯處。默識懸解。流汗浹背。往謁東嶼海。海曰。東奔西走。將欲何為。曰特來參禮爾。曰天無四壁。地絕八荒。汝於何地措足耶。照抵掌於幾而退。海知其夙有所悟。尋復召至。反覆勘辯。始印可之。遂留執侍左右。然照以為心法既通。不閲修多羅藏。無以闡揚正教。聳人天之聽。乃主藏室於萬壽寺。及海遷淨慈。舉照分座。戊辰。出世樂清明慶。示眾。佛法欲得現前。莫存知解。縛禪看教。未免皆為境礙。何如一物不立。而起居自在乎。所以德山之棒。臨濟之喝。亦有甚不得已耳。
(丙申)慧照禪師住阿育
慧照。住寶陀。一日僧夢一神人。衣冠甚偉。飛空而來。僧作禮問之。神曰。我從阿育王山來。欲請大千師赴供耳。未幾。行宣政院。署照住是山。照憫大法陵夷。孳孳誘掖。不遺餘力。嘗垂三關語。以驗來學。一曰。山中猛虎。以肉為命。何故不食其子。二曰。虛空無向背。何緣有南北東西。三曰。飲乳等四大海水。積骨如毗富羅山。何者是汝最初父母。時未有契其機者○慧曇。初出世牛頭山。遷廣慧。又遷保寧。丙申。 王師定建業。曇謁 上於轅門。 上見曇氣貌異常。嘆曰。此福德僧也。命主蔣山太平興國禪寺。時當儉歲。曇化食以給其眾。無闕乏者。山下田人。多欲隸軍籍。曇懼寺田蕪廢。請於 上而歸之。山之林木。為樵者所剪伐。曇又陳奏。 上封一劍授曇曰。敢有伐木者斬。至今蓋鬱然雲○元淨。字天鏡。號樸隱會稽倪氏子。容貌魁偉。襟懷煦然如春。世間機阱押闔之術。不識為何物。祝髮受具。嶷然有遠志。從天岸講天台止觀。復往雙徑。參行端。淨入門。端厲聲一喝。淨若聞雷霆聲。黏縛盡脱。遽稽首作禮。端曰。汝果何所見耶。復問答四三轉。皆愜端意。端顧左右曰。是般若位中人也。遂命歸侍司。尋掌書記。時年二十七。丙申。出世會稽長慶。昇天衣萬壽。四方問道者。聞風來歸。

明慶寺釋海空

明慶寺 明慶寺
明慶寺前任住持。

明慶寺相關詩詞

《明慶懺院》
《明慶寺詩》是南宋開科狀元王十朋所作同名的七言律師,詩文:
明慶懺院上方地爽而幽,蓋精籃之勝也。予因會友託跡於其間,一日探囊中,得石刻詩一本,乃王瞻叔國博先生題台人秀野堂也。摹寫景物頗類於此,因置之壁間,意有感觸,遂借其韻。
下帷精舍遠塵繁,境淨心清事不關。
案上忘機有黃卷,眼中得趣是青山。
林泉欲共高僧老,事業未容吾輩閒。
準擬他年掛冠後,飄然杖履白雲間。
《明慶寺食齋風雨大作》
《明慶寺食齋風雨大作》在是當代樂清詩人宮秋白在戊子年明慶寺觀音誕齋宴之際所作七絕詩,詩文:
悽風怒水逐佳齋,明寺青山共客來。
山欲有心覽故雨,水痴無意斷塵埃。
《明慶寺》
《明慶寺詩》是宋朝詩人楊修(又説楊備)所作七言絕句,詩文:
翠壁如屏旱不枯,一泓甘滑飲醍醐。
高僧到此聞絲竹,還有金鱗對躍無。
《明慶寺詩》
《明慶寺詩》是隋朝詩人江總所作同名的五言詩,詩文:
十五詩書日。六十軒冕年。
名山極歷覽。勝地殊留連。
幽厓聳絕壁。洞穴瀉飛泉。
金河知證果。石室乃安禪。
夜梵聞三界。朝香徹九天。
山階步皎月。澗户聽涼蟬。
市朝沾草露。淮海作桑田。
何言望鍾嶺。更復切秦川。
《遊明慶寺詩》
陳姚察遇見蕭祭酒書明慶寺禪房詩。覽之愴然憶此寺。仍用蕭韻述懷
地靈居五淨,山幽寂四禪。
月宮臨鏡石,華贊繞峯蓮。
霞暉間旛影,雲氣合爐煙。
迥松高偃蓋,瀑水細分泉。
含風萬籟響,裛露百華鮮。
宿昔尋真趣,結友亟留連。
山庭步靃靡,澗沚濯潺湲。
因斯事熏習,便得息攀緣。
何言遂雲雨,懷此悵悠然。
徒有南登望,會逐東流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