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法華宗

鎖定
法華宗是中國佛教宗派,又稱天台宗。天台宗始於浙江天台山國清寺。其教義主要依據《妙法蓮華經》,故稱法華宗。天台宗是中國佛教最早創立的一個宗派,並於9世紀初被日本僧人最澄傳到日本。
天台宗學統自稱有九祖:龍樹、慧文慧思智顗灌頂(章安大師)、智威、慧威玄朗湛然。另有以慧文禪師為初祖,或以智顗大師為初祖。智顗大師為慧思禪師之徒,承繼中國南方的禪觀,與北方三論宗的中觀見,尊奉《妙法蓮華經》,因此也被稱為法華宗。
中文名
法華宗
別    名
天台宗
分    類
中國佛教宗派
評    價
最早的本土化的成熟佛教
始祖庭
天台山國清寺 [2] 

法華宗法華宗簡介

創立於陳隋之際的法華宗又稱“天台宗”,是中國最早的本土化的成熟佛教宗派。由於“天台宗”這一稱謂本身實際上已經潛涵了相當明顯的地域意味,而在歷史上對文學產生過相當大影響的,還應包括荊州和衡陽兩大祖庭為中心的支系學理,歷史上“天台宗”的稱謂至中唐湛然才正式提出,之前往往稱為“華宗”;另外,《法華經》思想是法華宗義理學説創造和推衍的核心依據,同時《法華經》極高的文學價值使它本身就與隋唐文學存有千絲萬縷的關聯,更能直觀體現法華宗與文學的因緣關係,所以論文通稱該宗為“法華宗”。 佛教與文學關係的研究中必須要通過徹底透入佛學核心義理才能比較準確地把握二者的關係,所以論文“上編”部分主要就是對法華宗思想源流、實相境界、以及《法華經》本身的文學性進行了深入發掘和思考。法華宗思想以“中道實相”學説為中心義理,表徵在這種學理體系中的美學意味通過“實相境界”得以凸顯,包括能所俱泯的直覺境界,主要體現在“一念三千”的學説之中;同體相即的圓融境界,主要體現在“三諦圓融”學説之中;亦真亦俗的日用境界,主要體現在“諸法實相”的學説之中。這三種境界為法華宗與文學的關聯綰合提供了可以生髮的觀念依據。

法華宗特色

天台宗與禪宗、華嚴宗都是中國佛教大師為適應本民族文化而開創的,因此被稱為最具中國特色的三大佛教宗派。天台宗的最大特色在於“教觀雙美”。在漢傳佛教大乘八宗之中,華嚴、法相、三論諸宗偏於教義理論的發揮;禪、淨、律、密諸宗偏於觀行實踐的進取。天台宗講究將“教觀”兩者發揮到極致並圓融一體。天台宗講“真空妙有”,以其“真空”,所以了無一念一塵,法界無相,萬物一體;因其“妙有”,所以森羅萬象,頭頭安立,緣起三千,法界無礙。
慧思在慧文的理論基礎上發展了“一心三觀”的理論:一切事物都由因緣所生,沒有固定不變的實體,這是觀空;但雖然如此,一切事物都有自己的像貌,這是觀假;然而空與假是同一的,此謂觀中。在這個基礎上智顗認為世上有3000種世間,但這3000種世間都出於一念心中,因此稱之為“一念三千”。能將這一切都領會,那麼人就達到了頓斷三惑,圓證三智的境界。這是天台宗的中心思想。
天台宗的宗旨是《妙法蓮華經》,指南是《大智度論》《法華玄義》和《法華文句》,扶疏是《大般涅盤經》,觀法是《大般若經》。
9世紀初,日本僧人最澄將此宗傳到日本,在平安時代(784~1192),與真言宗並列發展,史稱“平安二宗”。13世紀由此宗分出日蓮宗。當今,日本天台本宗、日蓮宗都很興旺,而日蓮宗在20世紀又分出幾個新興教派。

法華宗史略

法華宗
法華宗 法華宗
天台宗學統自稱是龍樹、慧文、慧思智顗灌頂智威慧威玄朗湛然九祖相承。該宗思想,雖稱出自龍樹,實則啓蒙於北齊慧文。他從《大智度論》卷二十七關於解釋《大品》“道種智”、“一切智”和“一切種智”之文,悟解到三智“一心中得”的道理,又結合《中論·觀四諦品》的三是偈:“因緣所生法,我説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確立了一心中觀空、觀假、觀中的“一心三觀”理論。慧思繼承此説,並結合《妙法蓮華經》要義,又闡發“諸法實相”之説,慧思兼重定慧,實為以後天台宗止觀雙修的起緣。後慧思傳智顗,智顗再發揮,終於形成以“一念三千”和“三諦圓融”為中心思想的獨立學派。智顗一本師傳的宗旨,教觀總持,解行並進,一變當時南義北禪的佛教學風。著有《法華玄義》《法華文句》《摩訶止觀》,世稱天台三大部,弟子灌頂得其真傳,作《涅盤玄義》和《涅盤經疏》,很有發揮。灌頂以一,四傳到湛然,以中興天台宗為已任,對天台三大部都有翔實註解,發揮三諦圓融的義理。又針對華嚴宗、法相宗和禪宗,寫了《金鋼錍》《法華五百問論》和《止觀義例》等著作,提出了無情有性的觀點,雖不免門户之見,但對天台宗以後的發展有很大影響。湛然的弟子有道邃、行滿等。經過會昌禁佛和五代之亂,典籍湮沒殆盡,遂一蹶不振。道邃下五傳弟子義寂,通過吳越王錢俶遣使到高麗、日本訪求天台宗典籍,高麗派諦觀送來教典等,才使該宗學説得以延續和發展。義寂的再傳弟子知禮,因受同學之請,撰《釋難扶宗記》,駁同門另一僧人晤恩等以《金光明經玄義》廣本為偽作而引起了一場歷時七年的山家、山外之爭。爭論的焦點是:真心觀還是妄心觀,色法具否三千等問題。山家主張妄心觀與色心共具三千;山外相反,主張真心觀,色法不具三千。山外的主張有些接近華嚴宗的教觀,被山家斥為不純,不久即衰。這次爭論記載在《四明十義書》中。天台宗在元、明兩代式微。明末有智旭自稱“私淑台宗”,著《法華會義》等多種,對天台教觀頗有發揮。晚近有諦閒著《大乘止觀述記》等十餘種。

法華宗對外佛教影響

法華宗天台宗傳入日本

一、鑑真初傳日本
天台教法初傳日本,是由天台法嗣鑑真和尚(688—763)東渡日本時帶去天台教典,並在日本講授天台教法,從此天台教法在日本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依據《東征傳》鑑真和尚第六次東渡時帶到日本的教典中除了律典外,大多是天台典籍。《天台止觀法門》(《摩訶止觀》)、《法華玄義》、《法華文句》、《四教義》、《釋禪波羅密次第法門》、《行法華懺法》(《法華三昧懺儀》)、《小止觀》、《六妙門》 。是初傳的天台法華三大部,三種止觀(圓頓、漸次、不定)和小止觀,以及南嶽慧思大師的行法華懺法。這是當時在中國大體上收齊的天台教典,鑑真和尚是以法華經為修學中心所收齊的天台教典。鑑真和尚及其弟子法傳授戒律,並講天台教法。 [3] 
二、最澄天台山求法
最澄大師因此受教,並且前來天台山求法。於天台山依道邃、行滿座主秉承天台教法,回國後在京都比叡山建立大乘僧團,創立了日本天台宗,從此日本佛教開啓了新的篇章。
最澄大師十二歲依行表和上剃度出家 ,行表則是比鑑真和尚早十二年就東渡日本的道叡和尚的高足。最澄二十歲時到奈良東大寺受比丘戒 ,依此因緣接觸到鑑真和尚帶去天台教典,以及抄寫了天台典籍藏於比叡山。最澄大師感嘆天台教典文字脱落不全,上表天皇前往天台山迎請和學習天台教法 。
最澄大師三十九歲時,日本延歷二十三年(804)七月出海,於九月十二日到達明州(今寧波) 。九月下旬到達台州,時台州陸淳之引薦,於臨海龍興寺拜見天台山修禪寺道邃座主,道邃座主即教授天台法門,並授予天台菩薩戒法 。爾後最澄又拜見天台山佛隴寺行滿座主,學習教觀;行滿座主亦傳授予天台教法 。
最澄遂以日本延歷二十四年(805)八月回到日本京都,請回天台教典二百三十部四百六十卷 。從此最澄大師在比叡山創立大乘菩薩戒堂,建立天台僧團,天台教法在日本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3] 
京都比睿山為中心創立日本天台宗,對日本歷史文化發生深遠影響。在日本佛教和文化發展史上,天台宗甚至被稱為“日本文化之母”。在平安後期和鎌倉時代(1192-1333)陸續形成的新佛教宗派中,融通唸佛宗、淨土宗、淨土真宗、日蓮宗的教祖以及從中國傳入的禪宗臨濟宗曹洞宗的日本教祖,都是日本天台宗的學僧。 [1] 
日本天台宗、禪宗的臨濟宗日蓮宗天台山為祖庭。日本的禪宗(除黃檗宗外)、淨土宗淨土真宗日蓮宗等尊日本比叡山為祖庭。 [3] 
根據日本《宗教年鑑2015年度》 ,現今日本全國天台宗、日蓮宗、淨土系(淨土宗和淨土真宗)、禪宗系(臨濟宗和曹洞宗),這些寺院和僧侶的總數是佔據日本佛教的百分之九十。

法華宗天台宗傳入韓國

朝鮮半島中最早接觸天台思想的是新羅人玄光法師。他於南朝的陳朝時(557—589之間)到南嶽衡山隨天台二祖慧思學法,與智一道成為南嶽門下28位高足之一。得到慧思的印可之後,玄光遵囑回到新羅,於熊州翁山建立寺院,傳授修證法華三昧的方法。
隋代有新羅僧人緣光法師入華禮智者大師為師,精勤研修《法華經》,頗有感悟。他於智者大師入寂後不久即回國,並主講天台宗《法華經》,廣弘法華教義。
唐代天台宗八祖左溪玄朗(673—754)時,新羅的法融法師帶領弟子理應及純英入華,在玄朗大師門下參學,從而與唐朝天台宗的中興祖師荊溪湛然尊者為同門。以後他們三人回國弘揚了天台教觀。
五代至宋初,海東僧人來華習天台教觀者甚多,以至悟空法師在天台國清寺前專門建有新羅園,收留入華參學的新羅沙門。
宋代,隨天台教義在高麗的傳播,至高麗的大覺國師義天時始創立天台宗。他大力弘揚天台教觀,宗風大振。他不僅對天台宗,而且對韓國的佛教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海東佛教在高麗王朝統治的471年中達到鼎盛。在朝鮮李氏王朝的抑佛政策下,天台宗被併入禪宗。
直至當代,韓國天台宗才獲得恢復並迅速發展。目前小白山救仁寺已成為韓國佛教天台宗的總本山。 [4] 

法華宗經典與判教

法華宗經典

以《妙法蓮華經》為宗旨,《大智度論》作指南,《大般涅盤經》為扶疏,《大般若經》為觀法智顗天台三大部,是該宗的根本典籍。智顗判佛一代説法為五時八教。五時即華嚴時、阿含時方等時、般若時、法華涅盤時。這是根據《大般涅盤經》中從牛出乳、從乳出酷,次第而出生酥熟酥、醍醐五味的譬喻而立的。乳譬第一華嚴時,説《華嚴經》;酷譬第二鹿苑時,説“阿含經”;生酥喻第三方等時,説《大方等大集經》《寶積經》《維摩經》《楞伽經》《勝鬘經》等;熟酥喻第四般若時,説《般若經》;醍醐喻第五法華涅盤時,説《妙法蓮華經》《大般涅盤經》。這是佛陀在不同時機、對不同聽眾分五個階段説出的五類不同教法,叫“別義五時”。

法華宗判教

法華宗 法華宗
又佛陀宣説教法,並非按五大類絕對分界,而是將華嚴的義理分散在各個時教,如在鹿苑時裏,就間説到無相教法等,表明各時相五融通,謂之“通義五時”。從佛陀教法的方式方面判為化儀四教,從其內容方面判為化法四教,合稱八教。化儀四教為頓、漸、秘密、不定。配合五時,佛陀對具有高深教理知識的眾生説《華嚴經》令其頓悟究竟教理,為頓;佛陀對教理知識較差的眾生漸次説“阿含經”(鹿苑時),《大方等大集經》《大般若經》,使其由淺入深,轉小向大,漸次深悟教理,為漸;在頓、漸中都有秘密和不定二教,秘密與不定只是顯與隱的區別,同席聽講,各自悟解的教理淺深不同,或頓或漸,隱而互不相知的為秘密教;顯而互知的為不定教;到了講《妙法蓮華經》《大般涅盤經》時,聽眾已經成熟,佛陀演教超出於方式之外,稱之為非頓、非漸、非秘密、非不定。化法四教為藏、通、別、圓,與五時所説諸經相配,《華嚴經》就是圓教,併兼別教。鹿苑時“阿含經”是藏教,小乘奉為圭臬。《大方等大集經》沒且定,四教比較對説,看其所對而異是別教。《般若經》中諸部般若,是闡明通、別、圓三教的,稱為通

法華宗主要影響

該宗是中國佛教最早創立的一個宗派。它集合南北各家義學禪觀之説,加以整理和發展而成一家之言,當時得到朝野的支持和信奉,對隋唐以後成立的各宗派多有影響。元明以後,該宗學者往往兼倡淨土,形成“教在天台,行歸淨土”之風。該宗在漢族地區雖幾經興衰,但仍延續至今不絕。
9世紀初,日本僧人最澄將此宗傳到日本,在平安時代(784~1192),與真言宗並列發展,史稱“平安二宗”。13世紀由此宗分出日蓮宗。當今,日本天台本宗、日蓮宗都很興旺,而日蓮宗在20世紀又分出幾個新興教派。

法華宗創始人

創始人 創始人
天台宗創始人智顗 [2]  (538—597年),俗姓陳,18歲出家,聰明好學,23歲拜慧思為師。公元567年到金陵(今南京)。不久,開始講《法華經》。智覬認為大乘佛教《法華經》是釋迦牟尼佛所説眾經中最重要的一部經。《法華經》全名叫《妙法蓮花經》,是用美麗純潔的蓮花來比喻這部佛經的美妙。《法華經》認為人人都具有佛的本性,這是與生俱來的。如果通過修行,克服各種貪慾,轉迷為悟,人人都可以覺悟成佛。這是大乘佛教最有影響的一種學説,它把小乘佛教所追求的修行到阿羅漢的最高理想提升到成佛的境界。“大乘”和“小乘”是佛教兩個重要派別。大乘佛教在公元1世紀時形成於印度,後來傳入中國。“大乘”的中文意思是大的運載車輛或康莊大道。比喻修行者可以乘坐這輛巨大的車輛,從痛苦的人生中達到覺悟與解脱。大乘和小乘有很多不同處,主要的不同是:小乘佛教認為佛只有一位,就是釋迦牟尼佛,除此再無其他的佛;大乘佛教認為人人都有佛性,都可以成佛。這種觀點成就了三世—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以及十方世界—東方、南方、西方、北方、西南方、東北方、東南方、西北方、上方、下方無量多的佛;小乘佛教只求自我修行,最高目的是修成一個“阿羅漢”。大乘佛教認為小乘佛教的最高目的—修成“阿羅漢”所追求的目標不高。因為“阿羅漢”之上還有菩薩和佛陀,佛弟子要把修行成佛作為最高追求目的。而且僅僅自我覺悟是遠遠不夠的,還要以大慈大悲的精神去救度他人,讓儘量多的眾生—包括人類以外的生靈都能夠覺悟,共同達到佛的境界。

法華宗淵源

淵源於南嶽慧思。他建立“十如”(即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的諸法實相説。智顗用以與十法界(即佛、菩薩、緣覺聲聞四聖與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六凡)、三種世間(即五陰世間眾生世間、依報國土世間)等相配,構成“一念三千”的理論。認為一心具有十法界,十法界——互具成百法界。而十法界又各具有三種世間,成三十種世間。依此推算,百法界就具有三千種世間。這三千種世間,都不過是具在介爾(微細)一念心中,謂之“一念三千”,亦名“性具”,或名“理具”。依此理具三千,而有事造三千。智顗又用此三千諸法為介爾現前一念心的所觀之境,進而聯繫慧文的“一心三觀”來考察,認為一切事物都由因緣所生,沒有固定不變的實體,即空;但從另一方面來看,又是相貌宛然,即假;空、假原是諸法一體的兩個對立側面,從全體看不應偏於任何一面,空即假,假即空,空假不二即是中。空、假、中同時具於一念,叫做“一念三千空假中”。空、假、中都是真實,稱為三諦。三即一,一即三,三一融通無障無礙,是為三諦圓融。修此一念三千空、假、中的三諦圓融,見空為一切智,見假為道種智,見中為一切種智。所以三諦圓融也就是三智圓融。通過圓修三諦,達到頓斷三惑,圓證三智,此即天台宗的中心理論。用此一念三千和三諦圓融兩層實相説作為觀法修修行,即觀三千、三諦諸法具於現前介爾陰妄一念之心,心即諸法,諸法即心,心法一體,無待絕待,謂之“觀不思議境”,此中能觀之智對所觀之境為第一重能所,能觀智境對所觀陰妄一念為第二重能所,這是總觀。另有九種助觀,即真正發菩提心、善巧安心、破法遍、識通塞、道品調適,對治助開、知位次、能安忍、離治愛等。合稱十乘觀法。是為天台宗的圓頓止觀禪法)。止觀是融為一體的。止是定,觀是慧,攝(散)心入止為定,靜明觀照為慧,止中有觀,觀中有止。“止觀明靜”,即含止觀並運、定慧力等之意。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