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周頌·昊天有成命

鎖定
《周頌·昊天有成命》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一首詩。這是祭祀周成王的樂歌,它敍述了周初三王對周王朝作出的貢獻,重點稱讚了周成王為完成先王事業所作的努力。全詩一章,只有七句,是《詩經》中最短的篇章之一,但詩題卻是《詩經》中最長的。此詩語言質樸,高度概括,無韻成詩。
作品名稱
周頌·昊天有成命
作品別名
昊天有成命
作    者
無名氏
創作年代
西周
作品出處
《詩經》
文學體裁
雜言古詩

周頌·昊天有成命作品原文

周頌·昊天有成命
昊天有成命,
二後受之
成王不敢康
夙夜基命宥密
於緝熙
單厥心
肆其靖之 [1] 

周頌·昊天有成命註釋譯文

周頌·昊天有成命詞句註釋

⑴周頌:《詩經》中“頌”部分分為“周頌”、“魯頌”和“商頌”。頌是祭祀宗廟的樂歌,不僅配樂,而且還有舞蹈。周頌部分今存三十一篇。
⑵昊天:蒼天。成命:定命,既定的天命。一説明命。
⑶二後:二王,指周文王與周武王。後,君。受之:指承受天命。
⑷成王:即姬誦,武王之子。康:安樂,安寧。
⑸夙(sù)夜:日夜,朝夕。基命:王者始承的天命。基,一説謀劃;一説通“畁”,舉,奉持。命,一説政令。宥(yòu)密:寬仁寧靜。一説小心謹慎,一説宏深而靜密。宥,一説通“有”,語助詞。
⑹於(wū):嘆詞,有讚美之意。緝熙:光明。
⑺單:通“殫”,竭盡。一説通“亶”,信。厥(jué):其,指成王。
⑻肆:鞏固。一説於是。其:語助詞。靖:安定,安和。 [2]  [3]  [4]  [5-6] 

周頌·昊天有成命白話譯文

昭昭上天有指令,
文王武王受天命。
成王不敢享安康,
日夜安民細經營。
多麼光明多輝煌!
竭慮殫精保天命,
國家太平民安寧。 [2]  [3] 

周頌·昊天有成命創作背景

此詩為祭祀周成王而作,最初都是這樣認為的。朱熹詩集傳》援引《國語》曰:“《國語》叔向引此詩而言曰:‘是道成王之德也。’”賈誼新書·禮容下》亦云:“二後,文王、武王也。文王有大德而功未就,武王有大功而治未成,及成王承嗣,仁以蒞民,故稱‘昊天’焉。”均可證。但《毛詩序》卻認為是祭祀天地的:“《昊天有成命》,郊祀天地也。”《毛詩序》之所以會得出這個結論,一是因為其堅認《周頌》無成王之後的作品,所以不可能是祭成王;二是因為其判定詩的主旨往往只根據詩的發端,而不是根據詩的整體。《毛詩序》的這個結論與此篇的詩意明顯牴牾,因為整首詩只有一句涉及天,所以儘管毛詩長時間佔據了詩學的主導地位,儘管鄭玄孔穎達諸儒煞費苦心地為其補苴罅漏,它還是不斷地被後人責難。現代學者亦多摒棄《毛詩序》的觀點,而恢復其“祭祀成王”的本來面目。 [2]  [3]  [4] 

周頌·昊天有成命作品鑑賞

周頌·昊天有成命整體賞析

此詩題目雖是《詩經》中最長的,卻是《詩經》中最短的篇章之一,它只用七句話,簡潔地敍述了周初三王對周王朝作出的貢獻,重點稱讚了周成王為完成先王事業所作的努力。全詩七句中有五句讚美成王,只有開頭一句涉及天,表現了周人敬天的同時,更重視人為的努力。
此詩開頭,祭成王不從祭主入手,卻上溯到文、武二王,再追溯到昊天,似乎有些離題。其實這並不難解釋,成王受命於文、武二王,文、武二王又受命於天,所以從天入手,以示成王與文、武二王一脈相承,得天之真命。首二句是全詩的引子,其作用猶如賦比興中的興,後五句才是全詩的主體。成王是西周第二代天子,聲望僅次於文、武二王,與其子康王齊名,史稱“成康之治”。《史記·周本紀》曰:“成、康之際,天下安寧,刑措四十餘年不用。”天下之所以安寧,是因為“成王不敢康”,此與《離騷》所説的“夏康娛以自縱”正相對照。“夙夜基命宥密”伸足“不敢康”之意,一正一反,相得益彰。按此句最難理解。《禮記·孔子閒居》有:“孔子曰:‘夙夜其命宥密,無聲之樂也。”’鄭玄注:“其,讀為基。基,謀也。密,靜也。言君夙夜謀為政教以安民,則民樂之。”陳子展詩經直解》謂“此句舊解唯此鄭注較為明確”。《爾雅·釋詁》亦曰:“基,謀也。”正與鄭注同義。第五句的“緝熙”是連綿詞,不應分解,《大雅·文王》有“於緝熙敬止”,《周頌·維清》有“維清緝熙”,《周頌·載見》有“俾緝熙於純嘏”,都作光明解,茲亦依之。最後一句的“其”等於“之”,“肆其靖之”等於“肆之靖之”,也就是“鞏固它安定它”的意思。文王、武王開創的周朝在成王時得以鞏固、安定、這就是祭主一生的功績。
頌詩的功用是告神。其要求詩“義必純美”,不像“宴飧時之常詠”(劉勰文心雕龍·頌讚》)可以大加修飾。語言質樸,高度概括則是這首頌詩的特色。 [3]  [4] 

周頌·昊天有成命名家點評

宋代朱熹《詩集傳》:“賦也。此詩多道成王之德,疑祀成王之詩也。言天祚周以天下,既有定命,而文武受之矣。成王繼之,又能不敢康寧,而其夙夜積德,以承籍天命者,又宏深而靜密,是能繼續光明文武之業而盡其心,故今能安靜天下,而保其所受之命也。”
清代姚際恆詩經通論》:“小序謂‘郊祀天地’,妄也。《詩》言天者多矣,何獨此為郊祀天地乎?郊祀天地,不但於成王無與,即武王亦非配天地,而言‘二後’,何耶?”
清代方玉潤詩經原始》:“序謂‘郊祀天地’,不知何所取義。詩唯首句及天,‘二後’下皆言文、武受命,及成王之德。曰‘不敢康’,曰‘宥密’,曰‘緝熙’,而終之以‘單厥心’,所以上基天命,纘成王業,而能安靖天下者於是乎在。於天地毫不相涉,天下豈有此等祭天地文乎?” [1]  [2]  [3] 
參考資料
  • 1.    朱 熹.詩經集傳.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53
  • 2.    王秀梅 譯註.詩經(下):雅頌.北京:中華書局,2015:748-749
  • 3.    姜亮夫 等.先秦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652-654
  • 4.    周嘯天.詩經楚辭鑑賞辭典.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1990:836-837
  • 5.    周振甫.詩經譯註.北京:中華書局,2013:503-504
  • 6.    周明初等 註釋.詩經.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246-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