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昇陽除濕防風湯

鎖定
昇陽除濕防風湯,中醫方劑名。出自《脾胃論》卷中。具有升舉陽氣,升清降濁之功效。主治脾胃虛弱,陽氣下陷,以致飧泄、濡瀉,或後重、便閉,及腸風下血。①《噬脾胃論》:大便閉塞或裏急後重,數至圊而不能便或少有白膿或少有血。②《內經拾遺》:濡瀉。③《明醫雜著》:脾胃損傷,陽氣下陷,大便泄瀉或後重便塞。④《張氏醫通》:風濕飧泄及腸風滯下便血。⑤《證治寶鑑》:瀉注諸澀藥不效者。
中文名
昇陽除濕防風湯
功    效
升舉陽氣,升清降濁

昇陽除濕防風湯組成

蒼朮(泔浸、去皮淨)四兩(120g),防風二錢(6g),白朮白茯苓白芍藥各一錢(3g)。

昇陽除濕防風湯用法用量

上㕮咀、除蒼朮另作片子,水一碗半,煮至二大盞,納諸藥同煎至一大盞,去滓,空心食前稍熱服。

昇陽除濕防風湯主治

脾胃虛弱,陽氣下陷,以致飧泄、濡瀉,或後重、便閉,及腸風下血。
①《噬脾胃論》:大便閉塞或裏急後重,數至圊而不能便或少有白膿或少有血。
②《內經拾遺》:濡瀉。
③《明醫雜著》:脾胃損傷,陽氣下陷,大便泄瀉或後重便塞。
④《張氏醫通》:風濕飧泄及腸風滯下便血。
⑤《證治寶鑑》:瀉注諸澀藥不效者。

昇陽除濕防風湯方義

此證飧泄不禁,以此藥導其濕;如飧泄及泄不止,以風藥昇陽,蒼朮益胃去濕;脈實,臏脹閉塞不通,從權以苦多甘少藥泄之;如得通,復以昇陽湯助其陽,或便以昇陽湯中加下泄藥。
①《醫方考》:風能勝濕,故用防風;燥能制濕,故用二術;淡能利濕,故用茯苓;土病木乘,故用芍藥。又曰:久風入中,則為腸風飧泄,故用防風;伐肝疏脾,非酸不可,故用芍藥。
②《醫方集解》:此足太陰陽明藥也,蒼朮辛温燥烈,升清陽而開諸鬱,故以為君;白朮甘温,茯苓甘淡,佐之以健脾利濕;防風辛温勝濕而昇陽;白芍酸寒斂陰而和脾也。

昇陽除濕防風湯運用

便秘,《中醫雜誌》(1983;4:78):凡經常便秘,虛坐努責,甚或下墜,便中帶血,或虛人不任攻伐者,用此方效果亦很滿意。藥量改為蒼朮15克,防風、茯苓、白朮各10克,白芍6克。老年人大便不通,上述藥量需減半,否則往往出現腹瀉。此方妙在無攻伐之弊,對年老、體弱、大病後、產後、不宜用攻下方藥者,辨證使用昇陽除濕防風湯頗效。

昇陽除濕防風湯使用注意

慎勿利之,利之則必致病重,反鬱結而不通。

昇陽除濕防風湯附註

本方方名,《證治匯補》卷八引作“昇陽防風湯”。《內經拾遺》有甘草。

昇陽除濕防風湯附方

名稱:昇陽除濕防風湯。
組成:蒼朮(泔浸)、防風、茯苓、白朮、白芍、益智仁、半夏。
用法:加生薑,水煎服。
主治:胃虛泄瀉腸鳴。
出處:《李氏醫鑑》卷七。

昇陽除濕防風湯重要文獻摘要

李東垣醫學全書》:“昇陽除濕防風湯,蒼朮泔浸,去皮淨,四兩,防風二錢,白朮、白茯苓、白芍藥已上各一錢。上㕮咀、除蒼朮另作片子,水一碗半,煮至二大盞,納諸藥同煎至一大盞,去滓,空心食前稍熱服。如此證飧泄不禁,以此藥導其濕。如飧泄及泄不止,以風藥昇陽。蒼朮益胃去濕,脈實、膜脹、閉塞不通,從權以苦多甘少藥泄之;如得通,復以昇陽湯助其陽,或便以昇陽湯中加下泄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