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日本國際獎

鎖定
日本國際獎(日文:日本國際賞;英文:Japan Prize),是日本國際科學技術財團所頒發的獎項。該大獎由日本國際科學技術財團於1983年設立,1985年首次頒獎。該大獎評委會於每年1月公佈獲獎者名單,同年4月在東京舉行頒獎儀式。
中文名
日本國際獎
外文名
Japan Prize
頒發單位
國際科學技術財團
確定時間
1983年

目錄

日本國際獎簡介

日本國際獎頒獎典禮 日本國際獎頒獎典禮
該獎項授予在科學技術方面取得了獨創性的和飛躍性的成果,對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的和平與繁榮做出了重大貢獻的人。獲獎者多為世界有名的科學家。獲獎者可以得到獎狀,獎牌及5000萬日元的獎金。該獎項只授予在世人物。
1981年,提出了日本也需要和諾貝爾獎所匹敵的獎項的構想。1983年確定了獎項的設立,1985年在國立劇場舉行了第一次頒獎儀式。頒獎儀式上,天皇皇后首相,兩院議長和最高裁判所長官都會出席。

日本國際獎得獎者

1986年:大衞·吞布爾(David Turnbull)與威廉·約翰·克福(Willem J. Kolff)
1987年:亨利·貝切爾(Henry M. Beachell)、戈·辛·庫西(Gurdev S. Khush)與希爾多·哈羅德·梅門(Theodore H. Maiman)
1988年:喬治·房德里耶斯(George Vendryes)、唐納德·亨德森(Donald Henderson)、蟻田功(Isao Arita)、法蘭克·芬奈爾(Frank Fenner)、呂克·蒙塔尼耶與羅伯特·卡洛(Robert C. Gallo)
1990年馬文·閔斯基、威廉·傑森·摩根(William Jason Morgan)、丹尼爾·麥克肯澤(Dan McKenzie)與薩維爾·勒·皮雄
1991年:賈各路易·裏翁(Jacques-Louis Lions)與約翰·朱裏安·懷爾德(John J. Wild)
1992年格哈德·埃特爾與恩耐斯特·約翰·克里斯多佛·波巨(Ernest John Christopher Polge)
1993年:弗蘭克·普萊斯(Frank Press)與凱利·穆利斯
1995年尼克·何倫亞克(Nick Holonyak Jr.)與愛德華·F·奈普林(Edward F. Knipling)
1996年高錕與伊藤正男(Masao Ito)
1997年:杉村隆(Takashi Sugimura)、布魯斯·艾姆斯(Bruce N. Ames)、約瑟夫·F·恩格爾佰格(Joseph F. Engelberger)與吉川弘之(Hiroyuki Yoshikawa)
1998年江崎玲於奈、茹澤夫·謝爾(Jozef S. Schell)與馬克·馮·蒙塔谷(Marc C. E. Van Montagu)
江崎玲於奈的獲獎理由是:“通過創造和實現人工超晶格晶體概念,為新的功能性材料的發展做出貢獻”。 [1] 
1999年:威廉·威斯利·皮特森(W. Wesley Peterson)、傑克·L·斯特羅明格(Jack L. Strominger)與唐·克雷格·威爾利(Don C. Wiley)
2000年英·瑪哈(Ian L. McHarg)與石坂公成(Kimishige Ishizaka)
2001年:約翰·B·古迪納夫與提摩西·R·帕森斯(Timothy R. Parsons)
2002年:蒂姆·伯納斯-李、安妮·麥克拉倫Anne McLaren)與安德烈·塔克斯基(Andrzej K. Tarkowski)
2003年本華·曼德博、詹姆士·A·約克(James A. Yorke)與小川誠二(Seiji Ogawa)
2004年:本多健一、藤島昭(Akira Fujishima)、凱斯·J·桑斯博裏(Keith J. Sainsbury)與約翰·H·勞頓(John Lawton)
2005年:長尾真、竹市雅俊與埃爾基·魯奧斯拉蒂(Erkki Ruoslahti)
2007年阿爾貝·費爾、彼得·格林貝格與彼德·蕭·艾什頓(Peter Shaw Ashton)
2009年:丹尼斯·L·梅多斯 [2]  、戴維·E·庫爾 [2] 
2010年:巖崎俊一 [3]  、彼德·維託塞克 [3] 
2011年:肯尼斯·湯普遜 [3] 丹尼斯·裏奇 [3]  、岸本忠三 [3]  、平野俊夫 [3] 
2012年珍妮特·羅利 [3]  、布萊恩·德魯克爾 [3]  、尼古拉斯·萊登 [3] 佐川真人 [3] 
2013年:C·格蘭特·威爾森 [3]  、讓·弗雷謝 [3]  、約翰·弗雷德裏克·葛拉斯雷 [3] 
2014年:末松安晴 [3]  、查爾斯·戴維·阿利斯 [3] 
2015年1月29日,日本國際科學技術財團在東京宣佈,2015年的“日本國際獎”授予1名日本科學家、1名美國科學家和1名法國科學家,以表彰他們在“資源、能源、社會基礎”和醫藥學領域的突出貢獻。
該財團理事長矢崎義雄當天在記者會上介紹説,88歲的東京大學榮譽教授高橋裕獲得“資源、能源、社會基礎”獎。獲獎原因是這位學者很早就開始關注水災與社會活動的關係,經過實地調查和數據分析,高橋裕在上世紀70年代開始提倡重視流域自然環境與人類共存的治水理念,開拓了包括治水、疏導和河流環境保護在內的日本“河流工學”領域。1997年日本修改《河川法》時採納了高橋裕的學説。此外,容易遭受熱帶氣旋災害的孟加拉國等10餘個國家和地區也採納了高橋裕的建議,為減輕當地水災危害、改善河流環境作出了貢獻。
79歲的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聖迭戈分校醫學部小兒科教授西奧多·弗裏德曼和65歲的法蘭西學院教授阿蘭·菲舍爾獲得醫藥學獎。弗裏德曼在上世紀70年代提出基因治療概念,帶動了早期基因治療基礎研究。菲舍爾則對致死性“X連鎖重症聯合免疫缺陷病”患兒實施造血幹細胞基因治療,並且證實基因治療能夠發揮顯著療效,使基因治療理念成為現實。
本年度“日本國際獎”的頒獎儀式將於2015年4月23日在東京舉行,屆時將向獲獎者頒發獎狀、獎牌和獎金。兩個領域的獎金均為5000萬日元(約合42萬美元),弗裏德曼和菲舍爾將分別獲得醫藥學獎金2500萬日元。 [4] 
2016年細野秀雄 [3]  、Steven D. Tanksley [3] 
2017年2月2日,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珍妮弗·道德納 ,在德國馬克斯·普朗克感染生物學研究所工作的法籍科學家——埃瑪紐埃勒·沙爾龐捷,獲得2017年生命科學領域的“日本國際獎”;以色列魏茨曼科學研究所教授——阿迪·沙米爾,獲得2017年電子、信息、通信領域的“日本國際獎”。 [5] 
2018年1月30日,鋰離子電池發明者吉野彰獲得2018年資源·能源·環境·社會基礎設施”領域“日本國際獎”;美國埃默裏大學醫學院——馬克斯·庫珀、澳大利亞“沃爾特和伊麗莎·霍爾醫學研究所”——雅克·米勒獲得2018年“醫學和藥學”領域的“日本國際獎”。 [6] 
2019年岡本佳男 [3]  、 Rattan Lal [3] 
2020年:Robert G. Gallager [7] 斯萬特·帕博 [7]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