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旗袍

(滿族等少數民族婦女服飾)

鎖定
旗袍原來是滿族婦女的基本服裝,特點是身寬大,線條平直,下長至足,呈直筒式,領、袖、襟、裙有寬闊的花邊。 [1]  [3] 
中文名
旗袍 [1-2] 
分    類
服裝 [1] 
適宜人羣
婦女 [1] 
產生年代
清朝 [2] 

旗袍得名由來

因它是旗人的常服,故被稱之為“旗袍”。 [11]  據史料記載,宣統元年即對滿族女性所扮裝束統稱為“旗裝”。包括有“旗頭旗袍旗鞋”,皆為其他民族對滿族人服飾的特定稱謂。滿族人對本民族的服飾有着自己的稱謂,袍服稱為“西極根”或“衣介兒”,鞋稱為“烏拉”。 [10] 

旗袍基本信息

旗袍是滿族、錫伯族、達斡爾族婦女傳統服飾。 [5-7]  旗袍的特點是立領,右大襟,緊腰身,下襬開衩。古旗袍有琵琶襟、如意襟、斜襟、滾邊或鑲邊等。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後,經改進,腰身寬鬆,袖口寬大,長度適中,便於行走。已成為中國婦女較通行的服裝。三十年代初受西方短裙影響,長度縮短,幾近膝蓋,袖口縮小。三十年代中又加長,兩邊開高衩,突出了婦女體形的曲線美。四十年代縮短,出現短袖或無袖旗袍,外為流線型。繼後,衣片前後分離,有肩縫和裝袖式旗袍裙等。旗袍具有東方色彩,能充分顯示儀態雍容文雅,被認為是表現女性美的典型民族服裝,稱譽世界。 [4] 

旗袍歷史沿革

一九二一年,女人穿上了長袍。發源於滿洲的旗裝自從旗人入關以後一直與中土的服裝並行着的,各不相犯,旗下的婦女嫌她們的旗袍缺乏女性美,也想改穿較嫵媚的襖褲,然而皇帝下詔,嚴厲禁止了。五族共和之後,全國婦女突然一致採用旗袍,倒不是為了效忠於清朝,提倡復辟運動,而是因為女子要蓄意模仿男子。 [9] 

旗袍民間傳説

流行於世界各地的旗袍其實是滿族人的發明。傳説當時滿族有一個皇帝到東北來考察民情,在臨走的時候,當地人告訴他,當地東北方向有一個女人“騎龍抱鳳”,可以選為娘娘。皇帝就向着東北方向前行,後來在路上恰巧看到一個長得臉黑俊俏的姑娘,當時她正好是左手抱着一隻雞,右手正好拎着一塊豆腐,看見皇帝來了,她就蹦到一座土牆上躲了起來。皇帝就把她認為是傳説中的娘娘,後來就召進了宮,並封為黑娘娘
進宮以後,她看到女人們山河地理裙做得又長又肥,邁步的時候腳蹬鞋踩,於是她就給剪開了。形成了後來的旗袍,變成了更合體的服裝。 [8] 

旗袍社會意義

旗袍也顯示了中國婦女獨特的風格。旗袍在世界上受到各個國家婦女的歡迎。滿族人還喜歡在旗袍外面套上一件長到肚臍的對襟短褂。 [8]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