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旁敲側擊

鎖定
旁敲側擊(拼音:páng qiāo cè jī)是一個成語,最早出自於清·蒲松齡《聊齋志異·新鄭訟》。 [2] 
旁敲側擊指在旁邊和側面敲敲打打。比喻説話或寫文章不從正面闡明本意,而是用若明若暗的語言影射、攻擊,或轉彎抹角地説出來。 [4]  在句中一般作謂語、定語、狀語。 [1] 
中文名
旁敲側擊
拼    音
páng qiāo cè jī
近義詞
拐彎抹角含沙射影
反義詞
直言不諱直截了當
出    處
《聊齋志異·新鄭訟》
注音字母
ㄆㄤˊ ㄑㄧㄠ ㄘㄜˋ ㄐㄧ
語法結構
聯合式
語法屬性
作謂語、定語、狀語

旁敲側擊成語出處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新鄭訟》:“事有難於驟明者,有得其端倪而不能以口舌爭者,非旁敲側擊,用借賓定主之法,則無皂白矣。” [2]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成語“旁敲側擊”。 [2] 

旁敲側擊成語典故

齊威王八年(前371年),楚國派遣大軍侵犯齊境。齊王派淳于髡出使趙國請求救兵,讓他攜帶禮物黃金百斤,駟馬車十輛。淳于髡仰天大笑,將系帽子的帶子都笑斷了。威王説:“先生是嫌禮物太少麼?”淳于髡説:“怎麼敢嫌少!”威王説:“那你笑,難道有什麼説辭嗎?”淳于髡説:“今天我從東邊來時,看到路旁有個祈禱田神的人,拿着一個豬蹄、一杯酒,祈禱説:‘高地上收穫的穀物盛滿篝籠,低田裏收穫的莊稼裝滿車輛,五穀繁茂豐熟,米糧堆積滿倉。’我看見他拿的祭品很少,而所祈求的東西太多,所以笑他。”於是齊威王就把禮物增加到黃金千鎰,白璧十對,駟馬車百輛。淳于髡告辭啓行,來到趙國。趙王撥給他十萬精兵,一千輛裹有皮革的戰車。楚國聽到這個消息,連夜退兵而去。 [3] 
齊威王非常高興,在後宮設置酒餚,召見淳于髡,賜他酒喝。問他説:“先生能夠喝多少酒才醉?”淳于髡回答説:“我喝一斗酒也能醉,喝一石酒也能醉。”威王説:“先生喝一斗就醉了,怎麼能喝一石呢?能把這個道理説給我聽聽嗎?”淳于髡説:“大王當面賞酒給我,執法官站在旁邊,御史站在背後,我心驚膽戰,低頭伏地地喝,喝不了一斗就醉了。假如父母有尊貴的客人來家,我捲起袖子,弓着身子,奉酒敬客,客人不時賞我殘酒,屢次舉杯敬酒應酬,喝不到兩鬥就醉了。假如朋友間交遊,好久不曾見面,忽然間相見了,高興地講述以往情事,傾吐衷腸,大約喝五六鬥就醉了。至於鄉里之間的聚會,男女雜坐,彼此敬酒,沒有時間的限制,又作六博、投壺一類的遊戲,呼朋喚友,相邀成對,握手言歡不受處罰,眉目傳情不遭禁止,面前有落下的耳環,背後有丟掉的髮簪。在這種時候,我最開心,可以喝上八斗酒,也不過兩三分醉意。 [3] 
天黑了,酒也快完了,把殘餘的酒併到一起,大家促膝而坐,男女同席,鞋子木屐混雜在一起,杯盤雜亂不堪,堂屋裏的蠟燭已經熄滅。主人單留住我,而把別的客人送走,綾羅短襖的衣襟已經解開,略略聞到陣陣香味。這時我心裏最為高興,能喝下一石酒。所以説,酒喝得過多就容易出亂子,歡樂到極點就會發生悲痛之事。所有的事情都是如此。”這番話是説,無論什麼事情不可走向極端,到了極端就會衰敗。 [3] 
淳于髡以此來婉轉地勸説齊威王。威王説:“好。”於是,威王就停止了徹夜歡飲之事,並任用淳于髡為接待諸侯賓客的禮賓官。齊王宗室設置酒宴,淳于髡常常作陪。 [3] 

旁敲側擊成語寓意

淳于髡勸諫齊威王沒有直接正面否定,而是間接側面勸説,這樣既給齊威王留足了面子,又達到勸諫的目的。理智,冷靜,而效果又出人意料。成語告訴人們,直言快語有時候並不是好事情,而旁敲側擊作為一種智慧性的套路有時候卻很起作用。能夠想到“旁”和“側”是第一,會“敲”和“擊”是第二,兩邊結合,結果往往出人意料。 [3] 

旁敲側擊成語運用

  • 成文用法
“旁敲側擊”指在旁邊和側面敲敲打打。比喻説話或寫文章不從正面闡明本意,而是用若明若暗的語言影射、攻擊,或轉彎抹角地説出來。 [4] 
在句中一般作謂語、定語、狀語。 [1] 
  • 運用示例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二○回:“雲岫這東西,不給他兩句,他當人家一輩子都是糊塗蟲呢。只不過不應這樣旁敲側擊,應該明亮亮的叫破了他。” [4] 
清·梁啓超《教育與政治》:“不堂堂正正辯論是非,而旁敲側擊中傷對手,最是卑劣,如此,則正當的輿論永遠不會成立。” [4] 
現代·魯迅《墳·我之節烈觀》:“或者‘業儒’的人,想借女人守節的話,來鞭策男子,也不一定。但旁敲側擊,方法本嫌鬼祟,其意也太難分明。” [4] 
參考資料
  • 1.    旁敲側擊  .漢典[引用日期2014-12-07]
  • 2.    潘嘵龍,鄭吉萍主編. 小學生成語詞典[M]. 海口:南海出版公司, 1996.03:176-177
  • 3.    文心,李廣主編. 邯鄲成語典故 故事大全集[M]. 石家莊:河北美術出版社, 2018.06:597-598
  • 4.    王濤主編. 中國成語大辭典[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8.04: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