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施懷雅

鎖定
1832年,施懷雅父子公司(Swire Son Co.)在利物浦成立,由英國商人、父親約翰·施懷雅(John Swire)、哥哥約翰·撒繆爾·施懷雅(John Samuel Swire)和弟弟威廉·哈德遜·施懷雅(William Hudson Swire)共同創辦。主要經營英國與歐美國家之間的進出口貿易
公司名稱
施懷雅父子公司
外文名
Swire Son Co.
成立時間
1832年
總部地點
利物浦
經營範圍
英國與歐美國家的進出口貿易
為了把業務擴展到中國和遠東,施懷雅家族與英國商人巴特菲爾德(Butterfield)在上海共同創辦了巴特菲爾德與施懷雅公司(Butterfield Swire Co.),以太古洋行作為中文名稱,1867年7月1日正式開業,主要經營進出口貿易,將英國的棉毛織品等運銷到中國,再將中國的絲、茶等運銷到英國。
1868年,巴特菲爾德退出太古洋行,但公司的英文名稱未變。此後"施懷雅父子公司"和"巴特菲爾德與施懷雅公司"就成為一家公司兩塊招牌,而它們的中文名稱都是太古洋行。就在1868年內,施懷雅父子公司總部利物浦遷到倫敦,利物浦設分公司。以後又陸續在曼徹斯特、紐約、澳洲等地設分公司。而上海的巴特菲爾德與施懷雅公司也就成為施懷雅父子公司的上海分公司,1870年又在香港設分公司。這就是通常所説的太古洋行上海分行和香港分行。
太古財團的經營作風素以穩健著稱。"二戰"之前,它在香港的業務除傳統的進出口貿易以外,主要經營航運、倉庫、碼頭、造船、一般製造業、房地產業公用事業。太古財團下屬的太古輪船公司,1871年創辦,經過與美資旗昌輪船公司的激烈競爭,終於控制了舊中國的長江航運,開闢了遠東的海參崴、日本、菲律賓、馬來亞、印尼、泰國的航線,加上歐、美、澳各洲的航線,成為全球最大的航運公司之一。1900年太古與英國"藍煙囱"輪船公司等合組太古船塢公司,資本額達到80萬英鎊,在魚湧興建一座大型船塢,歷時九年才完成。不但能停放而且能建造萬噸級巨輪,還能生產引擎等多種機具。
20世紀30年代以後,這間公司幾乎包攬了華南需用的所有大小船舶的建造。此外,由太古獨資或參股經營的太古糖業公司等也都在香港及遠東享有盛譽。在中國內地,太古在福州汕頭蕪湖、漢口、天津、南京、鎮江寧波宜昌、廣州、廈門青島煙台大連、長沙、重慶都設有分支機構,是舊中國最大的外資航運企業,被稱為"航運之王"。在進出口貿易、工業、商業等領域也都擁有鉅額資產和權益。
太古財團一直由施懷雅家族控制,其高層代表人物也長期擔任港英行政局或立法局議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