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施密特反應

鎖定
施密特反應(英文Schmidt反應)是一個有機重排反應,原料在疊氮酸作用下,放出氮氣,發生烷基遷移生成新的C-N鍵。[1]以羧酸作原料時,經由異氰酸酯中間體,產物為少一個碳的
中文名
施密特反應
發現時間
1924年
發現人
卡爾·弗里德里希·施密特
反應類型
有機重排反應

目錄

施密特反應簡介

反應由卡爾·弗里德里希·施密特(1887-1971)在1924年發現,[2]一般採用質子酸(如硫酸多聚磷酸三氯乙酸)或路易斯酸催化,用於合成新的有機化合物,如2-奎寧環酮。
如果原料在酸中穩定,則這個反應產率很高,高於同類型的霍夫曼重排反應、Lossen重排反應及Curtius重排反應。使用的羧酸可以是一元或二元直鏈脂肪羧酸、脂環族羧酸或芳香族羧酸。疊氮酸及酰基疊氮均是易爆且有毒的化合物,使用時需注意安全。

施密特反應反應機理

羧酸作原料時,首先羥基質子化,水離去,生成酰基陽離子11與疊氮酸加成,生成質子化的酰基疊氮22發生重排,烷基R遷移至C-N鍵另一端,氮氣離去。水進攻質子化的異氰酸酯生成氨基甲酸酯4去質子化及失二氧化碳得到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