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新馬航

鎖定
馬來西亞國際航空有限公司,又稱新馬航。 [4] 
2015年9月1日,配合重組計劃,在8月28日正式獲得大馬民航局發出航空營運證書後,馬來西亞航空公司(MAS)宣佈正式易名“新馬航”(MAB),盼能卸下沉重營運包袱,重新出發。 [1] 
“新馬航”德國籍時任執行長米勒1日零時15分到機場歡迎第一班從香港抵達吉隆坡的MH433航班,並與乘客自拍,象徵“新馬航”的新旅程。 [2] 
公司名稱
新馬航
外文名
MALAYSIA AIRLINES SYSTEM BERHAD
更名時間
2015年9月1日
公司全稱
馬來西亞國際航空有限公司 [4] 

新馬航更名原因

運營成本過高、受到亞航等廉價航空公司競爭等原因,馬航連年虧損。連年財務狀況不佳、飛行事故頻發讓馬來西亞航空(MAS)苦苦支撐。
2014年,馬來西亞航空公司曾經歷了震驚世界的MH370失聯和MH17航班的接連失事令公司雪上加霜。
2014年底,馬航退市開始重組,隨後成立新馬航。
2015年5月米勒接任馬航首席執行官,馬航看中了他之前在其他航空公司任職的經歷,包括帶領愛爾蘭國營航空公司走出困境。
2015年9月1日,馬來西亞航空公司(MAS)宣佈正式易名“新馬航”。

新馬航調整策略

在米勒上任後,馬航大幅削減員工並計劃淘汰部分客機,停飛了不少虧損的長途航線,更加註重中程航線,以期轉型為一家區域航空公司。 [3] 
2014年12月,馬航宣佈與阿聯酋航空達成合作協議,利用後者廣泛的航線網絡。
2016年4月19日,馬來西亞航空公司發佈官方聲明稱,公司首席執行官兼常務董事米勒將於9月提前離職。馬航在聲明中説,米勒以“個人處境改變”為由,提出提前結束3年的工作合同。馬航方面已着手尋找繼任者,米勒會繼續留任6個月至9月。
馬航和米勒本人都沒有提及離任的具體原因。
2016年6月30日,新馬航(MAS)任命現任首席運營官彼得貝勒,取代以私人理由辭職的首席執行官米勒,成為馬航的新“帥”,該決定獲得了馬航最大股東國庫控股(Khazanah)的批准。同時,國庫控股亦同時發佈聲明表示,董事局是在6月21日,作出這一決定。
據稱,貝勒在航空領域擁有超過20年的經驗。從新馬航自2015年9月1日運作的第一天起,貝勒便是該公司的資深高層,由他來擔任首席執行官兼董事經理,可以確保馬航持續執行轉虧為盈的計劃,以及整體重組活動,還能加速領導層的交替過程。
彼得貝勒表示,由於乘客數量在2015裏出現了大幅增長,他對前景表現持有樂觀態度。此外,他指出,馬航在澳洲和新西蘭的主要業務已恢復,中國也是他們積極拓展的市場。

新馬航公司事件

主詞條:MH370
2023年11月27日,共有40多名乘客的家屬提起了訴訟的航空運輸損害責任糾紛案,在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開庭審理。這起案件的被告共有五個,分別是馬來西亞航空公司,又稱老馬航,馬來西亞國際航空有限公司又稱新馬航,美國波音公司,飛機發動機制造商英國羅羅公司和德國安聯保險集團。在訴訟請求上,40多名乘客的家屬不盡相同,但主要集中在兩點,一是要求通過案件審理查明MH370航班失聯事件的真相,二是賠償問題。據瞭解,這次案件庭審最大的難點還是在於事件真相的查明。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