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新農村建設熱點難點着力點

鎖定
《新農村建設熱點難點着力點》是2011年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文勝。
中文名
新農村建設熱點難點着力點
作    者
陳文勝
類    別
工農業
出版社
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1年1月
頁    數
246 頁
定    價
36 元
開    本
16 開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801409331

新農村建設熱點難點着力點內容簡介

本書 以點帶面 [1]  深入探討新農村建設的新進展、新問題、新對策。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中後期和本世紀之初,鄉鎮政府的最大挑戰來自農民税費負擔和鄉鎮自身債務。
時移世易,農村發展不斷推進,三農“問題”不斷演變。在新農村建設的情景之下,有的問題不復存在,如農民税費,有的問題依然故我,如維穩壓力,更值得的注意的是,也出現了若干新情況、新問題。這本新書的主題是“新農村建設向何處去”,凝聚了作者對新農村建設問題的深度觀察和深入思考。
本書的主題是“新農村建設熱點難點着力點”,凝聚了作者對新農村建設問題的深度觀察和深入思考,提出了一些富有建設性的解決辦法。本書對廣大“三農”問題研究人員和涉農工作人員有一定的指導意義和參考價值。

新農村建設熱點難點着力點目 錄

序 言/1
第一章 新農村建設的進展與評價/1
一、新農村建設的現實背景/2
二、新農村建設的現實進展/4
三、新農村建設的現實困難/11
四、基本結論與政策建議/26
第二章 新農村建設從何處破題/35
一、在大戰略中尋求思路/6
二、在大目標下探索途徑//9
三、在大視野裏運用方法/43
第三章 傳統農業大省的現代農業發展戰略/45
一、現代農業發展的背景和現實基礎/46
二、現代農業發展的總體思路/54
三、現代農業發展的主要措施/63
第四章 轉變傳統農業大省的農業發展方式/71
一、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理論基礎與時代要求/72
二、農業發展進入現代化發展期的基本特徵與矛盾/80
三、實現農業發展方式轉變的戰略路徑/96
四、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主要對策/107
第五章“糧食核武”時代的中國糧食安全/125
一、糧食成為了世界經濟戰爭的戰略“核武/126
二、影響中國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的關鍵因素/131
三、把握機遇掌握中國糧食安全主動權的戰略思路/136
四、提高中國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的基本對策/138
第六章 建立“兩型”農業生產體系/147
一、建立“兩型”農業生產體系是當前農業生態環境改善的必然呼 喚/148
二、“兩型”農業生產體系需要市場體系的支撐/149
三、建立“兩型”農業生產體系需要正確應對轉基因產品/150
四、建立“兩型”農業生產體系需要對接傳統農業生產體系/151
第七章 財政改革:鄉鎮機構改革的突破口/153
一、鄉鎮機構改革的歷史回顧/154
二、鄉鎮機構改革的核心問題/156
三、鄉鎮政府的職能定位/156
四、鄉鎮機構改革的突破口/158
五、農民的主體地位不可或缺/159
第八章 建立現代農民所需要的新農村文化/161
一、新農村文化建設的出發點/162
二、新農村文化建設的制度瓶頸/164
三、政府推動力對接農村內生動力/165
四、建設重點:培育農村文化市場/169
第九章 農村生活垃圾污染與對策/173
一、農村生活垃圾環境污染的現狀/174
二、農村生活垃圾污染成因/176
三、農村生活垃圾污染的危害/177
四、農村生活垃圾污染的治理對策/179
第十章 縣域經濟社會科學發展指標體系的構建/181
一、縣域科學發展指標體系研究的戰略背景/182
二、縣域科學發展指標體系制訂的依據和原則/183
三、縣域經濟科學發展評價指標體系的構成/185
四、縣域科學發展指標體系的使用/188
附錄:新農村建設的典型調研/195
一、湖南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五鄉十村”調查/195
二、長沙市:典型村莊新型農村集體經濟與農村持續發展/207
三、衡陽縣:產糧大縣的國家責任與地方發展目標的矛盾/220
四、龍泉村:農村合作組織建設進程中的新型農民培育/227
參考文獻/241

新農村建設熱點難點着力點作者介紹

陳文勝,男,湖南省衡陽縣人,研究生學歷,武漢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在讀博士。現任湖南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湖南省社會科學院科研處處長兼農村發展研究所所長,《中國鄉村發現》執行主編,湖南新農村理論與實踐研究基地首席專家,湖南省農村發展研究院院長、湖南省新農村建設促進會執行秘書長、湖湘三農論壇秘書長、香港中文大學作訪問學者。主持創辦的三農通俗讀物《中國鄉村發現》已經成為湖南唯一定期向全國出版發行的知名品牌,發行量已經超過四十五萬冊;主持創辦的三農學術網站“中國鄉村發現網”榮獲2007年“中國農業網站100強”稱號。主持創辦的“湖湘三農論壇”已經成為國內享有盛名的三農學術論壇,是全省乃至全國三農問題研究、學術交流、推介的重要平台。應邀到中共中央黨校、中國人民大學南京大學、中共長沙市委中心學習組、湖南省農辦、湖南師範大學等地作專題學術報告50餘次。主持省級以上課題5項;完成獨著3部:鄉村債務的危機管理》(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鄉鎮視角下的三農》(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新農村建設熱點難點着力點》(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社,2011年)。完成編著35部:主編三農通俗讀物《中國鄉村發現》(1-16輯,湖南人民出版社),《中國鄉村建設》(1-4輯,紅旗出版社),《湖湘三農論壇2008·長沙》(紅旗出版社),《湖湘三農論壇2009·常德》(紅旗出版社),《湖湘三農論壇2010·邵陽》(湖南人民出版社),《湖湘三農論壇2011·衡陽》(湖南人民出版社),《湖南新農村:名人·名村·名鎮》(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湖南省縣域經濟發展報告》(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2011年),《中國農村發展的歷史跨越》(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新型農民能力培養叢書》(1-5輯,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論文60餘篇。其中在《光明日報》發表《四個轉變確保國家糧食安全》、《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與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的內在一致性》、《國民經濟轉型必須從三農突破》等3篇論文;在《中國農村經濟》發表《世界金融危機下的農民增收與扶貧》、《新農村建設進程中的現實困境》等論文;多篇論文被中國社會科學文摘、人大複印資料全文轉載。在2009年榮獲省委、省政府頒發的“省哲學社會科學特別獎”。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