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新媒體藝術

(藝術門類)

鎖定
新媒體藝術(new media art)出現於20世紀,指使用新式媒體技術製作、修改或傳播的當代藝術。其中包括錄像藝術、數字藝術互動藝術、互聯網藝術、虛擬藝術、聲音藝術,以及使用機器人、生物技術、3D打印技術和動畫製作技術等新技術進行創作的藝術作品,而這些都與傳統的藝術形式(繪畫、雕塑、建築等)相區別。
中文名
新媒體藝術
外文名
new media art
創建時間
20世紀中葉

新媒體藝術概述

新媒體藝術指使用新式媒體技術製作、修改或傳播的當代藝術。

新媒體藝術歷史溯源

20世紀中葉,新媒體藝術隨着新技術的快速發展而興起。到了20世紀90年代,隨着互聯網的發展,新媒體藝術作品激增,各式新媒體開始交叉融合。互聯網還為新媒體藝術家提供了新的平台,其受眾面也前所未有地擴大了。具體而言:在1958年,藝術家沃爾夫·沃斯戴爾(Wolf Vostell)將一台電視機囊括進作品《黑屋景觀》(View From the Black Room)中,至此,現成品藝術被引入了技術手段,這標誌着新技術被納入既定的藝術創作實踐;在 20世紀60 年代,激浪派一眾藝術家嘗試將多媒體技術與表演藝術相結合;同樣是在這一時期,以讓·廷格利(Jean Tinguely)為代表的藝術家開始嘗試用機械技術創作更具動感的雕塑;到了 20世紀90 年代,計算機圖形學和互聯網的出現進一步擴展了新媒體藝術的可能性,許多新媒體藝術家使用網站、視頻遊戲和其他形式的數字技術來製作作品;進入新千年後,社交媒體技術的普及催生了藝術家與觀眾互動的新模式。 [1] 

新媒體藝術代表藝術家及作品

作品
藝術家
作品闡釋
《電視鍾》,1963—1981年 《電視鍾》,1963—1981年
白南準(Nam June Paik,1932—2006年),韓國藝術家,激浪派代表人物。
《電視鍾》包括24個電視屏幕,每個都從不同角度拍攝了一個電頻波。他把錄像機的鏡頭當作藝術家的眼睛,而屏幕就像是一幅畫。在這張電子畫面上,白南準綜合了他對繪畫、音樂、哲學、全球化政治和科技等各方面的興趣和知識,創造了一種新的、包含時間因素的拼貼畫。白南準把他的錄像作品稱為“物理性音樂”,通過全球化的電視網絡,來探討不同文化、時空中人們對於時間的共同認知。 [2] 
《穿越》,1996年 《穿越》,1996年
比爾·維奧拉(Bill Viola,1951—),美國藝術家。
錄像裝置包括兩個4.9米長的屏幕。這兩個相關屏幕同時顯示了一個男人從黑暗中逐漸浮現,直到佔據了整個屏幕的過程。在其中一個屏幕上,這個男人的頭上落下水珠;而在另一個屏幕上,這個男人的腳下又冒起了火焰。在後面幾分鐘裏,水和火焰蔓延起來,直至浸透和吞噬了這個男人的整個軀體。水的滴答聲和火的噼啪聲一直伴隨着運動中的視覺圖像。整個影像的速度非常緩慢,似乎可以放緩時間的進程,減緩科技的飛速進步和死亡給人帶來的無可避免的焦慮。最終,所有的一切都回歸到黑暗之中。維奧拉用全球化時代先進的科技手段,使觀眾沉浸在一種原始的、純粹的感性經歷之中,產生出一種穿越物質主義現實世界的精神冥想。 [3] 
《我不是我,這不是我的馬》,2010年 《我不是我,這不是我的馬》,2010年
威廉·肯特里奇(William Kentridge,1955—),南非藝術家。
作品題目取自俄國的同名成語,諷喻推卸責任的人。作品在形式上混雜了人物剪影、動畫和紀錄片,在主題上引用了20世紀30年代俄國作曲家迪米奇·肖斯塔科維奇(Dmitri Chostakovitch)的戲劇《鼻子》和作家果戈理的同名小説。通過俄國前衞藝術的興衰,該作品反思了烏托邦革命理唸的興衰和機械理性主義的荒謬。 [4] 
《40分部的聖歌》,2001年 《40分部的聖歌》,2001年
珍妮特·卡迪夫(Janet Cardiff,1957—),加拿大藝術家。
作品以完全迥異的風格把40個擴音器組合起來,擴音器被分佈在本來空無一物的展廳裏。每個擴音器都代表合唱團的一員。從遠處看,一排排麥克風彷彿一尊尊高大直立的、類似抽象人形的雕塑。隱藏在擴音器裏的音響設備讓每個擴音器都發出某一個歌手的特有聲音。走進空曠的展廳,參觀者驚奇地發現自己置身於合唱團成員發出的各種聲音的包圍之中,成員們似乎正在為一場音樂會做準備。歌手們有的在咳嗽。有的在清嗓子。樂譜的紙張沙沙作響。然後所有歌手(每個麥克風發出一種聲音)開始正式演唱16世紀英國作曲家托馬斯·泰利斯(Thomas Tallis)的多聲部作品《歌唱與讚美》。環繞四周的麥克風將一個幾近空曠的展廳變為劇院。立體音響精確再現了合唱表演,讓觀眾產生一種神奇的幻覺,彷彿自己也站在台上的歌手中間。這種聽覺幻覺是如此完整和諧,以至於《40分部的聖歌》甚至看起來已把藝廊展廳的物理面積轉化為一個建築空間更為龐大的體積,這個空間是實際的合唱表演被錄製下來的地方。 [5] 
《太陽工廠》,2015年 《太陽工廠》,2015年
黑特·史德耶爾(Hito Steyerl,1966—),日裔德國女藝術家。
在這個於2015年威尼斯雙年展德國館首次亮相的沉浸式作品中,藝術家探究了在一個由前所未有的全球數據流定義的時刻,圖像流通的樂趣和危險。太陽工廠在各種類型的媒體形式之間跳動:新聞報道、紀錄片、視頻遊戲和網絡舞蹈視頻。作品想以此探討,當使用光和加速的主題來探索當監控已經成為一個日益虛擬的世界的平凡部分時,集體抵抗還有什麼可能性。太陽工廠講述了一個超現實的故事,工人們在動作捕捉工作室中被迫做出的動作變成了人造的陽光。 [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