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斑羚屬

鎖定
斑羚屬(學名:Naemorhedus):是牛科、羊亞科的哺乳動物,共有4種。體形較小,平均體長1000毫米左右,肩高約510毫米。頜下無須。具足腺,無鼠蹊腺。雌雄兩性均具角,角長128-150毫米,橫切面呈圓形,二角由頭部向後上方斜向伸展,角尖略微下彎。
為典型的林棲獸類,棲息生境多樣,從亞熱帶至北温帶地區均有分佈,可見於山地針葉林、山地針闊葉混交林和山地常綠闊葉林,但未見於熱帶森林中。常在密林間的陡峭崖坡出沒,並在崖石旁、巖洞或叢竹間的小道上隱蔽。一般數只或10多隻一起活動,其活動範圍多不超過林線上限。冬季交配,翌年夏季產仔,每產1仔,偶產2仔。
分佈於不丹、中國、印度、尼泊爾、泰國、越南、巴基斯坦、緬甸、朝鮮、韓國和俄羅斯聯邦。
(概述圖參考來源: [1] 
中文名
斑羚屬
拉丁學名
Naemorhedus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哺乳綱
亞    綱
真獸亞綱
偶蹄目
亞    目
反芻亞目
牛科
亞    科
羊亞科
羊羚族
斑羚屬
赤斑羚中華斑羚長尾斑羚喜馬拉雅斑羚 [2] 
命名者與年代
C. H. Smith, 1827
外文名
Goral

斑羚屬動物學史

斑羚屬
斑羚屬(4張)
Naemorhedus屬自拉丁語nemus(genitive nemoris),意為“森林”,而haedus則為幼山羊。這裏使用的拼寫是屬的原始拼寫。然而,替代性Nemorhaedus也經常出現,並且被某些人認為是流行的用法。
該屬最初為3個物種,赤斑羚(Naemorhedus baileyi)分佈於緬甸、印度和中國西藏。長尾斑羚(Naemorhedus caudatus)特產於中國,分佈於東北、華北、西南、華南等地。斑羚(Naemorhedus goral)分佈於亞洲南部至西伯利亞。
2013年劃分為6個物種:
赤斑羚(Naemorhedus baileyi):分佈於印度阿薩姆邦,中國雲南、西藏和緬甸邊界地區的喜馬拉雅山脈東部。
喜馬拉雅山西部斑羚(Naemorhedus bedfordi):分佈於巴基斯坦和印度西北部(克什米爾)。
長尾斑羚或中國北方斑羚(Naemorhedus caudatus):分佈於西伯利亞東南部,中國東北部和韓國。
緬甸斑羚(Naemorhedus evansi):分佈於緬甸中部和南部、泰國和中國雲南省北部。
灰斑羚或喜馬拉雅山東部斑羚(Naemorhedus goral);喜馬拉雅山西部地區,從印度北部經過尼泊爾和不丹再到阿薩姆邦。
中華斑羚或中華西部斑羚(Naemorhedus griseus):中國(從內蒙古到雲南)。
長期以來,緬甸斑羚被認為是中華斑羚的一個亞種,而喜馬拉雅西部斑羚被視為灰斑羚的本地形式。但是,一些分子遺傳學研究表明,中華斑羚和緬甸斑羚的遺傳物質相差6.9%。緬甸斑羚與赤斑羚之間的差距僅為4%,因此兩者之間的聯繫更為緊密。遺傳結果也支持緬甸斑羚的獨立性。另外,這兩個物種構成該屬中最原始的羣體。另一方面,中華斑羚更接近灰斑羚。
2019年劃分為4個物種:
赤斑羚:分佈於緬甸北部及相鄰的印度阿薩姆東部地區。在中國分佈限於西藏東南部的察隅、波密及米林縣;雅魯藏布江畔的加查、朗縣,墨脱以及林芝等縣,南伸至雲南北部的怒江以西。
長尾斑羚:分佈於中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大韓民國和俄羅斯聯邦。在中國,主要分佈在東北部地區,尤其是小興安嶺山脈,以及與朝鮮接壤的邊界附近的長白山山脈。
中華斑羚:分佈於中國、印度、緬甸、泰國和越南,存在不確定性的包括孟加拉國和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緬甸斑羚降為亞種併入中華斑羚,命名為中華斑羚雲南亞種(Naemorhedus griseus evansi
喜馬拉雅斑羚:分佈於不丹、中國、印度、尼泊爾和巴基斯坦。將喜馬拉雅山西部斑羚(Naemorhedus bedfordi)降為亞種,併入喜馬拉雅山東部斑羚,統稱“喜馬拉雅斑羚”。分佈於不丹、中國、印度、尼泊爾和巴基斯坦。 [3] 

斑羚屬形態特徵

斑羚屬體貌

斑羚屬有4個物種。外形似家養的山羊,但身體粗壯,四肢也粗短,體長82-130釐米,尾長8-20釐米,肩高57-79釐米;體重22-42千克。蹄狹窄。吻鼻端裸露的面積較大,向後伸到鼻孔的后角。耳窄而直立。眶下腺退化,僅在其處有一小塊裸皮。雌雄均具圓錐形的角,長13-18釐米。角較細短,向後上方斜向伸出,略向後彎曲,兩角基部十分靠近,相距約15毫米。角的遠端尖而角面光滑,越往基部隆起的角環越加明顯,背面隆起較高,腹面隆起低,在角表面有許多條沿角縱軸的細形凹線。 [4-5] 

斑羚屬頭骨

頭骨較窄而高,腦顱在頂骨處向下發展,使整個頭骨後部向下彎。額骨與枕骨間形成一近直角的角度。雙角在額骨後部兩側向後上方伸出,在骨角的外面套生有由表皮形成的角質角。鼻骨不十分長,呈三角形,前端鋭尖,后角嵌入額骨。淚骨為上下窄、前後寬的長方形,其前上角與鼻骨的三角形頂角相接。上頜骨側面觀也似一上為頂角的三角形,其頂角與鼻骨頂角接近。前頜骨較短,其上端背緣與鼻骨相隔很遠。齶骨腹面中央骨縫處,尤其是後部有明顯的向腹面凸出的縱同嵴突。 [4-5] 

斑羚屬牙齒

齒式為:0.0.3.3./3.1.3.3.=32。上頜無門齒和犬齒。第1前臼齒較小,其餘2枚前臼齒稍大,齒面由兩個縱向的月牙形齒突組成。臼齒大於前臼齒,齒面由2對月牙形齒突組成,最後1枚臼齒後緣具1縱稜。除第1枚前臼齒外,各頰齒在唇面由月牙形齒突的尖角處向外突形成齒側面的縱稜十分明顯,因而在第2、3前臼齒後緣各具1縱稜;臼齒因具2對月牙形齒突,故除前後各具1縱稜外,在齒中部兩月牙齒突交接處另具1縱稜。下頜的3對門齒、1對犬齒均集中於下頒前端。犬齒緊貼門齒且形狀相似。犬齒與前臼齒之間具較大的間隙,其長度相當於下頰齒列長的一半。第l前臼齒小,齒面具l縱向稜,其餘頰齒相似,惟最後一枚臼齒後端突起稜發達,呈一小葉狀。 [4-5] 

斑羚屬毛色

斑羚體毛豐厚,冬季絨毛甚發達。四肢的毛較長,腿毛可達蹄上。毛皮長而緻密,取決於物種,其顏色為灰色、深棕色或狐紅色。所有種類都有白色的喉嚨和黑色的背脊線。雄性也以短鬃毛為特徵。 [4] 
中華斑羚被毛深褐色,淡黃色或灰色,表面覆蓋少許黑色針毛,具有短的深色鬃毛和一條粗的深色背紋。四肢色淺與體色對比鮮明,有時前肢紅色具黑色條紋。喉部淺色斑的邊緣為橙色,頦深色,腹部淺灰色,尾不長但有叢毛。 [6] 
喜馬拉雅斑羚沒有鬣毛,但從頭部沿脊背有一條黑褐色背紋,喉部有白色或黃色的淺喉斑。四肢短而勻稱,蹄狹窄而強健,有蹄腺。毛色隨地區而有差異,一般為灰棕褐色,背部有褐色背紋,喉部有一塊白斑。體毛厚密、鬆軟且蓬鬆,通常呈灰褐色,但針毛的毛尖為黑褐色,遠觀時似有若隱若現的麻點。 [7] 
赤斑羚的頭部、頸、體背以及四肢均為紅棕色,背部中央具有一條黑褐色的縱紋,比喜馬拉雅斑羚略顯寬闊,腹面黃褐色,體側稍顯淺淡。 [8] 
長尾斑羚體毛灰色,具有一淺色喉斑,被毛主要灰褐色而無黑色覆蓋,無鬃,有一條不明顯的深色背紋。四肢比身體色淺,但不如中華斑羚那樣對比鮮明。 [9] 

斑羚屬棲息環境

棲息地通常是海拔1000-4000米的森林山脈。為典型的林棲獸類,棲息環境多樣,從亞熱帶至北温帶地區均有分佈,可見於山地針葉林、山地針闊葉混交林和山地常綠闊葉林,但未見於熱帶森林中。常在密林間的陡峭崖坡出沒,並在崖石旁、巖洞或叢竹間的小道上隱蔽。
特別善於攀巖,多棲息於遠郊區縣較高的山地森林,尤其喜歡棲息在其他動物與人類難以攀登的石砬子上,有的斑羚在一面為緩坡另一面為懸崖峭壁的山頂棲息。秋冬喜歡在向陽處,而夏季常在林下棲息。 [10] 

斑羚屬生活習性

一般以4-12只的小羣一起活動,性情孤獨,成年雄性喜歡單獨活動,或者結成2-3只的小羣。其活動範圍多不超過林線上限。冬天大多在陽光充足的山岩坡地曬太陽,夏季則隱身於樹蔭或巖崖下休息,其它季節常置身於孤峯懸崖之上。
多在早晨和黃昏時活躍,此時進行覓食活動,一般在固定的範圍內。極善於跳躍、攀登,在懸崖絕壁和深山幽谷之間奔走如履平川,即使縱身跳下10餘米高的深澗也安然無恙。視覺、聽覺極為靈敏,叫聲似羊。受驚時常搖動兩耳,以蹄跺地,發出“嘭,嘭”的響聲,嘴裏還發出尖鋭的“噓,噓”聲。如果危險臨近,則迅速飛奔而逃。
斑羚一般早晚覓食,以各種青草和灌木的嫩枝葉、果實以及苔蘚等為食。吃食後到山谷溪流去喝水,白天隱蔽在視野開闊而又離取食地點不遠的地方休息。為選擇適宜的採食場所,常有季節性遷移,但在一處棲息較穩定,甚至排糞都在一個地點,有時堆積糞便達10多釐米厚。斑羚所吃食物全為植物,一年四季因環境中食物有變化而不同。早春到5月以林間的苔草等為主,夏季以羊草、蒿等草本植物及胡枝子等灌木的樹葉、嫩枝芽為食,冬季以乾草和樹木的嫩枝及苔蘚地衣等為食。 [11-12] 

斑羚屬分佈範圍

分佈於不丹、中國、印度、尼泊爾、泰國、越南、巴基斯坦、緬甸、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大韓民國和俄羅斯聯邦。 [3] 
斑羚屬分佈圖 斑羚屬分佈圖

斑羚屬繁殖方式

斑羚的繁殖力較差。一般幼獸到1.5歲時達到性成熟。秋後到初冬為發情期,交配季節在9-12月間,是一夫多妻制。在繁殖季節,優勢雄性對其範圍內的所有雌性都有交配權。雌性妊娠期約6個月,次年4-6月產仔,通常一胎產1仔,偶有2仔,幼羊慣稱羔羊,幼稚態很短,產下後幾個小時就可站起來吃奶,哺乳期約兩個月。壽命約十年左右。 [11] 

斑羚屬下級分類

斑羚屬(4種)

中文名稱
學 名
命名者與年代
1
Naemorhedus baileyi
Pocock, 1914
2
Naemorhedus caudatus
Milne-Edwards, 1867
3
Naemorhedus griseus
Milne-Edwards, 1871
4
Naemorhedus goral
Hardwicke, 1825
[3] 

斑羚屬保護現狀

斑羚屬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08年 ver 3.1。
易危(VU)——3種,近危(NT)——1種。 [3] 

斑羚屬種羣現狀

斑羚屬種羣數量極少,分佈區域極窄。是在分佈區內野生動物中被獵人列為重要的狩獵對象之一。分佈區內主要受當地門巴族珞巴族和愛好狩獵的部分藏族獵人們的威脅。特別是從1970年以後獵人們狩獵工具或狩獵方式不斷改進,由弓箭至刀槍,盜獵者已不用土槍而更換為獵槍和響聲小、命中率高的小口徑步槍,獵捕率愈來愈高。此外還用絕滅種羣的鋼絲套等狩獵器械,致使斑羚的活動隨時潛伏着生命危險。 [3]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