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羊亞科

鎖定
羊亞科Caprinae是牛科分佈最廣,成員最複雜的一個亞科,成員之間體型和習性相差較大,可以分成幾個不同的族,其分法有一定的爭議。羊亞科成員多生活於高原山地,其分佈中心是亞洲腹地,在歐洲和北美也能見到,而在牛科最豐富的非洲則只見於北部地區。高鼻羚羊族Saigini成員有膨大的鼻子,適合快速奔跑,有人將其歸入羚亞科。
中文名
羊亞科
拉丁學名
Caprinae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哺乳綱MAMAMALIA
亞    綱
真獸亞綱
偶蹄目ARTIODACTYLA
亞    目
反芻亞目
牛科Bovidae
亞    科
羊亞科

目錄

羊亞科簡介

羊亞科是一個多樣化的類羣,有羊羚、麝牛、山羊、綿羊等。通常兩性均有角,雌性角較小。亞科成員的體長差異很大,從體長約1m的斑羚到約25m的廨牛。鼻吻部狹窄被毛,上臼齒齒冠狹窄,無顯著的內柱。它們的社會行為多樣:從獨居的領域性的種,具有像匕首一樣的角,以保衞用氣味標記的小的家域,到營社會生活的草食種,大羣生活,在廣大的開闊地上游蕩,具有用於衝撞爭鬥的角,用於確立優勢等級 [1] 
羊亞科 羊亞科

羊亞科分類

羊亞科中國分佈的8個屬代表照片
羊亞科中國分佈的8個屬代表照片(10張)
羊牛族Ovibovini成員的體格粗壯似牛,毛長而適應寒冷生活,現存兩種,麝牛Ovibos moschatus分佈於北極地區,是分佈最北的有蹄類,羚牛Budorcas taxicolor又稱扭角羚,分佈於我國西南山地和鄰近國家的山地。羊羚族(臆羚族、斑羚族)Rupicaprini(Naemorhedini)體型略似羚,多生活於亞洲東部和東南部山地,如鬣羚Capricornis sumatraensis又稱蘇門羚,是我國南方和東南亞山地較常見的大型動物,斑羚Naemorhedus goral在我國分佈廣泛,在北京郊區也能見到。羊羚族有兩種分佈於亞洲以外,其中臆羚Rupicapra rupicapra分佈於歐洲和近東地區,雪羊Oreamnos americanus分佈於北美洲西北部,也有人將這兩種亞洲以外的羊羚類歸入羊族。

羊亞科種屬

羊亞科共有13屬,其中8屬分佈於中國 [2]  ,分別是:
藏羚屬 Pantholops
羚牛屬Budorcas
塔爾羊屬 Hemitragus
鬣羚屬 Capricornis
斑羚屬 Naemorhedus
盤羊屬 Ovis
山羊屬 Capra
岩羊屬 Pseudois
山羊
山羊(5張)
亞洲中西部的赤盤羊Ovis orientalis可能是家畜綿羊的野生祖先,我國產的盤羊Ovis ammon則是綿羊屬體型最大的一種。山羊屬Capra以嘴下有須為特徵,主要分佈於歐亞大陸的山地,另有西敏羊Capra walie分佈於非洲埃塞俄比亞的西敏,是非洲僅有的兩種野羊之一,數量非常稀少。西敏羊常被當作是羊Capra ibex的亞種,羊又稱北山羊,分佈廣泛,我國西北也能見到。家畜山羊Capra hircus比綿羊更能忍受惡劣的環境,被傳播到世界各地,其祖先可能是中近東一帶的野山羊Capra aegagrus。非洲的另一種亞羊是蠻羊Ammotragus lervia,是蠻羊屬的代表,分佈於北非,雄羊頸下有長鬚。
有兩屬野羊是亞洲的特產,岩羊屬Pseudois有2種:岩羊Pseudois nayaur (Hodgson,1833)分佈於我國西南部和西北南部及中亞一些山地;倭岩羊Pseudois schaeferi (Haltenorth,1963)是較新承認的種,侷限於狹窄的長江長遊沿金沙江河谷、四川的巴塘縣、白玉縣境內以及馬爾康縣瀾滄江對岸、西藏東部的小範圍內 [2]  。矮岩羊被列入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中國政府在四川省甘孜州巴塘縣竹巴龍鄉建立一個專門保護矮岩羊的自然保護區——四川竹巴籠自然保護區。塔爾羊屬Hemitragus有3種,雄性身披長毛,分佈於南亞和西南亞的山地,其中喜馬拉雅塔爾羊Hemitragus jemlahicus也見於我國西藏最南部。

羊亞科研究進展

1.綿羊繁育研究取得的新成果
(1)培育出可防羊瘙癢病綿羊新品種。2006年3月21日,希臘獸醫學家在薩洛尼卡舉行的一次研討會上披露,希臘有關方面培育出一種被稱為“超級綿羊”的新品種,這種綿羊對致命的羊瘙癢病有強的免疫力。羊瘙癢病是一種危害羊中樞神經系統的亞急性海綿狀腦病。病羊的中樞神經系統會出現變異,腦組織呈海綿狀病變,主要症狀為運動機能下降、步態不穩等,這種病最終會導致病羊死亡。羊瘙癢病和瘋牛病類似,具有傳染性,但尚未發現它會傳染給人類。據報道,希臘政府已向希臘北方牧民提供了一批可防羊瘙癢病綿羊。這是希臘政府改良羊類品種的項目之一,政府希望通過對綿羊和山羊的逐步改良,減少羊瘙癢病對全國畜牧業的影響。
(2)子宮移植實驗綿羊懷孕。2007年4月5日,俄羅斯國際傳媒新聞網報道,瑞典哥德堡大學婦產醫學專家布倫斯特列姆教授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在綿羊身上進行子宮移植手術實驗的活動。近日傳出喜訊,首批接受子宮移植手術實驗的綿羊已經自然受孕。這項實驗的成功,使研究人員相信,他們有望在未來幾年內發展出人類子宮移植手術,這種手術可以幫助子宮受損或切除的女性自然懷孕並生出自己的寶寶。布倫斯特列姆介紹説,醫學專家們首先把母綿羊體內的子宮完整地取出來,然後讓子宮在綿羊體外保存一段時間,最後再把子宮重新植入母綿羊體內,結果被植入的子宮恢復了先前的功能。他表示,這是瑞典醫學界第一次在大型哺乳類動物身上,做子宮移植手術實驗,近日,已經有4只接受上述手術的母綿羊,在農場中與公綿羊交配後懷孕。他認為,這項實驗的成功,已經讓醫學工作者離實現人體子宮移植手術的目標跨進了一大步。布倫斯特列姆説,在綿羊身上做子宮移植手術的關鍵,是把眾多血管和子宮組織重新連接好,血壓循環恢復後,子宮就能進行正常的生理活動。研究人員認為,子宮移植與代孕母親比較起來有諸多好處,因為如果醫生把胚胎植入另一個婦女體內,那麼胚胎基因學上的母親就失去了控制權,她不知道這位代孕母親有沒有不良嗜好從而損害嬰兒的健康成長,另一個問題則是母親與孩子間失去了懷孕與生產期間的互動。研究人員還透露,如果這種手術最終能在人身上成功實現,那麼它將幫助許多患有“羅基坦斯基綜合徵”的婦女擺脱不能生育的苦惱。這種罕見的先天性疾病能導致女性子宮發育畸形,雖然卵巢可以產出健康的卵子,卻無法正常懷孕。數據顯示,每5000名婦女中就有一人患有這種病。對那些遭受子宮頸癌或纖維瘤折磨的婦女來説,子宮移植手術也能給她們提供自然懷孕的機會。
研究人員説,擺在醫學工作者面前需要解決的問題還很多。他們希望進一步改進這種手術技術。在人類身上嘗試子宮移植入手術前,醫學專家們還要在其他哺乳類動物身上進行許多實驗。
2.開發羊絨和羊毛取得的新成果
(1)開發改性萊澤諾娃羊絨。2005年7月,日本媒體報道,日本大金工業公司化學事業部,運用特殊的氟化處理技術對羊絨進行處理後,使羊絨製品的某些物理性能改變,在普通條件下可進行水洗而不會收縮和發硬。這種經處理後的羊絨稱為萊澤諾娃羊絨。
這種技術是作為提高皮革的柔軟度而開發的,最近該公司把這項技術引申到處理羊絨方面,對羊絨纖維在含特殊氟化物溶液中浸透,使其與羊絨纖維結合,改變羊絨的某些不良性質而羊絨其他優良的性能不受影響。據悉,經過這種技術處理後,羊絨有拒水和拒油特性,所以不易沾污。研究人員表示,該技術還可以進一步運用到所有動物蛋白質纖維,如毛、真絲等。
(2)研製出羊毛大豆纖維面料。2007年12月,意大利媒體報道,比埃拉地區的REDA公司是高級男裝羊毛織品製造商,一直為世界頂級男裝品牌提供羊毛面料。經過一年多的研發過程,這家公司在發佈一項新成果:羊毛與大豆纖維融合的高端面料,它體現了這家企業在不斷創新技術的同時對環境保護的注重。大豆纖維原色為黃色,觸感柔軟而細密,自身性能好於棉和絲,而且易於上色,具有出色的光澤度。它有棉的手感、吸濕能力和更好的透氣性,有絲綢的亮麗光澤,而且富含氨基酸,對皮膚有保護作用。因此,大豆纖維織品比棉織品更舒適,更有益於健康。
把大豆纖維與羊毛融為一體形成的新型面料,具有諸多優越的特性:富有彈性,經久耐穿,舒適透氣,又保留了羊毛的熱隔絕性能,既防嚴寒又耐高温研發者認為,越來越多消費者,尋求在整個生產過程中,產品及特質都具有自然特性的創新面料。這裏研發的羊毛-大豆纖維這種新型面料,其目的正是為了滿足消費者的這種需求。同時,研發者表示,這種新面料生產過程,嚴格控制所涉及的化學助劑,最大限度地保證成品的自然特性,確保穿着者的安全,以及在生產過程中最低程度地對環境造成影響 [3] 
參考資料
  • 1.    ANDREW T.SMITH主編,中國獸類野外手冊,湖南教育出版社,2009.10,第490頁
  • 2.    主編:Andrew T.Smith,解焱 繪圖:Federico Gemma.《中國獸類野外手冊》.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9.6
  • 3.    張明龍,張瓊妮著,國外生命體領域的創新信息,知識產權出版社,2016.09,第2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