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文溪村

(資源縣瓜裏鄉文溪村)

鎖定
中國有18個同名的“文溪村”,湖南5個、福建4個、陝西2個、江西2個、廣西2個,山西重慶浙江各1個。 廣西壯族自治區資源縣瓜裏鄉文溪村以歷史悠久、風景奇特、文化豐富而秀於越城嶺下,2014年獲“桂林市級生態村”稱號。
中文名
廣西資源縣瓜裏鄉文溪村
行政區類別
廣西資源縣瓜裏鄉
所屬地區
中國華南
下轄地區
32個村民小組
政府駐地
文溪洞
電話區號
0773
郵政區碼
541406
地理位置
廣西資源縣瓜裏鄉西北2.8公里
面    積
5500畝
人口數量
3580人
方    言
桂北方言
氣候條件
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
著名景點
水口山
象山
虎頭山
黃牛山
豬婆山 展開
著名景點
水口山
象山
虎頭山
黃牛山
豬婆山
蛇包頭山
月亮山 收起

文溪村歷史沿革

文溪村水口山 文溪村水口山
文溪始於公元1353年,文林郎山東道監察御史蔣芳,別名“文溪”,從全州縣升鄉歌陂遷入文溪。歷史上曾隸屬全州縣,時稱“西延永福裏宅境坊”,後人為紀念蔣芳改稱“西延文溪田宅境坊”。1935年7月,民國始設資源縣,西延全區劃歸資源縣,文溪村歸資源縣管轄。新中國成立後,1952年8月,撤銷資源縣建制,文溪劃歸全州縣。1954年6月,恢復資源縣建制,文溪村又重歸資源縣管轄。1953年稱“文溪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1955年稱“文溪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1958年稱“文溪生產大隊”,1984年稱“文溪村”。

文溪村行政區劃

32個村民小組是:松樹腳、福秧田、竹華堂、九家、大屋裏、寨腳底、杉樹腳、波絲嶺、螞蝗衝、赤溪頭、桃坪、祖山田、架見衝、坪坳頭、麻嶺頭、皮子凹、桐油嶺、三級衝、大木田、大灣、楊禾衝、下白斜、上白斜、老虎石、野牛塘、過路丘、朝門上、牛寨頭、榨木坪、大料、康家、肖家。

文溪村地理環境

文溪村的象山(自北向南為象鼻,衞星圖) 文溪村的象山(自北向南為象鼻,衞星圖)
文溪村委位於北緯26°13′,東經110°37′。處於越城嶺西麓,金紫山、銀竹老山東南側。瓜裏鄉西北2.8公里,距資源縣城40公里。東與義林村交界,西與大坪頭村、田洞裏村接壤,南與瓜裏村相鄰,北與茶坪村相望。

文溪村自然資源

面積:有土地面積5500多畝,其中農户4612.4畝(耕地面積1687.4畝,山林面積2925畝),集體山林面積近1000畝。
氣候: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有明顯的山地“立體氣候”特徵,温度低,光熱少,雨量多,濕度大,晴、陰、雨、霧、霜、雪、冰各種氣候特徵呈現。垂直氣候差異大,高山與平地氣候懸殊。晝夜温差較大,夏日夜可蓋被。冬天最冷在零下4度左右,夏天最熱在31度左右。
河流:主要有兩條水系,南有文溪河向東流向瓜裏,併入資江。北有白斜河,向東流入梅溪鄉把河石,併入資江。
交通:鄉村公路通至每個小組,主幹道路面硬化率過半,交通較便利。肩挑人扛的狀況基本改變。
動植物:20世紀60年代以前,植被保持良好,以獸類、山禽、魚類、爬蟲、昆蟲等種類居多,曾有虎、豹、熊、豺、野豬、狐狸及猛禽、毒蛇等出沒。20世紀70年代的文溪河裏尚可見到娃娃魚、甲魚、各種魚蝦遊弋。20世紀50年代末到80年代,大面積森林被破壞,大量捕獵,各種動物逐漸稀少,許多珍禽異獸瀕於滅絕。原生植物種類有100多科,1000多種。近些年的退耕還林,自然環境有了恢復。有珍稀樹種冷杉。

文溪村人口民族

2015年10月統計,文溪村共32個村民小組,946户,3580名村民。主要是漢族,雜居有苗族瑤族等。人口最多、土地面積最大的是福秧田,206人、258畝。人口最少的是康家,32人;土地面積最小的是螞蝗衝,59畝。有50多個姓氏,人數排前5名的姓氏是,蔣氏,佔總户數的36.4%,佔總人口的42.5%;唐氏,點總户數的9.4%,佔總人口的8.7%;劉氏,佔總户數的6.9%,佔總人口的7%;李氏,佔總户數的5.4%,佔總人口的5.4%;何氏,佔總户數的4.1%,佔總人口的4.2%。另有黃、陳、沈、馬、寧、譚、曾、吳、諶、王、匡、潘、尹、謝、莫、楊、鄒、周、段、文、朱、何、雷、易、邱、張、徐、卿、塗、康、夏、阮、鄭、羅、戴、舒、肖、方、鄧、魏、喻、國、饒、彭、龔、伍、呂、韋、熊、範、趙、蘇、程、漆等姓氏。

文溪村經濟概況

農業種植以水稻為主,少量紅薯大豆高粱等,經濟以種植杉樹松樹毛竹為主,有批量厚朴、黃柏、杜仲、金銀花、天麻等。養殖業有豬、牛、羊、雞、鴨、魚、兔等。農民收入主要靠外出打工,收入來源比較單一,年人均收入2580元。

文溪村風景名勝

文溪洞內的蛇包頭山 文溪洞內的蛇包頭山
自然風景。有大氣、隱秘、集中的特點。文溪洞四周的象山、月亮山、虎頭山、黃牛山、豬婆山、蛇包頭山、燕子山、豺狗山,形態逼真,宛如靈物森林集會,實屬罕見。春日綠滿羣峯,花香山澗;冬日銀裝素裹,冰封泉湧。一村民賦詩《頌文溪》:
芳公剄此號文溪,四顧河山風景齊。
千古象形踞水口,一輪明月照山西。
黃牛舔犢依杉宿,猛虎窺豬隔寨棲。
燕燕于飛山嶺上,物華天寶我呤題。
古杉古樟。文溪洞水口山有十幾株古杉和1株古樟,有600多年曆史。最大一株古杉高30米,直徑110cm,為廣西最大最老古杉。2003年8月,古杉古樟列為資源縣“古樹名木”。
蔣氏祠堂。位於現文溪村委所在地。庭院式建築,祠堂主體由古杉木建成,上蓋琉璃瓦,屋頂脊樑上及屋檐四周配有各種珍禽異獸雕像,窗户及四周,均為雕花圖案,天井為青石板鋪成,外牆為混泥土夯成,白底彩邊,繪有騰雲鳴鳳。古色古香,精美典雅。解放後,曾為小學所用,20世紀80年代初損毀。
唐大璋墓。位於文溪村十三坪。墓主系清道光年間監生,曾參加過道光20年(1840年)由西延州同程慶齡總裁修纂之《西延軼志》的採訪及校對工作,依例授儒林郎(從六品)。
古風雨橋。文溪洞水口山有兩座風雨橋,建於清朝嘉慶年間,現保存較好的有一座,另一座水毀後重建了鋼筋水泥橋。白斜水口山曾有一座風雨橋,燒燬後重建了鋼筋水泥橋。
文溪村現存唯一的古代木工榫卯結構風雨橋 文溪村現存唯一的古代木工榫卯結構風雨橋

文溪村著名人物

文溪村杉樹腳小組農户 文溪村杉樹腳小組農户
歷代文溪人為國家進步作出了積極貢獻。古代名人有:蔣芳,元朝文林郞山東道監察御史;蔣維喜,明朝五品奉直大夫;蔣德綠,明朝六品承德郞;蔣志道,清朝七品銜州同。新中國成立後的名人有:蔣定美(村民),1979年赴北京參加全國勞動模範代表大會,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接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