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文明的毀滅與新生

鎖定
《文明的毀滅與新生》是2011年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方朝暉。本書作者站在儒家立場,對未來中國現代性圖景進行了全方位思考。
書    名
文明的毀滅與新生
作    者
方朝暉 
出版社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1年7月1日
頁    數
387 頁
定    價
26.00
開    本
16 開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300135823
紙    張
膠版紙
版    次
1
字    數
349000

文明的毀滅與新生內容簡介

本書從多元現代性視野人手,探討了儒學與法治、民主、市民社會以及未來中國文化理想之間的關係等重要課題,其中借鑑了文化心理學、社會學、政治學、人類學、哲學等多個學科領域的研究成果。本書試圖説明:中國文化的習性決定了,未來中國的現代性適合於走一條倫理本位、文化精英主導、治人而非治法的道路,而不能機械照搬民主、自由、人權、法治等西方現代性模式;儒家夷夏之辨、王霸之辨思想對於重鑄中國文化的最高理想、確立行業的自治與理性化、實現人的尊嚴與價值仍有不可磨滅的意義。 [1] 

文明的毀滅與新生作者簡介

方朝暉,安徽省樅陽縣人,哲學博士,現為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教授。多年從事中國思想史特別是儒學研究,對於現代中國學術在西學衝擊下喪失“學統”的困境與出路,如何正確看待“中學”與“西學”之關係,如何處理儒學與現代性之關係,未來中華文明的方向等問題,思考尤多。其中涉及對現代中國學術濫用西方概念和照搬西方學科歷史後果的清算,也涉及如何從文化心理基礎出發研究儒學在中國文化中根深蒂固的土壤,以及中國社會在自我整合方式、核心價值和文化理想等方面不同於西方的特點,等等。發表論著近300萬字。

文明的毀滅與新生目錄

序(陳明)
前言
導論 重鑄中國文化的最高理想
一一從夷夏之辨看
第1章 從多元現代性到中國現代性
從文明衝突論説起
現代性是多元的?
奇特的東亞現代性
追問中國現代性
第2章 文化模式、文化心理與禮治
文化理論的啓示
中國文化的關係本位特徵
禮是關係本位下最有效的制度安排
為什麼不是“自由”?
從“禮”看儒學對中國現代性的意義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