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故宮六百年

(祝勇創作的散文集)

鎖定
《故宮六百年》是祝勇創作的散文集,首次出版於2020年5月。 [1] 
《故宮六百年》以紫禁城建築的空間次序橫座標,以紫禁城歷史的時間次序為縱座標,立體、全景式地反映紫禁城的歷史與文化內涵,通過對紫禁城600年曆史的回顧,揭示定都北京的歷史意義,展現中華文明在宮殿建築、園林、繪畫、讀書藏書等各個方面的巨大成就。 [2] 
作品名稱
故宮六百年
作    者
祝勇
文學體裁
散文集
首版時間
2020年5月
字    數
349千字

故宮六百年內容簡介

《故宮六百年》的講述從午門開始,大致依照從南到北、從東到西的順序寫故宮,最後從神武門出來,故宮剛好走過了600年。作者把時間納入到空間中,當讀者完成了故宮的空間之旅,也剛好完成了故宮的時間之旅。故宮就像是一個容納時間的容器,在它的內部,時間都存放在原處,沒有發生過改變。 [3] 

故宮六百年作品目錄

自序
第一章 王者之城
第二章 天地人心
第三章 午門以深
第四章 太和千秋
第五章 青春文華
第六章 內閣長夜
第七章 乾清疑雲
第八章 傾城之戀
第九章 一座書城
第十章 人間草木
第十一章 秘境之秘
第十二章 天府永藏
第十三章 養心垂簾
第十四章 無限軍機
第十五章 皇極哀榮
第十六章 尋沿書屋
第十七章 樂壽悲喜
第十八章 永別神武
第十九章 故宮諾言
後記
註釋 [4] 

故宮六百年創作背景

祝勇認為自己每天在故宮上班,應該寫一寫這600年的宮殿,但真正寫起來才發現幾乎無法完成,他創作《故宮六百年》自2014年年底開始動筆,經過近5年的艱苦寫作,到2019年夏天完成。祝勇直言,即便自己在故宮工作10年,在寫作中仍需要一邊寫,一邊不斷查詢文獻、檔案和資料,這本書從元朝末期一直寫到2020年,他認為無論對自己還是對讀者來説,都是用文字重温一次紫禁城建成的過程。 [3]  [5] 

故宮六百年作品鑑賞

祝勇不想以編年體的方式去寫《故宮六百年》,他認為那樣容易寫成流水賬,反覆思量後決定按空間的順序來寫,以空間來帶動時間。而做出這樣的選擇,還有一個文化背景,即:中國人的時間觀是從空間中產生的,中國人是先有空間概念,後有時間概念。在這本書中,祝勇帶領讀者打開一扇扇大門,跨過一道道門檻,在金鑾寶殿、亭台樓閣間撫今追昔,在600年曆史風雲間徘徊流連,體驗了一次時空穿越之旅。故宮是一座凝聚了中華文明之美的城池,作者希望通過輕靈的文字來表現這龐大的主題,因此在書中採用了比編年史更親切、熨帖的敍事結構,通過午門、太和殿、神武門等建築空間來展現故宮10個甲子的過往雲煙。 [3]  [8] 
祝勇説:“在書寫歷史的時候,我關注的不僅僅是事件,而是事件中的人。因為所有的事件都是由人來完成的,所以核心永遠是人。”大眾熟知的多是故宮裏帝王將相、後宮嬪妃的故事,然而在這本書中,他着墨頗多的是故宮裏更廣大的芸芸眾生,從太醫、工匠,到太監、宮女,這些湮沒在歷史塵埃裏的人,也被作者視為構成紫禁城600年豐富歷史的重要部分。作者還在書中儘可能地展現歷史進程中人性的複雜,他筆下的人物更多是利他的、利羣的,紫禁城不僅有影視劇和通俗小説裏的權術、陰謀、黨爭、宮鬥,更有着日常生活的堅實質地,有着最樸素的親情與關愛,甚至神聖的奉獻與犧牲。 [8] 

故宮六百年作品影響

榮譽表彰
2019年12月27日,《故宮六百年》獲得第21屆《當代》文學拉力賽“年度長篇小説總冠軍”。 [9] 
2021年11月29日,《故宮六百年》獲得第5屆琦君散文獎“作品獎”。 [7] 

故宮六百年作品評價

祝勇以文學的方式書寫故宮,對於傳承傳統文化,樹立文化自信,很有意義。(作家王蒙 [8] 
作為故宮博物院的一名研究者,祝勇近年來持續書寫着故宮的典故與傳奇,或借物詠懷,或憑卷追思,從獨特角度展示了一個豐富深邃的古典中國。《故宮六百年》更可以視為他此類作品的集大成者,有系統有條理地講述了故宮的方方面面,似水流年,小處生動,大處磅礴,充滿了一個文人與學人對於歷史的温情與敬意。(《當代》雜誌評 [9] 

故宮六百年出版信息

《故宮六百年》首發於《當代》2019年第6期,2020年4月由人民文學出版社推出單行本。最終出版的單行本則比在雜誌上發表的文本增加了近10萬字。 [5]  [7] 
書名
作者
出版社
出版時間
ISBN
故宮六百年
祝勇
人民文學出版社
2020年5月
9787020160488 [1] 

故宮六百年作者簡介

祝勇,作家、紀錄片導演,藝術學博士,祖籍山東菏澤,1968年出生於遼寧瀋陽,現任故宮博物院故宮文化傳播研究所所長,其主要作品有《故宮的古物之美》《故宮的書法風流》《在故宮尋找蘇東坡》等。祝勇曾任《蘇東坡》《歷史的拐點》等大型紀錄片總編劇,國務院新聞辦、中央電視台大型紀錄片《天山腳下》總導演,該片入選“新中國七十年紀錄片百部典藏作品”,獲金鷹獎星光獎等多種影視獎項。 [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