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改弦更張

鎖定
改弦更張(拼音:gǎi xián gēng zhāng)是一個成語,最早出自於東漢·班固《漢書·董仲舒傳》。 [1] 
改弦更張(改:更改;張:給樂器上弦)指重新改換琴絃,使聲音和諧。比喻改革制度,變更方針、政策或做法。聯動式結構,在句中一般作謂語。 [1]  [3] 
中文名
改弦更張
拼    音
gǎi xián gēng zhāng
近義詞
改弦易轍改邪歸正
反義詞
舊調重彈一成不變
出    處
漢書·董仲舒傳》
注音字母
ㄍㄞˇ ㄒㄧㄢˊ ㄍㄥ ㄓㄤ
語法結構
聯合式
語法屬性
作謂語

改弦更張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董仲舒傳》:“竊譬之琴瑟不調,甚者必解而更張之,乃可鼓也。” [1]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成語“改弦更張”。 [1] 

改弦更張成語故事

西漢時,有一位哲學家叫董仲舒,廣川(今河北棗強東)人。他學習異常用功,整天埋頭在書房裏學習,書房附近的園圃,兩三年都不曾看一看。 [2] 
後來,董仲舒專治《春秋公羊傳》,曾任博士、江都相和膠西王相。當時,漢武帝劉徹舉賢良文學之士,請他們對施政方針提出建議。董仲舒説:“漢朝繼秦而立,秦朝的舊制度對今朝都不適用了。這就好比琴上的弦已經陳舊不堪,沒法使音調和諧了,必須把它解下來,更換新弦,然後才可彈奏。政策制度也是如此。行不通了,就要改革,然後才能把事情辦好。如果不換該換的琴絃,就是最出色的音樂家也彈不出優美的音調來;應當改革而不改,就是最賢明的政治家也不能創造令人滿意的政績。”董仲舒還向漢武帝建議:“諸不在六藝(即《禮》、《樂》、《詩》、《書》、《易》、《春秋》六經)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並進。”董仲舒的提議,都被漢武帝所採納,並開此後兩千餘年封建社會以儒學為正統的先聲。 [2] 

改弦更張成語寓意

陳規最易束縛人的思維和手腳,壞的琴絃,無論多麼出色的樂師,都彈不出標準的音律。對於不合時宜的制度,如果不下定決心去改革,而一味地抱殘守缺,最終只會拖垮一個整體,被社會所淘汰。在影響民族進步的各種因素中,改革創新無疑是決定性因素,起着核心的作用。中國的傳統文化歷來強調創新創造,反對因循守舊,很早就提出了“周雖舊邦,其命惟新”,“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等有關創新創造的思想觀念。從夏商到秦漢,從唐宋到明清,中華民族從不缺乏夢想與創造,也從未停止過變革圖強的腳步。在歷史的漫漫長河中,變通求新、因革損益、革故鼎新、與時俱進、與日偕新等思想觀念逐漸積澱為中華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稟賦。也正是因為文化傳統和民族稟賦,成就了輝煌燦爛的中華文明,也為推動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2]  [4] 

改弦更張成語運用

  • 成文用法
“改弦更張”指重新改換琴絃,使聲音和諧。比喻改革制度,變更方針、政策或做法。聯動式結構,在句中一般作謂語。 [1]  [3] 
  • 運用示例
北齊·魏收《魏書·高謙之傳》:“且琴瑟不韻,知音改弦更張。” [1] 
西晉·陳壽《三國志·吳書·三刷主傳論》:“休以舊愛宿恩,任用興、布,不能拔進良才,改弦易張,雖志善好學,何益救亂乎?” [1] 
宋·劉愉《戊辰四月上殿奏禮》:“今日改弦更張之初,臣謂當先破尚同之習,廣不諱之塗。” [1] 
清·馮桂芬《五十自訟文》:“且以伯玉之賢,亦何至四十九年之全作,而待五十之改弦更張也?” [1] 
柯靈《想起梅蘭芳》:“但鼎革伊始,新舊交替,百廢俱舉,百廢俱廢,《文匯報》在舊軌上走慣了,改弦更張,舉步艱難,自不待言。”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