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改弦易轍

鎖定
改弦易轍(拼音:gǎi xián yì zhé)是一則來源於文人作品的成語,該成語最早見於王楙《野客叢書·張杜皆有後》。 [3] 
“改弦易轍”本義是樂器更換弦,車子改變道路(改弦:更換琴絃。易:改變。轍:車輪壓過的痕跡,指道路);比喻改變方向或態度。該成語在句中一般作謂語,也作定語、狀語。 [3-4] 
中文名
改弦易轍
拼    音
gǎi xián yì zhé [1] 
近義詞
改弦更張改邪歸正革故鼎新
反義詞
重蹈覆轍舊調重彈
注音字母
ㄍㄞˇ ㄒㄧㄢˊ ㄧˋ ㄓㄜˊ
來源出處
《野客叢書·張杜皆有後》
語法結構
聯合式
語法功能
作謂語、定語、狀語

改弦易轍成語出處

使其(杜周)子孫改弦易轍,務從寬厚,亦足以蓋其父之愆。(宋·王楙《野客叢書·張杜皆有後》) [3] 
“改弦易轍”這個成語最早引自於此。

改弦易轍成語故事

成語漫畫《改弦易轍》 成語漫畫《改弦易轍》 [5]
西漢時,有兩個主張殘酷使用刑罰的大臣,一個叫張湯,一個叫杜周。他們各有一個兒子,雖然也當大臣,卻能寬厚待人,名聲很好,與他們父親的表現形成鮮明的對照。
張湯年少時就愛讀刑罰方面的書,後來經人推薦,擔任侍御史。在承辦漢皇室的一個案件中,他橫追豎逼,最後株連處死三百多人。漢武帝認為他精明能幹,命他和另一位大臣一起制定法律條令。
後來張湯在審理淮南王等謀反案時,又牽連了許多人。漢武帝本想開脱被牽連的兩名大臣,但張湯説不殺日後不好辦案還是把他們處死。
張湯還建議武帝鑄造白金和五銖(重量單位,一兩為二十四銖)錢,並且支持鹽鐵官營的政策。這雖然有利於增加國庫收入,但由於他所制定的《告緡令》非常嚴酷,許多人深受其害。
不過,張湯自己也沒有好下場。他因與下屬謀殺了他的一個仇人,後來事情敗露,武帝命他自殺。
張湯嚴酷使用刑罰,但他的兒子張安世卻為人忠厚,主張謹慎用刑,因此不僅得到武帝重用,而且得到昭帝、宣帝的重用,歷任高官,子孫直到東漢都在朝廷中擔任要職。
杜周本是張湯下屬,他在奉命懲辦逃亡邊卒的時候,枉殺了許多人。後來他升任廷尉,仿效張湯的辦案方法,株連處死了不少人。杜周辦案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見風使舵,皇帝要懲辦的就羅織罪名,橫加陷害;皇帝不想懲辦的就為他喊冤叫屈,趕快釋放。杜周在任廷尉期間,每年辦案一千多個,一件大案往往逮捕的人犯達數百名之多。與張湯不同的是,他總算保住了自己的腦袋而去世。
杜周的兒子杜延年,和張湯的兒子張安世一樣,為人非常寬厚,與父親完全不同,子孫傳到唐朝名聲仍然很好。
宋代的學者王槲在一部著作中指出:就拿杜周來説吧,他與張湯一樣,以酷惡著名,能保住腦袋而去世,這也算是幸運了。他們的子孫由於像樂器一樣換弦,車子一樣改道,寬厚待人,才掩蓋了他們父親的罪愆。 [2] 

改弦易轍成語寓意

人生總是有許多的選擇,但與剛滿一歲的小孩“抓周”不同,面對不同的人生之路,自己只能選擇一種。對孩子來説,他們手中會抓滿新奇的玩具;對於自己來説,人生路上,沒有多餘的時間和精力去嘗試每一種人生,所以必須做出選擇。
自己的選擇直接決定着我們人生的方向、發展的前途與將來所能取得的成就,所以這個舉足輕重的決定必須正確可行。如果在前進的路上,發現自己的選擇有問題,或者有偏差,那麼就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做出及時的調整,像琴換弦、車改道一樣,將自己的人生很快地導入正軌,才能在未來回首的那一刻,不至於悔恨交加。 [6] 

改弦易轍成語用法

  • 成文用法
“改弦易轍”比喻改變路線、方向、計劃或做法。該成語在句中一般作謂語,也作定語、狀語;中性,略帶褒義。常用於書面語。 [3]  [7] 
  • 運用示例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八回:殿下放心,待老臣同進朝歌,直諫天子,改弦易轍,以救禍亂。 [1] 
近代·辜鴻銘《上德宗景皇帝條陳時事書》:“夫秦亡國於羣雄相爭之際,而創制於海內未定之時,法固多簡陋偏刻,致以病民害治,故當是時賢如董仲舒亦有改弦易轍之清。”
現代·沈從文《黑魘》:“且將縱其一生,無從改弦易轍。”
現代·李英儒《還我河山》:“於是老頭改弦易轍,轉向商業投資,在京津開了福祿禎祥四座大買賣。”

改弦易轍成語辨析

改弦易轍—改弦更張
兩者都可比喻計劃、辦法等的改變。常可換用。區別在於:“改弦易轍”除“改弦”外,還含有“易轍”之意。當表示方向、道路、路線或其他根本性改變時,用“改弦易轍”比用“改弦更張”更為確切。同樣表示制度、態度或方法的改變,“改弦易轍”的語義比“改弦更張”重。 [3] 
參考資料
  • 1.    改弦易轍  .漢典網[引用日期2016-08-11]
  • 2.    鄭永安 編著.中華成語典故.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11:125-126
  • 3.    周宏溟編著.九用學生成語大詞典[M].上海:學林出版社,1999.08:676
  • 4.    王俊編著.讀成語·識天下 走進中國傳統文化 變化篇 1[M].北京:開明出版社,2015.07:72-75
  • 5.    崔曉光主編. 學生漫畫成語故事 逸聞哲理[M]. 北京:商務印書館, 2015.07:51
  • 6.    文嘉編著.詞解人生 成語中的生命智慧[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15.05:151
  • 7.    史有為主編. 成語用法大詞典[M]. 大連:大連出版社, 1997.07.: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