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革故鼎新

(漢語成語)

鎖定
革故鼎新(拼音:gé gù dǐng xīn)是一個成語,最早出自於先秦《周易·雜卦》。 [1] 
革故鼎新(革: 除去;鼎新:立新)指革除舊的,建立新的。聯合式結構,含褒義;在句中一般作謂語、定語。 [1]  [5] 
中文名
革故鼎新
拼    音
gé gù dǐng xīn
近義詞
除舊佈新、吐故納新
反義詞
陳陳相因、抱殘守缺
出    處
周易·雜卦》
注音字母
ㄍㄜˊ ㄍㄨˋ ㄉㄧㄥˇ ㄒㄧㄣ
語法結構
聯合式
語法屬性
作謂語、定語

革故鼎新成語出處

先秦《周易·雜卦》:“革,去故也,鼎,取新也。” [1]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成語“革故鼎新”。 [1] 

革故鼎新成語典故

大禹建國後,繼承華夏人文始祖伏羲和黃帝鑄鼎的傳統,並發展創新。夏朝建立之後有德政,按照貢賦制度,九州的州牧(官)向朝廷進貢金(當時把銅稱作金)。大禹用九州進貢來的這些金(銅),鑄成九個大鼎,把各州的有害生物和惡獸神怪都鑄在鼎上。這九個鼎都放在朝廷大門外,讓民眾知曉。於是民眾進入川澤山林,就不會迷路,就會避開那些有毒生物和惡獸神怪。大禹用九鼎來協調朝廷和九州民眾的關係,以承接天意。 [2]  [3] 
九鼎象徵九州,以顯示夏王為九州之主,天下統一。商時,對鼎的使用,有嚴格的規定,士用一鼎或三鼎,大夫用五鼎,只有天子才能用九鼎,祭祀天地祖先時行九鼎大禮。因此,“鼎”很自然地成為擁有國家政權的象徵,還被神化為獲得“天命”的傳國寶器。夏亡之後,鼎遷於商,商亡之後,鼎遷於周。周成王正式定鼎於郟(今河南洛陽境內),表明是天命之所歸。因此,在《周易·雜卦》中記載:“革,去故也,鼎,取新也。”以此表示除舊佈新。 [2]  [3] 

革故鼎新成語寓意

革故和鼎新是事物變化發展中不可分割的兩個重要過程,革故是鼎新的前提,鼎新是革故的結果。俗話説“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強調的是革故,而“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則説的是鼎新。革故鼎新是新事物和舊事物的更替,是新事物在舊事物的基礎上變化和發展的結果。正如西漢著名文學家揚雄在其著作《太玄·玄摛》中所言:“因而循之,與道神之,革而化之,與時宜之。故因而能革,天道乃得;革而能因。天道乃馴。” [4]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富有創新精神,早在公元前1600年,,商朝的開國君主成湯就把“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這九字箴言刻在器皿上,用以時刻提醒自己。從《詩經·大雅》的“周雖舊邦,其命維新”,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這種創新求變的理念不斷被闡揚,不斷告訴人們創新是革故鼎新的實質、核心和根本,也是民族、社會乃至國家發展的重要元素。 [4] 

革故鼎新成語運用

  • 成文用法
“革故鼎新”指革除舊的,建立新的。聯合式結構,含褒義;在句中一般作謂語、定語。 [1]  [5] 
  • 運用示例
唐·呂岩《呂子易説》卷下:“必有信下之志而後改上之命,則命無不行,而革故鼎新之治成矣。” [1] 
宋·石介《上郭殿院書》:“今年四月一日,皇帝始親決萬機,革故鼎新。” [1] 
元·施耐庵、明·羅貫中《水滸傳》八O回:“毋犯雷霆,當效革故鼎新之意。” [1] 
元·無名氏《連環記》四折:“太師,這也喚做鼎新革故,若到的銀台門登了寶位,便當遮羅天下,這一座私宅也不要他了。” [1] 
清·黃圖珌《蘇嶺募葺廣福庵引》:“第開創年久,不無傾圮,於是求諸施者,欲圖革舊鼎新。”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