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擎天柱

(漢語詞彙)

鎖定
擎天柱,漢語詞彙
拼音:qíng tiān zhù
釋義:古代傳説中能支撐天的柱子,常用來比喻能在困難局面下轉危為安的重要人物。
中文名
擎天柱
拼    音
qíng tiān zhù
釋    義
傳説中能支撐天的柱子
喻    意
比喻擔負重任的人

擎天柱詞語釋義

擎天柱(qíng tiān zhù),漢語詞彙。古代傳説崑崙山有八根柱子支撐着天。比喻擔負重任的人。

擎天柱引證解釋

1、托住天的柱子。
《楚辭·天問》:“八柱何當。” 王逸 注:“言天有八山為柱。” 洪興祖 補註引《神異經》:“ 崑崙 有銅柱,其高入天,所謂天柱也。”後以喻擔負重大任務的人。
(元代) 無名氏 《連環記》第三折:“你本是扶持社稷擎天柱,平定乾坤架海梁。”
(元代) 無名氏《九世同居》第一折:“你為人要比連城玉,濟時須作擎天柱。”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74回:“只見兩條紅標註,恰與坊巷牌額一般相似,上立一面粉牌,寫道:‘太原相撲擎天柱任原’。”
(清代) 李漁 《玉搔頭·極諫》:“這擎天柱倒,問蒼生社稷將誰靠?”
郭沫若 《孔雀膽》第三幕:“萬一你是病倒了,我會要失掉一根擎天柱。”
2、指 漢 代 馬援交趾 立的銅柱。見《後漢書·馬援傳》 李賢 注。
(清代) 黃遵憲 《羊城感賦》之三:“平蠻看豎擎天柱,朝 漢 同登 浴日台 。”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