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搗素賦

鎖定
《搗素賦》是漢代女文學家班婕妤創作的一首賦。此賦先描繪宮女動人的音容笑貌,再細緻刻畫搗素的勞動樂章,接着述説思慕不盡的哀怨之情,最後説明自己的真情實感無法與皇帝直接溝通,只能徒自傷悲。全賦從宮女的形美、聲悲、情哀三個層次描寫宮女搗素的片段,寫得情意纏綿,怨而不怒,堪稱描寫古代宮女命運和悲情的傑作。
作品名稱
搗素賦
作    者
班婕妤
創作年代
西漢
作品出處
古文苑
文學體裁

搗素賦作品原文

搗素賦1
測平分以知歲2,酌玉衡之初臨3
見禽華以麃色4,聽霜鶴之傳音5
佇風軒而結睇6,對愁雲之浮沉。
雖松梧之貞脆7,豈榮雕其異心。
若乃廣儲懸月8,暉水流清9,桂露朝滿,涼衿夕輕10
燕姜含蘭而未吐11,趙女抽簧而絕聲12
改容飾而相命,卷霜帛而下庭。
曳羅裙之綺靡13,振珠佩之精明14
若乃盼睞生姿15,動容多制16,弱態含羞17,妖風靡麗18
皎若明魄之生崖19,煥若荷華之昭晰20
調鉛無以玉其貌21,凝朱不能異其唇22
勝雲霞之邇日23,似桃李之向春。
紅黛相媚24,綺組流光25
笑笑移妍26,步步生芳。
兩靨如點27,雙眉如張28
頹肌柔液29,音性閒良30
於是投香杵31,扣玟砧32,擇鸞聲33,爭鳳音。
梧因虛而調遠34,柱由貞而響沉35
散繁輕而浮捷36,節疏亮而清深37
含笙總築38,比玉兼金39
不壎不篪40,匪瑟匪琴。
或旅環而舒鬱41,或相參而不雜,
或將往而中還,或已離而複合。
翔鴻為之徘徊,落英為之颯沓42
調非常律,聲無定本。
任落手之參差,從風飈之遠近43
或連躍而更投,或暫舒而長卷44
清寡鸞之命羣45,哀離鶴之歸晚。
苟是時也,鍾期改聽46,伯牙弛琴47,桑間絕響48,濮上停音49
蕭史編管以擬吹50,周王調笙以象吟51
若乃窈窕姝妙之年52,幽閒貞專之性,
符皎日之心53,甘首疾之病54
歌采綠之章55,發東山之詠56
望明月而撫心57,對秋風而掩鏡58
閲絞練之初成59,擇玄黃之妙匹60
準華裁於昔時,疑異形於今日;
想嬌奢之或至,許椒蘭之多術61
燻陋制止之無韻62,慮蛾眉之為魄。
懷百憂之盈抱,空千里兮吟淚。
侈長袖於妍襖63,綴半月於蘭襟64
表纖手於微縫,庶見跡而知心。
計修路之遐敻65, 怨芳菲之易泄66
書既封而重題67,笥已緘而更結68
漸行客而無言69,還空房而掩咽70 [1-2] 

搗素賦註釋譯文

搗素賦詞句註釋

1.搗素:洗滌素帛使潔淨。
2.平分:晝夜長短均平,此指秋分時節。
3.酌:運行。玉衡:北斗七星中的第五星,以其運行的位置,可以知道時令。
4.禽華:菊花。麃(biāo):色變。有一種菊花名雁來紅,狀類雞冠,秋深時,莖葉俱紅。
5.霜鶴:下霜時的鶴鳥。
6.佇:久久站立。風軒:臨風小窗。結睇(dì):凝視。
7.貞脆:貞堅與脆弱,指松葉不凋,梧桐早落。
8.儲:同“除”,同聲相假,台階之意。
9.暉水:月色。
10.衿(jīn):衣帶。
11.燕姜:指燕地和齊魯婦女之美者。
12.抽簧:抽出樂器上能吹動發音的薄片。
13.綺靡:侈麗。
14.佩:玉佩。精明:玲瓏發光。
15.盼睞(lài):眷顧貌。
16.制:同“致”,姿態。
17.弱態:柔美的姿態。
18.妖風:美好的風度。靡麗:美妙。
19.明魄:明月。
20.煥:光明。晰:明亮。
21.鉛:搽臉粉。
22.朱:硃砂。
23.邇(ěr):近。
24.紅:朱唇。黛:青眉。媚:美。
25.綺組:華美的絲帶。
26.移妍(yán):轉美。
27.靨(yè):酒窩。
28.張:彎弓。
29.頹肌:柔和的肌膚。柔液:潤澤。
30.閒良:嫺雅善良。
31.投:揮動。杵:搗衣之棰。
32.扣:擊。玟(mín):美玉名。砧:搗衣石。
33.擇:選擇。鸞聲:動聽的鸞鳥之聲。
34.虛:木質疏鬆。
35.響沉:聲音低沉。
36.散:琴曲的泛稱。
37.節:樂器名,拍板之屬。
38.築:樂器名,形似琴,有五絃、十三絃、二十一弦諸説。
39.比:並列。玉:玉磬。金:鎛鐃之類的銅製樂器。
40.壎(xūn):樂器名,燒土為之,形如雁卵,上有六孔。篪(chí):管樂器名,以竹為之,橫吹。
41.紓(shū)鬱:抒發鬱悶。
42.落英:落花。颯沓:羣飛。
43.風飈(biāo):旋風。
44.長卷:長久收斂。
45.清:急。寡鸞:曲名。命:呼。
46.鍾期:即鍾子期,春秋楚人,善聽琴的人。
47.弛:毀。
48.桑間:地名,在濮水之上,流行淫靡的音樂。
49.濮(pú)上:濮水之上,流行淫亂猥褻的亡國之音。
50.蕭史:春秋秦穆公時人,善吹簫,能招致孔雀白鶴於庭。編管:古代的簫是以竹管編排而成,大者二十三管,長三尺四寸,小者十六管,又名籟。與今之單管洞簫不同。
51.周王:周靈王太子晉,亦稱王子喬。好吹笙,作鳳凰鳴。象吟:像鳳凰吟唱。
52.窈窕:美心為窈,美色為窕,外貌與內心俱美謂之窈窕。
53.皎日之心:約誓的心理。《詩經·王風·大車》:“謂予不信,有如皦日。”
54.首疾:頭髮脹,頭痛。
55.采綠:《詩經·小雅》篇名,刺王政之失。
56.發:發揚。東山:《詩經·豳風》篇名,是一首戍卒還鄉途中思家之詩。
57.撫心:指撫胸。
58.掩鏡:喻不修容飾。
59.閲:選。絞練:白色的繒帛。
60.玄黃:增綺。
61.許:或。椒蘭:即子椒、子蘭,皆在楚國詆譭屈原者。
62.陋制:手藝低劣。韻:氣派。
63.袂(mèi):衣袖。
64.半月:佩玦之形,希望得以團圓之意。
65.夐(xiòng):遠。
66.泄:失。
67.題:標誌。
68.笥(sì):衣箱。緘(jiān):用繩束住。
69.無言:不欲表達己意。
70.掩咽(yè):掩泣。 [3] 

搗素賦白話譯文

測算平分的月份可知歲月的轉換,酌量北斗星的位置便知秋季來臨。眼看籠裏禽鳥羽毛美麗的顏色,耳聽霜天長空傳來秋雁的叫聲。迎着秋風,在憑欄處久久觀看,面對秋雲飄浮沉落的瞬息變幻。在這秋日裏,松樹梧桐雖然一個堅貞而繁茂,一個柔弱而凋瘁,但它們的嚮往是一樣的。
至於説到廣闊秋夜裏高高的明月,灑下的月光清如流水,滿月上的桂樹清晰可見,夜半的涼風下只覺得衣單身寒。燕地的歌女吟唱起美妙的歌聲,趙地的藝妓吹奏起絕妙的樂曲。宮女們受命去化妝打扮,退出大廳把素裝快快收藏。演出時個個拖着精美華麗的羅裙,搖動着閃閃發光的珠光玉佩。
至於説到她們左顧右盼的樣子,舉止儀容各顯風采,姿態柔軟,面帶羞色,展盡妖嬈的風韻。皎美的象明月升上了山崖,鮮豔的如驕陽下盛開的荷花。不擦香粉依然貌如美玉,不抹口紅照樣嘴唇鮮豔;化妝勝過旭日旁邊的五彩雲霞,又好似明媚陽光下迎春的桃李之花。紅唇和黑眉相互生媚,絲織的腰帶溢彩流光。一串串笑聲傳送着美妙的聲音,一行行蓮步飄灑出宜人的芳香。兩個酒窩好似精心點就,一雙蛾眉自如的上下伸展。滑潤的肌膚流下晶瑩的汗珠,音容和性情都嫺雅優良。
於是姑娘們舞起搗衣的木棒,和諧的敲打精美的搗衣石,恰似鸞鳥的叫聲,賽過鳳凰的哀鳴。柔軟的桐木樂器曲調幽遠,堅固的支弦碼子聲音低沉。搗衣的聲音輕巧疾速地飄浮迴盪,節拍清亮又飽含淒冷的深情,時而像笙的獨奏、時而似箏的合彈,還可與金玉樂器相比美;既不是陶製的吹奏樂器,也不是竹製的簫笛;既不是撥絃樂器,也不是撫彈瑤琴。時而回轉盪漾舒展鬱悶,時而相互交匯而不雜亂;時而將要離去又中途回還,時而已是別離又重新組合。飛翔的鴻雁聽到了徘徊不去,盛開的鮮花聞之紛紛飄落。它的曲調不是常見的旋律,它的聲音沒有固定的本源。任憑起落的木棒長短不齊,伴從秋風的急緩有近有遠。時而接連不斷地揮舞敲打,時而暫且舒緩,時而長久疲倦。像離羣的孤鸞淒涼的哀叫,像夜歸的離鶴憂傷的悲鳴。如果在這個時候親自聽到,鍾子期定會改弦不聽,俞伯牙也要棄琴不彈。桑間的情歌無人再唱,濮上的情詩也會音轉。簫史忙着編管摹擬吹奏,周王匆匆調笙模仿其聲。
至於説到宮女們如花似玉的年華,既有典雅高潔用情專一的品性,也有夫妻恩愛白頭到老的心願。甘願頭腳生病能為丈夫減輕痛苦,天天唱着思念丈夫的《采綠》詩章,抒發不盡思念家園的《東山》之情。如今只能仰望明月,手捂鬱悶的心胸,面對秋風掩起化妝的鏡子。
檢驗剛織好的成束絲綢時,又忍不住挑選幾匹黑黃色的美麗衣料,想按照過去的尺寸裁減新衣,又擔心現在的模樣是否合身;每天幻想着嬌奢的主人能夠到來。想盡辦法用花椒和蘭草佈置閨房,薰香的老辦法已無法重現昔日的風韻,看着鏡中的畫眉連自己也感到羞愧。心中積滿上百種憂愁顧慮,空想遠方的親人也只能傷心落淚。
眼看着衣袖肥大、玉體消瘦下去,在前襟上點綴半個月亮用作遮掩。腰帶上還特意留出伸手可進的小縫,一看見眾多破綻就明白她們的用心。盤算着美好的前程還那麼遙遠漫長,只怨恨豆蔻年華就這麼容易流逝。告老還鄉的上書封了口又打開重寫,收拾好的行裝到夜裏捆了又捆。出門後愧對過路的熟人默默無語,回到空蕩蕩的閨房忍不住掩面抽泣。 [3] 

搗素賦創作背景

漢成帝是個酒色之徒,偏聽偏信趙飛燕姊妹,把後宮弄得烏煙瘴氣。許皇后被廢,班婕妤被疏,凡御幸生子的宮女輒被殺死,飲藥墮胎者更不計其數。班婕妤為避災免禍,甘願退處東宮,去長信宮服侍太后。時值深秋,面對當空皓月,不免觸景生情,浮想聯翩,便通過《搗素賦》以寄其意。班婕妤在漢成帝劉驁即位之初被選入宮,到鴻寶三年(公元前18年)失寵。此賦作於班婕妤失寵之後。 [3] 

搗素賦作品鑑賞

搗素賦整體賞析

這是一篇描寫古代宮女命運和悲情的傑作。自古紅顏多薄命,尤其是選入宮中的。上自皇后、妃子,下到婢女很少有人不是悲劇地過着一生。最典型的皇后莫過於“金屋藏嬌”的陳阿嬌,最終的結局卻是長門之內深深地嘆息。終日過着以洗面的生活,《長門賦》相傳便是一代才子司馬相如根據她的故事改編的,而她比被呂后整為“人彘”的戚夫人似乎又好了不知多少。宮廷裏不僅僅有男子帝王將相的爭權奪利,也有婦女們為爭寵而不擇手段的陰謀。有些人翹首以盼,卻只能換來“美人遲暮”,只能讓自己如花般的妙齡與青春葬送在高高的、陰森的圍牆之內。班婕妤在得寵一段時間之後因為漢成帝又有了新歡而備受冷落。由此請求自居長信宮侍奉太后,才得以保全性命,但與打入冷官無異。漫漫長夜難以打發,是以“託搗素以見意”。
《搗素賦》極盡鋪張地寫出了搗素女子的美麗動人,搗素聲的美妙動聽,搗素女的“幽靜貞專”。這也正是賦的一個基本特徵:“賦者,鋪也。”《搗素賦》體現了作者的才氣,顯示了一種鏤金錯彩的美。開篇描寫秋的肅殺,正所謂“悲哉,秋之為氣也”,開篇便奠定了悲咽的感情基調。但是作者並不是簡單地一筆帶過,而是在秋季裏,憑欄而立,迎着秋風,看着秋雲(也即是愁雲),聽着秋雁哀鳴,由物及人,由大自然的肅殺聯繫到自己的悲苦命運。至於描寫宮女的容貌時,更是不惜筆墨。嬌美得像升到山崖的明月,鮮豔得酬下盛開的荷花,不察香粉,不抹口紅,卻依然風姿綽約。又勝過那五彩斑闌的雲霞,恰似那風姿婀娜的桃花。整體美感有了之後,再是具體的描繪。朱唇黛眉交相輝映,綺羅香帶溢彩流光。微笑起來兩個小酒窩彷彿是精心點就,一雙蛾眉自如地上下伸張。正是這樣的美驚心動魄。才會“笑笑移妍,步步生芳。”才“頹肌柔液,音性閒良”。篇名叫《搗素賦》,所謂搗素,既要有人在搗,必然就會有聲,搗素聲聲催腸斷啊。接着就是那悽婉的搗素聲。因為是閒良的宮女,自然也要配之香杵和玟砧。否則豈不是美中不足,豈不大煞風景。搗素聲“不壎不篪,匪瑟匪琴”,卻可以奏出人間天籟。鴻雁傳情,鴻雁是通人性的。聽悲音,不勝感慨,徘徊不前,落英繽紛為之伴舞。聞聽此音,又是“鍾期改聽,伯牙弛琴,蕭史編管以擬吹,周王調笙以象吟”,又是“桑間絕響,濮上停音”也是對搗素聲的傾倒,也是用來襯托搗素聲的聲聲悲吟。當説到搗素女的幽靜貞專時,又有“符皎日之心,甘首疾之病,歌采綠之章,發東山之詠”等等,但越是這樣,越能説明是悲劇。魯迅對悲劇有句精闢的概括:“悲劇是把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宮女正處人生妙齡,卻深陷高高的宮牆之內憔悴了容顏,枯萎了芳心。百無聊賴之際,聲聲搗素,彷彿天籟,卻難遇知音。這本身就是對美的褻瀆,就是把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
《搗素賦》對這種悲劇的人生和絕望的心情有着清晰的表達:“佇風軒而結砩,對愁雲之浮沉。雖松梧之貞脆,豈榮雕其異心。“表現了班婕好在官中的寂寞心情以及宮女們在不同年齡段的各種感受,不僅以一種悽清的氛同抒發了內心的幽怨制情,還委婉地表達了幽禁深宮之中的宮女的孤獨悲涼的心境。有點像閨怨詩了。“若乃窈窕姝妙之年,幽閒貞專之性,符皎日之心,甘首疾之病,歌采綠之章,發東山之詠。”此處既寫出了那些宮女們心地純潔,對愛情的渴望與忠貞,同時也暗示自己曾經在美好年華里的追求,並藉助《詩經》中的篇章形象地表達了自己的怨曠之情。“望明月而撫心,對秋風而掩鏡。閲絞練之初成,擇玄黃之妙匹,準華裁於昔時,疑異形於今日……懷百憂之盈抱,空千里兮飲淚。侈長袖於妍袂,綴半月於蘭襟。表纖手於微縫,庶見跡而知心。計修路之遐敻,怨芳菲之易泄。書既封而重題,笥已緘而更結。漸行客而無言,還空房而掩咽。”此處寫的悽婉衰怨,抒發了被成帝遺棄後的悲苦心情,傾訴了自己的不幸與悲哀。一切都改變了,甚至是自己也已異於往日,無論是相貌還是生活狀況,想起來便是一陣心酸,只能通過搗素這樣的小事來寄託自己的感情,希望成帝看到手工後能明瞭自己的心意。但是這是不可能實現的,所以班婕妤只有回到空房子裏偷偷哭泣。這段描寫在很大程度上藴含了她自己獨特悲劇的人生體驗,也反映了封建社會中婦女普遍的悲劇命運。《漢書·外戚傳》載:“至成帝崩,婕妤充奉園陵,薨,因葬園中。”一代才女,終生禁閉,最後在皇帝的陵中度過,直至結束自己的悲苦生命。
這篇賦作如行雲流水般,用典也可謂鬼斧神工。如描寫搗素聲的哀婉時,“鍾期改聽,伯牙馳琴,桑間絕響,濮上傳音;蕭史編管以擬吹,周王調笙以象吟。”伯牙、鍾子期數千年以來被引為知音的典範,一曲高山流水,萬古流芳,如天籟般令人神思。但是當聽到悽美的搗素聲時,伯牙恨不得棄琴不彈,鍾子期當然也不在聆聽這位知己了。桑間、濮上多男女歡愛的音樂,隱隱透露着一股浪漫氣息。相傳精通音樂的魏文侯對孔子門徒子夏説過下面段話:“吾端冕而聽古樂,則唯恐;聽鄭衞之音,則不知倦。敢問古樂之如彼,何也?新樂之如此,何也?”較魏文侯稍晚的齊宣王則説得更坦率:“寡人非能好先王之樂也,直好世俗之樂耳!”他們的評價,無疑代表了新興地主階級對僵化凝固的雅樂的厭棄,對活潑、清新的俗樂的熱愛。相反,維護併力求恢復雅樂的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則“惡鄭聲之亂雅樂也”。系統反映儒家音樂思想的《樂記》裏也説:“鄭、衞之音,亂世之音也,比於慢矣。桑間、濮上之音,亡國之音也。”正由於儒家思想在漫長的封社會有極特殊的地位,“鄭衞之音”便一直被作為了靡靡之音的代名詞。當聽到搗素聲時桑間濮上的亡國之音也戛然而止了。蕭史、周王相傳也是兩位音樂奇才,卻也被美妙的搗素聲吸引了。這種寫法使此賦產生了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4-5] 

搗素賦名家點評

明代劉熙載藝概》卷三《賦概》:班婕妤《搗素賦》怨而不怒,兼有“塞淵、温惠、淑慎”六字之長,可謂深得風人之旨。 [3] 

搗素賦作者簡介

班婕妤,西漢女辭賦家。樓煩(今山西寧武)人,是漢成帝的妃子。《漢書·外戚傳》中有她的傳記。婕妤是漢代後宮嬪妃的稱號,因其曾被立為婕妤,後人一直沿用這個稱謂,以至其真實名字無從可考。少有才學,善詩賦。漢成帝時選入宮,初為少使,有寵,立為婕妤。後為趙飛燕所譖,退居東宮。成帝卒,班氏奉其園陵以終。有集一卷,已佚。現存作品有《自傷賦》、《搗素賦》和五言詩《怨歌行》(亦稱《團扇歌》)。 [6] 
參考資料
  • 1.    龔克昌 蘇瑞隆 等.兩漢賦評註.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1:309
  • 2.    費振剛 仇仲謙 劉南平.全漢賦校注.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5:335-336
  • 3.    魏耕原.歷代小賦觀止.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54-58
  • 4.    張新偉.語言學與美學視角下的《搗素賦》[J].安順學院學報,2015,17(3):9-11
  • 5.    宋秋霜.從《自悼賦》《搗素賦》看班婕妤的悲劇命運[J].安陽師範學院學報,2011(1):55-58
  • 6.    吳小如 等.漢魏六朝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2:1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