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搖着輪椅上北大

(2011年光明日報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鎖定
《搖着輪椅上北大》是一部轟動全國的長篇報告文學。作者:李春雷 [1-2] 
本書主人公是河北女孩郭暉,11歲時,因為一次輕微的挫傷,由於幾家醫院的錯誤治療,她竟然成了高位截癱,先後做了兩次開胸大手術,死裏逃生。所以,從小學五年級開始,她就輟學了,只能仰躺在牀上,連翻身的能力也沒有。但她沒有放棄,她仰躺在牀上,先後自學了小學、初中、高中課程,而後又在父母的幫助下,參加國家自學考試,學習了專科、本科課程。2002年,她以優異成績獲得山東大學碩士學位。2003年,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取北京大學計劃內統招博士,成為北大建校百年以來第一位殘疾人女博士。
書    名
搖着輪椅上北大
作    者
李春雷
類    別
紀實文學
出版社
光明日報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1年08月01日
ISBN
9787511213501

搖着輪椅上北大作品簡介

這是一個世上少有的悽美卻又讓人激奮的人生故事,但是,如何把這種悽美和激奮傳遞給全社會,進而感動中國呢?作家李春雷一反過去善於工業題材創作的豪放派風格,調動和運用了多元的藝術因子,在藝術表現的可能性上實現了一次大跨越。作家大膽和大量地借鑑了小説創作的手法,使整個故事跌宕起伏,引人入勝,讀來讓人潸然淚下。在語言運用上,作家充分顯示了其散文作家本身特有的風格,文筆舒緩、曼妙、温婉、一唱三嘆。為了最大限度地便於讀者閲讀,作家又化用了新聞寫作的形式,把一段段精彩的內容凝含成一節節精緻的短篇,並用最精煉的語錄式的語言把本節的內容提煉出來,形成一個個思想精微、內容生動的警句格言般的小標題。
經過這樣處理之後,整本書由長篇變成了一個個冰糖葫蘆般的精美短篇,處處是吸引人眼球的閲讀點和興趣點,最大限度地消釋了讀者的閲讀疲勞,讓人們能夠在愉悦和享受中一口氣讀完。
這本書比一般勵志類圖書更具可讀性,比一般紀實類圖書更具震撼性。更重要的是,它文筆精美,思維歡活,形式新穎,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文學精品。似歌德《少年維特之煩惱》,能給少男少女帶來對生命、生活、學習的深層次思索和感悟;似奧斯特洛夫斯基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能給青年人帶來對人生、理想、事業的高層次建構和引領……
也許正是由於以上諸原因,這本書於2007年問世後,便在全社會引起強烈反響,教育部將其推薦為全國中小學課外讀物,數百所中小學校將其列入課外必讀書目,並榮獲冰心兒童文學獎、團中央五個一工程獎徐遲報告文學獎
如今,這本書仍然風靡全國校園,網上轉載如潮,好評如潮。

搖着輪椅上北大作者簡介

搖着輪椅上北大 搖着輪椅上北大
李春雷,男,1968年2月出生,河北成安縣人,先後畢業於邯鄲學院英語系和河北大學中文系,國家一級作家。1989年參加工作,曾任邯鄲晚報社文體部負責人,邯鄲日報社總編室主任,《邯鄲文學》雜誌社社長、邯鄲市文聯副主席、邯鄲學院歷史系書記。現為河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副會長。李春雷系魯迅文學獎歷史上最年輕的報告文學作家,也是徐遲報告文學獎歷史上惟一蟬聯三屆的獲獎者。20世紀80年代後期開始發表作品,主要作品有:散文集《那一年,我十八歲》;長篇報告文學《鋼鐵是這樣煉成的》、《寶山》、《赤岸》、《鐵壁銅牆》、《山生》、《搖着輪椅上北大》等;中短篇報告文學《木棉花開》、《夜宿棚花村》、《索南的高原》等。曾獲全國五個一工程獎、冰心兒童文學獎、全國優秀報告文學獎、郭沫若散文獎、首屆全國優秀短篇報告文學一等獎、河北省五個一工程獎(蟬聯五屆)、河北省文藝振興獎(蟬聯三屆)、第二屆全國報告文學“正泰杯”大獎、第一屆全國“五一”文化獎等。
中國報告文學青年作家領軍人物 [3]  ,被譽為“中國短篇報告文學之王”。 [3] 

搖着輪椅上北大作品全文

其實,她只是一個普通的女孩,天資普通,相貌普通,家境普通。如果沒有那一次人生的變故,她或許能考上大學,或許不能,或許已經結婚,或許已經下崗……但正是因為那一次變故,她的生命核能被激發了,這個小學未畢業的弱女子,完全依靠自學,竟成了北京大學百年曆史上第一個殘疾人女博士!
這是一個奇蹟,也是一個神話,但這首先是一個事實!
春節期間,中央電視台《焦點訪談》節目專題報道了她的事蹟,在全國引起強烈反響。近日,報告文學作家李春雷對她進行了專訪——
搖着輪椅上北大 搖着輪椅上北大
搖着輪椅上北大 [4] 
李春雷
她曾有一雙彈跳如簧的腿啊。
邯鄲市實驗小學讀書的時候,郭暉喜歡跳舞、長跑,穿着漂亮的裙子,跑着,跳着,風的翅膀擦過耳翼和雙腿,飄飄欲仙,像童話中的白雪公主。她還是班裏的衞生委員,教室在高高的四樓上,擦玻璃,她的雙腿像猴子一樣纏住窗框,身體探出窗外,搖搖欲墜,老師嚇得臉變色了,她卻在嬉嬉地笑……
一次體育課上比賽爬杆,她上不快,急得直哭。晚上,父親在操場上教她,告訴她如何用力,10顆蒜瓣般精靈的腳趾認真聆聽,心領神會,合力團抱,腿窩一用勁,“蹭”地就上去了,靈巧得像家裏豢養的貓咪。
那時,她的夢想是當一個舞蹈演員。
一切的轉折在1981年5月9日,她剛剛11歲,正讀小學五年級。
那一天上午,亮麗的太陽,輕柔的春風,天地祥靜。體育課上練習跳遠,她不小心崴了腳,腳踝處隱隱作疼,豇豆大的一片猩紅。
晚上睡覺的時候,細心的母親發現了,心疼得直唏噓。城裏的母親大都如此寵愛孩子呢,就帶她到醫院去了。
後來的一生中,母親是多麼地後悔啊。如果不去醫院,用不了幾天,孩子的腳會自愈的。可這一去,便把惟一的女兒拋進了一個黑色的無底深淵。
第一家醫院説是滑膜炎,連打了三四針封閉,紅腫未見消退;第二家是中醫院,建議用中藥,喝苦水;第三家是本市的權威醫院,白頭髮、戴眼鏡的老權威粗粗看了看,説是風濕性關節炎,肌肉注射激素。一個多月,連打了17針,不僅未見好轉,而且身體也虛胖起來,嘴邊竟長出了毛茸茸的鬍鬚。她嚇得直哭,父母小心地試探着上前詢問,可權威不容質疑,怫然變色,堅持説這是正常反應,應該繼續用藥,説着又開了10針激素。父母不寒而慄,奪門而逃。
另一家醫院的切片化驗結果終於出來了,是滑膜結核。
天啊,這鬼怪一樣的東西是如何附身的呢?為什麼偏偏染上了花季的蓓蕾呢?
結核在過去曾是不治之症,但現在是新時代了,是可以治癒的,那就治療吧。
北京的幾家醫院門檻太高,根本掛不上號。轉而向南,她的老家在湖南長沙,通過熟人,終於住進了當地一家專業醫院。
這時的她還能走路。醫生樂觀地説,過不了多久,你就會像以前那樣跳起來的。
天真的小姑娘笑了,心底裏的天鵝湖又開幕了。
她曾注射過幾個月的激素,結核菌早已在體內擴散,可醫生確定的治療方針是保守療法,連片子也沒有拍。那時候,整個國家的醫療水平還是低下啊,拍片子是特權,要走後門的。
就這樣,陰險的黑色毒菌在骨髓裏暗燃着、繁衍着,築起了一個個蜂窩般的病灶。只是可憐的她,她的家人,還有權威的醫生們,都不知道。
又是幾個月。腰椎隱隱作疼,再次要求拍片檢查。醫生笑笑説,沒事,北方孩子不習慣南方潮濕,挺一挺就好了。
機會就這樣生生地跑遠了。
1982年10月的一天,突然發起了高燒,連續不退。
三天後的一個夜裏,暈迷中的她突然問陪牀的母親:“媽,我的身子呢?我的腿呢?”
媽媽摸着她的雙腿,驚奇地説:“不是在這裏嗎。”
“沒有啊,我感覺不到呀!”郭暉用手狠命地擰着自己的腹部和雙腿,竟一絲兒痛感也沒有。想翻一下身,除了頭顱和雙臂外,渾身都不聽指揮了。而且,大小便也不自覺地流了出來。
煞那間,她明白:自己已經徹底癱瘓了!
天塌了,地陷了,母女兩人抱在一起,慟哭着,拼命地揪着自己的頭髮,一綹綹地扯下來。醫生回家了,根本聯繫不上。南方的夜空裏,流浪着母女兩人無助的歇斯底里的嚎淘。
一夜之間,母親滿頭白髮,滿臉皺褶,變成了呆若木雞的祥林嫂。
醫院趕緊拍片,這才發現,骨結核導致脊椎7至9椎嚴重畸型,壓迫神經,其中部分脊椎已經損壞殆盡。醫院無計可施,不得不勸他們另尋高明,去北京手術。
留在該院,無異於等死,可長途跋涉去北京,又無異於送死。走投無路時,家人只得把她抬進了長沙市人民醫院。
那是一次開胸手術啊。刀口是從腋下切開的,冰涼的手術刀下,自己的身體像拉鍊一樣被劃開了,她甚至清楚地聽到了自己肌肉和骨胳分裂的聲響,感到了温熱的血液在汩汩湧出。她的夢呢?她的翅膀呢?她的羽毛呢?現在,不僅羽毛被拔掉了,連翅膀也被割除了。12歲的小姑娘,看着白白的天花板和醫生們在燈下忙碌的身影,忍受着人生的大痛苦和大悲哀!
手術只是清除了結核病灶,但高位截癱是定而無疑了。
父母是無論如何也不相信女兒會永遠這樣下去的,他們是不會放棄的。
1985年1月,父母終於將她送到了位於北京通縣的國內最著名的骨結核醫院,進行了第二次開胸手術。
這次開胸是從背後切入的,骨肉如泥,任醫生宰割吧。
術後的半年裏,她的身體再一次被嵌進了固定的石膏裏。每天吃利福平等殺菌藥,輸紅黴素,每次五六個小時,劇痛如剮。她忍着,咬着牙忍着。對疼痛,她早已習慣了,她甚至渴望疼痛,疼痛是存在,疼痛是喚醒,疼痛是幸福,可大部分的身體連疼痛的感覺也沒有啊,只要能站起來,不,能爬起來也行啊。她在疼痛中堅持着,堅持着……她總相信,忍到最後是希望。
但,希望的影子最終也沒有光臨。
郭暉的世界只有兩平方米,以臂為半徑,連近在咫尺的窗簾,她也沒有能力去拉開或關閉。她只能仰躺在牀上,不能側身,不能翻身,更不能坐起來。想想看,一個脊椎失效的人,能幹什麼呢?
白天,家裏只她一個人。父母都上班了,為了自己,家裏已累債兩萬多元,而父母的月工資相加也不過200元。家裏連一台電視機也沒有,她只能就這樣躺着,躺着……
“嘭,嘭……”有人敲門了,她不能去開。
忽然聞到一股臭味,原來自己大便了,她沒有感覺。
一次, 樓上人家裝修,天花板和牆壁劇烈地震盪,她還小,以為是地震,嚇得嗷嗷大
哭,想逃跑,身體卻動彈不得。
家裏養着一隻雪白的貓咪,小貓咪在房間內進進出出,上上下下,無憂無慮地睡覺,自由自在地唱歌。我的生命還不如一隻貓咪啊。
這樣活着有什麼意思呢?她想到了自殺,可她連自殺的能力也沒有啊。
父母覺出了她的心態變異,就把她安排到客廳裏住。這樣,家裏來人可以説説話,大家圍坐在一起,消除寂寞。還給她買回來一個收音機,沒明沒夜地陪她説話。
樓上有幾個小夥伴,也不時地來看她。敲門後,她開不了門,她們就站在門外給她説話,唱歌,講學校裏的事兒。
她仰躺在牀上,靜靜地聽着,臉上綻開一縷縷苦笑。
生命的信念,如同一盞油燈,飄飄忽忽地亮着……
既然生命不能就此死去,那為什麼要讓時間白白流失呢?
於是,她決定開始自學,她又拿起了小學課本。
可是,她是一個連翻身的能力都沒有的重殘人啊。她不能坐起來,只能躺着看書,用雙手舉着書看。
就這樣,無腿的她開始了一場令世人匪夷所思的攀登。
一起上路的還有她的父母。母親日夜操勞,端水餵飯,梳頭洗臉,她生了褥瘡,後背潰爛,母親時時扶她翻身。大小便失禁,被子、褥子需要天天清洗。家裏積債如山,工資幾乎全部用於還債,連一台洗衣機也買不起。母親就是一台永不疲倦的洗衣機啊,洗白了黑夜,洗暖了寒冬,時間長了,手上的筋骨全變形了,其中九根手指竟變成了曲曲折折的樹根狀。
父親早年畢業於浙江大學,愛好音樂,拉得一手小提琴,可現在,樂器們全藏在了牀下,被貓咪咬斷了弦。他學會了打針,成了女兒的保健醫,每天夜裏幫她按摩和屈伸雙腿,一次、兩次,直至2000次……固執的父母總希望突然有一天,女兒猛地站起來,笑盈盈地説:“爸,媽,我好了,上學去了。”説完就蹦蹦跳跳地跑出了門。
可這是一個怎樣的幻想啊。
在母親的搓衣聲中,在父親的按摩聲中,郭暉仰躺着,用三年時間自學了全部初中、高中課程。最讓人難以置信的是,物理、化學等需要做試驗才能弄通的原理和公式,她也全部揣摩透了。
胸中的世界慢慢大了起來,有了陽光,有了笑聲。
她還不由自主地喜歡上了文學,古典詩詞、外國名著,都讀遍了。在藝術的氤氲中,她悟到了生命的真諦,無意中也覓獲了通向未來的秘徑……
要活下去,首先要坐起來。
可要坐起來,是一項多麼巨大的工程啊。
胸部以下沒有知覺,脊椎無法用力,只有靠臂力帶動。可她現在是一個沒見過陽光的枯黃的女孩啊,就像温室裏一根殘缺的豆芽。母親在她後背下墊被子,一層、兩層、三層……天天加高,每次墊高四分鐘、五分鐘、六分鐘……日日增多。又買來兩個啞鈴,讓她練習臂力。有時,父母兩人一起動手,和她比賽掰手腕……
她已經習慣了仰視,剛坐起來的時候,眼光迷離而散亂,世界在她面前像一組組搖晃着的鏡頭。
這個過程整整適應了一年,她終於能坐起來了,世界在她眼裏各就各位,又恢復了秩序。
好幾年沒有出門了,她要走出去!
父母為她買了一輛手搖車,時時推出去曬太陽。她苦苦的生命第一次嗅到了陽光的暖香,嚐到了微風的甜潤,世界真是美好啊。明豔豔、鮮酥酥、香噴噴的陽光,滋潤着她枯黃的皮膚,悄悄地泛起了紅暈。像一棵孱弱的含羞草舒展開了葉片,她融入到大自然中了,她的生命活力又煥發了。
有時候,她也能自己搖着車出去了。雖然蹣蹣跚跚,但那是她再次邁向社會的腳步啊……
一次,在學校操場散步時,遇到了父親的同事張老師。張老師説,最近學校辦了一個英語自學考試大專班,像她這種情況可以報名。
大專班的教室在五樓,郭暉怎麼上去呢?只有藉助父母的後背了。父母已經六十歲了,
多年的心力交瘁,營養不良,瘦骨嶙峋,體重只有百多斤,還沒有她重。每次都是替換着背上去,父親背到二樓,再轉到母親背上,母親背上三樓後,父親又接過去。背進教室後,郭暉不能就坐,父母就用四張課桌把她的身體擠在中間。大小便時常失禁,怎麼辦?最好的辦法是從前一天就開始不吃飯、不喝水,但女兒餓着渴着,母親心痛啊,所以,總也沒有完全給她停飯停水。每次上課的時候,母親就拿着女兒在廁所用的特製木凳,在門口等候。每到課間休息時,就急匆匆地跑進去,把女兒背進廁所……
別的同學都是正規高中畢業,系統學過英語,只有她是小學程度。剛開始的時候,聽不懂,跟不上,氣得直想哭。
由於是成人自學考試,參加者都有穩定的工作,所以,上課的時候,這些健全人大都嘻嘻哈哈,心不在焉,窗外的誘惑太多了。只有她認認真真,字斟句酌,如春蠶食桑,全變成了腹中的經緯。
學校裏有兩個來自美國的外教:英格和勞荔。郭暉與她們交上了好朋友,沒多長時間,口語水平大進,像流水一樣,她已經融入英語的海洋裏了。
畢業考試的時候,全班30多名同學,只有郭暉一次性全部過關。
接着,她又報考自學本科。
兩年後,在父母的揹負下,再次順利通過。
1996年初,山東大學在本市開辦英語研究生班,她想報名,可一打聽,三年下來,費用三四萬元,這對自己這個外債累累的家庭來説,是一個天文數字啊。可父母總是感覺有愧於女兒啊,如果當初不是小題大做,帶孩子去醫院,那麼女兒現在早已大學畢業了吧。咬咬牙,借了17000元,預交上了首期費用。
1998年7月,研究生課程全部考試完畢,第二外語——日語也考過了,就在準備申請碩士學位的時候,國家高教委出台最新規定。按照新規定,她三年後才有資格申請。
這時候,已在英語世界遊曳幾年的她已經強烈地喜愛上了英語詩歌翻譯。她對中國古典詩歌有着天生的喜愛,接觸英美詩歌原著後,再看看國人的譯著,總感到缺少美感,那原本是一個美妙無比的世界啊。
她立志要在這個世界裏走自己的路子了,她找到了屬於自己的舞台。
2002年6月下旬,當三年期限結束的時候,她赴山東大學進行學位答辯,論文題目就是《詩歌翻譯的韻律問題》。
那是一次怎樣的旅行啊。陪同的有父母、哥哥、輪椅和行李,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夥伴,那就是母親的搓衣板。
從大專到本科,再到碩士研究生,郭暉最害怕的就是外出考試。
她害怕的不是考試的成績,而是考試的過程。每次考試,父母都要全程陪同,推着輪椅,因為無法乘坐出租,只有步行。到考點後,還要把自己背上樓。國家正規考試都是單人單桌,自己無法就坐,怎麼辦?還要把輪椅抬上來。
麻煩還遠不止這些,輪椅上如何答題呢?為了解決這個難題,大學土木工程系畢業的父親曾想過不少辦法,但都不成功,輪椅上地方窄小,無法固定木板,極易滑落。後來突然發現,把母親的搓衣板翻過來橫放在輪椅的鐵架上,竟然不大不小,不寬不窄,穩穩當當,恰是一張最穩固的課桌。
母女倆苦命相依,真是人世間少有的緣分啊。
郭暉雙手搖動輪椅,靜靜地馳進了答辯現場,面對着以著名教授李玉陳為首的幾位資深評委,心底忐忐忑忑。
“什麼是詩?”答辯開始了。
“所有的文學都是詩”——好大膽的回答!
“假如給你一首漢語詩,讓你用英語格律譯成英詩,你感到困難嗎?”
“困難,但我能夠譯好。”
“茅盾先生認為,詩歌是不可譯的,你去譯,豈不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嗎?”最尖刻的問題出籠了。
她輕輕一笑:“茅盾先生是在閲讀了美國詩人艾倫坡的組詩《烏鴉》之後説這番話的,我曾經翻譯過這組詩,現在我想朗讀其中兩首。原詩每節6行,押door、your、more韻,我的譯詩也是6行,押説、着、麼韻,諸位老師請聽:‘曾有一個無聊的夜晚,我思索得困頓、疲倦 / 翻過一個離奇怪誕、被人遺忘的傳説……’”
母親在門外等候。兩個小時後,李玉陳教授出來了,問:“你是郭暉的奶奶嗎?”
“不,我是她的母親。”母親囁嚅着,擔心出了什麼意外。
李教授尷尬地打量了一會兒,接着快步上前,握住她的手,激動地説:“感謝你培養了一個好女兒,這是我們十年來聽到的最好的論文答辯……”
白花花的淚水簌簌而下,映照着白花花的銀髮,那是幸福的白玉蘭啊!
一個月後,山東大學正式授予郭暉英語碩士學位。
2002年底,郭暉在網上查閲2003年度博士生招生情況,發現有四所大學所設專業與自己的方向相近。於是,她試探着向四位導師各寫了一封信。
一個周後,只有北京大學的沈弘教授回信了。這位從牛津大學留學歸來的博導歡迎郭暉報考,並“堅持擇優錄取”,至於殘疾情況,他隻字未提,沈教授還把自己的E-mail告訴了她。
全國博士統招考試在三月份,即使從現在開始準備,也不足100天了。自己不僅要學好第二外語——法語,還要通讀數十本專業書籍,而這些書,自己一本也沒有。怎麼辦?
哥哥到北京各書店跑了一圈,但仍缺少30本。
只能從網上下載、打印了。
可上千萬字的資料,要打印出來,談何容易?
父母從學校借了一台針式打印機,自己購買了三個色帶和20包打印紙。
連續三天兩夜,可憐的打印機“吱吱”地響着,直累得頭熱腦脹,氣喘吁吁,硬是把上萬頁紙全打印了出來……
郭暉一頭扎進書海里,開始了最後的衝刺。
不要以為郭暉聰明天賦,不,連她自己也承認,她只是一個普通智力的人。她的特點就是專心,專心持久,心無旁騖。她是一個重殘人,相對於兩次開胸手術的疼痛來説,學習對於她實在是太享受了。而且,她已經沒有別的希望和出路,她把生命的所有光亮全部聚集到了一個焦點上。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啊,一扇扇沉重的大門在她面前洞開了……
3月22日,郭暉在全家人的陪同下,趕到北京大學。
考試那一天,當郭暉父母再次把她背進考場時,由於監考人員不知道她是一位重殘人,早已把她的考號貼在考桌上,可她根本無法端坐在桌後。怎麼辦?這時,母親拿出早已準備好的搓衣板,放在輪椅上,轉眼間,一個特殊的課桌組成了。但,這是違背考場紀律的啊,監考官馬上請示考點主任,考點主任又立即請示招辦領導,經緊急協商同意後,這才把桌上的考號揭下來,重新貼在搓衣板上。
郭暉突然看到,搓衣板似乎變成了一雙瘦骨嶙峋、殘缺變形的手,在招喚自己,要攙扶自己。她又似乎聽到了父親沉重的喘息聲,看到了母親汗水涔涔的面龐……她不敢再想別的了,她趕緊俯下身去,拿起了筆,走進了另一個温暖的世界,喬叟、莎士比亞、拜倫、雪
萊、埃略特和瓊生都在向自己微笑……
這真是一張天下絕無僅有的考桌啊!
考試結束後,郭暉才知道,與她一同報考的另幾位考生都是國內知名大學英語專業的教授或副教授,其中一位是與北大齊名的一所大學裏的碩士生導師,為了爭取博導資格而報考的。而沈教授的招生名額只有一人。
她氣餒了,後悔了,直罵自己蚍蜉撼樹,不自量力。
很快,分數出來了,出乎意料的是,她竟然考了第一名,各門分數都超出第二名許多。她真是又高興又悲哀啊。高興的是自己多年的辛苦終於沒有白廢,悲哀的是這些名校裏聲名煌煌的教授們啊,你們身膺高位,貴為人師,怎麼竟不如自己一個小學未畢業的小女子呢?
但麻煩同時也敲門了。
北大百年曆史上從沒招收過如此高度殘疾的博士生,但從去年以來,國家明確規定:各大學不得以任何藉口拒招殘疾學生。面對這個從未有過的難題,北大猶豫了。
招生辦的一位負責人試圖勸退郭暉,卻又不好明言,便試探着與她進行了幾次網上對話。
“北大是老建築,台級多,輪椅無法通行,你生活上能自理嗎?”
“據我瞭解,北大不少建築物有無障礙設施,只需對我進出的幾處台級略加改造即可,再説,我媽媽可以陪讀。”
“北大博士不好畢業,好多人都延期,你的身體和經濟條件能承受嗎?”
“北大是我兒時的嚮往,翻譯是我最大的心願,我從小沒有受過正規教育,我要在這裏實現我的夢想……”
“我們完全可以以體檢不合格的理由不錄取你。”
“據我所知,(體操運動員)桑蘭也是一位高位截癱的殘疾人,去年被北大新聞學院(本科)錄取了……”
……
這時,沈弘教授站了出來,向學校寫信:“在國外,我從沒有聽説過因殘疾而被大學拒收的先例……”
北大招生辦經過多方權衡後,終於向郭暉伸出了歡迎的手。
那一天夜裏,這位可敬的負責人向郭暉發出了最後一個E-mail:“我本人敬佩你,北大敬佩你,歡迎你來北大讀書!”
那一天夜裏,沈教授在網上向這位惟一的新弟子發來他全家的照片和電話號碼。
那一天夜裏,新月如燈,春風蹈舞。郭暉一夜無寐,淚水浩淼。
……
北大,真是一座寬容的學府啊。郭暉報到的時候,校領導已經指示破例為她單獨分配一間宿舍,允許家人陪讀。更讓郭暉感動的是,第二天,她將經常出入的房間、樓道、廁所、教室等地方的台級被全部剷平,代之以適應輪椅行走的平緩通道……
我採訪郭暉是在北大校園裏進行的,我們一起在燕園吃飯、繞未名湖散步、進圖書館查閲資料,她用雙手搖動着輪椅,來去自如,長髮飄飄,像魚兒在水裏一樣歡快,鳥兒在林裏一樣自由……
這是她的生命之舞啊。

搖着輪椅上北大社會感言

“現在的孩子們,最缺少的一課就是挫折教育。而這本書就是最好的教材!”
——一位學生家長這樣説
“這本書應該由國家領導人推薦給所有的孩子們讀一讀,這是我讀過的最讓我感動的一本書!”
——一位學生家長這樣説
“我為有你這樣的殘疾人姐妹而驕傲!”
——張海迪向郭暉打電話祝賀生日時説
“面對郭暉,我感覺我們大部分健全人才是殘疾人,精神毅志方面的殘疾……”
——一位著名企業家見到郭暉後的感嘆

搖着輪椅上北大精典網言

河北女孩郭暉,小時候因為一次輕傷竟然成了高位截癱的人。輟學後,她完成了高中課程,又參加了國家自學考試,學習了專科、本科課程。2002年,她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取北京大學計劃內統招博士,成為北大建校百年以來第一位殘疾女博士。有人説“她真牛啊,換了我,只有搖着輪椅找繩子的份兒了,找到繩子也夠不着房梁。”
《有點羞愧》
今天看到《搖着輪椅上北大》的那個女孩,覺得肅然起敬,同時自己也覺得有點羞愧,
雖然不是第一次看到這樣的勵志故事,可是突然就有了這樣的感覺,
不知道是不是近段時間有點找不着北的狀況讓自己有了這樣的感受,
為什麼有時候自己也會擔心這,擔心那,擔心做努力又擔心這樣會需要很多的時間,以至於不經濟,可對於很多處於困境的人來講,任何時候開始的努力都不算晚,
突然覺得有時候自己的想法和擔心也很可笑,是太在乎結果了麼?
是什麼讓我們喜歡在擔心浪費時間和精力中徘徊,而不願意開始一點一滴地開始做呢,哪怕投資成本或者利潤收回的時間會有點長?
那些非常精神的榜樣,他們或者她們所藴藏的非常可貴的意志和心態,真的很值得讓我們細細體會,他(她)們都在大聲地歌唱:親愛的朋友們,就算不知道方向何方,也不要浪費青春,永無止境地學習前進吧!
《頑忍·定力·核能工廠》
——讀《搖着輪椅上北大》札記
悉讀著名報告文學作家李春雷的勵志著作《搖着輪椅上北大》,又一位青春勵志人物走入我的視線,書中郭暉的形象在我眼前一點點地清晰,逐漸變得豐富而偉大。
 郭暉在小學五年級時因一場意外摔傷及後來醫生的一再誤診,變成了一位高位截癱患者。父母舉債帶她跑遍各大醫院,可希望總是如流星一樣一劃而過,一再打擊着這個已一貧如洗的家庭。有人勸她父母“這姑娘莫不是害人精轉世,乾脆送到農村算了,眼不見為淨,生死由天吧”,可郭暉父母此時在想:我們心甘情願地伺候女兒,誰讓咱把她帶到這個世界上?
 父母的愛真是無私的,許許多多的父母在用共同的行動寫就着這樣一個答案!年紀輕輕的我婚後不久被瘋狂逆行的紅旗牌轎車在人行道上撞成高位截癱,我那年過花甲的父母像從前部落人守護火種一樣,一直日夜守護着我的一息生命之火。悲劇的發生往往沒有任何徵兆,攤上了就只有去承受。令人心痛的是不只是要自己用一生承受,還有和她相關的親人,還要累及關心她的友人、好心人。
 郭暉是邯鄲人,和我所在的邢台僅咫尺之距,讀她的事蹟就像回顧自己親人的辛酸經歷,有時又像自己的噩夢重現。郭暉父母在盡最大力量支撐着破碎不堪的家,照顧女兒成了夫妻兩人的工作和生活。可最初小郭暉和當時的我一樣,怎麼也接受不了這個殘酷現實,從此只能直挺挺地躺在牀上,如一具殭屍,“孤獨像墳場裏悄悄長滿的野藤,越長越繁密。”
 在這種情況下,一位女中醫對她説,這樣絕望的心態不利於治病,要樹立起信心來,不如學習,尋找一個精神支柱。學習對於她來説談何容易?必須雙手舉着課本,與艱難病痛並駕齊驅。可重新拾起課本學習的郭暉變得一發不可收,最終走進令健康人都豔羨不一的北大。“一個小學未畢業的殘疾人,完全依靠自學成為北京大學的博士生,在這座名校的百年曆史上還從未有過。郭暉在不知不覺中,已經為世人創造了一個奇蹟。”
 奇蹟!真的是奇蹟!我和大家一樣欽佩得五體投地,甚至更加熱血沸騰。重度殘疾人也可以做出不同凡響的事情,關鍵是怎麼想和怎麼做。
 誠然,這“奇蹟”的背後郭暉付出的努力是超乎人們想象的。誰能有平躺在牀手舉課本8年自學完小學至高中課程的頑強?誰能在忍受截癱及併發症的種種煎熬下自考完專科、本科還去拿碩士學位的堅忍?誰能保持昂揚的情緒義無反顧同時再通學英語、日語、法語?細算一下,自1991年報考英語專科到拿到碩士學位,這又是11年時間!難道郭暉就是一架學習的機器嗎?天生記憶力超羣?不,“她只是比別人做得更專心、更持久、更投入罷了。”她不厭其煩地看書做題、查閲字典、用學過的單詞造句寫日記,在學習中忘了自己是一個躺在牀上的癱瘓病人。在這條學習的道路上,她就是一隻“頑忍的小烏龜”,日夜兼程地往前爬行。也許她自己根本沒有想到會走入北大學府,那是她靈魂的聖殿啊。
 當我細細品砸書中的字眼、數字時,感到郭暉的付出終有所得,能成為北大博士生又是那樣的順理成章,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如今的郭暉在北大學府鑽研英語文學翻譯,為更加深入地探究,還在學習拉丁語、古希臘語。她的願望就是成為中西文化交流的大使。
 李春雷先生在書中寫的一句話深深印入我的腦海:“幹一件事要有定力,定力是一種最大的力量,是人身上的核能工廠。”合上書仔細回味,這一定是郭暉及很多成功人士的成功奧秘吧。
就在幾天前,山人讀了一本書:《搖着輪椅上北大》。
向來信奉男兒有淚不輕彈寧可流血不可流淚流淚等於無能流淚是小女子的專利等等信條的山人,卻再也忍不住淚流滿面。。。
這篇報告文學的主人公,是一個名叫郭暉的河北女孩。她小學時因誤診不得不高位截肢,胸部以下失去知覺。就是這樣一個連小學都沒畢業連生存都是最大問題的女孩,憑着驚人的難以想象的意志和毅力,通過自學,學完了小學中學大學的課程,在山東大學的碩士研究生畢業後,竟然考進中國最著名的北京大學,攻讀博士,成為北大歷史上第一個殘疾女博士。
她被譽為第二個張海迪,她的事蹟,被作為青少年勵志的教材。。。
山人真的為她感到慶幸:只有在北大,才能把樓道的階梯改成坡道;只有沈弘教授,才能絕對的憑分數憑學識錄取,而不講什麼人情,不走什麼後門。
尤其令人欽佩的是,她精通四門外語,並多次參加有關全國性的學術會議,她碩士畢業論文,被老教授認為是其執教生涯中所見到的最優秀的論文。其中她考博士時,僅僅複習了三個月的她,竟然把北京一所大學的一位碩士生導師淘汰了。
所以,山人懷着激動的心情,把這本書推薦給女兒。
女兒一口氣讀完了,同樣唏噓不已,感慨不已。學習也明顯較以前更努力,更發憤了。
今天,卻讀到一則新聞:馬上就要畢業的郭暉,理想的職業是教師,可是,沒有一家學校願意接納她,原因很簡單:她不是國民教育的大學畢業,而且她是殘疾人,還坐着輪椅,不能站着講課! 山人不知大名鼎鼎的霍金是如何應聘就業的,也不知英國政府對這樣的人才有何優惠的扶持政策,但至少,國內的原因總令人從形式上噁心:你重文憑,她不是國民教育的大學畢業,但北大的博士生文憑你又不認,這是什麼邏輯?再説從內容上就更讓人不能容忍:不能站着講課,就不能做老師嗎?中國那一條法律或者制度有此規定?倒是有不少有關保護殘疾人合法權益的法律和制度,還有專門的殘聯組織。。。
儘管山人堅信郭暉總有一天會找到工作,但願不是在有關部門的干預或照顧下,但願不是有關商業運做或炒做下,但願不是四處碰壁走投無路時才有人挺身而出。。。
時至今日,怨天尤人,已毫無意義;而不怨天尤人,又怨誰呢?
那麼,就只能怨輪椅了,所有這一切,都是輪椅惹的禍。。。
《做生活的強者》
近些日子我讀了《搖着輪椅上北大》一書,裏面主人公的一些故事和精神深深地打動了我,使我深受啓發。
一是人要經得起挫折。書中有句話“挫折是最好的大學”,的確不經歷風雨,怎能有彩虹。只要有積極的心態,就一定能戰勝挫折。書中的主人公是一個殘疾的姐姐,名字叫郭暉,她憑着頑強的毅力不但考上了北大,還成為了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對照她,我想起自己平時常常為一點點小缺點,受家長、老師的批評後,我就感到難過、委缺,往往不但不肯改正,反而更加堅持缺點。看了這本書後,我改變了想法,失敗乃成功之母,人生的路不可能是平平坦坦的,總有些坎坷不平,如果連這點挫折都接受不了,以後怎麼融入社會中呢?所以我一定要改正。
二是做任何事都要努力。只有通過自己的努力,才能找到通往成功的鑰匙。郭暉就是在黑暗和絕望中還不放棄努力,最後終於取得了成功。上帝給了我們每個人一個寶藏,只有用勤奮做工具,才能挖掘出人生的寶藏。別人經常説我聰明,但我不夠努力,以後我一定要加倍努力,去打開我人生的寶藏,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三是要相信自己。別人可以不相信你,但自己一定要相信自己,要認為自己是最棒的,這樣才不至於在困難中迷失自我。郭暉在考北大時,她看到一些研究生和她一起考,但北大隻能入取一個,郭暉氣餒了、後悔了。但她經過父母的勸解後,就重新振作起來,終於成為了一名北大的學生。我在遇到困難時往往缺少自信心,爸爸媽媽多次勸告,我仍改不過來,我看了這本書後,我知道自信心是戰勝困難最有力的武器,所以我以後一定要滿懷自信地去迎接任何困難。
郭暉是一個高位截癱的殘疾人,最終通過自身的努力,搖着輪椅上了北大。她這種與命運頑強抗爭的精神,以後將永遠激勵着我奮發學習,積極去面對人生中的各種挫折,使我成為一個真正的強者!
《又一個扼住命運咽喉的人》
——讀《郭暉——搖着輪椅上北大》有感
郭暉,一個山東女孩,比我大四歲,在她11歲的時候,由於醫院的誤診,使她終生高位截癱,僅有頭、雙臂可以活動。就這樣一個可憐的命運棄兒,卻憑着父母博大的愛心、自己永不放棄的執着,先後取得了自考大專、本科文憑、山東大學英語碩士學位,現正在北京大學讀博士。
正如貝多芬所説,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
她,沒有埋怨命運的不公,憑着自己的堅強,憑着不屈不撓的意志,一步一步,走到了今天。
也許我們大多數人會説,像她這樣的人,還學什麼,有哪個單位會要她,又有誰會娶她,她的價值在哪裏?就這樣度過餘生算了,學什麼呢?想做當代的張海迪,還是中國的海
侖·凱勒?
朋友,你錯了,而且大錯特錯!
即使,她取得博士學位後,還沒有單位要她,仍然沒有人娶她。但是,她的經歷,她的執着,對我們的社會,對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一個巨大的貢獻。
執着,永不放棄的執着,永遠不向命運妥協,緊緊扼住命運的咽喉,她就是一個站在風口浪尖的強者!一個時代的強者!
她會感動我們所有的人,不向逆境低頭,不向命運屈服!
看了這篇文章,我不禁想起了台灣作家九把刀在一篇小説中寫的話:
因為英雄無所畏懼
即使時不我予
英雄也能逆天而行。
即使當黑暗籠罩大地
一切都了無希望
所有人都懾服在有所
不為時,英雄已隨時
準備好領導那些只能
被領導的人,強橫地
與歷史背道而弛。
郭暉,她就是時代的英雄。
郭暉如此,我們還有誰,一經挫折,就怨天尤人,自怨自艾:蒼天那,大地那,我就怎麼這麼倒黴那!
郭暉,你就是我們的懸樑繩,你就是我們的刺股錐。你的經歷,對我們來説,不啻於當頭棒喝,又或是灌頂醍醐。
我錯了,我們都錯了。
我們不會再錯了。
這就是我們的生命之舞!
《懶傢伙》
自己真的是個懶傢伙,以前在家時爸爸也總是叫我懶丫頭。博客總是要人來不斷提醒才極不情願的更新一下,買的書也已經好幾天沒看過了,寧願躺在牀上一動不動裝死人也不想書拿起來瀏覽那麼一兩頁,只有昨天算是這兩天唯一勤快的一晚,拿起了新買的新週刊來看,並且把它看完,對於這幾天的我來説,這不得不算一個奇蹟!當真如以前看時一樣,不錯的雜誌。似乎這幾天沒什麼如意的日子,生日正好和冬至在同一天,我不知道這是個怎樣的開始,怎樣的結束。該收到的祝福都收到了,可我最想得到的祝福卻沒有到,也許得到了也只是個虛無縹緲的夢境而已。人終究是生活在現實中還幸福、快樂些。生日剛剛離去的那個時刻,感覺鼻頭隱隱發癢,嗓子隱隱發緊,以為是缺水的緣故,沒有想到這又是一場感冒來臨的前兆,第二天感冒就以排山倒海之勢砸了下來,到了昨天晚上就一發不可收拾了,一下班回去,就把自己象扔沙包一樣扔在了牀上,心裏還暗暗誇自己聰明,幸虧早晨起來沒疊被子,不然這個光景可是沒有力氣去鋪牀的。當下心裏就決定這幾天都不疊被了,讓我也享受一下神仙般的生活,小人物就是小人物,這小小的不疊被對於我來説就如同神仙了。
躺在牀上心裏在盤算這一年要訂幾本雜誌看,可屈指一數,這對於我來説委實算是一筆不小的數目,真的體會了在家時母親常唸叨的“不當家不知柴米貴”,如今不向母親伸手要錢,就得精打細算了。雖然我一貫秉持“不能花錢就不會賺錢”,現實卻叫我慚愧地低頭,我實在不知道自己如何賺錢。然後拿出錢包,摸了一下它的厚度,更加堅信,“麪包會有的”是説給有錢人聽的,“什麼都沒有”才是説給自己聽的。
近些日子在聽一個傳記文學作品《搖着輪椅上北大》,寫書的人寫的好,敍述的人敍述的也好,真的挺感動人,越聽也越覺得慚愧。人那,真是賤坯子,完好無損的人就晃晃悠悠,有些殘缺的就勤勤懇懇,用許多比常人難上十倍的艱辛來彌補身體和心靈上的空缺,我亦如此。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