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採購風險

鎖定
採購風險通常是指採購過程可能出現的一些意外情況,包括人為風險、經濟風險和自然風險,具體説來,如採購預測不準導致物料難以滿足生產要求或超出預算、供應商羣體產能下降導致供應不及時、貨物不符合訂單要求、呆滯物料增加、採購人員工作失誤或和供應商之間存在不誠實甚至違法行為。這些情況都會影響採購預期目標的實現。
中文名
採購風險
外文名
purchasing risk
外因型風險
意外風險等
內因型風險
計劃風險等
風險防範
安排好採購計劃,要預留空間

採購風險規避風險

任何事物都有風險,採購風險歸根結底,也是可以通過一定手段和有效措施加以防範和規避的。主要的手段有:作好年度採購預算及策略規劃;慎重選擇供應商,重視供應商的篩選和評級;嚴格審查訂貨合同,儘量完善合同條款;拓寬信息渠道,保持信息流暢順利;完善風險控制體系,充分運用供應鏈管理優化供應和需求;加強過程跟蹤和控制,發現問題及時採取措施處理,以減低採購風險。
充分利用專業化的信息網站,有助於採購人員更方便、更準確地獲取信息,為評判供應商和產品提供依據。同時公司對貢要的供應商可派遣專職駐廠員,或經常對供應商進行質量檢查。採購應減少對個別供應商大户的過分依賴,可採用備選方案及備選供應商,以分散採購風險。至於預算,由於採購預算是基於物料成本及銷售預測等數據推算出來的,以接單式生產為主的公司應注意一些關鍵器件能否在要求的時間發貨,適當運用MRPⅡ系統以及現貨結合的方法以減少風險,在項目開發前充分與所有原材料供應商溝通,使供應商清楚配合的方向及要求。

採購風險降低風險

企業要降低質量、交期、價格、售後服務、財務等方面的採購風險,最關鍵的是與供應商建立並保持良好的合作關係。這個觀點得到很多人的擁護,建立關係需注意的幾個階段。
首先是供應商的初步考察階段:在選擇供應商時.應對供應商的品牌、信譽、規模、銷售業績、研發等進行詳細的調查,有可能派人到對方公司進行現場瞭解,以作出枯體評估。必要時需成立一個由採購、質管、技術部門組成的供應商評選小組,對供應商的質量水平、交貨能力、價格水平、技術能力、服務等進行評選。在初步到斷有必要進行開發後,建議將自己公司的情況告知供應商。
其次是產品認證及商務階段:對所需的產品質量、產量、用户的情況、價格、付款期、將後服務等進行逐一測試或交流。
第三是小批量認證階段:對供應商的產品進行小批量的生產、交期方面的論證。
第四大批量採購階段:根據合作情況.逐步加大采購的力度。
第五對供應商進行年度評價,對合作很好的供應商,邀清他們到公司交流明年的工作打算。 採購作為連接公司與供應商之間的窗口和橋樑、作為公司的輸入部門(營銷為輸出部門)、作為公司的利潤中心,不能只考慮預測和防範採購風險,更應該站在整個公司的角度上,考慮由此對公司製造、物流、財務、營銷、質量、售後服務等各方面造成的影響。要注意核算企業總權益成本,而不只是採購成本;使得整個公司的利潤最大化、成本最低、風險最小;從而由外向內、由下向上對公司的管理進行整合。
為了更好地解決這方面的問題,提高總體利潤率,將風險與損失降至最低,有的公司將採購劃分為貨源開發(Sourcing)小組與採購(Buyer)小組。Sourcing主要負責成本控制風險防範、產品質量與供貨商綜合能力的評估(包含供貨商的物流狀況、售後服務、公司財力、整體管理能力等),Buyer根據Sourcing提供的信息,結合公司的生產狀況與需求量進行購買與跟蹤訂單。
需要明確的是,採購風險是無法絕對避免的,在風險發生後,控制採購風險所帶來的相關成本就變得相當重要。

採購風險風險分析

企業物資採購外因型風險
(1)意外風險。
(2)價格風險。
(3)採購質量風險。
(4)技術進步風險。
(5)合同欺詐風險。
企業物資採購內因型風險
(1)計劃風險。
(2)合同風險。
(3)驗收風險。
(4)存量風險。
(5)責任風險。

採購風險風險防範

在訂立進口買賣合同時,大多數買方代表都非常注重合同的談判階段,在6大主要交易條件即貨物的品質、數量、包裝、價格、交貨和支付當中,當事人尤其關注貨物的質量和成交價格,而對合同談判前的信息收集、調研和風險防範意識重視不夠。俗話説,防範於未然,的確,有防範的預案遠勝於事後的補救,如果在簽約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力爭從源頭上預防違約,就能夠有效地規避合同風險。
1安排好採購計劃,在時間上要預留空間
國有企業或國有控股企業在固定資產投資立項和審批上,往往需要花費很長時間,在項目未得到批覆前,由於計劃、資金得不到落實,採購無法啓動。而一旦獲得批准,工程建設完成的後門被關死,從設計到採購直至安裝、開工,進度安排往往都十分緊張,留給進口採購的週期常常得不到保證。因此,在合同談判階段,總是想方設法要壓縮交貨期,甚至達到了每日必爭的程度。這不但將導致採購成本的上升,而且難以保證合理的生產週期,進而增加了採購風險。如果自項目啓動後,預先選擇好合理的時機,制定科學的採購計劃,在具備一定條件時,先做預詢價工作和正式簽約前的一些準備工作,一旦項目獲准,就可以節省時間,同時也使自己具有較多的談判空間和迴旋餘地,使買方處於主動地位。
2市場信息調研和行情分析
市場經濟環境下,供求矛盾和價格行情直接受市場供求關係作用影響,所以在採購前對市場形勢和行業變化需進行深入研究,瞭解市場供應的需求狀況,調查可供選擇的供貨商的競爭程度,對於他們正常交貨時間和交貨風險的潛在因素進行分析,做到心中有數,才能夠防範於未然,降低交貨期的風險。以鋼材採購為例,自2004年初開始,由於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和投資過熱,能源市場的高價走勢,導致世界範圍內連續的原材料價格上漲和旺盛需求,全球主要鋼材供貨商生產任務十分飽和,報價提供的交貨期與往常相比一再延長。此時,只要能預先掌握市場行情,突破常規,提前1至2個月採購,其結果可能就會滿足供貨週期需求,甚至會提前交付。
3 供貨商資信調查
在啓動商務程序之前,選擇誠信、合格的供應商,是保障合同順利履行的前提條件,在某種意義上説,這比採用嚴格的合同條款更為重要。供應商的誠信一般表現在貨真價實、信守合同承諾、按期交貨方面。正常情況下,國外一些有實力的大公司一般報價比較真實,簽約後能夠保證供貨質量和交貨時間。同比,小型供應商或代理商的履約能力相對較弱,缺乏對市場風險的承受能力,出現遲交貨或發生質量問題的幾率相對較大。所以,在與這些公司開展業務前,一定要進行資信調查。資信調查的方式,可以通過專業信用管理公司或行業協會、商會等機構實施,也可以通過一些與供應商有過合作的第三方(如保險公司或外運公司)進行了解,必要時還可以安排人員到供貨商工廠所在地或對其產品實際用户進行考察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