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授人以漁

(漢語詞語)

鎖定
授人以漁,指比起給人魚吃,更重要的是告訴人如何捕魚。
原話為“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這段話是出自我國道家,但至於出自誰手,學術界仍在考證當中。
中國有句古話叫“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説的是傳授給人以知識,不如傳授給人學習知識的方法。道理其實很簡單,魚是目的,釣魚是手段,一條魚能解一時之飢,卻不能解長久之飢,如果想永遠有魚吃,那就要學會釣魚的方法。
作品名稱
授人以漁
作品別名
《淮南鴻烈》或《劉安子》
作    者
劉安及其門客
創作年代
西漢
作品出處
《淮南子·説林訓》
文學體裁
文言文
流    派
道家

授人以漁涵義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古人云:“授人以魚,只供一餐,授人以漁,可享一生。”“授人以魚,僅供一飯之需;授人以漁,則終生受益無窮。”“授人以魚,三餐之需;授人以漁,終生之用。”“授之以魚,更授之以漁”,“授人魚,更要授人以漁”,指的就是不僅給人魚吃,更要告訴人家如何捕魚。有句古話叫“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意思是説,給人家魚吃,還不如教會人家釣魚的方法.道理其實很簡單,魚是目的,釣魚是手段,一條魚能解一時之飢,卻不能解長久之飢.“魚”只能滿足一時之需,而“漁”卻讓人有謀生的本錢。如果想永遠有魚吃,那就要學會釣魚的方法。後人還經常引申:教人知識,不如教人學會得到知識的方法.傳授給人既有知識,不如傳授給人學習知識的方法。相同的英語諺語是:給人麪包不如給他獵槍!

授人以漁另一説法

多年前的一個傍晚,一個叫亨利的青年,站在河邊發呆。這天是他30歲生日,可他不知道自己是否還有活下去的勇氣。因為亨利從小在福利院長大,身材矮小,長相也不漂亮,講話又帶着濃重的鄉土口音,所以一直自卑,連最普通的工作都不敢去應聘,沒有工作也沒有家。就在亨利徘徊於生死之間的時候,他的好友約翰興沖沖地跑過來對他説:“亨利,告訴你一個好消息!我剛從收音機裏聽到一則消息,拿破崙曾經丟失了一個孫子。播音員描述的特徵,與你毫不相差!”“真的嗎?我竟然是拿破崙的孫子!“亨利一下子精神大振,聯想到爺爺曾經以矮小的身材指揮着千軍萬馬,用帶着泥土芳香的法語發出威嚴的命令,他頓感自己矮小的兇狠才同樣充滿力量,講話時的法國口音也帶着幾分高貴和威嚴。 就這樣,憑着他是拿破崙的孫子這一“美麗的謊言”,憑着他要成為拿破崙的強烈慾望,30年後,他竟然成了一家大公司的總裁。後來,他請人查證了自己並非拿破崙的孫子,但這早已不重要了。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授人以漁,不如授人以欲。” 就是指沒有直接給予物質,而是教以方法或某種信念
原文:Give a man a fish and you feed him for a day. Teach a man to fish and you feed him for a lifetime
教育,其實也是一樣的道理。一個好的稱職的教師,不但要給學生以知識,還要教會學生自學的方法,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曾談到:今後的文盲將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不會自學和學了知識不會應用的人。

授人以漁管理學中的“八魚”

管理亦是如此,企業給到員工的不同,則員工回報企業的也會有相應的不同,企業應當採取哪種保障、報酬、激勵、提升機制,亦或兼而有之,都是因人而異的。很多時候,一個頭銜、一點獎勵,哪怕官職再小、獎品再薄,也不要輕易授人,最好能夠激勵部屬們通過公平競爭的手段去獲得。
  1. 授人以魚:給員工養家餬口的報酬。
  2. 授人以漁:教會員工做事情的思路和方法。
  3. 授人以欲:激發員工上進的慾望,讓員工樹立自己的目標。
  4. 授人以娛:把快樂帶到工作中,讓員工獲得幸福。
  5. 授人以愚:訓練團隊紮實、穩重,大智若愚,不可走捷徑和投機取巧。
  6. 授人以遇:給予、創造團隊成長、學習、發展的機遇,成就人生。
  7. 授人以譽:幫助團隊成員獲得精神層面的讚譽,為成為更有價值的人而戰,光宗耀祖。
  8. 授人以宇:上升到靈魂層次,頓悟宇宙運行智慧,樂享不惑人生。 [1] 

授人以漁現代內涵

  1. 多被引用為一種新型的教育方式,即要求老師改變過去填鴨式的教育模式,擺正自己的位置,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創造力。而這也是現代教育的發展趨勢。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