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拜佔廷文化

鎖定
拜占庭文化是歐洲中古文化的明珠,是人類文化寶庫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西方文化發展史上起了承上啓下、繼往開來的作用。
較為崇尚希臘文化,與西羅馬帝國分裂後,更逐漸發展為以希臘文化、希臘語和及後的東正教為立國基礎,希臘為拜占庭帝國的核心組成部分,塑造了現代希臘的文化認同,並將希臘傳統傳播至正教世界。公元1世紀希臘正教會建立起來,塑造了現代希臘的文化認同,並將希臘傳統傳播至正教世界。
拜占庭文化在世界範圍內遊牧民族普遍衝擊農耕民族的時代,保護古典希臘羅馬文化遺產免遭滅亡,使古典文化能夠傳於後世。同時,拜占庭人使古典文化適合於中古社會生活,形成古典文化的特殊形式。
中文名
拜占庭文化
地理位置
東羅馬帝國,又稱拜占庭帝國,即今土耳其
特    點
內容豐富,體系完備
作    用
起了承上啓下的作用

拜佔廷文化文化概況

拜占庭文化內容豐富,體系完備,發展水平較高,因此在文化發展緩慢的中古歐洲發揮積極作用,直接促進斯拉夫世界的文明化,加速斯拉夫各民族國家的發展,並形成以東正教核心東歐世界。
拜占庭文化還對周圍其他民族文化產生積極的影響,推動中古時期不同文化間的交流。拜占庭文化為中古晚期的西歐提供有利於未來發展的進步因素,在學術和藝術領域留下的寶貴遺產通過各種渠道傳遍世界。
中世紀初期,當羅馬帝國的西半部在日耳曼人的入侵下成為支離破碎的眾多王國時,東半部卻頂住了衝擊,以拜占庭帝國的形式繼續存在了一千年,直到1453年被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攻破。其間,拜占庭帝國雖然先後遭到伊斯蘭勢力的蠶食,保加利亞人的衝擊,甚至同屬基督教的西方世界的劫掠,但它在風雨飄搖中存在了一千年,這本身就已經頗為難得了。
拜占庭以東方為其主要疆土,以希臘語為其大眾語言,這便利了希臘羅馬古典文化的存留;教會在帝國中始終附屬於皇帝,沒有形成西方那種教權一度高於俗權,教會籠罩一切的局面,因此教會文化和世俗文化並存共榮,這也為希臘文化的繼續存留創造了氛圍。可以説,西方能夠發生文藝復興,希臘羅馬古典文化能在西南歐重新生根發芽,正是依託於拜占庭這座希臘文化漫長流變徵途中的金橋。

拜佔廷文化圖書館建設

政府注重圖書館的建設
拜占庭政府高度重視作為學術研究重要條件的圖書館的建設。
建國初期,政府即撥專款用於收集和整理古代圖書。在各大中城市建立國家圖書館.古希臘時代的許多作品即是在這一時期得到系統整理。
查士丁尼時代推行的思想專制政策摧毀了一些圖書館,其中亞歷山大里亞圖書館和雅典圖書館的藏書破壞最為嚴重。但是,民間的藏書仍然十分十富。教會圖書館發展迅速,幾乎所有教堂和修道院均設立圖書館,這些圖書館後來成為培養大學者的温牀,它們至今仍是取之不盡的古代圖書的寶藏。
拉丁帝國統治時期是拜占庭教育和學術發展停滯的時期,文化上相對落後的西歐騎上在爭奪封建領地的戰爭中,自覺或不自覺地破壞拜占庭學校和圖書館,他們焚燒古書以取暖,其情形類似於4—5世紀時日耳曼人在羅馬焚燒刻寫羅馬法條文的木板取暖。
在民族復興的政治運動中,拜占庭知識界掀起復興希臘文化的熱糊。分散在各地的拜占庭文入學者紛紛集中到反對拉丁人統治的政治中心尼西亞帝國,在拉斯卡利斯王朝的支持下,開展搶救古代圖書文物的活動,或遊訪巴爾幹半島和小亞細亞地區,收集和抄寫古代手抄本,或整理和註釋古代名著,或建立私塾傳授古典知識,組織學術討論。這些活動奠定了帕列奧列格王朝統治時期的“文化復興”的基礎。

拜佔廷文化藝術特點

拜占庭文化-建築
拜占庭文化-建築(15張)
拜佔廷藝術特點表現為抽象性扭曲性,這是基督教宗教觀念和東方神秘主義思想長期影響的結果。
古代希臘羅馬藝術重視從自然中得到創作的靈感,把宇宙萬物的自然狀態視為美的源泉,真實、和諧、合乎自然的比例、人的天賦情感都作為美的標淮。
但是,拜佔廷藝術卻認為外在的形象是次要的,真實自然的形體是第二位的,藝術的核心在於表現某種抽象的精神和反映神聖的情感,藝術的目的是激發人的宗教靈感。因此,寫實藝術反倒得到拜佔廷藝術家的蔑視,而質樸簡單的線條和色彩表現出來的抽象意義受到重視。比例可以失調,因為比例應該讓位於線條;色彩可以不豐富,因為單調的色彩能夠更明確地表現抽象的含義。藝術品不是用來進行直觀欣賞,而是用來啓發思想,通過“不重要的”藝術品進行思索,使人們尋找有形的藝術品深層隱藏的無形事物。
基督教對拜佔廷藝術的影響滲透到藝術構思中,使拜佔廷藝術的價值取向發生扭曲,在上帝至高無上、至善至美的思想指導下,現實世界成為罪惡的場所,人類揹負着原罪和本罪的十字架,應該受到苦難的懲罰。因此,自然美變成現世醜,藝術美不是光明而是灰暗,不是微笑而是哭泣,不是和諧而是扭曲,不是平衡而是失衡,不是生動而是呆板,痛苦才是幸福和歡樂。
在這樣的藝術原則指導下,拜佔廷藝術品都籠罩在陰鬱的基督教氣氛和朦朧的神秘色彩中。拜佔廷藝術的這些特點背離了古典藝術的原則。但是,由於它是在古典藝術的基礎上發展而來,因此,還繼承某些古典藝術的傳統,例如注意營造莊嚴神聖的氛圍、利用古代藝術的表現手法和技術等。

拜佔廷文化古典傳統保存

拜占庭文化具有鮮明的傳統特徵,它直接繼承了古典時代希臘羅馬文化遺產,在拜占庭帝國特殊的環境中,兼收幷蓄早期基督教和古代東方諸文化,形成了獨特的文化體系。
文化歷程
拜占庭文化大體上經歷了產生、發展、繁榮和衰落四個階段,在其發展的全過程中,拜占庭人均表現出強烈的尚古傾向。
早在君士坦丁一世下令在古城拜占庭興建“新羅馬”,並從希臘亞平寧半島收集大量古代藝術傑作裝飾首都時,拜占庭人即表現出對古典文化的愛好。該城無論從整體規劃、具體建築樣式,還是內外裝修、建築材料都模仿古代建築。
古典建築中流行的大理石屋面、陽台和柱廊使整個城市建築羣顯得格外典雅莊重,使人很容易聯想起古代名城雅典羅馬。最豪華的建築大皇宮是由幾個比鄰的獨立宮院、各種大殿、宮室、花園和柱廊組成的,它幾乎就是古羅馬城的翻版。
根據史家統計,在城區內集中了大量優美的古典建築,除了大皇宮外,還有元老院議事大廈、公共學堂、大賽場、劇場、多座豪華公共浴池、百餘個私人浴池、數十條沿街柱廊、囤糧穀倉、引水渠道、蓄水池、用於集會和法院公審的大廳以及貴族官邸,無不以古典建築為藍本。
可容納數萬人的大賽場也完全仿照羅馬競技場的式樣建造,但比羅馬的大賽場規模更大。圓形的君士坦丁廣場周圍贏立着一大片公共建築羣、是公眾從事商業和政治活動的第一大中心。其中有十餘階大理石台階的帝國議會元老院是按古希臘建築設計的。廣場中心聳立着36.58米高的巨型花崗石圓柱,坐落在6.1米高的白色大理石基座上,圓柱的直徑約3.2米,頂端是從雅典運來的巨大的阿波羅銅像。
向西南伸展的麥西大道是舉世間名的大理石柱龐大道,兩側有巍峨的市政廳.森嚴的將軍府和國庫.文雅的國家圖書館和優雅的貴族宅區。在這裏,風格各異的羅馬貴族庭院也按羅馬城式樣建築,以便吸引各地名門顯貴。“一言以蔽之,一切凡能有助於顯示一座偉大都城的宏偉、壯麗的東兩,一切合助於為它的居民提供便利和娛樂的東西,在君士坦丁這座城市的四牆之內無不應有盡有”。
此後,該城迅速崛起,成為繁榮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吸引着整個地中游世界的知識分子。他們攜帶大量古典文獻和古代文物前往首都,這就為推動拜占庭文化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文化物質條件。發展國家圖書館,建立國家學府,學習古代希臘語和拉丁語,收集註釋古典文史作品,研究古典哲學和文學,這些成為早期拜占庭文化發展的主要現象。除了君士坦丁堡外,亞歷山大、安條克、雅典均成為當時研究古典之學的重鎮。所謂“新亞歷山大運動”實際上是將古典哲學遺產納入基督教神學的學術活動。前述著名拜占庭學者弗條斯在其《書目》中,概括介紹了直到他那個時代以前所有著名的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家的主要著作,包括大量古典作家的經典作品。這份書目中的圖書顯然是用於他任教的君士坦丁堡學府,是為就學的學生提供的參考資料。這種尚古之風一直保持到拜占庭歷史的末期,只是其熱烈的程度有所不同。11世紀拜占庭歷史作家頗塞留斯曾自豪地寫道,他在少年時代即可背誦《荷馬史詩》。科穆寧王朝公主安娜撰寫的《阿萊克修斯傳》帶有明顯的希羅多德的寫作風格,代表當時拜占庭歷史寫作的傾向。而拜占庭社會中、上層人士和知識分子,包括國家官吏和法官都要接受系統的教育,特別是希臘語言教育,以便使他們的口音“希臘化”。直到拜占庭帝國滅亡前夕,許多立志復興文化以救國的著名學者仍然致力於古典文化的傳播,其豐富的古典學問和廣博的古希臘哲學和文學知識,使他們在意大利學校中指導的學生深感心悦誠服,大為敬佩。
繼承古希臘和羅馬
從拜占庭人繼承古典文化的內容上看,拜占庭學者特別重視古希臘的哲學、文學和文學,重視羅馬的法律和工程技術。在拜占庭帝國,《荷馬史詩》深入人心.婦幼皆知,能夠大段背誦的人不在少數,因此許多作家在引用時不加説明而不至產生誤解。君士坦丁堡修辭學家科米達斯對照以前多種版本對《荷馬史詩》進行重校,使之成為以後幾個世紀最權威的版本,而該史詩的第一個拉丁文譯本也是拜占庭學者完成的。像希羅多德這樣偉大的古希臘史家,更是拜占庭作家學習效仿的核樣,弗條斯在其案頭必讀書中就始終包括希羅多德的作品。據現代學者研究,拜占庭帝國教俗學術界一直熱衷於古典希臘哲學,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等著名學者的作品是當時的熱門書籍,不斷傳抄,在眾多的哲學流泥中,新柏拉圖主義斯多葛學派受到特別青睞。
拜占庭人常以正宗繼承人的身份繼承古羅馬文化,他們不僅自稱“羅馬人”,而且在政治制度、基督教神學、法律和大型工程技術方面,忠實模仿繼承,井有所發展創造。他們清除了古羅馬帝國中央集權制度中保留的民主形式和普通公民參與政治的因素,發展出拜占庭帝國君主專制官僚制度,其中皇帝制度成為其政治生活的核心。基督教是古羅馬帝國的文化遺產,拜占庭人對之加以改造,使之在神學中擺脱了古代哲學和猶太宗教的雙重影響,並始終將它置於皇帝最高權力的控制下,利用東正教強化皇權統治和擴大拜占庭帝國的影咱,形成了保持至今的東正教世界。在法律方面,拜占庭人直接繼承古羅馬傳統,其中查士丁尼一世的立法活動縣具典型意義,他下令編纂的《羅馬民法大全》是歐洲第一部完整的法律彙編,該法典成為此後致百年拜占庭法律,如《法律彙編》、《六書》、《皇帝法典》等的藍本,也為近代歐洲法律提供了基本的理論依據。他充分認識到建立完整的法律對於鞏固皇權的重要性,他在《法理概要》中指出:一個好皇帝“應該不僅以其武力獲尊榮,還必須用法律來武裝,以便在戰時和平時都有法可依,得到正確的指導;他必須是法律的有力捍衞者,也應是征服敵人的勝利者”。
這種法律至高無上的思想來源於古羅馬法律。至於在建築工程技術方面,拜占庭人繼承古羅馬遺產就更為多樣。拜占庭建築樣式最突出的風格是在平面十字形建築物上方建造半球形穹頂,此種風格即是在羅馬半圓拱頂牆壁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君士坦丁堡的聖索非亞教堂是拜占庭建築的代表作,人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拜占庭人在牆體、門面和內外柱廊方面是如何繼承羅馬建築藝術的。此外,君士坦丁堡、塞薩格尼基等拜占庭帝國名城完善的引水果道、地下排污管道、苦水池等都直接借鑑了羅馬城建築成功的經驗,而皇宮中半自動升降的皇帝寶座和宮殿中各種機械動物,如金獅和小鳥,都是拜占庭工匠學習繼承羅馬人實用工程和機械技術的成就。
具體表現
拜占庭文化對古代希臘羅馬文化的繼承表現出兩方面的特點:其一,拜占庭人在比較全面系統接受古代文化過程中,不是全盤照搬,簡單模仿,而是注意選擇對拜占庭社會生活有用的東西。他們在整理古典作品時,着重瞭解和體會古典文化的審美觀,學習和掌握創作古典傑作的技能和手段,在模仿中採取了“為我所用”的態度,從而在將古典文化價值觀運用到中世紀生活的同時,形成了始終貫穿其歷史的尚古傾向,不僅為拜占庭文化打上了古典文化的烙印,而且位古典文化在拜占庭文化的特殊形式中得到保護。
其二,拜占庭人在積極主動吸收古典文化精華的基礎上,注意發展創造,形成自身的特點。他們在古典文化的基礎上,在模仿古代作家傑作的過程中,將多種不同文化因素融合在自己的創作中,從而使古典文化成為其基本素質之。逐漸發展出具有獨立的、比較完備的、內容豐富的文化體系。拜占庭文化不僅以文史哲和神學見長,而見在醫學、建築工程技術和造型藝術方面獨具特色。

拜佔廷文化歷史背景

拜占庭文化的傳統特徵有其深刻的歷史背景。一方面,拜占庭帝國所在的地區曾是歷史上希臘文化昌盛的中心地區,亞歷山大大帝東征使東地中海沿岸和西亞廣大區域內的各個民族經歷了“希臘化”的歷史。因此,古典希臘文化深深地植根於當地各民族中,獲得了這些民族的認同。在拜占庭帝國,居民們大多使用希臘民間語,幾乎所有的知識分子均能熟練地使用古希臘語,這使古典文化通過希臘話這一媒介比較容易地傳播,大量的古典文獻得以世代相傳。可以説,拜占庭文化吸收古典文化有廣泛的社會基礎和良好的學術條件。另一方面、從4世紀以後興起的拜占庭帝國雖然取代了羅馬帝國的地位,但是它與後者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在相當長時間裏,拉丁語仍然是拜占庭帝國的官方語言,拜占庭皇帝們始終緬懷羅馬大帝國的光榮,特別是在拜占庭帝國早期,皇帝們無不以恢復和重振羅馬帝國昔日輝煌為己任。這樣,拜占庭人對古羅馬文化的繼承就具有天然的責任感。可見,拜占庭文化的傳統特徵是拜占庭歷史演化的必然結果。

拜佔廷文化對西歐影響

除了影響斯拉夫世界和阿拉伯世界外,拜占庭文化還對西歐文化產生了持續不斷的強烈影響。
起源和發展
中古時朗拜占庭文化主要通過拜占庭帝國在南意大利的屬地對西歐發生影響。中古早期,意大利南部和東部長期處於拜占庭人勢力範圍,6世紀拜占庭人征服東哥特王國後,希臘居民大量湧入南意大利,希臘語和拜占庭文化的各種因素也隨之進入該地區。由於拜占庭文化保留了古典希臘羅馬文化的主要內容,因此,很容易獲得當地人民的認同,倫巴德人在此後征服和統治競大利期間也接受拜占庭文化影響。巴爾幹半島的動盪局勢使更多希臘人移居南意大利和西西里島,特別是在毀壞聖像運動期間,大批有教養的教土和修士逃亡到南意大利,他們對拜占庭文化在西歐的傳播起了重要作用。9—10世紀阿拉伯人對西西里的征服和統治使希臘移民集中到卡拉布利亞、拉文納等希臘人積聚地區,形成有共同民族語言、同樣宗教信仰、相同文化傳統和生活習俗、人口密集的拜占庭文化傳播中心。9世紀以後,在上述地區出現拜占庭文化傳播的高潮,與西西里出現的阿拉伯人學習古典文化的熱潮相呼應,促進西歐人對古代光輝文化的瞭解。
拜占庭文化西傳的歷史早在5世紀已經開始,當時“新亞歷山大學派”的作家以對古典文學深刻的理解,用通俗的語言闡述古典文學創作的原則,他們的作品在西地中海流傳,具有廣泛影陶。歷史家尤西比烏斯在其模仿希羅多德文風的《教會史》和《編年史》中大量引用古代作家的作品,他的書被翻譯為拉丁語和亞美尼亞話,流傳於整個地中海世界和西亞地區。君士坦丁堡大學語言學教授寫於526年前後的《文法》,成為中古歐洲雖權威的語言教材之一。6~7世紀拜占庭內科學、病理學專著和醫療教科書均對中古西歐醫學產生重要影響。
拜占庭文化的西傳出現過多次高潮,例如在毀壞聖像運動期間,大批流亡西歐的教士成為文化的傳掐考。13世紀初第四次十字軍東侵前後,拜占庭文化再次出現西傳的高潮。雖然這次戰爭對拜占庭帝國和中東地區造成極大破壞,但是,在客觀上也使西歐各階層民眾親身瞭解和接觸到拜占庭文化。親身參加過君士坦丁堡攻城戰的法國騎士記載道:積聚在城下的西歐騎士們“不能相信整個世界上竟然有如此富有的城市,……如果不是親眼所見,真是難以相信”。這個時期,從君士坦丁堡搶奪的大批珍寶文物、圖書和藝術品在西歐各國廣泛流傳,“拉丁人的住宅、宮廷和教堂都用搶奪來的珍寶裝飾起來”。諸如玻璃製造、地圖繪製等科學技術,也於同期從拜占庭帝國傳人西歐。拜占庭文化西傳的最後的高期出現在l 4世紀以後,這次高潮出現的原因是土耳其人在巴爾幹半島的軍事擴張引起地區性動盪,使大批拜占庭學者、工匠移居西歐,直接促進拜占庭文化在西歐地區的傳播和意大利崇尚古典文化熱潮的形成。拜占庭文化對意大利文藝復興的這種直接和間接的影響意義極為深遠。當西歐早期資產階級發動新文化運動時,拜占庭國家正遭到奧斯曼土耳其人進攻走向滅亡,大批報國無望的知識分子不堪忍受異教的壓迫和動亂的形勢,紛紛逃亡到意大利。他們以深厚的古典文化功底影響着意大利人文主義者,推動文藝復興運動的展開。這段歷史值得後人認真研究。
對意大利文藝復興的影響
意大利文藝復興產生重要影響的第一位拜占庭學者是巴爾拉姆(1290-1348年),他曾在君士坦丁堡、薩洛尼卡和東正教聖地阿索斯遊學多年,後來在意大利南部卡拉市利亞修道,皇帝安德羅尼庫斯三世統治時期,他作為東西教會談判特使被派往西歐,爭取西歐君主的同情和支持,以共同反擊土耳其人入侵。他在阿維農教廷和意大利各地講授希臘語,傳播古希臘知識。早期意大利“文學三傑”之一的彼得拉克(1304-1374年)懷着崇敬的心情談到巴爾拉姆,稱之為“激起我無限希望”和“使我加深理解希臘文化……的老師”,將他描寫成“傑出的希臘演説者”,認為他思想豐富、思維敏捷。另一位對文藝復興運動有重要影響的拜占庭學者是巴爾拉姆的學生利昂提烏·皮拉杜斯,他青年時往來於希臘和意大利各地求學,學成後回到意大利教授希臘語言和文學,彼得拉克和薄伽丘(1313—1375年)都曾是他的學生,後者在《異教諸神話系》中將他説成“最偉大的希臘文學活權威和希臘傳説故事的取之不盡的檔案”。在佛羅倫薩逗留期間,皮拉杜斯將《荷馬史詩》從希臘語翻譯為拉丁語,是為《荷馬史詩》的新的拉丁語譯本,對該書在意大利和西歐的傳播起了重要作用。可以説,巴爾拉姆和皮拉杜斯是早期念大利文藝復興運動中拜占庭文化先驅。
對意大利文藝復興影響最大的拜占庭學者曼努埃爾·赫利索羅拉斯、基米斯杜斯·普來松和貝薩隆等人,被後人譽為“拜占庭人文主義者”。赫利索羅拉斯(1350—1415年)為君士坦丁堡人,自幼飽學古書,後在君士坦丁堡任哲學、修辭學教授,由於其門下的許多意大利留學生回國後積極報身文藝復興運動,使他在意大利名聲遠揚。後來,他受聘前注意大利,在佛羅倫薩、威尼斯和米蘭等文藝復興中心城市講學,其學生中有許多人文主義者。由於他精通古希臘語和古希臘文學.故獲意大利人文主義者高度評價,極受尊重,他的神學論文、希臘語法教材及對柏拉圖作品的譯作在人文主義者中傳閲,他們盛譽他是深陷在文化黑暗中的意大利升起的太陽,是“希臘語和哲學的王子”。普來松和貝薩隆是晚期拜占庭文化復興熱潮的領導人物,對意大利文藝復興也有巨大影響,前者在佛羅倫薩積極參與創建著名的柏拉圖學院.並在該院講授柏拉因哲學,對西歐學者復興柏拉圖哲學起了很大推動作用。貝薩隆在君士坦丁堡接受過系統的教育,對古希臘詩人、演説家和哲學家進行過研究,並在伯羅奔尼撤半島的米斯特技修道院研究古希臘學術,後來擔任尼西亞大主教。由於他具有精深的古希臘學問,受到意大利各界的廣泛歡迎,定居羅馬後,其住地便成為人文主義者聚會的沙龍。特別值得提到的是,貝薩隆苦心收集大量早期教父作品、神學論文和古代書稿,並將這些書捐獻給威尼斯圖書館,它們構成該圖書館員珍貴的收藏。他本人的大量著作、神學論文和對古典作品的譯作對復興古典學術的熱潮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他對色諾芬、德謨斯梯尼和亞里士多德作品所作的翻譯是文藝復興時代最好的拉丁文譯本。現代學者對他高度評價,認為“貝薩隆生活在兩個時代的分界,他是拉丁化的希臘人,……是保護學者的紅衣主教,是捍衞柏拉圖學説的學者型神學家,一位對開啓近現代文化做出無與倫比貢獻的尚古的學者”。
拜占庭文化對意大利文藝復興所作的另一個貢獻是為當時的人文主義者提供大量的古代手稿文物和書籍。一方面流亡的拜占庭學者將包括古希臘和拜占庭時代的許多手稿書籍帶往意大利,另一方面許多意大利學者前往君士坦丁堡收集古代書稿和文物,其中最突出的是喬萬尼,他在君士坦丁堡、伯羅奔尼撒地區和愛琴海諸島收集了許多古希臘文物書籍。這些圖書文物對當時具有新文化觀念的知識分子震動極大,正如恩格斯所説:“拜占庭滅亡時搶救出來的手抄本,羅馬廢墟中發掘出來的古代雕像,在驚訝的西方面前展示了一個新世界——希臘的古代;在它的光輝的形象面前,中世紀的幽靈消逝了;意大利出現了前所未見的藝術繁榮,這種藝術繁榮好像是古典古代的反照,以後就再也不曾達到了”。

拜佔廷文化文化總結

總之,拜占庭文化是歐洲中古文化的明珠,是人類文化寶庫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西方文化發展史上起了承上啓下、繼住開來的作用。拜占庭文化在世界範圍內遊牧民族普遍衝擊農耕民族的時代,保護古典希臘羅馬文化遺產免遭滅亡,使古典文化能夠傳於後世。同時,拜占庭人使古典文化適合於中古社會生活,形成古典文化的特殊形式。拜占庭文化內容豐富,體系完備,發展水平較高,因此在文化發展緩慢的中古歐洲發揮積極作用,直接促進斯拉夫世界的文明化,加速斯拉夫各民族國家的發展,並形成以東正教為核心的東歐世界。拜占庭文化還對周圍其他民族文化產生積極的影響,推動中古時期不同文化間的交流。拜占庭文化為中古晚期的西歐提供有利於未來發展的進步因素,在學術和藝術領域留下的寶貴遺產通過各種渠道傳遍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