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拗救

鎖定
拗救,讀作 ào jiù。格律詩中平仄不依常格的句子,叫做拗句。格律詩中出現拗句,採取一定的方式補救,稱作"拗救"。拗救的方法,一般有本句自救對句相救兩種。 [1] 
中文名
拗救
拼    音
ào jiù [2] 
釋    義
採取一定的方式補救

拗救拗句

五律、七律、五絕、七絕中,凡是平仄不依常格的句子,稱為“拗句”,不合格律的字稱為“拗字”。

拗救概況

一些特定的格式,如五言"平平仄平仄"、七言"仄仄平平仄平仄",也可以認為是拗句的一種。但由於比較常用,自然跟一般拗句不同了。
具體分為以下三種情況:

拗救出句自救

①出句自救──在(仄仄)“平平平仄仄”句式中,因為是仄聲字在句末,所以這句詩肯定是出句。這種格式又可變成“平平仄平仄”,即第三字位置該用“平”而用了“仄”,於是在第四字位置補回一個平聲字,叫做“三拗四救”(如果是七律就是“五拗六救”了,但七律這個也不是絕對的,也可“三拗五救”)式。
杜甫的《天末懷李白》的首句:
“涼 風 起 天 末”,
“平 平 仄 平 仄”
王維觀獵》的尾聯出句
“回 看 射 雕 處”,
“平 平 仄 平 仄”
以及杜甫的《詠懷古蹟》之尾聯出句
“庾 信 平 生 最 蕭 瑟”,
“仄 仄 平 平 仄 平 仄”
都屬於這種情況。
注意:出句自救只限於這種情況,不是任何出句都可亂隨意變化的。這條規定可以用四句口訣來幫助記憶: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三拗四來救,當然要吃透。”

拗救孤平拗救

孤平拗救──在“(仄仄)平平仄仄平”這種句式中,句末的平聲字是押韻的要求,必須用的,因此不算它。除它之外,這句就只有前面兩個平聲字。這時,如果第一個字也變成了仄聲,就叫做犯孤平。那麼,就必須把第三個字變成平聲來進行補救。這就叫做“孤平拗救”。
如杜甫的《復愁十二首》其三:
萬國尚防寇,故園今若何?
昔歸相識少,早已戰場多。
(第二句第三字“今”救第一字“故”,是孤平的本句自救

拗救對句相救

③如果出句是“仄仄平平仄”,第四字當平而仄,變成“仄仄平仄仄”,甚至是“仄仄仄仄仄”,這時,就要把對句“平平仄仄平”的第三個字位置變成平聲字以相補救,這屬於對句救出句。
白居易《草》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第三句“不”當平而仄,對句“吹”位置字變成平救上句)
注:在現代漢語中,因為語流音變的原因,“野火燒不盡”的“不”已經發平聲。
陸游夜泊水村》的
“一身報國有萬死,雙鬢向人無再青”
“仄平仄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報國有萬死”(因為“國”字在古漢語字調中屬於入聲,普通話沒有入聲,分到陽平,所以“國”字在此古詩中應當是仄聲)就是“仄仄仄仄仄”,“向人無再青”就是“仄平平仄平”。
可以利用這首詩構成兩救的口訣:“報國有萬死,向人無再青。無字救雙拗,佳聯要記清。”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