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瓦連京·格里戈裏耶維奇·拉斯普京

鎖定
瓦連京·格里戈裏耶維奇·拉斯普京(1937年03月15日-2015年03月14日),俄羅斯作家。生於西伯利亞。大學畢業後擔任報社編輯。1961年在西伯利亞的文藝集刊《安加拉河》上首次發表短篇小説《我忘了問廖什卡》,1967年他的成名作《為瑪麗婭借錢》問世,1974年發表長篇小説《活下去,並且要記住》,獲1977年蘇聯國家獎金。此外,《最後的期限》(1970)《別了,馬焦拉》(1976)等作品都曾引起評論界的普遍關注。1985年出版的小説《火災》於次年再次榮獲蘇聯國家獎金,從而確立了他在俄羅斯文學中的重要地位,享譽世界文壇。
2015年3月14日,瓦連京·拉斯普京在莫斯科去世,享年77歲。 [1]  3月17日,俄國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來到基督救世主大教堂,向拉斯普京的遺體告別。3月18日,莫斯科及全俄東正教大牧首基里爾已經在莫斯科的基督救世主大教堂為拉斯普京主持了葬儀。3月19日上午九時至下午一時,伊爾庫茨克各界羣眾數千人在聖蹟大教堂為瓦連京·拉斯普京舉行了傳統的東正教葬儀。作家的遺體安放在教堂中央,頭戴花環,手捧聖像,接受親友列隊瞻仰和親吻,隨後落葬於教堂院內離牆邊不遠的墓穴內,墳頭立十字架,與十二月黨人的墓地相鄰。 [1] 
中文名
瓦連京·格里戈裏耶維奇·拉斯普京
外文名
Валентин Григорьевич Распутин
國    籍
俄羅斯
出生地
西伯利亞伊爾庫茨克州阿塔蘭卡 [3] 
出生日期
1937年3月15日
逝世日期
2015年3月14日 [2] 
畢業院校
伊爾庫次克大學文史系
職    業
作家
代表作品
最後的期限
活着,並且要記住
主要成就
獲得蘇聯國家獎
信    仰
東正教

瓦連京·格里戈裏耶維奇·拉斯普京人物生平

自左至右:拉斯普京及其夫人和索爾仁尼琴 自左至右:拉斯普京及其夫人和索爾仁尼琴 [3]
瓦連京·格里戈裏耶維奇·拉斯普京,1937年出生於西伯利亞伊爾庫茨克州一個農民家庭。祖母是一位典型的俄羅斯婦女,温柔善良,任勞任怨,體現了傳統的道德。作家日後塑造的一系列女主人公身上都能見到她的身影。拉斯普京的童年在阿塔萊卡村度過,小學畢業後,因村子中沒有中學,不得不到離家50公里外的中學就讀。根據在這所中學發生的事情,拉斯普京撰寫了著名的短篇小説《法語課》(1973)。中學畢業後,考入伊爾庫茨克國立大學文史系就讀,上學期間,他作為《青年報》的編外記者發表多篇新聞,其中一篇特寫受到編輯的關注,隨後這篇特寫修改後發表於《安卡拉》叢刊上,即短篇小説《我忘了問廖什卡》(1961)。
1959年,拉斯普京大學畢業後進入克拉斯諾雅爾斯克青年報工作。
1966年,成為職業作家,1967年加入蘇聯作家協會
1979年,參加伊爾庫茨克市東西伯利亞圖書出版社組織的西伯利亞文學文獻出版小組工作。1980年成為著名的《小説半月刊》的編輯部成員。

瓦連京·格里戈裏耶維奇·拉斯普京創作經歷

拉斯普京在破敗的鄉村教堂前 拉斯普京在破敗的鄉村教堂前 [3]
1959年,拉斯普京大學畢業後進入克拉斯諾雅爾斯克青年報工作。1961年發表短篇小説《我忘了問廖什卡》。他作為報社記者,先後訪問了克拉斯諾雅爾斯克水電站阿巴坎——塔什干幹線等大型工地,並於1966年發表了《天涯海角》和《新城的篝火》兩本特寫集。
1965年,拉斯普京帶着自己的幾部作品參加在赤塔舉辦的西伯利亞青年作家研討會,結識了著名的老作家奇維利欣,受到其指點和引導,因而拉斯普京稱奇維利欣為自己的“文學教父”。
1967年發表短篇小説集《來自這個世界的人》,同年在《安卡拉》叢刊上發表充滿道德激情的中篇小説《為瑪麗婭借錢》,顯示了作家的藝術才華,1968年,這部中篇在莫斯科《青年禁衞軍出版社》出版單行本,從此為文學界和廣大讀者所矚目。
1970年發表的中篇小説《最後的期限》獲得普遍好評,完全徹底底展現了作家的才華。1974年問世的中篇小説《活着,並且要記住》,因此獲得1977年蘇聯國家獎文學與藝術類獎項,從此確立了拉斯普京在文學界的牢固地位。中篇小説《告別馬焦拉》(1976)帶有明顯的“尋根”傾向,曾引起文壇的爭論。
1985年推出中篇小説《火災》,對於世風日下,道德滄喪這一現象表示強烈的譴責和深刻的憂慮。《火災》被授予1985年蘇聯國家獎文學與藝術類獎項。拉斯普京的小説語言樸實清新,心理刻畫細膩傳神,充滿了濃重的西伯利亞鄉土氣息和緊張的道德——哲理探索,代表了當時前蘇聯農村散文的新水平。
最新作品:長篇小説《伊萬的女兒,伊萬的母親》 。

瓦連京·格里戈裏耶維奇·拉斯普京成就及榮譽

1968年,烏特金伊爾庫茨克共青團獎;
1971年,榮譽勳章;
1977年,蘇聯國家獎文化與藝術類大獎;
1981年,獲得勞動紅旗勳章
1984年,獲得列寧勳章
1987年,蘇聯國家獎文化與藝術類大獎;蘇聯社會主義勞動英雄稱號;獲得列寧勳章;
瓦連京·拉斯普京
瓦連京·拉斯普京(2張)
1992年,托爾斯泰獎;
1994年,伊爾庫茨克州文化委員會文化與藝術發展基金獎;
1995年,聖英諾森獎;《西伯利亞》雜誌獎;
2002年,四級衞國勳章;
2007年,三級衞國勳章;
2000年,索爾仁尼琴獎;
2001年,陀思妥耶夫斯基獎;
2003年,文化與藝術領域俄羅斯政府獎;
2004年,亞歷山大·涅夫斯基獎;
2005年,中國授予21世紀年度最佳外國小説獎、阿克薩科夫俄羅斯文學獎;
2010年,因在文化領域的突出貢獻獲得俄羅斯政府獎;
2011年,亞歷山大·涅夫斯基勳章、國際統一斯拉夫民族基金獎。

瓦連京·格里戈裏耶維奇·拉斯普京電影作品

1969年,電影《魯道夫伊奧》;
1969年,電影《魯道夫伊奧》(大學生畢業試驗作品);
1978年,電影《法語課》;
1980年,電影《告別》、電影《賣掉熊皮》;
1981年,電影《瓦西里和瓦西里薩》;
2008年,電影《活下去,並且要記住》;

瓦連京·格里戈裏耶維奇·拉斯普京個人作品

1961年,短篇小説《我忘了問廖什卡》;
1966年,短篇小説特寫集《天涯海角》和《新城的篝火》;
1967年,短篇小説集《來自這個世界的人》、中篇小説《為瑪麗婭借錢》;
1970年,中篇小説《最後的期限》;
1973年,短篇小説《法語課》;
《活下去,並且要記住》 《活下去,並且要記住》
1974年,長篇小説《活下去,並且要記住》;
1976年,中篇小説《告別馬焦拉》;
1981年,短篇小説《娜塔莎》、短篇小説《把什麼交給烏鴉》、短篇小説《活着的年代——愛的年代》;
1985年,中篇小説《火災》;
1991年,圖片特寫集《西伯利亞,西伯利亞》
1994年,短篇小説《去那同一土地》、《謝尼亞上路了》(“謝尼亞·波茲德尼亞科夫”系列)、《女人間的談話》;
1995年,特寫集《沿着勒拿河向下》、短篇小説《下葬》、《在醫院》;
1996年,短篇小説《懷念的一天》(“謝尼亞·波茲德尼亞科夫”系列小説);
1997年,短篇小説《在晚上》(“謝尼亞·波茲德尼亞科夫”系列)、短篇小説《突如其來》(“謝尼亞·波茲德尼亞科夫”系列小説);
1998年,短篇小説《新職業》、《鄰里之間》(“謝尼亞·波茲德尼亞科夫”系列小説);
1999年,短篇小説《農家木屋》《在故鄉》;
《伊萬的女兒,伊萬的母親》 《伊萬的女兒,伊萬的母親》
2003年,長篇小説《伊萬的女兒,伊萬的母親》。

瓦連京·格里戈裏耶維奇·拉斯普京社會活動

自蘇聯改革後,拉斯普京開始參加廣泛的社會活動。他的立場是反對自由思想,並發表《俄羅斯作家的公開信》(1990),《講給人民的幾句話》(1991),《停止犧牲的改革》(2001)。
1989年-1990年蘇聯最高蘇維埃人民代表。
1989年,在蘇聯人民代表大會上,拉斯普京提議俄羅斯退出蘇聯。1990-1991年戈爾巴喬夫時期蘇聯最高蘇維埃部長會議主席團成員。
1996年,成為伊爾庫茨克東正教女子中學的創始人之一。
2007年,拉斯普京發表演講支持久加諾夫。
2010年7月起,任俄羅斯東正教文化委員會成員。在伊爾庫茨克,協助東正教報紙《文化的伊爾庫茨克》工作,《西伯利亞》文學雜誌董事。

瓦連京·格里戈裏耶維奇·拉斯普京保護貝加爾湖

拉斯普京是保護貝加爾湖最突出的是著名作家之一。早在60年代初聯名支持肖洛霍夫保護貝加爾湖的活動中,他就是一個積極分子。他出生在西伯利亞一個鄰近貝加爾湖的地方,對貝加爾湖有着天然的聯繫和感情。當報社拒絕刊登他控訴冷酷無情的工業給農民和環境帶來嚴重危害的文章時,他便放棄了新聞工作,改用小説的形式來縱情地歌頌熱愛自然和鞭笞破壞自然的思想。特別是他那直言不諱的批評,簡直成了某些人的眼中釘和肉中刺,必欲誅之而後快。1980年的冬天,他遭到了慘無人道的暗算,被五個人用兇器打得死去活來。當人們在他的伊爾庫次克公寓的外面發現他的時候,還以為他已經死了。結果他活過來了,眼睛幾乎失明瞭一年,臉部經過多次的整容手術。但他仍然是一個大膽直言而又沒有離開蘇聯的硬漢子,因此他成為蘇聯最有聲望的作家之一。

瓦連京·格里戈裏耶維奇·拉斯普京社會評價

瓦連京·拉斯普京 瓦連京·拉斯普京
2007年3月15日,俄羅斯大師級作家瓦連京·拉斯普京迎來了自己70歲的生日。生日前夕, 俄總統普京簽署命令,向作家頒發“對祖國的貢獻”三級勳章,以表彰他長期以來的文學創作活動和為俄羅斯文學的發展做出的貢獻。全俄東正教大牧首阿列克謝二世向拉斯普京發去賀電,並高度評價了作家的創作成果。
為慶祝拉斯普京的70壽辰,俄羅斯文化界舉行了多項活動,其中包括聯邦出版和大眾傳媒署主辦的“瓦連京·拉斯普京:與時代論戰”圓桌會議,國家圖書館舉辦的拉斯普京作品回顧展等等。俄羅斯文化電視台則集中播出了有關拉斯普京的專題節目和根據其作品改編的電影。
長期居住在家鄉伊爾庫茲克的拉斯普京專程赴首都莫斯科參加活動。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他坦言,希望儘快結束慶祝生日的事宜,回到書桌前繼續創作。“我懷着對過去歲月和已有作品的深情慶祝生日,但我更希望抓緊時間多做些事情。”據悉,目前拉斯普京正在寫作一部回憶錄,書名暫定為《我到過那裏》,該書將集中反映他對人生、時代和祖國命運的思索。

瓦連京·格里戈裏耶維奇·拉斯普京最近的活動

近年來,拉斯普京一直在為維護俄語的純潔性而奔走呼籲,他把對母語的珍愛視為傳承俄羅斯文化的重要任務。同時,他致力於環保事業,是貝加爾湖生態保護的知名鬥士和西伯利亞地區環保主義者的精神領袖。拉斯普京於20世紀80年代接受洗禮,成為了東正教徒。
2003年,拉斯普京的小説《伊萬的女兒,伊萬的母親》獲得由人民文學出版社中國外國文學學會主辦的第三屆21世紀年度最佳外國小説獎。
2006年中國“俄羅斯年”期間,拉斯普京作為俄作家代表團成員訪問了中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