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基督救世主大教堂

鎖定
莫斯科基督救世主大教堂原是為紀念1812年抗法戰爭勝利而建的,1831年完成設計,8年後奠基。教堂於1931年被莫斯科市政府炸燬,於2000年8月重建完畢,對外開放。
室內的壁畫與聖像畫經過細心雕琢的裝潢,製造出壯闊的空間感。另外,莊嚴的壁畫和聖像畫描述着拿破崙戰役與東正教的勝利。1887年最終啓用的這座大教堂是莫斯科最大的教堂,有5個鍍金的葱頭狀圓頂,中央圓頂高102米。
中文名
基督救世主大教堂
完成設計
1831年
壁    畫
描了23年
教堂的高度
103米
地理位置
莫斯科

基督救世主大教堂歷史沿革

十月革命後,莫斯科市政府於1931年炸掉了基督救世主大教堂,打算在原地建造415米高的蘇維埃宮,僅頂上的列寧塑像就高達75米。打了地基後發現設計有重大缺陷,只好停工,在地基上別出心裁地蓋了座露天游泳池,這座游泳池的水大冷天也熱得冒蒸氣。
政治鉅變後,莫斯科市政府於1994年決定在原址重建基督救世主大教堂,花了3億美元和6年時間,總算讓這座教堂恢復原貌。

基督救世主大教堂主體建築

大教堂對面是彼得大帝的塑像,一條被抬起來的高高在上的船,大帝拿着圖紙,站在船頭。旁邊和下面有諸如船帆、繩子之類的東西。

基督救世主大教堂現狀

基督救世主大教堂 基督救世主大教堂 [1]
現今基督救世主大教堂已經成為了著名的莫斯科旅遊景點。教堂的高度還是103米,它是完全仿照以前的大教堂建造,力圖重現當時大教堂的樣子。這座教堂可以容納1萬人左右,莊嚴而高雅。
教堂的下面有一個博物館,它用模型、照片等各種手法展示了這座教堂從被炸燬然後又重建的整個過程。此外,這裏還有許多關於東正教的介紹。 [1] 
參考資料